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the 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Spine in Standing in Younger Gener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Tomonori Kenmoku Takane Suzuki +14 位作者 Nobuyasu Ochiai Tatsuki Ebata Genyo Miyajima Naoshige Nagura Mitsufumi Nakawaki Ryo Tazawa Sho Hiramatsu Hironori Yamazaki Yu Sasaki Takeshi Yamaguchi Eiko Hashimoto Kenji Onuma Naonobu Takahira Kazuhisa Takahashi Masashi Takaso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1期337-344,共8页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posture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spinal sa...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posture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spinal sagittal alignment in standing posture in younger generation. Methods: Subjects included 57 females and 32 males (average age, 29.9 ± 5.7 years). All subjects were 20s or 30s. Spinal curvature was assessed using SpinalMouse. The subjects were also divided into a normal group (VAS zero group) and a pain group by VAS result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Student’s t-test. Significance was defined as p < 0.05. Results: The normal group and pain group included 29 and 60 subject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location of pain, thirty-one subjects felt neck pain, 50 felt pain above the scapula, and 17 felt pain between the thoracic spine and scapula. Thoracic kyphosis and lumbar lordosis in the pa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p = 0.013 and p = 0.020, respectively). Thoracic kyphosis in subjects with neck pain or pain above scapul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ubjects without pain (p = 0.0075 and p = 0.025, respectively). Lumbar lordosis in subjects with pain above the scapula or interscapul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ubjects without pain (p = 0.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SPINE Thoracic KYPHOSIS LUMBER LORDOSIS
下载PDF
Image Findings Following Vertebroplasty in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Bone Healing and Sagittal Alignment
2
作者 Hirotaka Ikeda Misako Nishio +8 位作者 Shin Matsuoka Brandon D. Lohman Shoichiro Matsushita Yukihisa Ogawa Shingo Hamaguchi Yasuo Nakajima Atsushi Kojima Yoshiaki Torii Yutaka Sasao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3年第3期152-158,共7页
Purpose: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by assessing the changes of radiographic and CT image finding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adiological anal... Purpose: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by assessing the changes of radiographic and CT image finding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adiological analysis comprising 101 vertebrae of 4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was conducted. Whole spine radiographs and CT images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preoperatively and 6 months postoperativey. Sagittal Cobb angles in three regions, sagittal vertical axis, and pelvic tilt were measured using whole spine lateral radiographs. CT findings due to th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its healing proces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On radiographs, sagittal alignment had an average gain of no more than 2.5° in each region. Sagittal vertical axis and pelvic tilt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 Out of 68 vertebrae that demonstrated cortical disruption on preoperative CT, 37 (54%) demonstrated fusion of disrupted cortex on postoperative CT. Conclus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pinal sagittal alignment on radiographs. However, CT did reveal healing process through fusion of disrupted cortex, intervertebral bridging, and increased density of cancellous bone. It is suggested that cement in the space of fracture may play a role in both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bone un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BROPLASTY Polymethylmetacrylate CT sagittal alignment BONE UNION
下载PDF
A Flat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Is Common among Young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3
作者 Olof Thoreson Joel Beck +2 位作者 Klas Halldin Helena Brisby Adad Baranto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9期294-304,共12页
Background: Recent studies suggest a correlation between spinal sagittal alignment and different types of lumbar pathologies due to different load patterns on the lumbar spin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 Background: Recent studies suggest a correlation between spinal sagittal alignment and different types of lumbar pathologies due to different load patterns on the lumbar spin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operative spinal sagittal alignment in young patients (Methods: Information regarding preoperative clinical examinations was collected from the patient medical charts. Preoperative MRI examinations were used to classify lumbar types according to four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groups (1: a long thoracic kyphosis, 2: a flat back, 3: a normal spine and 4: an increased thoracic kyphosis). Other MRI findings were also noted. Classification of lumbar types was performed independently by three spine surgeons. To compare two sample proportions the 2-sample z-test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lumbar curve types was: Type 1, 17% (9 patients);Type 2, 62% (33 patients);Type 3, 17% (9 patients) and Type 4, 4% (2 pati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operated levels was: L3 - L4, 2% (1 patient);L4 - L5, 47% (25 patients);L5 - S1, 42% (22 patients) and L4 - L5 + L5 - S1, 9% (5 patients). Conclusions: A majority of the young patients (62%) that underwent surgery due to herniated disc in the lumbar spine were classified as Type 2 indicating a flat back. Futu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increase the knowledge about spinopelvic sagittal alignment and the correlation to spinal path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sagittal alignment SPINE SURGERY Young Adult
下载PDF
腰椎融合后矢状位力线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4
作者 方钊 乔攀 徐天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78-3782,共5页
背景:目前关于腰椎管狭窄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及骨盆入射角度的匹配程度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研究腰椎管狭窄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骨盆入射角度的匹配程度(PI-LL),分组比较不同匹配程度间脊柱骨盆... 背景:目前关于腰椎管狭窄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及骨盆入射角度的匹配程度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研究腰椎管狭窄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骨盆入射角度的匹配程度(PI-LL),分组比较不同匹配程度间脊柱骨盆矢状参数和临床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采用腰椎后路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11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8例,女62例,年龄(57±11)岁,术后随访超过1年,根据术后PI-LL分为2组,A组(PI-LL>10°)47例,B组(PI-LL≤10°)6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评分(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前骨盆矢状位参数及临床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术后末次随访,与A组比较,B组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改善(P=0.000,P=0.005);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也有明显改善(P=0.000,P<0.05),骨盆倾斜角恢复的更明显(P=0.000);④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的改善与骨盆倾斜角(r=0.209,P=0.008)、腰椎前凸角(r=-0.133,P=0.021)和骶骨倾斜角(r=-0.156,P=0.031)的改善显著相关;骨盆倾斜角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相关(r=0.196,P=0.014);⑤提示重建腰椎前凸角,并降低骨盆倾斜角,使腰椎前凸角度与骨盆入射角度匹配(即PI-LL≤10°),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 腰椎管狭窄 矢状位力线 腰椎前凸角 骨盆入射角
下载PDF
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5
作者 修志刚 董官伟 朱丽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150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_(2~7)椎间盘节段的退变程度以及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C_(2~7)Cobb角、C_(0~7)Cobb角、C_(2~7)矢状面垂直距离(C_(2~7)SVA)、T_(1)...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150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_(2~7)椎间盘节段的退变程度以及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C_(2~7)Cobb角、C_(0~7)Cobb角、C_(2~7)矢状面垂直距离(C_(2~7)SVA)、T_(1)倾斜角(T_(1)S)及T_(1)S-C_(2~7)Cobb角],分析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性别、年龄及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相关性。根据C_(2~7)椎间盘退变程度分为A组(退变程度较轻,总评分<3分,56例)和B组(退变程度较重,总评分≥3分,94例),比较两组矢状面平衡参数的差异及组内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_(2~7)椎间盘退变程度总评分不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颈椎曲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S与C_(2~7)颈椎间盘退变程度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其余矢状面平衡参数与之无相关性(P>0.05)。T_(1)S B组高于A组(P<0.05);其余矢状面平衡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C_(2~7)Cobb角与T_(1)S均呈正相关(P<0.01),与T_(1)S-C_(2~7)Cobb角均呈负相关(P<0.01);C_(2~7)SVA与T_(1)S-C_(2~7)Cobb角均呈正相关(P<0.01);A组内C_(2~7)Cobb角与C_(2~7)SVA呈负相关(P<0.01),而B组内两者无相关性(P>0.05);B组内T_(1)S与C_(2~7)SVA呈正相关(P<0.01),而A组内两者无相关性(P>0.05);两组内T_(1)S与T_(1)S-C_(2~7)Cobb角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在常用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中,T_(1)S与颈椎间盘整体退变呈正相关,颈椎间盘退变程度较重的患者中T_(1)S与C_(2~7)SVA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矢状面序列 颈椎间盘退变 T1倾斜角
下载PDF
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沙鑫 姬勇 +7 位作者 谭胜芝 田天 刘涛 崔凯 李源 汪东 李守刚 谭荣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通过对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后螺钉在矢状面的夹角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2020年11月接受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的3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单节段固定16例,双节段固... 目的通过对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后螺钉在矢状面的夹角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2020年11月接受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的3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单节段固定16例,双节段固定15例;其中L_(3-4)节段固定8例次,L_(4-5)节段23例次,L_(5)-S_(1)节段15例次。于手术后第4天下地后行平卧位腰椎CT平扫和重建,测量固定节段双侧相邻螺钉的矢状面夹角和套管长度,并据此提出新的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方法。结果术后CT重建上测得L_(3-4)节段右侧矢状面夹角平均(2.88±1.25)°,左侧平均(3.63±2.00)°,双侧平均(3.25±1.65)°;L_(4-5)节段右侧平均(7.65±3.32)°,左侧平均(8.65±4.93)°,双侧平均(8.15±4.19)°;L_(5)-S_(1)节段右侧(11.47±3.23)°,左侧平均(13.67±4.53)°,双侧平均(12.57±4.02)°。各节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上述测量结果,提出了新的术前螺钉矢状面植入角度设计方法。结论传统Dynesys系统手术后的同侧相邻螺钉矢状面上夹角差异大,新的术前设计可以将矢状面上同侧相邻螺钉植入夹角差异减少一半,更符合Dynesys系统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ESYS 椎弓根螺钉 术前设计 矢状面植入角度
下载PDF
35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泽希 于淼 +1 位作者 赵文奎 刘晓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78,共7页
目的 探讨我国35岁以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骨科及疼痛科治疗74例35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描述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我院既往无... 目的 探讨我国35岁以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骨科及疼痛科治疗74例35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描述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我院既往无症状健康青年人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5岁以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无症状健康青年人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显著增加(P=0.003,P=0.000),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显著减少(均P=0.000),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无统计学差异(P=0.062),18例出现矢状位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5 cm。患者LL与TK、SS、脊柱骶骨角(spinal sacral angle, SSA)高度相关,与PT、SVA、骶-股距离(sacrofemoral distance, SFD)中度相关,与PI低度相关。SVA与SSA高度相关,与TK、LL、PT、SS、SFD中度相关。患者的胸腰段拐点约位于L2椎体下半部水平,腰椎前凸曲度的顶点约位于L4椎体的上半部水平。结论 35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特征为胸椎和腰椎曲度丢失,骨盆后旋,全脊柱前倾,胸腰段拐点较低,参与腰椎前凸椎体较少。这种形态学特征改变了脊柱的力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 脊柱畸形
下载PDF
椎旁肌退变与矢状位力线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子文 杨玉明 +3 位作者 谢鸿儒 张泽佩 徐浩翔 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91-5897,共7页
背景:脊柱骨盆各参数间相互关联,其数值的改变与一些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症状密切相关。现阶段临床工作者关注术后冠状面与矢状面参数变化,以评价术后脊柱整体平衡性,而忽略了与椎旁肌的联系以及椎旁肌在脊柱退行性病变进... 背景:脊柱骨盆各参数间相互关联,其数值的改变与一些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症状密切相关。现阶段临床工作者关注术后冠状面与矢状面参数变化,以评价术后脊柱整体平衡性,而忽略了与椎旁肌的联系以及椎旁肌在脊柱退行性病变进程中的作用。目的:将已有描述椎旁肌退变与矢状位力线关系的研究进行全面汇总,并对脊柱退行性病变进程中骨性结构位置变化和椎旁肌退变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脊柱矢状面畸形,矢状位力线,脊柱骨盆参数,椎旁肌,退行性病变,人类尸体模型;影像学、磁共振成像”为中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检索,并以“sagittal spinal deformity,sagittal alignment,spinal-pelvic parameter,paraspinal muscle,degeneration,imaging,MRI”作为英文关键词,在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通过阅读标题及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共纳入78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1)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椎旁肌在维持矢状位力线稳定中具有相应作用,保护和改善椎旁肌功能可以延缓脊柱退行性变;(2)研究者运用不同方法检测椎旁肌退变程度,选取不同种类的矢状位参数来描述矢状位力线;在分析椎旁肌的退变和矢状面参数改变后,发现两者具有相关性,同时该相关性受年龄、种族等因素影响;(3)矢状位力线不良是决定椎旁肌退变重要的解剖因素,较大的骨盆投射角值为矢状位参数改变的危险因素,但较小的骨盆投射角值通过椎旁肌的代偿能力较小,更易出现矢状位失衡;(4)椎旁肌通过代偿机制持续影响矢状位力线,在脊柱退变进程中为了对抗脊柱失平衡,椎旁肌处于高负荷状态,引起疼痛、疲劳及萎缩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矢状面畸形 矢状位力线 脊柱骨盆参数 椎旁肌 退行性病变 人类尸体模型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妍竹 赵芮 +2 位作者 简繁 孙洁 赖文莉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例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治疗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颌术式为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加颏成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术中植入8颗种...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例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治疗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颌术式为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加颏成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术中植入8颗种植钉配合数字化[牙合]板进行颌间牵引,术后通过垂直牵引使后牙咬合紧密;患者依从性良好,通过1套矫治器完成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建立磨牙尖牙Ⅰ类关系及前牙正常覆覆盖,下颌前突及偏斜改善良好,术后1年稳定性良好。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的应用已较为普遍,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数字化的特性使其与计算机辅助的正颌手术设计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密,可供探索的空间更广阔。结论 对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高效完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简单病例,其数字化设计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无托槽隐形矫治 偏颌 开[牙合] 反[牙合]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颏成型术 面部不对称 颌间牵引 数字化医学 数字化[牙合]板
下载PDF
不同年龄分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矢状面参数变化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彬 刘承鑫 +4 位作者 王帅康 李翔宇 潘福敏 朱卫国 鲁世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0-628,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分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面形态的变化及其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被诊断为神...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分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面形态的变化及其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接受ACDF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如下颈椎矢状面参数:枕颈角(the occipito C2 angle,OC2)、颈椎2-7前凸角(C2-7 lordosis,CL)、T1倾斜角(T1 slope,T1S)、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the 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和手术节段曲度(segmental angle,SA)。并分析ACDF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按照年龄是否小于60岁将样本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38)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n=32),比较两组患者ACDF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变化的差异;以末次随访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NDI术后改善情况,日本骨科协会改良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mJOA)改善率作为预后效果评价指标,分析两组ACDF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SA与CL、T1S呈统计学正相关,CL与OC2、T1S-CL以及cSVA呈统计学负相关,OC2与T1S-CL呈统计学正相关,T1S与cSVA呈统计学正相关。上述相关性在末次随访时同样存在。术后参数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L与△SA、△T1S呈正相关,与△T1S-CL、△cSVA呈负相关。△CL和△SA均与△T1S-CL、△cSVA呈负相关,△T1S与△T1S-CL、△cSVA呈正相关。△OC2与△cSVA呈统计学负相关。此外,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术后前凸角丢失更严重,并且cSVA相比于术前有增大的趋势。结论OC2可能参与到颈椎退变以及颈椎术后恢复的矢状面代偿中。老年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丢失较多,矢状面形态较差,可能与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评估评分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神经根型颈椎病 矢状面形态 老年
下载PDF
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颈椎形态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11
作者 陈思思 周璇 +4 位作者 李欣 宋圆圆 周叶 杨晓颜 杜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2-1065,1078,共5页
目的:观察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颈椎矢状面形态特征与康复治疗后Cobb角的变化,分析不同颈椎分型对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颈椎形态在脊柱侧凸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 目的:观察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颈椎矢状面形态特征与康复治疗后Cobb角的变化,分析不同颈椎分型对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颈椎形态在脊柱侧凸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上海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随访的67例女性AIS的基本信息及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其颈椎前凸角、颈椎矢状面形态、康复治疗前后的冠状面Cobb角,计算Cobb角改变量。根据颈椎矢状面形态,将患者分为颈椎前凸组和颈椎后凸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Cobb角的变化量。以康复治疗后Cobb角变化量为因变量,女性AIS患者治疗前年龄、身高、体重、颈椎后凸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颈椎后凸与康复治疗后Cobb角变化量的关系。结果:67例女性AIS中47例(70.1%)存在颈椎后凸。康复治疗后,颈椎前凸组与颈椎后凸组的Cobb角改变量分别为﹣16.4°(﹣28.5°,﹣9.2°)、4.3°(﹣2.1°,9.0°),颈椎前凸组的Cobb角改变量较颈椎后凸组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颈椎后凸、身高是康复治疗后Cobb角变化量的影响因素(b=0.329,b=﹣0.440,P<0.05)。结论: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多存在颈椎后凸,这种改变不利于生长发育期通过康复改善脊椎畸形角度,这可能与人体生物力学的结构,侧凸患者本体感觉受损相关。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中,建议加强对颈椎矢状面形态的评估,针对性进行姿势管理和居家康复指导,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颈椎矢状面形态 COBB角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共平面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及文献回顾
12
作者 杨宏浩 海涌 +6 位作者 周立金 杨晋才 苏庆军 关立 康南 刘玉增 孟祥龙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共平面技术(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VCA技术矫形的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6.3岁(14~25岁)。收集术前、术后及最... 目的探讨脊柱共平面技术(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VCA技术矫形的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6.3岁(14~25岁)。收集术前、术后及最近一次随访时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及CT,测量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冠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TK)、矢状面平衡、顶椎椎体胸廓比值(apical vertebral body-rib ratio,AVB-R)、顶椎旁肋骨弥散间距(apical rib spread difference,ARSD)、剃刀背(rib hump,RH)及椎体旋转角(rotational angle to sacrum,RAsac)。结果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55.7°矫正至术后的14.7°,TK由术前的26.7°矫正至19.0°。术前Lenke矢状面形态为“+”的病人矫正至“N”,而术前Lenke矢状面形态为“N”的病人仍维持正常的TK。AVB-R、ARSD、RH及RAsac的矫正率分别为36.0%、60.1%、56.7%、54.9%。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无明显矫形丢失,无冠状面、矢状面失代偿发生。结论VCA技术应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可获得满意的椎体去旋转和矢状面重建效果。目前针对VCA技术的研究多为初步应用经验,其适应证的选择还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共平面技术 椎体去旋转 胸椎后凸 矢状面序列
下载PDF
对比分析垂头综合征及颈椎病患者之间的颈椎矢状面排列差异
13
作者 林左传 俞丽生 林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垂头综合征(DHS)和颈椎病(CS)患者的颈椎矢状面排列情况。方法选取16例DH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6例C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外侧站立X线摄影片的相关参数:C2~C7矢状面垂直轴距离(C2~7SVA)、CO~C2角(O~C2A)... 目的探讨分析垂头综合征(DHS)和颈椎病(CS)患者的颈椎矢状面排列情况。方法选取16例DH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6例C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外侧站立X线摄影片的相关参数:C2~C7矢状面垂直轴距离(C2~7SVA)、CO~C2角(O~C2A)、C2斜率(C2S)、C2~C7角度(C2~7A),T_(1)斜率(T_(1)S)和C7矢状面垂直轴距离(C7SVA)。结果两组患者在O~C2A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患者的C2~7SVA、T_(1)S和C2S明显大于C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2~7A、C7SVA明显小于C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患者的C2~7SVA、T_(1)S和C2S均明显大于CS,本文结果不仅在影像学方面能更好的区分DHS与CS,同时指出DHS的治疗方案应包括全脊柱整体矢状面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头综合征 颈椎矢状面排列 颈椎病 X线诊断
下载PDF
改良间隙平衡技术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与功能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高伟 邰丽莉 +1 位作者 杨又玮 付庆鹏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841-1846,共6页
目的探究改良间隙平衡技术(G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6月因膝骨关节炎于我院初次行TKA的患者96例(96膝),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改良GB,B组采用测量截骨技术(... 目的探究改良间隙平衡技术(G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6月因膝骨关节炎于我院初次行TKA的患者96例(96膝),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改良GB,B组采用测量截骨技术(MR)。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指标、预后指标以及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屈膝90°应力位胫股关节角及FPFA均较B组显著改善(P<0.05)。A组术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及KSS评分均较B组显著改善(P<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A组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P<0.05)。结论在TKA中,应用改良GB比MR更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以及屈膝90°稳定性,并有效缓解疼痛,且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平衡技术 测量截骨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 膝关节功能 随机行走模型
下载PDF
无症状成人颈椎矢状位曲度分析及其与全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58
15
作者 赵文奎 于淼 +5 位作者 韦峰 姜亮 吴奉梁 党礌 刘晓光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1-238,共8页
目的:探讨正常亚洲黄种人群颈椎矢状位曲度及其与全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分析对132名成人无症状志愿者进行研究,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及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0-C2角(Occiput-C2 an... 目的:探讨正常亚洲黄种人群颈椎矢状位曲度及其与全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分析对132名成人无症状志愿者进行研究,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及中立位颈椎侧位片,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0-C2角(Occiput-C2 angle)、C2-C7角(C2-C7 angle)、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7 SVA(CGH-C7 SVA)、C2-CGH SVA,和胸椎矢状位参数:T1倾斜角(T1 slope)、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脊柱-骨盆的方向性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全脊柱矢状位参数:脊柱骶骨角(spinal sacral angle,SSA)、C7-S1的矢状面轴向距离(C7-S1 SVA).使用Toyama等颈椎矢状位序列分型方法将所有志愿者分为三组:前凸组,后凸组,变直或鹅颈畸形组,并比较三组人群各参数间差异.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单因素ANOVA分析相关数据.结果:C0-C2角的平均值是15.13°176±6.69°,C2-C7角的平均值是12.03°1±7.64°。C2-C7 SVA平均值是18.67±7.96mm,CGH-C7 SVA的平均值是22.95±12.18mm,CGH-C2 SVA的平均值是7.08±5.38mm,T1 slope平均值是26.33°176±7.01°三组志愿者中,前凸组共43名(占32.6%),变直或鹅颈畸形组共74名(占56.1%),后凸组15名(占11.3%).C2-C7角与T1 slope (r=-0.422)相关,T1 slope与TK(r=0.434)、TK与LL(r=0.574),LL与SS (r=0.459),SS与PI (r=0.727)相关.三种志愿者中C2-C7角,CGH-C7SVA,T1 slope,TK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部分无症状成人亦存在颈椎的变直或鹅颈畸形甚至后凸改变.颈椎后凸表现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局部问题而非整体脊柱骨盆参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矢状位曲度 矢状面轴向矩离 颈椎类型
下载PDF
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勇 刘臻 +5 位作者 朱锋 朱泽章 钱邦平 王斌 俞杨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23~67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退变组)29例,男5例,女24例,年龄45~85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3滑脱3例、L4滑脱23例、L5滑脱3例。峡部裂组和退变组患者ODI评分分别为25.5分和22.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两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指标,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峡部裂组患者LL、TK和滑脱角分别为52.2°±10.9°、25.3°±11.1°、9.9°±6.4°,明显高于退变组的44.2°±15.4°、23.4°±12.6°、6.0°±3.9°(P<0.05);退变组患者SVA为30.6±40.6mm,明显高于峡部裂组的4.6±24.9mm(P<0.01)。两组患者的骨盆形态学参数PI(峡部裂组53.9°±11.5°,退变组55.8°±10.8°)、PT(17.0°±8.3°,22.9°±7.2°)、SS(36.9°±8.7°,33.4°±9.9°)以及腰椎滑脱率[(21.8±9.8)%,(19.7±7.8)%]、滑脱距离(6.2±2.7mm,5.6±1.9m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形态,但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峡部裂性 退变性 脊柱骨盆形态 矢状面
下载PDF
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为 董玉昌 +4 位作者 申勇 丁文元 张标 李宝俊 姚晓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80-982,共3页
[目的]研究确定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时完整保留C2颈半棘肌肌止是否能有效维持颈椎术后矢状序列,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2003年12月,本院行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48例,其中32例获得至少2a的随访列为试... [目的]研究确定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时完整保留C2颈半棘肌肌止是否能有效维持颈椎术后矢状序列,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2003年12月,本院行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48例,其中32例获得至少2a的随访列为试验组,对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分别为(9.0±2.9)和(12.5±3.1),恢复率(44.9±26.9)。手术前、后有明显症状颈椎轴性症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6.8%和1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颈屈指数、颈椎活动范围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可以减少对颈椎后伸机理的破坏,有效维持术后颈椎矢状序列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颈半棘肌 矢状序列 轴性症状 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脊椎共面排列矫形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8
18
作者 修鹏 宋跃明 +4 位作者 刘浩 刘立岷 龚全 李涛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评估脊椎共面排列(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矫形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scoliosis,IS)的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9月采用VCA技术治疗IS患者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1~21岁,平均15.3岁;Lenke 1型14例,2型6... 目的:评估脊椎共面排列(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矫形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scoliosis,IS)的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9月采用VCA技术治疗IS患者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1~21岁,平均15.3岁;Lenke 1型14例,2型6例;术前主弯Cobb角50°~86°,平均67.5°,柔韧性11.4%~50.9%,平均31.7%;胸椎后凸5°~55°,平均25.7°,按Lenke矢状面形态分,6例为"+",4例为"-",10例为"N"。均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VCA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治疗。以主胸弯Cobb角评价矫正率,并测定胸椎后凸变化;以顶椎肋骨隆起间距(rib hump,RH)、顶椎椎体肋骨比(apical vertebral body rib ratio,AVB-R)、肋骨弥散间距(apical rib spread difference,ARSD)和椎体旋转角(rotational angle to sacrum,RAsac)评价旋转的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矫形手术,手术时间115~196min,平均164min;术中出血400~800ml,平均68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主弯Cobb角12°~27°,平均20.6°,平均矫正率70.1%;RH、AVB-R、ARSD及RAsac平均矫正率分别为56.3%、29.8%、74.3%和54.1%;术后后凸17°~27°,平均21.8°,术前为"+"或者"-"的患者均矫正为N,无1例发生或残留平背畸形。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未见矫正丢失和失代偿发生。结论:VCA矫形技术能有效矫正IS患者的冠状面畸形,有效获得或维持胸椎生理性后凸,且具有较好的矫正旋转畸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椎共面排列 去旋转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其序列拟合关系 被引量:26
19
作者 马清伟 李危石 +2 位作者 孙卓然 费晗 姜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 :测量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建立腰椎前凸角与相关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拟合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测量方法,对106例中老年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58例;年龄62.4±5.2岁(55~76岁)。... 目的 :测量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建立腰椎前凸角与相关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拟合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测量方法,对106例中老年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58例;年龄62.4±5.2岁(55~76岁)。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摄片,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上腰弯前凸角(upp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UALL)、下腰弯前凸角(low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LA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参数,按照脊柱矢状面解剖定义和形态特点分析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参数及其相关性,并与青年人群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中老年人群LL与PI、TK的拟合关系。结果 :我国中老年人群的PI为46.5°±7.6°,PT为13.1°±6.6°,SS为32.3°±9.5°,LL为49.2°±9.1°,UALL为15.9°±5.9°,LALL为32.3°±9.5°,TK为34.0°±10.7°,SVA为-5.0±30mm;LL与SS、TK、PI、PT、SVA呈显著性相关(P〈0.05),PT与TK、SS呈显著性相关(P〈0.05),UALL与TK、SVA相关,LALL与PI相关。中老年人群与青年人群比较PI、SS、LL、LALL无显著性差异(P〉0.05),PT、TK、SVA、UALL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老年人群LL预测值=0.6PI+0.4TK+10°,R2=0.375。结论:中老年人群中LL与其他相关脊柱-骨盆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我国中老年人群LL的理想预测值为LL=0.6PI+0.4TK+10°;TK、UALL、PT、SVA与青年人群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矢状位 腰椎前凸角 线性回归
下载PDF
国人青年人群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卓然 姜帅 +2 位作者 邹达 周柏林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正常国人青年人群进行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影像学研究,观察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特点,探讨坐位下躯干矢状位平衡的调节机制。方法:在医院周边高校招募青年志愿者,共145名志愿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1人,女94人... 目的 :通过对正常国人青年人群进行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影像学研究,观察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特点,探讨坐位下躯干矢状位平衡的调节机制。方法:在医院周边高校招募青年志愿者,共145名志愿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1人,女94人,平均年龄23.1±2.3岁(19~29岁)。所有志愿者行站立位-坐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应用院内PACS系统,测量如下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倾斜角(LT)、脊柱矢状位平衡(SVA)、T1骨盆角(T1PA)。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站立位、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分析站立位、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间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PI平均值为46.6°±9.1°。当体位由站立位改为坐位后,除胸腰段曲度外,脊柱-骨盆矢状位位置参数均发生显著改变。PT增大(11.8°±6.5°vs28.4°±10.0°),SS减小(34.9°±7.1°vs 19.7°±8.7°),骨盆围绕双侧股骨头中心向后旋转。LL(50.4°±10.0°vs 25.3°±11.8°)、TK(26.1°±10.2°vs 20.0°±8.9°)显著减小,LT(-5.0°±5.0°vs-1.8°±5.8°)显著增大,腰弯、胸弯代偿减小,曲度变得平直,同时腰椎相对骶骨向前倾斜。SVA(-20.1±22.4mm vs 26.9±28.6mm)、T1PA(5.6°±6.0°vs23.7°±9.3°)均明显增大,躯体矢状位平衡轴向前移动。由站立位改变为坐位后,PI、LL与矢状位平衡参数SVA、T1PA相关性进一步增强。结论:坐位时腰骶部矢状位序列会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骨盆后倾旋转,腰椎与胸椎曲度变得平直,腰椎向前倾斜,躯干矢状位轴向前移动。这种调节与代偿的变化,需要在胸腰椎固定融合手术特别是长节段固定融合和矫形手术中充分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盆 坐立位 矢状位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