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尾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何懿菡 韩立敏 +3 位作者 刘玉萍 田娜 苏旭 王喆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2-578,共7页
鼠尾草(Salvia japonica)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文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平台对鼠尾草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同时以鼠尾草近缘物种丹参叶绿体基因组... 鼠尾草(Salvia japonica)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文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平台对鼠尾草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同时以鼠尾草近缘物种丹参叶绿体基因组作为参考,组装得到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鼠尾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3 995 bp,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其中LSC区长84 573 bp,SSC区长19 874 bp,两个IR区分别长24 774 bp;鼠尾草叶绿体基因组成功注释13组叶绿体基因,基因的种类、数目及GC含量等与唇形科中其它物种较为类似。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鼠尾草属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为今后鼠尾草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积累了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鼠尾草 叶绿体基因组 基因结构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金银花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残留量 被引量:16
2
作者 石上梅 王乃婕 +2 位作者 高天兵 田金改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测定丹参、金银花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的残留量。方法:运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分别45.99%~103.2%,76.87%~104.2%,91.61%~131.0%... 目的:测定丹参、金银花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的残留量。方法:运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分别45.99%~103.2%,76.87%~104.2%,91.61%~131.0%;RSD 分别为0.81%~4.3%,0.81%~7.6%和1.1%~4.6%。结果表明,20个被测样品中金银花有8批样品中均含有氰戊菊酯,其他样品均未发现上述3种农药。结论:本方法具有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金银花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 氰戊菊酯 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 毛细管 残留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活血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柯丽青 成文翔 +4 位作者 林结桃 陈建海 巩勋 姜泉 张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292-3297,共6页
目的:清热活血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效果显著,但其成分多样,作用机制不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清热活血方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药物成分并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 目的:清热活血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效果显著,但其成分多样,作用机制不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清热活血方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药物成分并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同时通过药物数据库(Drugbank)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收集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拓展并拓扑获取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类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entiscape计算获取hub节点。结果:从清热活血方中筛选出活性成分31个,预测靶点419个,数据库挖掘疾病靶点共430个。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拓扑分析获得清热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13个,GO分析共获得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共479个富集结果。KEGG富集表明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MAPK、Estrogen、PI3K-AKT、Thyroid hormone、Neurotrophin、HIF-1、ErbB、FoxO、B cell receptor等通路干预RA。拓扑得到CULI、EP300、HSP90AA1、TP53、HSPA8、CDC5L、UBC、RPS27A共8个干预RA的Hub节点。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进行调控,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土茯苓 金银花 丹参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赤芍、返魂草、黄芪、丹参和苍术不同部位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信小娟 马伟 +2 位作者 万群芳 于海峰 刘秀波 《林业科技情报》 2017年第2期1-7,10,共8页
目的:测定赤芍、返魂草、黄芪、丹参和苍术不同部位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检测芍药苷的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波长为230 nm;检测金丝桃苷的流动相为... 目的:测定赤芍、返魂草、黄芪、丹参和苍术不同部位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检测芍药苷的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波长为230 nm;检测金丝桃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溶液(18:82),波长为360 nm;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30:70);波长为260 nm;检测黄芪甲苷的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32:68),蒸发光检测法;检测丹参酮IIA的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75:25),波长为270 mn;检测丹酚酸B的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波长为286nm;检测苍术素的流动相为甲醇-水(79:21),波长为340nm。结果: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符合标准,为合格品;返魂草叶中金丝桃苷比返魂草茎杆含量大,阿多尼弗林碱含量均符合标准,返魂草叶为合格品;黄芪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含量均符合标准,为合格品,黄芪叶与茎均不合格;丹参中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含量均符合标准,为合格品;苍术中苍术素含量没有达到药典规定的最低含量。结论:本文采用HPLC检测法是常规、简便的检测方法,测定数据准确,为5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采摘部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赤芍 返魂草 黄芪 丹参 苍术 含量
下载PDF
丹金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标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建立丹金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金银花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丹酚酸B、原儿茶醛以及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丹... [目的]建立丹金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金银花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丹酚酸B、原儿茶醛以及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分别在进样量在0.76~22.80、0.68~20.40、0.66~19.80μg/mL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4、0.9997、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8%、99%,RSD分别为1.98%、1.70%、1.9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丹金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金胶囊 丹参 金银花 当归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妇阴康洗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戈勋 孙洪胜 +3 位作者 李刚 郝翠 张红梅 郝闪闪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测定本院医院制剂妇阴康洗剂中绿原酸、盐酸小檗碱、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应用显微镜对处方中金银花、大黄的主要显微特征进行鉴别;采用TLC法对方内主药大黄、黄柏、丹参和连翘进行鉴别;同时借助HPLC法对... 目的测定本院医院制剂妇阴康洗剂中绿原酸、盐酸小檗碱、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应用显微镜对处方中金银花、大黄的主要显微特征进行鉴别;采用TLC法对方内主药大黄、黄柏、丹参和连翘进行鉴别;同时借助HPLC法对妇阴康洗剂中绿原酸、盐酸小檗碱、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方中金银花、大黄的主要显微特征明显;TLC图谱中呈现出大黄、黄柏、丹参和连翘的特征性斑点;绿原酸在0.068~0.68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RSD=0.35%(n=6)。盐酸小檗碱在0.104~0.626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0.43%(n=6)。丹参酮ⅡA在0.069~0.756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0.51%(n=6)。丹酚酸B在0.042~0.459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0.64%(n=6)。结论本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妇阴康洗剂质量控制的标准,为本院制剂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阴康洗剂 金银花 大黄 黄柏 丹参 连翘 绿原酸 盐酸小檗碱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竹节参与丹参和山楂复方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琴 段丽 +6 位作者 吴利春 石晨 彭晓蔓 佘慧宇 张长城 袁丁 刘朝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研究竹节参、丹参和山楂复方(ZDS)对高糖高脂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竹节参、丹参和山楂提取物,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实验,优化竹节参、丹参和山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复方ZDS。... 目的研究竹节参、丹参和山楂复方(ZDS)对高糖高脂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竹节参、丹参和山楂提取物,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实验,优化竹节参、丹参和山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复方ZDS。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正常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用高脂饮食,实验组用混有ZDS药物的的高脂饲料喂养,每只分别给予50,100mg·kg^(-1)。1个月后,用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基因的表达。结果 3种药物和降脂复方均有体外抗氧化活性,3种药物DPPH清除率均在50%以上,影响配方药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山楂>丹参>竹节参,且有联合抗氧化活性。给药后,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ALT水平(U·L^(-1))分别是31.72±4.53,51.36±5.34,41.59±10.30,44.91±8.64,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4组的MDA浓度(nmol·m L^(-1))分别为7.64±0.85,11.71±1.17,6.51±0.62,4.70±0.34,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肝组织中p21 mRNA表达水平分别7.44±0.93,1.45±0.18,0.76±0.10;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3组的CDK2 mRNA表达水平分别0.31±0.05,0.33±0.05,0.55±0.06,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节参、丹参和山楂降脂复方通过抗氧化活性,可改善高脂饮食所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竹节参、丹参和山楂复方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7种中药提取物对PXR介导的CYP3A4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玉英 张寅 +2 位作者 周凡 郑一凡 朱心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观察7种中药的粗提取物能否通过活化人孕烷X受体(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方法:采用浸提法和回流法制备中药的粗提取物。用PXR依赖的瞬时转染报告基因试验检测7种中药粗提取物的诱导作用。结果:菊花、枸杞子、丹参水提取物,菊... 目的:观察7种中药的粗提取物能否通过活化人孕烷X受体(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方法:采用浸提法和回流法制备中药的粗提取物。用PXR依赖的瞬时转染报告基因试验检测7种中药粗提取物的诱导作用。结果:菊花、枸杞子、丹参水提取物,菊花、山楂、金银花、山药、丹参醇提取物等均能通过活化PXR诱导HepG2细胞CYP3A4基因的转录表达。结论:菊花水提取物、枸杞子水提取物、丹参水提取物、菊花醇提取物、山楂醇提取物、枸杞子醇提取物、金银花醇提取物、山药醇提取物和丹参醇提取物等7种中药的提取物均能诱导CYP3A4基因的转录表达,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活化PXR。菊花、山楂、枸杞子、金银花、山药和丹参的摄入可能影响其他CYP3A4底物在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CYP3A4 报告基因实验 山药 金银花 丹参 山楂 枸杞子
原文传递
鼠尾草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磊 吴昊 +1 位作者 杨安忠 吴良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鼠尾草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个月龄SD大鼠,采用胶原诱导法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并灌胃给予鼠尾草提取物(ST)治疗3周,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关节炎评分及踝关节肿胀度;采用病理苏木... 目的:探讨鼠尾草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个月龄SD大鼠,采用胶原诱导法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并灌胃给予鼠尾草提取物(ST)治疗3周,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关节炎评分及踝关节肿胀度;采用病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检测大鼠踝关节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TLR4,p-p65/p65和p-p50/p5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T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增加,且关节炎评分和关节肿胀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T组大鼠的踝关节组织完整,软骨细胞排列规则且紧密,软骨基质损伤缓解,外周血液和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ST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TLR4,p-p65/p65和p-p50/p50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尾草提取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潜在价值,且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提取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芪参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定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苏汝彬 李月婷 +7 位作者 马兆臣 阳娇 李乾 吴浩 郁映婷 刘洁 贾志鑫 肖红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329-4337,共9页
目的 建立芪参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同时定量分析,为芪参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 目的 建立芪参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同时定量分析,为芪参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建立10批芪参颗粒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各组方药味的比对,对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LC-Q TOF-MS对所有共有峰进行鉴定,并对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的9个共有峰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1;对标定的18个共有峰进行归属和鉴定,发现1、2、8、14、18号峰来自黄芪,3~7、9~11号峰来自金银花,12、13、15、16号峰来自丹参,17、18号峰来自甘草;通过对照品的指认,发现4号峰为绿原酸、8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9号峰为异绿原酸B、10号峰为异绿原酸A、14号峰为芒柄花苷、15号峰为丹酚酸B、16号峰为丹酚酸A、17号峰为甘草酸及18号峰为芒柄花素,并对这9种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6.676~10.213、0.628~0.963、1.018~1.886、1.082~1.972、0.477~0.790、11.327~17.788、0.519~0.908、2.000~3.638、0.010~0.016mg/g。结论 建立的芪参颗粒HPLC指纹图谱和9个指标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芪参颗粒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颗粒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相似度 LC-Q TOF-MS 黄芪 金银花 丹参 甘草 绿原酸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异绿原酸B 异绿原酸A 芒柄花苷 丹酚酸B 丹酚酸A 甘草酸 芒柄花素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