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y and C-O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s, NW Guizhou Province, SW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DOU Song ZHOU Jiax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18,共12页
The Pb-Zn metallogenic district in NW Guizho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Yun-nan-Sichuan-Guizhou Pb-Zn metallogenic province, and als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b-Zn producers in China. The hosting rocks... The Pb-Zn metallogenic district in NW Guizho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Yun-nan-Sichuan-Guizhou Pb-Zn metallogenic province, and als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b-Zn producers in China. The hosting rocks of the Pb-Zn deposits are Devonian to Permian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basement rocks are meta-sedimentary and igneous rocks of the Proterozoic Kunyang and Huili groups. The ore minerals are composed of sphalerite, galena and pyrite, and the gangue minerals are include calcite and dolomite. Geology and C-O isotope of these deposi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δ13C and δ18O values of hydrothermal calcite, altered wall rocks-dolostone, sedimentary calcite and hosting carbonate rocks range from -5.3‰ to -0.6 ‰ (mean -3.4‰) and +11.3‰ to +20.9 ‰ (mean +17.2‰), -3.0‰ to +0.9 ‰ (mean -1.3‰) and +17.0‰ to +20.8‰ (mean +19.7‰), +0.6‰ to +2.5 ‰ (mean +1.4‰) and +23.4‰ to +26.5 ‰ (mean +24.6‰), and -1.8‰ to +3.9‰ (mean +0.7‰) and +21.0‰ to +26.8‰ (mean +22.9‰), respectively, implying that CO2 in the ore-forming fluids was mainly a result of dissolution of Devonian and Carboniferous carbonate rock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sediment de-hydroxyl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analysis of geology, C and O isotop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se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s in this area were deriv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including hosting carbonate rocks, Devonian to Permian sedimentary rocks and basement rocks (the Kun-yang and Huili groups). Therefore, the fluids mixing is the main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of the Pb-Zn deposit in this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综合地质 中国西南 同位素地球化学 贵州省 托管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 被引量:51
2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3 位作者 王乾 夏勇 张兴春 陶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来在黔西南地区所发现的又一重要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为矿床的重要载金矿物。通过系统采样和光片鉴定,区分出具有不同标型特征的四种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生物碎屑状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四... 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来在黔西南地区所发现的又一重要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为矿床的重要载金矿物。通过系统采样和光片鉴定,区分出具有不同标型特征的四种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生物碎屑状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四种黄铁矿的含金性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生物碎屑状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的含金性为优,而草莓状黄铁矿和粗粒自形黄铁矿的含金性较差。各种黄铁矿的主成分及微量组分也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本文初步分析了四种黄铁矿的形成条件及金的差异性富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卡林型金矿 水银洞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金矿含矿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世委 孙军 +1 位作者 付斌 聂爱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8,共8页
为探讨泥堡金矿成矿物质来源,采用ICPMs对黔西南泥堡金矿典型含矿剖面上9个岩(矿)石样品进行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含矿岩系中As、Sb、Hg、Ti、U等元素的富集与组合特征,显示热液作用是成矿过程中重要影响因素。峨眉山玄... 为探讨泥堡金矿成矿物质来源,采用ICPMs对黔西南泥堡金矿典型含矿剖面上9个岩(矿)石样品进行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含矿岩系中As、Sb、Hg、Ti、U等元素的富集与组合特征,显示热液作用是成矿过程中重要影响因素。峨眉山玄武岩组7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相似,相关性较好(r为0.60~O.99,均值为0.83),矿石中Zr/Ni、La/Nb、Rb/Nb、Th/Nb、Th/LA.等不相容元素比值均落在峨眉山玄武岩变化范围之内;含矿岩系稀土含量较高,轻稀土明显富集且分馏明显,均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综合该区地质背景和岩浆活动特征,可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与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关系密切,峨眉山玄武岩本身可能即是金矿的矿源层,而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引发广泛的岩浆活动和裂谷作用,为富矿热液提供了热源和话移捅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岩系 泥堡金矿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与区域古油藏的关系:来自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和沥青拉曼光谱特征的证据 被引量:13
4
作者 靳晓野 李建威 +7 位作者 HOFSTRA Albert MARSH Erin 刘建中 杨梧 JIN XiaoYe LI JianWei LIU JianZhong YANG Wu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95-3311,共17页
黔西南地区是世界第二大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同时也发育有大量古油藏,二者空间关系密切,但是否具有成因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且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道该区典型金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热液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成和高品位金矿石中沥青的... 黔西南地区是世界第二大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同时也发育有大量古油藏,二者空间关系密切,但是否具有成因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且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道该区典型金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热液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成和高品位金矿石中沥青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以探讨含有机质流体与金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含砷富金黄铁矿、石英、方解石、萤石和雄黄等热液矿物形成于不同的成矿阶段,但其中流体包裹体的有机气相组分种类、含量及相对比例整体较为一致,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络离子团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分解或重组,进而说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过程中有机质并未以有机络离子团的形式对金进行有效搬运或其搬运金的能力非常有限。在N2/Ar—CO2/CH4流体来源判别图解中,各蚀变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主要落在循环的大气降水区域,经大气水区域向岩浆流体区域延伸,整体上构成一条非常好的线性分布趋势,暗示成矿流体可能起源于深部岩浆但在演化过程中有大量循环大气水的加入。水银洞金矿床的1件石英样品偏离上述趋势线并向有机流体方向偏移,可能反映了流体迁移过程中有机质的加入。该区金矿床的矿石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浸染状沥青,不同矿床中沥青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基本一致,说明该区金矿床中的沥青具有相同成因。根据沥青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地质温度计反演计算的成矿早阶段流体温度为317~336℃,明显高于区域古地温温度(160~250℃)以及区域古油藏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73~175℃),说明该区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源与区域古地温无关。对区域地质及近年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最新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卡林型金矿床可能是叠加在区域古地温场之上的深部岩浆活动远端低温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与金矿床空间关系密切的有机质可能为来自先存古油藏并沿控矿构造发生逃逸的油气物质裂解产物,金成矿与区域古油藏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 沥青拉曼光谱特征 卡林型金矿床 古油藏 黔西南地区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聂爱国 张竹如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水银洞金矿床形成是受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的巨大影响,文中从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形成赋金矿源层、特殊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导致赋金建造形成、峨眉地幔热柱构造动力作用形成金矿床成矿的主要驱动力、特殊控矿岩石组合、白... 水银洞金矿床形成是受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的巨大影响,文中从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形成赋金矿源层、特殊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导致赋金建造形成、峨眉地幔热柱构造动力作用形成金矿床成矿的主要驱动力、特殊控矿岩石组合、白云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吸附成矿作用等方面研究了水银洞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探讨了水银洞金矿的形成机理。这为研究水银洞金矿床成因及进一步探讨黔西南金矿成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形成机理 水银洞金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区旧司组页岩气储存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本杰 秦琴 +3 位作者 明方平 刘甲 张伟 郭斌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3期19-22,33,共5页
微孔隙、微裂隙和微裂缝是页岩气的储存空间及流通通道,其发育程度是页岩气经济开采的主控因素之一。下石炭统旧司组是黔西南区最佳含气页岩层系,具有页岩厚度较大、分布范围最广、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页岩... 微孔隙、微裂隙和微裂缝是页岩气的储存空间及流通通道,其发育程度是页岩气经济开采的主控因素之一。下石炭统旧司组是黔西南区最佳含气页岩层系,具有页岩厚度较大、分布范围最广、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页岩脆性较强、微孔隙及微裂缝较发育、渗透率特低、泊松比较低、保存条件较好等储存特征,纵向上含气量随深度、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值增加呈增大趋势。根据厚度、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值、储集与保存、构造和交通等重要条件叠加优选出4块有利区,页岩气易压裂,有利于商业开采,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其中有利区Ⅰ含气量最好,有利区Ⅱ地质资源量丰度最佳,有利区Ⅳ资源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区 旧司组 页岩气 储存特征 有利区 勘探前景
下载PDF
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铀金成矿带及其与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类似性 被引量:42
7
作者 涂光炽 《铀矿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经过野外和室内工作,作者提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都是铀-金-汞-锑-砷(主要是雄黄雌黄,有时毒砂也重要)-铊成矿带。铀矿床的存在使这两个成矿带似乎区别于卡林成矿带,但实际上三者大同小异。本文概略讨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成矿带铀矿... 经过野外和室内工作,作者提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都是铀-金-汞-锑-砷(主要是雄黄雌黄,有时毒砂也重要)-铊成矿带。铀矿床的存在使这两个成矿带似乎区别于卡林成矿带,但实际上三者大同小异。本文概略讨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成矿带铀矿床与金矿床的地质背景、矿物组合、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化学及成矿机制并与卡林型金矿床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 金矿 矿床 类似性
下载PDF
黔西南中三叠统koninckinids化石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儒林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249,285-287,共18页
首次描述了贵州西南部中三叠统koninckinids(康尼克贝类)3属6种,根据腕螺的支持构造类型将背内腕螺初带横伸,由腕锁,腕棒支持,与主基连接的类群归Koninckinidae;将腕螺初带横伸,缺失腕锁,螺带主层直接与铰板连接,螺带主层与副层分离,形... 首次描述了贵州西南部中三叠统koninckinids(康尼克贝类)3属6种,根据腕螺的支持构造类型将背内腕螺初带横伸,由腕锁,腕棒支持,与主基连接的类群归Koninckinidae;将腕螺初带横伸,缺失腕锁,螺带主层直接与铰板连接,螺带主层与副层分离,形成双重腕螺的贝体,且与Koninc-kinidae的腕螺支持类型明显不同的,建立新亚科Amphiclininae subfamily nov..腕螺初带向主突起基斜伸,与主突起基部延长部分连接,支持腕螺的类群,暂归扭月贝目根据贝体特征,认为背内具粗大圆锥状腕螺的Koninckina 其腕螺除诱导捕食功能外,可能还有制导贝体着底方向的作用.并对koninckinids产出层位和时代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尼克贝类 中三叠世 腕足动物
下载PDF
贵州江口桃映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中的三叶脊动物化石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元龙 伍孟银 +3 位作者 彭进 杨兴莲 杨荣军 杨宇宁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5-314,共10页
本文描述的三叶脊类化石于2004年采自贵州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镇翁会村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共2新属2新种:中国三射盘(新属新种)Triactindiscus sinensisgen.et sp.nov.及不规则似三角形盘(新属新种)Quasitriagondiscus irreg... 本文描述的三叶脊类化石于2004年采自贵州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镇翁会村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共2新属2新种:中国三射盘(新属新种)Triactindiscus sinensisgen.et sp.nov.及不规则似三角形盘(新属新种)Quasitriagondiscus irregularisgen.et sp.nov.。前者为大型盘状化石,具有3个呈碳质薄膜的长三角形叶脊,自盘体中央向边缘呈三辐射伸展,没有其它生物构造;后者为小型盘状化石,3条不规则叶脊在盘体中部形成似三角形并以此不同于其它三叶脊化石。庙河生物群2个三叶脊化石属相似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Albumares,Anfesta,Tribrachidium和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Tribrachidium,它们细节上有差异,但均属于埃迪卡拉系中三辐射对称的三叶动物。新的发现表明三叶动物在埃迪卡拉纪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也显示埃迪卡拉纪生物分异度比较高,辐射、两侧及三侧对称的动物均匀代表。贵州东北部江口桃映翁会庙河生物群含有丰富的宏观藻类及动物化石,如Protoconites,Cucullus,Sinospongia,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及新发现的2属三叶脊动物化石。江口庙河生物群组成上很相似峡东庙河生物群,也都位于陡山沱组上部黑色页岩中。江口庙河生物群不仅是整个庙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脊动物 庙河生物群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纪 江口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金沙岩孔寒武纪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晓平 伍孟银 +3 位作者 赵元龙 刘兴尧 王平丽 杨兴莲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11,I0001,共8页
本文描述了贵州金沙岩孔镇长岩沟下寒武统(纽芬兰统—寒武系第2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中呈碳质薄膜保存的宏观藻类化石,共3属3种:美丽遵义藻Zunyiphyton pereleganus Yang et Zhao,1999,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en ... 本文描述了贵州金沙岩孔镇长岩沟下寒武统(纽芬兰统—寒武系第2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中呈碳质薄膜保存的宏观藻类化石,共3属3种:美丽遵义藻Zunyiphyton pereleganus Yang et Zhao,1999,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en et Erdtmann,1991,文德带藻(未定种)Vendotaenia sp.。该组合中主要分子是Zunyiphyton pereleganus和Vendotaenia sp.,它们也是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中最主要的分子。而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的另一特征分子贵州约克那斯藻Yuknessis guizhouensis及底栖固着型藻束状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omet在金沙岩孔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组合中未见,说明产于浅水台地的牛蹄塘生物群宏观藻类组合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藻类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金沙 贵州
原文传递
海水深度制约黔东北志留系香树园组生物礁滩的分布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深洋 李越 毛颖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6,共10页
奥陶纪末的生物冰川灾变事件结束后,华南板块上扬子区进入志留纪初的海进期。黔东北志留纪初期香树园组(兰多维列统鲁丹阶上部-埃隆阶中部)是壳相动物群复苏时沉积的灰岩相地层,具有显著的生物-岩相分异。"白沙型"后生动物化... 奥陶纪末的生物冰川灾变事件结束后,华南板块上扬子区进入志留纪初的海进期。黔东北志留纪初期香树园组(兰多维列统鲁丹阶上部-埃隆阶中部)是壳相动物群复苏时沉积的灰岩相地层,具有显著的生物-岩相分异。"白沙型"后生动物化石密集的礁滩沉积仅限于近岸正常浪基面附近的浅海区展布。同期石阡枫香铺沟村剖面远岸带"印江型"香树园组薄层灰岩中壳相动物大化石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低,没有原地绑结岩型的生物礁和粗颗粒堆积的生屑滩,岩相和生物相特征显示各种细颗粒的生屑呈碎片堆积。尽管这里海水清澈度较高,但由于水深偏大且水动力偏低的环境指标抑制了"白沙型"造礁动物向广海区的空间拓展。这一实例凸显了黔东北陆表海区海水深度对香树园组底栖生态组合多样性的控制,导致志留纪最早复苏的生物礁古地理分布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岩相 香树园组 志留系 石阡 黔东北
原文传递
黔东北石阡香树园剖面“龙马溪组”灰岩中的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超 李越 邓小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黔东北石阡香树园剖面志留系底部的"龙马溪组"沉积于上扬子区黔中古陆近岸浅海带,与其它远岸相的龙马溪组下部的黑色笔石页岩差异很大,厚度仅3.3m,为黄色、黄绿色含粉砂质页岩夹6个灰岩薄层或透镜体。从灰岩中识别出叠层石、... 黔东北石阡香树园剖面志留系底部的"龙马溪组"沉积于上扬子区黔中古陆近岸浅海带,与其它远岸相的龙马溪组下部的黑色笔石页岩差异很大,厚度仅3.3m,为黄色、黄绿色含粉砂质页岩夹6个灰岩薄层或透镜体。从灰岩中识别出叠层石、海绵、床板珊瑚、四射珊瑚、三叶虫、介形类、腕足类和棘皮类等化石碎片类型,指示了奥陶纪末赫南特冰期结束后,适宜于各类底栖生物生长的生态条件在近岸区最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龙马溪组” 志留系底部 石阡 黔东北
原文传递
黔东北石阡香树园剖面志留系香树园组生屑滩微相 被引量:6
13
作者 倪超 李越 邓小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奥陶纪末赫南特冰期和生物大灭绝事件结束后,扬子陆表海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早期的海进序列伴随着生物逐渐复苏的过程。在黔中古陆北缘石阡一带鲁丹晚期至晚埃隆早期的香树园组属近岸浅水带灰岩—碎屑岩沉积区。石阡县城北香树园剖面的... 奥陶纪末赫南特冰期和生物大灭绝事件结束后,扬子陆表海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早期的海进序列伴随着生物逐渐复苏的过程。在黔中古陆北缘石阡一带鲁丹晚期至晚埃隆早期的香树园组属近岸浅水带灰岩—碎屑岩沉积区。石阡县城北香树园剖面的香树园组以灰岩为主,夹含少量粉砂质、泥质陆源碎屑岩,频繁出现含丰富壳相后生动物化石碎片形成的薄层滩相单元。与大颗粒壳相化石为主形成的各类生物层状礁类似,生屑滩多为动荡流水改造的后生动物碎片近源沉积。滩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化石丰度,是奥陶纪末生物礁复苏前浅海暖水区广泛分布的生态单元。此地香树园组缺少粗砂级以上的陆源碎屑颗粒,也无岩屑颗粒,指示沉积物具有较高的成熟度。推测黔中古陆靠近石阡的部位已经夷平,黔东北浅海区在香树园组灰岩沉积期具有偏低的海水浑浊度和碎屑岩沉积速率,生屑滩相灰岩单元是在正常盐度和高清洁度的环境下堆积的,附近有粉砂-泥级颗粒注入,但无大型河流输入丰富的淡水和陆源粗碎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滩 香树园组 兰多维列阶 志留系 石阡 黔东北
原文传递
黔东北石阡志留系雷家屯组的生物-岩相分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颖颜 李越 倪超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黔东北石阡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埃隆阶上部的雷家屯组属灰岩和碎屑岩混合相,其分布限于滇黔桂古陆以北离岸几十千米范围内的浅海区。出露于枫香铺子沟、雷家屯、白沙龙口—筷子山、白沙均田和本庄岩门的5个剖面存在生物-沉积相的差异性。... 黔东北石阡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埃隆阶上部的雷家屯组属灰岩和碎屑岩混合相,其分布限于滇黔桂古陆以北离岸几十千米范围内的浅海区。出露于枫香铺子沟、雷家屯、白沙龙口—筷子山、白沙均田和本庄岩门的5个剖面存在生物-沉积相的差异性。铺沟村粉砂岩—泥岩含量高于灰岩,达到4∶1,壳相化石丰度最低且无生物礁滩灰岩沉积;其它4个剖面的碎屑岩—灰岩比例约1∶1,雷家屯壳相化石最丰富,上部出现米级厚度的珊瑚-层孔虫点礁;筷子山剖面的雷家屯组下部开始出现雏形礁,之上的礁核灰岩现已被剥蚀掉,但从礁基的菲利普构造和礁翼塌积岩推测,点礁的正向隆起规模是很明显的;均田剖面仅出露雷家屯组上部约7m的地层,多为粉砂岩和生屑灰岩薄层;岩门剖面多为薄层细颗粒生屑滩相灰岩,近顶部出现钙质微生物形成的叠层石。偏西剖面的雷家屯组顶部展现侵蚀面、泥裂等现象,是桐梓上升期海底暴露的证据,唯有最靠东的铺沟村雷家屯组顶部未见暴露标志,与之上马脚冲组呈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岩相分异 古地理 雷家屯组 志留系 石阡 黔东北
原文传递
球形小壳化石在贵州金沙寒武系牛蹄塘组的首次发现
15
作者 朱雅杰 杨兴莲 +2 位作者 赵元龙 何树兴 段小林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贵州金沙岩孔剖面的寒武系牛蹄塘组为跨阶地层,以镍钼矿层为分界面,其上部属于筇竹寺阶,下部为梅树村阶。近期,作者利用15%左右的醋酸浸泡金沙岩孔剖面牛蹄塘组底部(梅树村阶)的岩样,发现了以球形化石为主的单胞、多胞球形类小壳动物化... 贵州金沙岩孔剖面的寒武系牛蹄塘组为跨阶地层,以镍钼矿层为分界面,其上部属于筇竹寺阶,下部为梅树村阶。近期,作者利用15%左右的醋酸浸泡金沙岩孔剖面牛蹄塘组底部(梅树村阶)的岩样,发现了以球形化石为主的单胞、多胞球形类小壳动物化石,包括Olivooides pearformis和其余两类未确定的球形化石。此次球形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牛蹄塘生物群的生物面貌,而且为解译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胚胎生物学提供了化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化石 牛蹄塘组 梅树村阶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黔北桐梓志留系石牛栏段近岸相灰岩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小杰 毛颖颜 +5 位作者 黄勇 郝家栩 龙胜清 马义波 代雅然 李越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5,共12页
黔北石牛栏组上部的石牛栏段灰岩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埃隆晚期,是上扬子区浅海底栖壳相后生动物繁盛阶段的产物。桐梓代家沟剖面处于黔中古陆以北的近岸带,石牛栏段灰岩序列呈现海退过程,微相特征表明这里频繁出现各类近岸浅海带清... 黔北石牛栏组上部的石牛栏段灰岩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埃隆晚期,是上扬子区浅海底栖壳相后生动物繁盛阶段的产物。桐梓代家沟剖面处于黔中古陆以北的近岸带,石牛栏段灰岩序列呈现海退过程,微相特征表明这里频繁出现各类近岸浅海带清澈环境中常见的生屑滩沉积。石牛栏段下部出现风暴浪基面附近腕足类Zygospiraella和Pentamerus密集的介壳滩,大多数的滩相灰岩以细颗粒生屑堆积为主,夹含薄层腹足类生屑滩和鲕粒滩,仅见少量珊瑚薄层,可以排除此地为后生动物礁的栖居区;石牛栏段上部见数期叠层石生长,形态呈穹窿状或平缓席状,每期厚度不超过1m,伴生的暗色泥质夹层中产出的腕足类Lingullela-Eospirifer群落指示澙湖相;潮间带特有的薄层灰岩交错层理以及石牛栏段顶部的喀斯特面进一步昭示区域性逐渐发生的桐梓上升事件结束了近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灰岩 石牛栏段 志留纪 桐梓代家沟 黔北
原文传递
黔北正安安场志留系的几丁虫
17
作者 李炎桂 陈孝红 +1 位作者 张淼 危凯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301,共16页
通过对黔北正安安场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至韩家店组27件样品的化石分析,获取了几丁虫4属14种共348枚,补充了该区几丁虫的属种多样性,自下而上划分为Conochitina edjelensis间隔带和Eisenackitina daozhenensis延限带。在系统地描述了... 通过对黔北正安安场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至韩家店组27件样品的化石分析,获取了几丁虫4属14种共348枚,补充了该区几丁虫的属种多样性,自下而上划分为Conochitina edjelensis间隔带和Eisenackitina daozhenensis延限带。在系统地描述了所获几丁虫属种基础上与前人研究所划分的几丁虫带及组成分子进行了对比,更正了Conochitina sacciformis的延限范围,首次在扬子地区发现大量的Eisenackitina causi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虫 下志留统 正安 黔北
原文传递
贵州剑河寒武系“清虚洞组”高肌虫类清泉虫Qingquanella Cui et Huo,1985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杨光福 赵元龙 +2 位作者 陈婉怡 张源 陈争鹏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2-308,共7页
本文描述了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清虚洞组"剑河生物群的高肌虫化石。化石壳体呈圆形,背边平直,前、后背角均钝,壳前背部具有"V"形槽。符合Qingquanella Cui et Huo,1985的属征,与模式种湖北清泉虫Q.hube... 本文描述了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清虚洞组"剑河生物群的高肌虫化石。化石壳体呈圆形,背边平直,前、后背角均钝,壳前背部具有"V"形槽。符合Qingquanella Cui et Huo,1985的属征,与模式种湖北清泉虫Q.hubeiensis相似,将其厘定为湖北清泉虫相似种Q.cf.hubeiensis。本属产于湖北水井沱组、石牌组及陕西辛集组,黔东地区"清虚洞组"发现清泉虫Qingquanella,增加了清泉虫的产地信息、新的类群,其壳体形态由切卵变圆形,生态环境由浅水向深水变化,为高肌虫的形态分类、早期演化与辐射分异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肌虫 Qingquanella cf. hubeiensis 分类 “清虚洞组”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