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1
作者 李兆龙 孔祥瑞 +4 位作者 林锋强 王秀萍 赵冉 彭小莉 陈常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75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增殖条件及增殖的稳定性;采用琼脂扩散抑菌试验、耐酸碱、耐热及紫外光稳定性试验、电镜观察及小鼠动物试验等以评估该Ec-12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的初步机制。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有较强抑制鼠伤寒沙门菌作用的冠突散囊菌Ec-12,抑菌圈分别为10.4 mm±1.5 mm。根据形态学、生长特征及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突散囊菌,并命名菌株Ec-12。粗分离的菌株Ec-12上清在pH近中性条件产生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稳定好。经电镜观察可见粗分离菌株Ec-12上清导致鼠伤寒沙门菌的菌体变形,表层粗糙等抑菌现象。并明显降低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小鼠绒毛的完整度和增加黏液蛋白的分泌(P<0.05),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P<0.05),抑制鼠伤寒沙门菌对小鼠的危害。冠突散囊菌Ec-12菌株上清作用于鼠胃肠道内的鼠伤寒沙门菌,破坏了鼠伤寒沙门菌结构完整性,同时又作用于鼠的肠道,提高肠绒毛完整性,促进结肠黏液蛋白的分泌,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及死亡,它具备一定益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上清 鼠伤寒沙门菌 抑制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铁蛋白(Bf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2
作者 张伟 史超 +6 位作者 于海涛 霍明凯 魏春燕 黄炜涵 周霞 王震 张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9,共9页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铁蛋白(Bfr),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fr的结构、翻译后修饰和抗原表位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PCR扩增鼠伤寒沙门氏菌Bfr基因,将其与pET-32a(+)载体连接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铁蛋白(Bfr),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fr的结构、翻译后修饰和抗原表位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PCR扩增鼠伤寒沙门氏菌Bfr基因,将其与pET-32a(+)载体连接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及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结果表明:Bfr由47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_(1440)H_(2406)N_(476)O_(606)S_(85),相对分子质量为38808.87,理论等电点为5.25;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81.01%)、无规则卷曲(13.19%)、β-折叠(3.16%)和延伸链(1.90%);含有9个线性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和5个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以及10个磷酸化位点和10个互作蛋白,Bfr和Bfrd蛋白表面匹配良好、结合稳定。试验成功克隆出Bfr基因,其大小约为476 bp,获得大小约为35 ku的高纯度重组蛋白Bfr。说明Bfr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有可能成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疫苗开发和疾病诊断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细菌铁蛋白(Bfr)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SDS-PAGE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炎功能研究
3
作者 刘鹏 姚梦 +1 位作者 李志恒 潘万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盐中丙酸钠与丁酸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代谢活性、一氧化氮(NO)、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吞噬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检测SCFAs处理后巨噬细胞代谢活性;Gries...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盐中丙酸钠与丁酸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代谢活性、一氧化氮(NO)、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吞噬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检测SCFAs处理后巨噬细胞代谢活性;Griess试剂与ELISA法分别检测SCFAs干预经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NO与炎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吞噬适宜浓度鼠伤寒沙门菌后,经SCFAs干预,平板稀释计数法检测吞噬0、5、10 h细菌存活数,同时检测各组10 h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丙酸钠与丁酸钠均能降低巨噬细胞代谢活性,降低LPS刺激后NO、IL-6及TNF-α水平,使巨噬细胞吞噬鼠伤寒沙门菌5 h与10 h后的胞内细菌数量增加。结论:丙酸钠与丁酸钠能降低由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增加鼠伤寒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盐 鼠伤寒沙门菌 腹腔巨噬细胞 抗炎作用
下载PDF
1例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伴呕吐患者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闫静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82-184,共3页
本文总结1例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伴呕吐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肠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呕吐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消化道 呕吐 出血 饮食护理
下载PDF
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凡 王鹏 +6 位作者 刘林敏 黄振兴 张明霞 杜文珍 吴颖臻 韦平 韦天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旨在鉴定广西某鸽场分两批送检的疑似鸽副伤寒病例的病原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从病鸽肝脏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并通过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 旨在鉴定广西某鸽场分两批送检的疑似鸽副伤寒病例的病原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从病鸽肝脏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并通过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和毒力分析。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结合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株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均对萘啶酸、链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并呈现多重耐药表型,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耐药表型相符。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中invA等12种毒力基因检测呈阳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2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携带大量毒力基因的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为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多重耐药性 毒力基因
下载PDF
1起ST19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溯源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树坤 刘浪 +3 位作者 谭雅心 崔紫妍 徐兴宇 陶志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201...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2016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应用传统玻片凝集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和耐药性检测,并提取所有菌株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利用Abricate和SeqSero在线预测每株菌的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然后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分离的9株沙门氏菌分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全基因组序列方法(WGS)递进分析。结果共检出12株沙门氏菌(菌株编号DXH001~DXH012),其中病例肛拭子样本7份、病例粪便样本2份,工作人员肛拭子样本3份。常规血清型分型均为B群鼠伤寒沙门氏菌,与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分型结果一致。12株菌株耐药谱完全一致,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四环素均耐药。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青霉烷、四环素的耐药性与耐药表型结果完全一致。选取DXH001~DXH009开展PFGE和WGS分析。9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获得完全一致的PFGE图谱,全基因组序列大小无明显差异,约为4.9 Mbp,MLST型均为ST19。从SNP的最小生成树来看共存在17个变异位点,各菌株间SNP差异数为1~6。全基因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9株沙门氏菌自成一簇,与数据库其他沙门氏菌相差甚远,属于新的克隆分支。同源性最高的来源于江西的GCF_020221795.1参考样本。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致病源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T19,为同一暴发来源。9株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近,但与数据库中其他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远,自成一簇属于新的克隆分支。本研究中沙门氏菌具有多重耐药性,需加强对多重耐多药菌株的监控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全基因组测序 PFGE分型 耐药基因 血清型
下载PDF
sRNA GcvB对鼠伤寒沙门菌毒力的调控作用研究
7
作者 马忠梅 李能秀 +5 位作者 焦健 左雨霏 令一汕 才学鹏 孟庆玲 乔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8-1056,共9页
小RNA(sRNA)是一种调节分子,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细菌的生理特征。为了研究sRNA GcvB在鼠伤寒沙门菌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GcvB基因缺失株、互补株及示踪菌,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及泳动能力的影... 小RNA(sRNA)是一种调节分子,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细菌的生理特征。为了研究sRNA GcvB在鼠伤寒沙门菌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GcvB基因缺失株、互补株及示踪菌,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及泳动能力的影响;分析亲本株与缺失株在毒力及感染动力学上的差异,预测并分析了GcvB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探究了GcvB对ST生物被膜、氧化应激和毒力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与亲本株和回补株相比,GcvB缺失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升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显著增强;半数致死量(LD50)上升至3.98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靶基因gcvA、bapA、hilA、igaA及sitD,结果显示gcvA、bapA、igaA及sitD的转录水平表达量上调,而hilA下降。本研究证实sRNA GcvB参与了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氧化应激和毒力作用,为揭示sRNA GcvB在ST生物被膜、氧化应激和毒力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GcvB基因 生物被膜 毒力作用
下载PDF
红景天苷抑制人血小板与乳腺癌MDA-MB-468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邵意涵 邵小宝 +3 位作者 朱维娜 陈鑫 周琳 朱培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54-760,共7页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人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以及对人血小板与乳腺癌MDA-MB-468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集人全血并制备血小板悬液,采用不同浓度Sal处理后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人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以及对人血小板与乳腺癌MDA-MB-468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集人全血并制备血小板悬液,采用不同浓度Sal处理后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流式细胞术检测Sal对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46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Sal处理人血小板,使用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通过黏附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Sal对血小板与MDA-MB-468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TEG检测:空白对照组的ADP抑制率为(10.97±12.69)%,各浓度Sal干预组ADP抑制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抑制率为(8.11±7.84)%,5μmol/L Sal干预组为(25.96±15.18)%,2者比较有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40、60μmol/L Sal组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分别为(56.5±0.17)%和(65.50±0.36)%,与阳性对照组(76.53±0.49)%比较有差异(P<0.05);40、60μmol/L Sal组血小板表面PAC-1的表达分别为(62.20±0.10)%、(58.47±0.15)%,与阳性对照组(72.10±0.20)%比较有差异(P<0.05)。黏附实验:血小板可与MDA-MB-468细胞产生黏附作用,且活化血小板黏附能力更强。而Sal各组的黏附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与Sal浓度呈负相关。划痕实验:阳性对照组24 h细胞迁移率为(12.71±0.70)%,各浓度Sal处理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51±0.44)%、(3.85±0.11)%、(5.37±0.36)%、(4.15±0.13)%、(3.55±0.38)%,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Sal干预48 h后,10、20、40、60μmol/L Sal组细胞迁移率均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Sal能够抑制凝血酶介导的活化血小板与MDA-MB-468细胞间的黏附及MDA-MB-468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血小板 乳腺癌 活化 迁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王栋 柳可欣 +3 位作者 何炎峻 邓守翔 刘云 马卫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9-639,共11页
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对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3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 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对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3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基础饲粮)、模型组(ST组,基础饲粮)、低剂量HNa组(L-HNa组,基础饲粮+0.2 g·kg^(-1) HNa)、中剂量HNa组(M-HNa组,基础饲粮+0.4 g·kg^(-1) HNa)、高剂量HNa组(H-HNa组,基础饲粮+0.6 g·kg^(-1) HNa)。在试验第22~24天,CON组肉鸡每天灌胃1 mL PBS,ST、L-HNa、M-HNa和H-HNa组肉鸡每天灌胃1 mL 3×10^(9) CFU·mL^(-1)的S.Typhimurium,试验周期24 d。结果显示:1)与ST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 g·kg^(-1)的HNa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CON组相比,ST组肉鸡肝组织表现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指数增加,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a均缓解了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P<0.05)。3)ST组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相较于ST组,L-HNa、M-HNa和H-HNa组肉鸡血清中AKP、ALT和AST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ST组肉鸡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HNa缓解了S.Typhimurium感染对肉鸡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损伤(P<0.05)。5)与ST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a显著降低了肉鸡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 68)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了IL-10、精氨酸酶-1(ARG 1)和CD 163的mRNA表达(P<0.05)。6)与CON组相比,S.Typhimurium感染显著提高了肉鸡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 p6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天冬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降低了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P<0.05);饲粮中添加HNa抑制了S.Typhimurium感染引起的肉鸡肝组织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HNa可以通过降低肝组织炎症反应、提高肝抗氧化功能、抑制肝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缓解S.Typhimurium感染引起的肉鸡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钠 鼠伤寒沙门菌 肝组织炎症 抗氧化 肉鸡
下载PDF
萌发芝麻提取物改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焦虑和肠道炎症
10
作者 张滋龙 杨雅娴 +5 位作者 李竞萌 李菁 王玉堂 原田 郭瑞 刘志刚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芝麻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的作物,它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芝麻木酚素及γ-氨基丁酸(GABA)等活性营养成分。近几年很多研究指出,GABA和芝麻木酚素中的芝麻酚具有缓解焦虑、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侵染过... 芝麻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的作物,它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芝麻木酚素及γ-氨基丁酸(GABA)等活性营养成分。近几年很多研究指出,GABA和芝麻木酚素中的芝麻酚具有缓解焦虑、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侵染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尚未报道。对乙醇浸提萌发芝麻得到的萌发芝麻提取物进行检测,发现与芝麻相比芝麻酚和GABA含量分别提升6倍和4倍。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L1344侵染小鼠构建动物模型,探究萌发芝麻提取物、芝麻酚和GABA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影响,发现萌发芝麻提取物可以减少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体重降低、改善焦虑行为、减少对小鼠脾脏的侵染、增加感染小鼠结肠绒毛长度和黏蛋白含量、抑制结肠炎症因子、增加粪便中乙酸和丙酸含量。萌发芝麻提取物缓解了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焦虑,同时对小鼠的肠道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为饮食干预缓解焦虑、保护肠道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萌发 萌发芝麻提取物 鼠伤寒沙门氏菌 焦虑 肠道炎症
下载PDF
脂磷壁酸对肉鸡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影响
11
作者 贾俊鹏 林建 +1 位作者 庾庆华 杨倩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磷壁酸(LTA)对感染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将96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仔鸡随机分成空白组(Con,基础日粮),脂磷壁酸组(LTA,基础日粮+200μg/mL LTA),鼠伤寒沙...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磷壁酸(LTA)对感染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将96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仔鸡随机分成空白组(Con,基础日粮),脂磷壁酸组(LTA,基础日粮+200μg/mL LTA),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组(ST,基础日粮)和脂磷壁酸预防组(LTA+ST,基础日粮+200μg/mL LTA),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LTA+ST组和ST组在14日龄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试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LTA+ST组缓解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导致的肉鸡体重下降(P<0.05),提高了肉鸡生存率;与ST组相比,饲喂LTA增加了肉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比值(P<0.05),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P<0.05);LTA+ST组肉鸡空肠和回肠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显著低于ST组(P<0.01);LTA+ST组肉鸡回肠中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数量显著高于ST组,鸡黏蛋白2(Muc2)和鸡防御素α6(DEFA6)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喂LTA能够改善肉鸡肠道形态,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分泌细胞数量,促进抗菌肽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屏障发育,有效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对肉鸡肠道的损伤,维护肉鸡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健康 脂磷壁酸 杯状细胞 鼠伤寒沙门菌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及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昊 胡丽颖 路娟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59-366,共8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其依靠自身致病性岛和Ⅲ型分泌系统,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繁殖和扩散,从而引发全身感染。传统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多药耐药菌株的出...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其依靠自身致病性岛和Ⅲ型分泌系统,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繁殖和扩散,从而引发全身感染。传统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其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小分子疗法、噬菌体疗法、减毒疫苗疗法等逐渐兴起,有望成为治疗感染的有效方法。该文旨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及其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食源性致病菌 感染 治疗 抗生素
下载PDF
基于NCBI数据库的全球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和分布特点
13
作者 华苗苗 曹小利 沈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07-613,共7页
目的分析全球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和分子特点。方法从NCBI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及meta信息。使用在线软件ResFinder、PlasmidFinder、Mobile Element Finder和MLST分析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质粒、移动遗传元件(M... 目的分析全球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和分子特点。方法从NCBI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及meta信息。使用在线软件ResFinder、PlasmidFinder、Mobile Element Finder和MLST分析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质粒、移动遗传元件(MGEs)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分布及其序列分型(STs)。结果323株鼠伤寒沙门菌中共检出101种ARGs,其中最常见的是aac(6′)-Iaa(322/323,99.69%),其次为sul2(155/323,47.99%)、aph(3″)-Ib(128/323,39.63%)、aph(6)-Id(127/323,39.32%)、tet(B)(109/323,33.75%)和blaTEM-1B(106/323,32.82%)。共检出36种质粒,以IncFⅡ(S)(110/323,34.06%)和IncFⅠB(S)(108/323,33.44%)最为常见。另外,鉴定到376个MGEs,包括367种插入序列和9种转座子,以MITEEc1(322/323,99.69%)和ISSen1(308/323,95.36%)最为流行。323株鼠伤寒沙门菌鉴定到32种不同的STs,其中,ST19(157/323,48.61%)和ST34(105/323,32.51%)是最为常见的2种STs,占82%以上。人类来源的115株细菌中鉴定出18种STs,也是以ST19(52/115,45.22%)和ST34(39/115,33.91%)最为常见。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携带有多种类型的ARGs,并伴有大量插入序列和质粒的流行为耐药的流行播散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该菌应加强感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耐药基因 质粒 移动遗传元件 序列分型
下载PDF
oppCDF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性的影响
14
作者 叶景芬 张家莉 +3 位作者 陈世雄 杨婉 武绍碧 杨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19-3527,共9页
[目的]沙门菌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发多种食源性疾病,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的重要血清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转运蛋白相关基因oppCDF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特性的影响,为新型沙门菌减毒疫苗的制备提供... [目的]沙门菌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发多种食源性疾病,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的重要血清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转运蛋白相关基因oppCDF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特性的影响,为新型沙门菌减毒疫苗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通过比较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及已成功构建的oppCDF基因缺失株的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耐药性、黏附性、侵袭力、半数致死量(LD_(50))及小鼠肝脏、脾脏载菌量,分析oppCDF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oppC、oppD和oppF基因分别缺失后鼠伤寒沙门菌生化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且能稳定遗传,表明oppCDF基因表型未发生变化;与野生株STM LT2相比,基因缺失株STM LT2ΔoppC对红霉素变为敏感、氯霉素敏感性降低,STM LT2ΔoppD对头孢氨苄敏感性降低,STM LT2ΔoppF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增强,3株基因缺失株均对氨苄西林不敏感。3株基因缺失株LD_(50)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STM LT2相比,STM LT2ΔoppC毒力下降,但STM LT2ΔoppD、STM LT2ΔoppF毒力分别上升1.6和8.6倍;STM LT2ΔoppC的黏附性显著降低(P<0.05),侵袭力降低,定植力极显著下降(P<0.01);STM LT2ΔoppD的黏附性、侵袭力降低,但定植力极显著上升(P<0.01);STM LT2ΔoppF的黏附性显著降低(P<0.05),但侵袭力显著增强(P<0.05),定植力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oppC基因缺失可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性,但oppD、oppF基因缺失可增强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性,以上结果为沙门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oppCDF基因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下载PDF
丹酚酸B抑制HuH-7细胞的Hippo/YAP通路机制研究
15
作者 余新梅 李利利 +2 位作者 张傲 邓洁 杨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人肝癌HuH-7细胞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TGF-β1 (9 pmol·L^(-1))或MST1/2抑制剂XMU-MP-1 (5、10μmol·L^(-1))刺激HuH-7细胞,...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人肝癌HuH-7细胞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TGF-β1 (9 pmol·L^(-1))或MST1/2抑制剂XMU-MP-1 (5、10μmol·L^(-1))刺激HuH-7细胞,用Sal B(50μmol·L^(-1))处理HuH-7细胞。用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YAP和TAZ的表达和分布,用Western blot检测p-MST1、MST1、p-YAP、YAP、p-TAZ、TAZ和CT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al B抑制了TGF-β1或XMU-MP-1刺激的HuH-7细胞的增殖。同时,Sal B抑制了TGF-β1刺激的HuH-7细胞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与XMU-MP-1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不同,XMU-MP-1在本实验中不能明显促进HuH-7细胞的迁移。此外,Sal B可上调p-MST1、MST1、p-YAP、p-TAZ的蛋白表达,降低YAP、TAZ、CTGF的表达。结论 Sal B抑制HuH-7细胞的作用可能与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HuH-7 肝癌 Hippo/YAP TGF-Β1 XMU-MP-1
下载PDF
国内“搜索即学习”主题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展望
16
作者 孟高慧 刘畅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8,共11页
[目的/意义]国内搜索即学习(SAL)领域稳定发展,即将步入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关键时刻,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未来发展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遵循PRISMA标准程序筛选出41... [目的/意义]国内搜索即学习(SAL)领域稳定发展,即将步入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关键时刻,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未来发展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遵循PRISMA标准程序筛选出41篇相关文献,并聚焦于其中的34篇实证文献和70个研究问题,使用内容分析法抽取和整合数据资料。[结果/结论]国内SAL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建议在未来应持续推进SAL领域的研究范式转变,包括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拓展至更广泛的研究情境和更均衡的研究问题,在方法论层面拓展至更多样的研究方法,在价值论层面拓展至更人文的用户赋能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即学习 系统性文献综述 内容分析法 研究范式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CRISPR/Cas12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7
作者 李丹 袁梦君 +3 位作者 王旭 李文豪 张鸿雁 王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43-150,共8页
目的建立快速、超灵敏检测食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氏菌fliC基因保守片段设计并合成特异性CRISPR RNA(crRNA),并根据crRNA所在的基因序列区域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 目的建立快速、超灵敏检测食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氏菌fliC基因保守片段设计并合成特异性CRISPR RNA(crRNA),并根据crRNA所在的基因序列区域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特异性引物,利用RPA技术扩增样本核酸,并对扩增产物进行CRISPR/Cas12a荧光检测。结果该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缺陷,耗时短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限低至1copy/μL,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无交叉反应,且建立的方法在检测人工污染的食品样品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耗时短、灵敏度高,可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2a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鼠伤寒沙门氏菌 快速检测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在湿米粉中的应用
18
作者 胡瑞琦 郑钧 +1 位作者 林以琳 余以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6,共8页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ium的抑菌效果。通过碘化丙啶渗透和胞内大分子泄露实验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细胞膜的作用,并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ATP酶活性和ATP含量,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有良好抑菌性,MIC为128μg/mL,能够有效抑制S.typhimurium的生长,经MICε-PLH处理后的S.typhimurium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渗透性改变,活性氧过量积累,处理6 h后核酸泄露量和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1.99倍,SOD和ATP酶活性以及AT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9.60%、10.00%和67.63%。ε-PLH作用于细胞膜,造成S.typhimurium氧化损伤,破坏细菌胞内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导致死亡。此外,将ε-PLH应用于湿米粉,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仍有一定抑菌效果,并且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综上,ε-PLH具有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鼠伤寒沙门氏菌 抑菌效果 湿米粉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机理及应用研究
19
作者 陈小敏 黄泽璇 +1 位作者 谭礼浩 余以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4,共8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的抑菌机理,以及对紫淮山片中S.aureus和S.typhimurium的清除效果。[方法]通过微量肉汤梯度稀释法确定EGCG的体外抑菌效果,并进一步通过...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的抑菌机理,以及对紫淮山片中S.aureus和S.typhimurium的清除效果。[方法]通过微量肉汤梯度稀释法确定EGCG的体外抑菌效果,并进一步通过钾离子测定、PI染色、OD_(260 nm)值、OD_(280 nm)值以及细胞形态观察明确EGCG的抑菌机制。最后探讨EGCG结合巴氏杀菌对紫淮山片中S.aureus和S.typhimurium的清除率。[结果]EGCG对S.aureus和S.typhimurium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0.512,0.256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24,0.512 mg/mL。S.aureus经MIC和2MIC处理后,K^(+)质量浓度分别上升到2.26,2.39 mg/L,而S.typhimurium经MIC及2MIC处理后,K^(+)质量浓度分别上升到1.79,1.84 mg/L,均高于未经EGCG处理的菌株。EGCG能破坏S.aureus和S.typhimurium细胞膜,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细胞内容物泄露以及细胞皱缩的现象,最终导致细菌死亡。2MIC EGCG结合巴氏杀菌处理对紫淮山片中S.aureus和S.typhimurium清除率达到100%。[结论]EGCG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体外抑菌效果,可作为天然抑菌保鲜剂应用于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抑菌机理 紫淮山片
下载PDF
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在湖南不同环流型下的小时降水预报性能检验
20
作者 陈龙 陈静静 +1 位作者 胡媚 陈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8,共15页
利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2021年汛期(4—9月)逐小时850 hPa风场进行环流分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同期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CMA-GD-R3)小时降水预报性能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湖南2021年汛期的主要环流型为西南涡切变型、切变... 利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2021年汛期(4—9月)逐小时850 hPa风场进行环流分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同期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CMA-GD-R3)小时降水预报性能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湖南2021年汛期的主要环流型为西南涡切变型、切变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南风型和台风外围东风型4类;模式小时降水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和分级降水TS评分日变化特征明显,晴雨准确率夜间高于白天,分级降水TS评分峰值出现在早晨,各环流型的临近时效降水预报效果较好,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高的西南涡切变型晴雨准确率较低,副热带高压边缘南风型在较大量级降水表现相对较差;SAL(structure amplitude and location)检验显示,西南涡切变型、切变型过程模式位置预报较接近实况,强度预报表现为前弱后强,副热带高压边缘南风型过程预报落区分散,位置预报不稳定,整体强度较实况明显偏弱,台风外围东风型过程在短时预报时效落区接近实况,强度预报显著偏弱,该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模式降水预报空间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CMA-GD-R3) 环流分型 小时降水预报 SAL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