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C STUDY OF CANTILEVER BEAM STICTION UNDER ELECTROSTATIC FORCE INFLUENCE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gYin ZhaoYa-p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The model and analysis of the cantilever beam adhesion problem under the action of electrostatic force are given. Owing to the nonlinearity of electrostatic forc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The model and analysis of the cantilever beam adhesion problem under the action of electrostatic force are given. Owing to the nonlinearity of electrostatic forc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not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method of generating polynomials which are the exact beam solutions of the loads with di?erent distributions is provided. The polynomials are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beam displacement due to electrostatic force.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o?ers an answer to how the beam deforms but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stuck length. The derivative of the functional with respect to the unstuck length o?ers such information. But to compute the functional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beam deformation. So the problem is iteratively solved until the results are converged. Galerkin and Newton-Raphson methods are used to solve this nonlinear problem. The e?ects of dielectric layer thickness and electrostatic voltage on the cantilever beam stiction are studied. The method provided in this paper exhibits good convergence. For the adhesion problem of cantilever beam without electrostatic voltag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available and is also exactly matched by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given by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antilever beam adhesion/stiction electrostatic force Galerkin method CONSTRAINT STATIONARY peel number
下载PDF
A NEW NON-INVASIVE METHOD FOR VALVE STICTION DECTION USING WAVELET TECHNOLOGY
2
作者 Xu Zhanyang Charles Zhan Zhang Shunyi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9年第5期673-680,共8页
In this letter,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of valve stiction detection using wavelet technology. A new non-invasive method is developed with the closed-loop normal operating data. The redundant dyadic discrete wavele... In this letter,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of valve stiction detection using wavelet technology. A new non-invasive method is developed with the closed-loop normal operating data. The redundant dyadic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data at different resolution scales. Based on the Lipschitz regularity theory, wavelet coefficients analysis across scales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jumps in the controlled variables. Adaptive wavelet de-noising is then applied to the data. Features of the valve stiction pattern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de-noised data and the valve stiction probability is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ve stiction Wavelet de-noising JUMP Features extraction
下载PDF
The Rolling Wheel Equations without Magic: A Combined Slip-Stiction Approach by the Udwadia-Kalaba Formulation with Constraints Relaxation for a Smooth Simulation
3
作者 Bukoko Ikoki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1年第3期378-389,共12页
The Udwadia-Kalaba formulation is proposed to model the dynamics of the rolling wheel. A unified approach that addresses both the slip and the stiction in the contact section is considered. Purely rolling constraints ... The Udwadia-Kalaba formulation is proposed to model the dynamics of the rolling wheel. A unified approach that addresses both the slip and the stiction in the contact section is considered. Purely rolling constrai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tiction and are suitably lifted as slip occurs. An extended formulation for the Uwadia-Kalaba equations of motion is introduced for that matter. It resorts to the weighted minimum norm and the weighted semi-least-squares solutions of the constraints equations. This not only allows a bias on constraints, by an appropriate description of weight functions based on friction, it also leads to a smooth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selected constraints without rewriting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r upsetting their numerical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Wheel Friction stiction Slip Constraints Relax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in prestiction friction compensation for angular velocity loop of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s 被引量:5
4
作者 Zhang Zhiyong Li Zhiqiang +2 位作者 Zhou Qingkun Zhang Lianchao Fan Dap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55-662,共8页
Abstract To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nlinear friction on the gimbaled servo-system of an inertial stabilized platforms (ISPs) with DC motor direct-drive, the methods of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nonlin... Abstract To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nlinear friction on the gimbaled servo-system of an inertial stabilized platforms (ISPs) with DC motor direct-drive, the methods of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nonlinear friction are proposed. Firstly, the inapplicability of LuGre model when trying to interpret the backward angular displacement in the prestiction regime is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 reason is deduced theoretically. Then,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of direct-drive ISPs, a modified LuGre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riction in the prestiction regime. Furthermore, the state switch condition of the three friction regimes including presliding, gross sliding and prestiction is presented. Finally, a composite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including a nonlinear friction observer and a feedforward compensator based on the novel LuGre model is designed to restrain the nonlinear fri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recis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 (PID) control method and the PID plus LuGre model-based fric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the dwell-time has decreased from 0.2 s to almost 0 s, the position error decreased to 86.7% and the peak-to-peak value of position error decreased to 80% after the novel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is added. It concludes that the composite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dynamic sealed I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s Friction compensation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s Prestiction stiction
原文传递
气动调节阀粘滞故障检测与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5
作者 向方娜 管桉琦 +2 位作者 林振浩 金志江 钱锦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0,共8页
为了研究气动调节阀的粘滞特性问题,以CHEN粘滞模型作为阀门粘滞特性问题的基础模型,提出一种阀门粘滞故障的检测与改进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搭建粘滞故障试验台,模拟实际情况中发生不同程度粘滞时的阀杆运动状态,揭示阀门粘滞发生的机... 为了研究气动调节阀的粘滞特性问题,以CHEN粘滞模型作为阀门粘滞特性问题的基础模型,提出一种阀门粘滞故障的检测与改进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搭建粘滞故障试验台,模拟实际情况中发生不同程度粘滞时的阀杆运动状态,揭示阀门粘滞发生的机理。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振荡源进行分类,实现对粘滞故障的检测。使用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粘滞参数最优解,提出粘滞双参数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实现欠补偿、无补偿和过补偿3种状态下的粘滞参数辨识。结果表明:阀门粘滞程度与阀杆所受动静摩擦力有关;在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提出的粘滞检测方法对4种振荡源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9.0268%;提出的改进的粘滞参数辨识方法对不同大小粘滞参数的辨识结果误差达到7%以内。研究成果为阀门粘滞故障的检测和参数辨识提供了理论方法,对粘滞模型的改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调节阀 粘滞特性 粘滞检测 粘滞参数辨识 随机森林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S函数的调节阀粘滞特性检测方法
6
作者 李世伟 尚群立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2,共7页
调节阀粘滞特性引起的振荡是工业控制回路性能恶化的最常见来源。目前虽然已有许多检测调节阀粘滞特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复杂性或存在的缺陷限制着其在实际工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过程控制回路中调节阀粘滞故障的新方... 调节阀粘滞特性引起的振荡是工业控制回路性能恶化的最常见来源。目前虽然已有许多检测调节阀粘滞特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复杂性或存在的缺陷限制着其在实际工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过程控制回路中调节阀粘滞故障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控制器输出(OP)和过程变量(PV)的变化(ΔPV)在相平面图中所构成变化趋势与标准S函数进行对比,根据实际函数趋势与标准S函数间的差异计算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的数值具体得出调节阀中是否存在粘滞特性。仿真实例和实际工业数据分析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相关系数 S函数 粘滞检测
下载PDF
基于CNN-WSVM的阀门粘滞检测方法
7
作者 田静 王志国 刘飞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5期805-810,829,共7页
针对实际中粘滞与非粘滞数据不均衡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加权支持向量机融合的阀门粘滞检测方法(CNN-WSVM)。首先搭建仿真控制回路生成不同工况的回路运行数据,然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特征,再使用惩罚项系数可调的加... 针对实际中粘滞与非粘滞数据不均衡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加权支持向量机融合的阀门粘滞检测方法(CNN-WSVM)。首先搭建仿真控制回路生成不同工况的回路运行数据,然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特征,再使用惩罚项系数可调的加权支持向量机实现对阀门状态的分类。在仿真数据集和开源工业数据集中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仅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在数据不均衡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粘滞数据检测准确率,同时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 粘滞检测 不均衡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 加权支持向量机 阀门状态分类
下载PDF
Casimir效应对微纳机械开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童梓洋 秦苏梅 郭明 《科技信息》 2008年第8期72-73,共2页
在微/纳机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粘附效应(stiction)。在亚微米尺寸下,Casimir力对于粘附效应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分析了Casimir效应对于微纳机械开关中与粘附效应相关的两个参数临界初始距离Lmin和临界电压(pull-involtage)... 在微/纳机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粘附效应(stiction)。在亚微米尺寸下,Casimir力对于粘附效应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分析了Casimir效应对于微纳机械开关中与粘附效应相关的两个参数临界初始距离Lmin和临界电压(pull-involtage)的影响。在临界电压的分析计算过程中重点讨论了材料性质所产生的作用。随着微纳构件之间距离的减小,材料的导电性和表面粗糙程度对器件的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微/纳机械系统的制造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极大地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MIR效应 微纳机械开关(MEMs/NEMs swkches) 粘附效应(stiction)
下载PDF
硅基MEMS加工技术及其标准工艺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阳元 武国英 +5 位作者 郝一龙 张大成 肖志雄 李婷 张国炳 张锦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77-1584,共8页
本文论述了硅基MEMS标准工艺 ,其中包括三套体硅标准工艺和一套表面牺牲层标准工艺 .深入地研究了体硅工艺和表面牺牲层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体硅工艺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硅 /硅键合、硅 /镍 /硅键合、硅 /玻璃键合工艺及其优化 ;研究了... 本文论述了硅基MEMS标准工艺 ,其中包括三套体硅标准工艺和一套表面牺牲层标准工艺 .深入地研究了体硅工艺和表面牺牲层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体硅工艺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硅 /硅键合、硅 /镍 /硅键合、硅 /玻璃键合工艺及其优化 ;研究了高深宽比刻蚀工艺、优化了工艺条件 ;解决了高深宽比刻蚀中的Lag效应 ;开发了复合掩膜高深宽比多层硅台阶刻蚀和单一材料掩膜高深宽比多层硅台阶刻蚀工艺研究 .表面牺牲层工艺主要进行了下列研究 :多晶硅薄膜应力控制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 MEMS标准工艺 高深宽比刻蚀 键合 多晶硅 应力 防粘附 微机电系统 半导体
下载PDF
微机电系统中的微观黏滑、黏附与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向军 孟永钢 温诗铸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微观黏滑和黏附失效是微机电系统中的常见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受包括静电力、范德华力及毛细力等各种表面力所起的主导作用而产生的.采用黏着接触理论和运动分析方法,得到了微观摩擦试验中黏滑出现的无量纲黏滑数,表微观黏滑是接触表... 微观黏滑和黏附失效是微机电系统中的常见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受包括静电力、范德华力及毛细力等各种表面力所起的主导作用而产生的.采用黏着接触理论和运动分析方法,得到了微观摩擦试验中黏滑出现的无量纲黏滑数,表微观黏滑是接触表面特性、形貌参数、接触载荷及滑动速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而获得黏滑现象的各种临界参数,提出了黏滑行为控制的表面修饰与形貌设计依据;针对微构件的黏附失效,采用Laplace公式并结合微构件的变形分析,探究了毛细力作用下微构件的变形特征与失稳行为,发现其变形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的临界点,对应黏附行为的发生,进而提出了微构件防黏附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黏附 微观 LAPLACE 微构件 运动分析 接触理论 主导作用 范德华力 摩擦试验 表面特性 综合作用 滑动速度 接触载荷 临界参数 设计依据 表面修饰 行为控制 变形分析 变形特征 变形过程 结构设计 静电力 表面力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阀粘滞特性量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运忠 刘向龙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54-1260,共7页
控制阀非线性的存在,粘滞、回滞、死区等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控制回路的性能,而其中尤以控制阀粘滞特性最为常见。现在,已经有许多控制阀粘滞特性的检测方法,其中也涉及到控制阀粘滞特性的量化。提出了一种通过拟合椭圆为控制器输出(OP)... 控制阀非线性的存在,粘滞、回滞、死区等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控制回路的性能,而其中尤以控制阀粘滞特性最为常见。现在,已经有许多控制阀粘滞特性的检测方法,其中也涉及到控制阀粘滞特性的量化。提出了一种通过拟合椭圆为控制器输出(OP)和过程输出(PV)间的关系,来对控制阀粘滞特性量化的方法,并且椭圆的最大宽度就是粘滞的大小。以Choudhury的阀门粘滞模型为主要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阀粘滞特性检测和量化方法,并在Matlab Simulink仿真平台下编制了能够描述阀门粘滞特性现象的S-Function模块,经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实际工业现场的运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粘滞 气动控制阀 椭圆拟合 粘滞量化
下载PDF
气动阀门粘滞模型仿真及控制系统振荡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士哲 王印松 +1 位作者 田靖雨 张涛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9-244,共6页
气动调节阀在复杂的流程工业现场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阀杆与密封装置之间的静摩擦现象很普遍,由此引起的调节阀粘滞特性容易导致控制回路振荡,降低控制系统性能。针对气动调节阀的粘滞特性建立了双参数模型,并对典型的流量过程对象... 气动调节阀在复杂的流程工业现场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阀杆与密封装置之间的静摩擦现象很普遍,由此引起的调节阀粘滞特性容易导致控制回路振荡,降低控制系统性能。针对气动调节阀的粘滞特性建立了双参数模型,并对典型的流量过程对象进行了仿真,基于仿真产生的调节阀输入输出时间序列,建立了调节阀的MV-0P图。仿真结果表明,MV-0P图所拟合的椭圆直径大小与系统的振荡强度有关。在不同参数下,对系统的振荡强度进行了量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调节阀 粘滞特性 振荡 双参数模型
下载PDF
微型电场传感器的结构释放过程中粘连现象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鑫 张海岩 +1 位作者 彭春荣 夏善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328-329,352,共3页
研究了微型电场传感器结构释放过程的粘连现象,通过实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避免粘连现象的产生,如蒸发干燥法,CO_2临界点干燥法,自组装膜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O_2临界点干燥法和自组装膜方法能够较好的避免粘... 研究了微型电场传感器结构释放过程的粘连现象,通过实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避免粘连现象的产生,如蒸发干燥法,CO_2临界点干燥法,自组装膜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O_2临界点干燥法和自组装膜方法能够较好的避免粘连现象的产生,提高微型电场传感器的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场传感器 粘连现象 临界点干燥 自组装膜
下载PDF
气动控制阀静摩擦的Kano模型与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熊熊 邹涛 +1 位作者 杨悦 李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91-1697,共7页
气动阀门的静摩擦现象在工业过程的控制中非常普遍,易引起控制系统的波动,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Kano提出的气动阀门静摩擦模型与检测方法是简单有效的。但是,Kano气动控制阀静摩擦模型存在着不足,本文指出了该... 气动阀门的静摩擦现象在工业过程的控制中非常普遍,易引起控制系统的波动,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Kano提出的气动阀门静摩擦模型与检测方法是简单有效的。但是,Kano气动控制阀静摩擦模型存在着不足,本文指出了该模型的缺陷所在,并给出了改进方案,使得模型的输入输出与物理过程完全一致;针对控制阀静摩擦的统计检测方法参数较多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总结了检测参数的指导原则。最后,在Matlab Simulink平台下编制了能够描述阀门静摩擦现象的S-Function模块,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在扰动存在的条件下讨论了统计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控制阀 静摩擦力 控制器性能评估
下载PDF
机器人装配过程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建元 杜克林 黄心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8-32,共5页
基于操作手的开环动力学和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一个考虑粘滑现象的装配过程的通用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简化了装配过程的数值仿真。
关键词 机器人 装配过程 动力学
下载PDF
气动调节阀粘滞特性的参数辨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凯 尚群立 余善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33-136,共4页
气动调节阀通常会因为粘滞故障而导致回路中出现振荡现象,并会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因此有效的辨识出粘滞特性的参数是消除其不利影响的关键。该文通过对调节阀双参数粘滞模型进行描述函数分析,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数值解析方法得出粘滞... 气动调节阀通常会因为粘滞故障而导致回路中出现振荡现象,并会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因此有效的辨识出粘滞特性的参数是消除其不利影响的关键。该文通过对调节阀双参数粘滞模型进行描述函数分析,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数值解析方法得出粘滞特性的双参数的估计值。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调节阀 粘滞特性 描述函数法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影响微电子机械系统成品率和可靠性的粘合力和摩擦力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渭源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3期36-41,共6页
文章评述了影响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成品率和可靠性的粘合力和摩擦力问题。在用氢氟酸(HF)腐蚀牺牲层、释放多晶Si微结构、干燥时 ,由于Si片表面薄层水的表面张力使两片亲水、间隙在微米量级的Si片粘合起来 ,称为“释放有关粘合”。... 文章评述了影响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成品率和可靠性的粘合力和摩擦力问题。在用氢氟酸(HF)腐蚀牺牲层、释放多晶Si微结构、干燥时 ,由于Si片表面薄层水的表面张力使两片亲水、间隙在微米量级的Si片粘合起来 ,称为“释放有关粘合”。粘合也发生在封装后器件中 ,当输入信号过冲时 ,由于Si片表面的化学状态将Si片粘合起来 ,称为“使用中粘合”。解决粘合的最好办法是 :在MEMS微结构的表面涂以抗粘合薄膜 ,将成品器件在干燥气氛下封装。介绍了抗粘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相比之下 ,具有高速运动的MEMS ,其摩擦力问题更为复杂。应用抗粘合薄膜 ,解决了粘合 ,也降低了摩擦力 ,但摩擦依然存在。摩擦带来磨损 ,降低器件可靠性和寿命。寻找既抗粘合、又耐磨的薄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构系统 粘合力 摩擦力 抗粘合薄膜 耐磨损薄膜 成品率 可靠性 微电子器件 微机械器件
下载PDF
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静摩擦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绍义 陈贵清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83-287,306,共6页
通过试制样品的"预压力的影响实验"和"泵浦热和冲击力的影响实验",测试了预压力和泵浦热对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压力作用下,结构组件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增大其静摩擦力,进行功率-电流-温... 通过试制样品的"预压力的影响实验"和"泵浦热和冲击力的影响实验",测试了预压力和泵浦热对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压力作用下,结构组件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增大其静摩擦力,进行功率-电流-温度性能测试的样品该现象更明显;泵浦热作用引起铟组件与泵浦晶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粘着现象增大其静摩擦力;2.5 m冲击实验后的功率-电流-温度性能测试的泵浦热引起铟组件发生动态再回复,对受冲击力而引起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行为起固化作用,增大其静摩擦力,提升泵浦晶体抗冲击性能,提升铟组件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组件 泵浦激光器 静摩擦力 抗冲击性能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阀门非线性特性离散时间仿真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绍文 《系统仿真技术》 2013年第4期299-305,共7页
在控制阀非线性特性研究中,Choudhury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输入信号突变较大时,模型输出的阀位与实际阀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Choudhury模型只考虑了阀门非线性特性中的黏滞特性,而没有考虑间隙特性。在详细分析产生偏差原因... 在控制阀非线性特性研究中,Choudhury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输入信号突变较大时,模型输出的阀位与实际阀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Choudhury模型只考虑了阀门非线性特性中的黏滞特性,而没有考虑间隙特性。在详细分析产生偏差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总结阀门输出特性的规律,增设多个描述阀门状态的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规则的阀门非线性特性离散时间仿真模型。该模型对Choudhury模型进行了改进,同时包括了间隙特性。仿真表明在各种输入信号情况下,阀门非线性模型能够详细描述阀门的物理实际。同时,该模型能够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阀门非线性特性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 非线性特性 黏滞 间隙
下载PDF
宽温域下三位四通电磁液动换向阀的几何尺寸链与卡滞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訚耀保 谢帅虎 +1 位作者 原佳阳 何承鹏 《飞控与探测》 2019年第3期95-102,共8页
针对在服役环境中某型飞机滑阀出现的卡滞和动作延迟等现象,在分析滑阀机理的基础上,发现按常温设计的滑阀副配合间隙在服役环境下会发生较大变化。飞行器极端温度环境、精密偶件加工残余应力等因素容易造成滑阀卡滞。利用弹性力学和热... 针对在服役环境中某型飞机滑阀出现的卡滞和动作延迟等现象,在分析滑阀机理的基础上,发现按常温设计的滑阀副配合间隙在服役环境下会发生较大变化。飞行器极端温度环境、精密偶件加工残余应力等因素容易造成滑阀卡滞。利用弹性力学和热变形理论,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推导了滑阀副径向尺寸链的数学表达式。以某型滑阀副为例,计算了在-50℃、100℃和150℃温度条件下滑阀副的变形量,通径为13mm的滑阀,其径向尺寸最大变形量为2.9μm。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由油液压力引起的阀套变形量,最大变形量为2.19μm。配合间隙最小值应不小于总变形量(5.09μm),考虑到计算误差和加工精度,配合间隙可取为5μm。计算了不同配合间隙时的内泄漏量,泄漏量应满足要求(0.035L/min),对应的最大配合间隙为7.7μm,可近似取为8μm。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尺寸链计算模型,对滑阀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配合间隙 卡滞 极端温度 泄漏量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