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xibustion activates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at the ST25 in rats with colitis 被引量:4
1
作者 Yin Shi Li Qi +4 位作者 Jing Wang Ming-Shu Xu Dan Zhang Lu-Yi Wu Huan-Ga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2期3733-3738,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th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mast cells (MC) at Tianshu (ST25) in rats with 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induced colitis. METHODS: A total of 53 male Spragu...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th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mast cells (MC) at Tianshu (ST25) in rats with 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induced colitis. METHODS: A total of 53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norm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rat model of TNBS-induced coliti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rats were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model group, moxi-bustion group, moxibustion plus disodium cromoglycate (M + DC) group and moxibustion plus normal saline (M+ NS) group. Rats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received suspended moxibustion at bilateral ST25 for 10 min, once a day for 7 d. Rats in the M + DC and M + NS groups were pretreated with disodium cromoglycate and normal saline at bilateral ST25, respectively, and were then concurrently subjected to the same treatment as rats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The hematoxy- lin-eosin staining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histology of the colon and the toluidine blue-improved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mast cells at ST25 acupoint areas. RESULTS: An improvement in colonic injury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was observed and the degranulation ratio of MC at ST25 acupoint was markedly higher in the moxibustion group than in the model group (45.91 ± 11.41 vs 32.58 ± 8.28, P < 0.05). After inhibition of degranulation of MC at ST25 by disodium cromoglycate, no improvement in colon tissue injury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Moxibustion exerted its effect on healing impaired colonic mucosa in rats with TNBS-induced colitis by increasing the degranulation ratio of local MC, but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morphology of MC at ST25 acu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肥大细胞 结肠炎 颗粒 色甘酸二钠 激活 生理盐水 甲苯胺蓝
下载PDF
天枢穴主治病症及配伍规律探析:基于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2
作者 陈伟 王成 +1 位作者 余曙光 吴巧凤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8期97-102,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总结天枢穴现代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6月2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总结天枢穴现代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6月2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相关文献资料,建立天枢单穴、配伍主治病症和配伍腧穴等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Gephi 0.9.2等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22篇,毫针刺、电针、穴位敷贴以及艾灸是天枢穴常用的干预措施。单穴主治病症12种,优势病症为便秘、腹泻等2种;配伍主治病症85种,优势病症为便秘、胃肠功能障碍、肠易激综合征、肥胖、腹泻、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14种。高频配伍腧穴为足三里、中脘、上巨虚、关元等22穴,聚类分析得到4系6类天枢配伍组合,配伍经脉以任脉频次最高,阳经腧穴多于阴经。结论:天枢穴主治范围广泛,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便秘为核心优势病症,其高频配穴为足三里、中脘、上巨虚、关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天枢 数据挖掘 随机对照试验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下载PDF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概况及选穴规律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梅 张苏闽 刘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搜集近12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59篇,总结归纳其临床针灸治疗方法及取穴规律,结果发现(:1)临床以腹泻型针灸治疗研究居多;(2)取穴遵循:局部取穴为主,重视俞募配穴,存在循经取穴、肝经取穴亦不忽视等原则;且针多取天枢穴,... 搜集近12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59篇,总结归纳其临床针灸治疗方法及取穴规律,结果发现(:1)临床以腹泻型针灸治疗研究居多;(2)取穴遵循:局部取穴为主,重视俞募配穴,存在循经取穴、肝经取穴亦不忽视等原则;且针多取天枢穴,灸多取神阙穴。为肠易激综合征针灸临床取穴方案的规范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针灸 穴位 天枢 神阙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洋 周鹏飞 +3 位作者 姜亚欣 姜楠 刘翔 刘佃温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1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脐三穴(天枢、关元和中脘)埋线治疗,对照组取相同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便障碍症状积分表各项评分(...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脐三穴(天枢、关元和中脘)埋线治疗,对照组取相同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便障碍症状积分表各项评分(排便通畅度、排便时间、腹胀症状)及总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5 d、30 d后排便障碍症状积分表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0 d后排便障碍症状积分表各项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三穴埋线是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较针刺治疗具有更持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埋线 便秘 针刺疗法 天枢 关元 中脘
下载PDF
刘颖应用下合-募穴治疗肠腑证经验
5
作者 杨新颖 刘颖 +1 位作者 张学丽 陈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6期136-13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刘颖主任医师治疗肠腑病症的经验,选录具有代表性的肠腑病案阑尾炎、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症、五更泄、肠粘连、痔疮脱垂等,针刺治疗联用下合-募穴,以上巨虚-天枢为主,辨证施治,随证配穴,恢复肠腑功能,使之能够正常地"变... 本文介绍了刘颖主任医师治疗肠腑病症的经验,选录具有代表性的肠腑病案阑尾炎、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症、五更泄、肠粘连、痔疮脱垂等,针刺治疗联用下合-募穴,以上巨虚-天枢为主,辨证施治,随证配穴,恢复肠腑功能,使之能够正常地"变化出焉"。联用下合-募穴之法不仅限于本证运用,还可广泛用于所有六腑疾患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下合-募穴 上巨虚-天枢 肠腑病证 刘颖
下载PDF
针刺天枢穴配合循经取穴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天枢穴配合循经取穴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锦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习惯性便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传统番泻叶干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针刺天枢穴配合循经取穴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锦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习惯性便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传统番泻叶干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刺天枢穴配合循经取穴治疗,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34/40),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0/40)低于对照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刺天枢穴配合循经取穴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习惯性便秘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便秘 天枢穴 循经取穴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对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盼盼 刘智斌 +2 位作者 鲁刚 曹星 薛捷文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9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治疗两种不同状态(腹泻、便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功能性肠病的患者分为腹泻组60例和便秘组58例。两组均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自主排便次...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治疗两种不同状态(腹泻、便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功能性肠病的患者分为腹泻组60例和便秘组58例。两组均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腹泻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便秘组为9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两组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有效改善,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5周,两组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电针对功能性肠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功能性腹泻及功能性便秘的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但其对功能性腹泻的治疗作用较功能性便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功能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 大肠俞 俞募配穴
下载PDF
电针“天枢”调节大鼠空肠运动及与穴位敏化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武 谢晓银 +6 位作者 唐远伟 王舒娅 刘坤 刘允 高昕妍 崔翔 朱兵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敏化与非敏化"天枢"对大鼠空肠运动抑制效应的影响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敏化组,每组16只,每组6只用于痛行为检测,每组10只用于肠运动记录。敏化组大鼠给予"天枢"局部注射15%芥... 目的:观察电针敏化与非敏化"天枢"对大鼠空肠运动抑制效应的影响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敏化组,每组16只,每组6只用于痛行为检测,每组10只用于肠运动记录。敏化组大鼠给予"天枢"局部注射15%芥子油溶液(20μL)模拟穴位敏化,对照组注射石蜡油。以大鼠舔舐"天枢"的次数及时间为指标,观察"天枢"敏化时痛行为改变;HE染色观察芥子油引起"天枢"敏化的炎性改变;采用空肠内水囊置入法记录大鼠空肠运动收缩压力波,以波幅比值及频率比值为检测指标,观察"天枢"不同敏化状态对空肠自发运动及电针"天枢"抑制空肠运动效应的影响。结果:(1)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比较,"天枢"注射芥子油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引起敏化组大鼠舔舐"天枢"的次数与时间显著增加(P<0.01);(2)与基线及石蜡油比较,芥子油敏化"天枢"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空肠运动的收缩压力波幅及频率比值(P<0.001,P<0.01);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比较,芥子油敏化"天枢"能够显著降低电针"天枢"产生抑制空肠运动所需的电流强度(P<0.05,P<0.01),能增加1.5 mA电针刺激"天枢"对空肠运动波幅的抑制效应(P<0.05),且量效关系分析三组50%抑制率对应的电针强度分别为:空白组为2.57 mA,对照组为2.42 mA,敏化组为1.25 mA。结论:"天枢"模拟敏化后,能够直接参与机体对空肠运动的调节,同时增强对电针刺激的响应性,放大电针"天枢"对空肠运动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敏化 天枢 电针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中药贴敷双侧“天枢”穴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孟肖蒙 刘晓亭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6-91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双侧"天枢"穴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改善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穴位贴敷组、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盐酸洛哌...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双侧"天枢"穴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改善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穴位贴敷组、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混悬液(0.5 mg/mL)灌胃法复制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穴位贴敷组予双侧"天枢"穴中药贴敷治疗,6 h/d,每日1次,药物组每日予莫沙必利混悬液(0.15 mg/mL)灌胃,均治疗4周。记录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6 h内大便粒数和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VIP、SP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延长,6 h内大便粒数及含水量显著减少(P<0.01),结肠肌间神经丛VIP、SP阳性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贴敷组与药物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6 h内大便粒数和含水量增加(P<0.01),结肠肌间神经丛VIP、SP阳性表达升高(P<0.01)。穴位贴敷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通过调节肠神经递质,恢复结肠动力,从而有效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天枢 中药穴位贴敷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原文传递
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0
作者 禹志军 白曼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观察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发腹胀便秘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药贴贴敷于神阙、天枢、足三... 【目的】观察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发腹胀便秘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药贴贴敷于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通便为止,疗程不超过5 d。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72 h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1%(41/46),对照组为79.5%(35/44),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 h和48 h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腹胀便秘,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腹胀、便秘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便承气方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腹胀 便秘 穴位贴敷 神阙穴 天枢穴 足三里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