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
1
作者 池琼 戴新建 +2 位作者 郑纪阳 郑永克 陈身贤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9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血清C 反应蛋白 (CRP)、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WBC)和血小板计数 (PLT)进行测定。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9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血清C 反应蛋白 (CRP)、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WBC)和血小板计数 (PLT)进行测定。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CRP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87例 (96 6 7% )血清CRP升高 ,4 3例 (47 78% )血清ALT升高 ,4 6例 (5 1 11% )血清AST升高 ,2 7例 (30 % )血白细胞计数下降 ,2 4例 (2 6 6 7% )血小板计数下降。显示血清CRP浓度与ALT呈低度正直线相关 (r=0 2 4 5 ,P <0 0 1) ,CRP浓度与AST呈中度正直线相关 (r=0 5 72 ,P <0 0 1) ,CRP浓度与血PLT计数呈低度负直线相关 (r=0 2 5 8,P <0 0 5 ) ,CRP浓度与WBC总数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r=0 10 5 ,P =0 32 6 )。结论 甲型副伤寒中血清CRP升高为一重要指标 ,结合肝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下降及流行病学资料则有助于确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 c-反应蛋白 含量测定 肝功能
下载PDF
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SPC-P1在不同血清型中的分布及整合位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潘 彭宜红 邹清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4-919,共6页
目的:确定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SPC)噬菌体SPC-P1在其他血清型中是否存在,并确定其在宿主菌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方法:以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RKS4594基因组中SPC-P1为模板,设计6对引物,分别在11株伤寒沙门氏菌... 目的:确定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SPC)噬菌体SPC-P1在其他血清型中是否存在,并确定其在宿主菌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方法:以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RKS4594基因组中SPC-P1为模板,设计6对引物,分别在11株伤寒沙门氏菌、1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2株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23株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中进行SPC-P1片段的扩增。同时下载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基因组数据库中全基因组序列完成的100株20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全基因组序列,通过Mauve 2.3.1软件进行比对,以确定SPC-P1在各个血清型中的分布。根据SPC-P1在RKS4594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设计引物,对10株SPC-P1阳性的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扩增,并对产物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SPC-P1整合情况。结果:SPC-P1广泛存在于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中,14株能够扩增到所有的6个片段,2株扩增到3~5个片段,所有扩增阳性的片段与预期大小吻合。在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中,6个片段均阴性或仅存在1~2个片段,并且片段均比预期小。Mauve比对结果显示,仅在与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进化关系较近的猪霍乱沙门氏菌中存在接近完整SPC-P1的片段,但序列相似性存在差异。SPC-P1在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是固定的,位于两个相邻基因pgt E和yfd C之间。结论:SPC-P1是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独特的致病因子,其存在可能使得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宿主范围、致病性大小等功能方面有别于其他沙门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丙型副伤寒 细菌噬菌体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lpf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3
作者 杨占峰 张晶晶 +1 位作者 吴敏娜 何群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9,共5页
为了分析lpfC基因对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lpfC基因缺失株,并利用低拷贝质粒pSTV28构建其互补株。然后比较分析野生株、缺失株与互补株之间生长特性、生化特性、黏... 为了分析lpfC基因对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lpfC基因缺失株,并利用低拷贝质粒pSTV28构建其互补株。然后比较分析野生株、缺失株与互补株之间生长特性、生化特性、黏附侵袭能力、动物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显示,lpfC基因的缺失不影响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但缺失lpfC基因可导致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黏附侵袭细胞的能力及对小鼠致病力显著降低。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丙型副伤寒沙门菌lpf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RED同源重组 lpfc基因 缺失株
下载PDF
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琼 李晶 +4 位作者 唐雨德 魏德江 周东明 梁洪军 孙军红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检验分析某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疫情的快速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7份可疑留样食品和2例患者的排泄物同时进行直接培养、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试验鉴定,并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株鉴定... 目的检验分析某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疫情的快速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7份可疑留样食品和2例患者的排泄物同时进行直接培养、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试验鉴定,并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株鉴定复核和药敏试验。结果 9份样品中,2份食品和2份患者的排泄物中均检出沙门菌,经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与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证明该沙门菌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4株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阿莫西林耐药。结论引起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病原学研究
下载PDF
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实验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及抗原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罗薇 冉丹丹 +1 位作者 陈冬平 刘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67-1675,共9页
为了研究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致实验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其菌体抗原的组织分布,奠定菌株致病机制的研究基础,采用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口腔灌服感染实验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点采集小鼠11个组织脏器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 为了研究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致实验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其菌体抗原的组织分布,奠定菌株致病机制的研究基础,采用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口腔灌服感染实验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点采集小鼠11个组织脏器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对感染小鼠的组织病变及菌体抗原的分布进行观察。感染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肠道、脑等组织在感染3~6h后开始出现炎性反应,直至感染后14d;感染鼠回肠组织有显著的坏死、脱落及炎性损伤,右心室呈现脱落的血栓栓子,肺泡壁增厚、血管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支气管肺炎,多脏器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多脏器组织可见"伤寒小结"。感染3h,除脑外,其他被检脏器皆检出细菌抗原,除感染途径肠道细菌抗原含量极高,脾、心、肺、肝的阳性信号也很强,且主要存在组织的细胞质中。研究结果提示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能感染实验小鼠,侵嗜小鼠多个脏器,长时间不同程度地引起多脏器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病理变化 抗原分布
下载PDF
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提取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成兰 罗薇 +1 位作者 刘内生 杨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78,共4页
为了提取、纯化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LPS)并检测其活性,试验通过热酚水法提取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LPS,采用DNaseI、RNaseA和蛋白酶K及醇沉法纯化LPS,测定LPS提取物中多糖、蛋白及核酸的含量,鲎试剂检测凝集活性,显色... 为了提取、纯化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LPS)并检测其活性,试验通过热酚水法提取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LPS,采用DNaseI、RNaseA和蛋白酶K及醇沉法纯化LPS,测定LPS提取物中多糖、蛋白及核酸的含量,鲎试剂检测凝集活性,显色基质法测定其活性。结果显示,纯化的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LPS平均产率为1.48%,多糖含量为3.84%,蛋白含量为1.49%,核酸含量为5.45%,且核酸片段低于100bp,SDS-PAGE电泳和银染结果显示条带主要集中在10~15ku范围内,与2EU/mL鲎试剂的最小凝集浓度是10.99ng/mL,显色基质法测定其活性为9.82×10^5EU/mg。该试验提取、纯化的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LPS纯度较高,生物活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热酚水法 鲎试剂 显色基质法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秋月 赵彤彤 +3 位作者 袁慕云 许龙岩 荣策 曹际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7-301,共5页
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yphi C/Salmonella paratyphi C)和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Salmonella Choleraesuis)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 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yphi C/Salmonella paratyphi C)和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Salmonella Choleraesuis)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使用168株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和21株变形杆菌等非沙门氏菌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特异性试验,可以实现特异性检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并且可以同时检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经模拟污染样品检测,灵敏度可达到2~5 cfu/mL的添加浓度。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食品 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Taq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和伤寒沙门菌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2 位作者 孙薇 柯碧霞 洪烨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Taq 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和伤寒沙门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SP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SPB)、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目的建立基于Taq 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和伤寒沙门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SP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SPB)、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SPC)和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ST)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引物SPAP、SPBP、SPCP和STP,在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TET、ROX、FAM、HEX,建立基于Taq Man探针四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 SPAP、SPBP、SPCP和STP分别扩增出5株SPA、4株SPB、7株SPC和11株ST,而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和17株非沙门菌扩增结果阴性。SPAP、SPBP、SPCP和STP扩增效率分别为84.5%、101.8%、92.4%和90.9%,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0.975、0.996和0.984。结论建立的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用于SPA、SPB、SPC和ST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荧光PcR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伤寒沙门菌 食品检测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PCR同时检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林一曼 石晓路 +4 位作者 朱玉梅 邱亚群 李迎慧 吕东月 扈庆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建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用于沙门菌属内的分型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检测方法。结果检测体系灵敏... 目的建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用于沙门菌属内的分型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检测方法。结果检测体系灵敏度高,纯DNA和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分别可达10fg和20CFU/反应体系;特异性好,对71株细菌的检测符合率达100%。20株沙门菌采取盲号模拟血培养标本进行血培养检测及鉴定,检出5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4株猪霍乱沙门菌,与试验的菌株相符。70份食品中用实时荧光PCR同时检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均为阴性,而用传统方法分离培养未检出。结论建立的实时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菌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菌种间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慕云 许龙岩 +2 位作者 柯碧霞 刘二龙 孙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291-2294,共4页
目的探讨用实时荧光PCR对沙门菌进行种间鉴别。方法根据猪霍乱沙门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C)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SP)的共有序列(Gen Bank:AE017220.1),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ST;Gen Bank:NC_016832... 目的探讨用实时荧光PCR对沙门菌进行种间鉴别。方法根据猪霍乱沙门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C)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SP)的共有序列(Gen Bank:AE017220.1),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ST;Gen Bank:NC_016832.1)和鸡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Gallinarum,SG;Gen Bank:HQ703462)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SCP、STP、SGP引物和Taq Man探针,在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HEX、TET,建立基于Taq Man探针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同时,根据SC和SP差异序列(Gen Bank:CP000857)设计SPP引物和探针,在探针的5'端标记ROX,区分SC和SP。结果 SCP特异性扩增出25株SC和22株SP,STP和SGP分别扩增出31株ST和34株SG,而其他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和非沙门菌扩增结果阴性。SPP扩增出22株SP,25株SC扩增结果阴性。扩增体系评价结果,SCP、STP、SGP和SPP扩增效率均在80%~100%,线性相关系数r2≥0.994。结论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SC、SP、ST、SG的种间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猪霍乱沙门菌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伤寒沙门菌 鸡伤寒沙门菌 种间鉴别
原文传递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同时检测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一曼 石晓路 +4 位作者 朱玉梅 邱亚群 李迎慧 吕东月 扈庆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4-516,共3页
目的建立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病人标本的猪霍乱沙门菌检测以及沙门菌属C群的鉴别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保守序列(CP000857.1),设计... 目的建立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病人标本的猪霍乱沙门菌检测以及沙门菌属C群的鉴别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保守序列(CP000857.1),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优化PCR程序和PCR成分,以11种细菌为对照,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用71株常见血清型的沙门菌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70份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方法的DNA最低检出限为10fg/反应体系,菌液最低检出限为20 CFU/反应体系;无交叉荧光信号产生。针对目标菌均出现特异荧光信号。对71株沙门菌属的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70份食品样品用荧光PCR和传统方法检测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从菌株的核酸提取到检测仅需1.5小时,从样品处理到检测仅需1天时间。结论建立的实时PCR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食品及食物中毒标本的猪霍乱沙门菌检测以及沙门菌属C群的鉴别诊断,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荧光PcR 猪霍乱沙门菌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原文传递
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小鼠的致病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冉丹丹 陈冬平 +2 位作者 罗薇 孔雪英 刘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90-2096,2100,共8页
为了解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并建立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和人工灌服途径感染小鼠,了解感染鼠的LD50,现察灌服鼠于灌服后不同时段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清生化指标、粪... 为了解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并建立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和人工灌服途径感染小鼠,了解感染鼠的LD50,现察灌服鼠于灌服后不同时段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清生化指标、粪便排菌情况。结果表明,腹腔注射感染鼠的LD50为4.55×107CFU/mL,人工灌服途径感染鼠的LD50为1.8×109 CFU/mL;用菌液浓度〉2×10 6CFU/mL灌服感染鼠6h开始发病,6~96h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退,有腹泻、死亡;病、死鼠(12h)呈现肠黏膜坏死脱落、肠壁变薄,肠腔有多量黄色黏液状的内容物,肺脏有出血性病变,24h肝脏表面见有点状坏死;感染后36h的尿酸、72h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直至120h,尿素氮在72~96h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在48~96h显著降低,血糖、蛋白在72~120h明显下降;2种途径感染8h后小鼠的粪便皆可检出感染菌,且粪便排菌的持续时间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0.5mL/只(2×10 10CFU/mL)感染鼠直至感染后23d粪便仍有排菌,表明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试验小鼠有致病性,感染后经粪便长期排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小鼠 致病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