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PC油田王家沟油区延长组长4+5沉积微相研究
1
作者 雷鑫 薛鹏 +1 位作者 王浩妮 王悦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必须有效提高石油的勘探开发产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家沟油区的主力产油层长4+5油层的岩心资料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划分了该油层沉积相。并对其砂体展...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必须有效提高石油的勘探开发产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家沟油区的主力产油层长4+5油层的岩心资料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划分了该油层沉积相。并对其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细致描述,为后续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油区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特征
下载PDF
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精细表征及挖潜对策——以苏里格气田中区SSF井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志欣 吴正 +4 位作者 李进步 徐文 李浮萍 刘莉莉 张普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65,共11页
苏里格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自投入开发以来,由于不同层位、不同位置地层压力的不均匀下降造成了储量动用不均衡,井间及层间存在大量剩余气资源。为提高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天然气采收率,开展了精细储层构型表征、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和气... 苏里格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自投入开发以来,由于不同层位、不同位置地层压力的不均匀下降造成了储量动用不均衡,井间及层间存在大量剩余气资源。为提高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天然气采收率,开展了精细储层构型表征、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和气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剖析了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剩余气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建立了剩余气赋存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一辫流带/曲流带识别基础上,利用直井、定向井资料,定量刻画单砂体内部构型特征,研究区心滩平均宽度450 m,平均长度1040 m;点坝平均跨度950 m,平均宽度1100 m;落淤层平均宽度340 m,平均长度620 m,厚度0.2~0.8 m,倾角0.07°~0.37°;侧积层厚度0.2~0.8 m,倾角3°~7°。(2)分析了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中3类阻流单元及其对天然气渗流的阻流作用,并将研究区剩余气富集模式划分为:阻流型、井网未控制型、射孔未采出型、未射孔型4种。(3)针对阻流型剩余气采用重复压裂、钻加密井挖潜,针对井网未控制型采用老井侧钻、钻加密井挖潜,针对射孔未采出型采用气井精细化管理、排水采气挖潜,针对未射孔型采用查层补孔挖潜。(4)基于剩余气精细综合表征结果优化部署直井2口,水平井8口,完钻2口水平井测试地层压力平均为28.2 MPa,验证了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气的存在。结论认为,所提出的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精细表征方法和挖潜对策,有助于提升气田天然气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为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表征 剩余气 地质建模 砂体规模 构型特征 数值模拟 阻流单元 挖潜对策
下载PDF
古地貌恢复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哲翰 刘江艳 +5 位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周新平 李士祥 张严 张孝国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8,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受湖盆底部形态控制明显,不同地区砂体类型、成因及空间展布各异。根据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方法精确地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受湖盆底部形态控制明显,不同地区砂体类型、成因及空间展布各异。根据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方法精确地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的古地貌,并对微古地貌单元进行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地貌对盆地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73期古地貌整体呈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形态,明确了研究区发育高地、坡折带、湖底深洼(凹)、湖底平原、湖底古隆、湖底古脊和古沟道7个微古地貌单元。研究区延长组长73亚段重力流沉积体系受古地貌控制较明显,从湖盆边缘至湖盆中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沟道型重力流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从坡折带至湖盆中央,重力流沉积类型逐渐从砂质碎屑流沉积转换为浊流沉积。古地貌形态控制着研究区延长组长73亚段重力流砂体的整体展布,而高地、坡折带及古沟道等微古地貌单元则进一步控制重力流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类型、运输方向、横向连通性及展布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重力流沉积 砂体展布特征 延长组长73亚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CSAMT方法在海拉尔盆地克鲁伦凹陷下白垩统伊敏组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鹏 邱崇涛 +2 位作者 汪来 焦智伟 李英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45-346,共2页
海拉尔盆地基底主要由华力西、燕山期花岗岩和侏罗纪酸性火山岩组成,铀含量为4×10^(-6)~10×10^(-6)。属富铀基底,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盖层由下白垩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 海拉尔盆地基底主要由华力西、燕山期花岗岩和侏罗纪酸性火山岩组成,铀含量为4×10^(-6)~10×10^(-6)。属富铀基底,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盖层由下白垩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和上白垩统的青元岗组、上新统呼查山组及第四系组成。下白垩统伊敏组为研究区砂岩型铀矿赋矿层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砂体发育特征 下白垩统伊敏组 克鲁伦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南部长8储层油气成藏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易涛 顿亚新 +4 位作者 胥翰文 唐红南 张少妮 孙文钊 石登王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5期189-193,共5页
马岭地区南部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大,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基于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的研究基础,通过测试分析资料统计结果,分析该区长8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长8油藏分布与长7烃源岩发育的厚度有关,储油砂体... 马岭地区南部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大,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基于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的研究基础,通过测试分析资料统计结果,分析该区长8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长8油藏分布与长7烃源岩发育的厚度有关,储油砂体主体带清晰,油气聚集受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的控制,小范围内也可能受构造控制,其次还与孔隙结构和润湿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岭地区 长8储层 油气成藏 砂体分析 构造特征
下载PDF
构造-沉积耦合格架下深层砂体展布及储层特征——以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羽君 靳亚勤 郭金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2-1922,共11页
东濮凹陷为渤海湾一陆相断陷湖盆,受构造活动频发和古气候波动频繁影响,从单一洼陷到多隆多洼的盆地演化,构造-沉积耦合控制下砂体呈规律性变化;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受“层控”“相控”影响,不同体系域内储层特征差异明显。通对东濮凹陷... 东濮凹陷为渤海湾一陆相断陷湖盆,受构造活动频发和古气候波动频繁影响,从单一洼陷到多隆多洼的盆地演化,构造-沉积耦合控制下砂体呈规律性变化;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受“层控”“相控”影响,不同体系域内储层特征差异明显。通对东濮凹陷深层沙三段中亚段砂体展布和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构造变革期沉积体系演化及分布特点,采取微观、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有利储层分布。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为多断断陷期;断陷充填准层序组和准层序初期物源砂体、断层下降盘浊积砂体较发育,充填(浓缩)末期,滩坝砂体和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发育;总砂地比,断陷期(水退准层序组或者准层序的初期)较高。沙三中亚段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分选较好;以次生粒间溶蚀孔隙、呈不规则多边形的残留原生孔隙及混合孔隙为主;原始孔隙度值越高,残余原生孔隙的贡献越大;储层以特低孔低渗为主,压实和胶结是致密的重要成岩作用;孔渗关系较好说明以孔隙型储层为主,孔喉结构是决定储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斜坡带三角洲前缘和洼陷带浊积砂发育区是有利储层区。同沉积断裂活动控制下的砂体变化对预测深层优质储层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隆多洼 沉积演化 控沉积断裂 砂体展布 储层特征 东濮凹陷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大廖地区铀储层砂体沉积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
7
作者 李晓友 叶少剑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2期265-270,278,共7页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化层位多,不同矿化层位铀储层砂体沉积特征不同,在后期富集成矿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对比、钻孔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大廖地区那荡组上段铀储层砂体岩性岩相、沉...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化层位多,不同矿化层位铀储层砂体沉积特征不同,在后期富集成矿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对比、钻孔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大廖地区那荡组上段铀储层砂体岩性岩相、沉积构造以及砂体展布特征,认为大廖地区那荡组上段铀储层砂体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的控矿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厚薄相间透镜状形态,整体表现为“下粗上细”的特征;铀矿(化)体主要赋存在砂体中下部,且与砂体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综合上述研究,初步预测大廖地区铀成矿的有利区块,为大廖地区铀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储层砂体 沉积特征 控矿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十万大山盆地 广西
下载PDF
海底扇浅海重力流气藏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表征
8
作者 李佳 周伟 +3 位作者 叶青 王玉 彭小东 彭旋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2期20-29,共10页
南海天然气勘探在浅海重力流沉积储层中持续获得新发现,但重力流储层沉积类型特殊、沉积机制复杂,加之高温高压的储层条件,导致含气砂体叠置连通关系及气水分布极为复杂,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表征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为此,精细沉积微相... 南海天然气勘探在浅海重力流沉积储层中持续获得新发现,但重力流储层沉积类型特殊、沉积机制复杂,加之高温高压的储层条件,导致含气砂体叠置连通关系及气水分布极为复杂,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表征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为此,精细沉积微相研究成果为指导,形成正反演结合、波形指示反演为主体的多种反演技术的方法;通过地震沉积学技术集成解释,建立研究区砂体单元叠置模式,实现复杂沉积体储层的高精度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砂体展布受沉积相控制的变化,主要发育四大类成因单元砂体叠置模式,包括侵蚀水道—分流水道侧向叠置、分流水道—分流水道侧向叠置、分流水道—水道化朵体侧向接触、朵体-朵体侧向叠置;(2)进一步明确该区3种类型的主要气藏分布模式,包括统一气水界面的构造+岩性的大型整装边水气藏模式、差异充注形成的独立气水系统的小型岩性圈闭气藏模式、物性遮挡形成的局部滞留水体气藏模式;(3)研究成果适用于精细刻画复杂砂体储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并可有效地指导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领域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扇 地震沉积学 砂体刻画 内部结构特征 气水分布 气藏模式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特征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 被引量:61
9
作者 王世瑞 王树平 +3 位作者 狄帮让 任敦占 王振国 陆道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区地震资料解释,通过各类地震剖面对比、合成记录标定、地震属性及振幅包络特征分析等具体技术,预测了该区沉积相和河道砂体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对比所得的一些关键成果图件,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河道砂体特征 参考标准层 沉积相
下载PDF
含沙水体水深遥感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鹰 张东 +1 位作者 王艳姣 许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8,共8页
遥感测深技术是海岸、河口及其他水体水深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应用前景广阔。在海洋的近岸、河口处水体相对浑浊,利用可见光技术测深的精度依赖于建立合适的水深反演模型和考虑水体悬浮物质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水深反演因子和比较多种线... 遥感测深技术是海岸、河口及其他水体水深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应用前景广阔。在海洋的近岸、河口处水体相对浑浊,利用可见光技术测深的精度依赖于建立合适的水深反演模型和考虑水体悬浮物质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水深反演因子和比较多种线性、非线性水深反演模型,通过对水体悬浮泥沙光谱特性的研究,建立了适于河口、近岸浅水浑浊水体并考虑悬沙浓度影响的水深反演模型。通过检验,由该模型反演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在7~14m的水深段反演效果更好,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深测量 含沙水体 光谱特征
下载PDF
中国近海建筑砂矿床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曹雪晴 谭启新 +2 位作者 张勇 姜玉池 原晓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分析研究了我国现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勘查资料,对建筑用海砂矿床进行了地质分类和工业分类;对我国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的分布、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类型近海建筑用砂矿床矿例进行了解剖,为今后建筑用砂矿的... 分析研究了我国现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勘查资料,对建筑用海砂矿床进行了地质分类和工业分类;对我国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的分布、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类型近海建筑用砂矿床矿例进行了解剖,为今后建筑用砂矿的找矿及资源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借鉴,对建筑用海砂矿床的对比研究以及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建筑用海砂矿 矿床特征 地质分类 矿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辫状河沉积体系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国荣 贾为卫 +3 位作者 杜默 黄松 鲁克改 孙潇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42-354,共13页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结合砂体沉积构造及剖面特征,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河流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及铀矿化发育特征,探讨了辫状河相砂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认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辫状河相的厚大砂体是准...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结合砂体沉积构造及剖面特征,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河流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及铀矿化发育特征,探讨了辫状河相砂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认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辫状河相的厚大砂体是准噶尔盆地南缘最有利的砂岩型铀成矿载体,控制了工业铀矿化的空间分布,使铀矿化呈多层状、板状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砂体 沉积特征 铀矿化
下载PDF
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储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明才 田景春 +4 位作者 陈洪德 陈学华 肖焕钦 邱桂强 贾光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5,共3页
根据岩心观察以及对测井资料、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存在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砂体。讨论浊积砂体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各微相砂体的孔渗特征 ,认为主要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孔隙、... 根据岩心观察以及对测井资料、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存在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砂体。讨论浊积砂体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各微相砂体的孔渗特征 ,认为主要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孔隙、原生微孔隙、微裂缝 4种类型储集空间 ;内扇主水道和中扇辫状水道砂体的储集性能较好 ,而中扇辫状水道前缘砂体和外扇内的砂体粒度较细 ,杂基含量较高 ,原生孔隙小而少 ,因而其储集性能相对较差 ;成岩作用对浊积砂体物性的改造明显 ,压实、胶结及黏土填隙作用导致孔渗性变差 ,而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则有利于孔渗性的改善。评价认为 ,沙三中亚段储集层为中低孔低渗型的中等储集层 ,这是沉积 成岩演化中埋藏深、形成时代早、成岩作用较强等因素造成的。照片 9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庄洼陷 沙三中亚段 浊积砂体 储集特征 研究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上侏罗统浅水漫湖沉积特征与砂体叠置模式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君龙 杨克明 +3 位作者 纪友亮 朱宏权 黄富祥 贾浪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3-516,共14页
川西坳陷在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期,地形平缓、气候干旱,湖平面频繁变化,发育了一套以浅水三角洲—漫湖为主的沉积体系。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分析化验和钻井资料的综合利用,阐明了发育在湖平面频繁变化... 川西坳陷在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期,地形平缓、气候干旱,湖平面频繁变化,发育了一套以浅水三角洲—漫湖为主的沉积体系。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分析化验和钻井资料的综合利用,阐明了发育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背景下的浅水漫湖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建立了浅水漫湖沉积体系砂体叠置模式。(1)分流河道和滩坝是研究区内浅水漫湖沉积体系的主要微相类型;(2)分流河道垂直于湖岸线分布,滩坝平行于湖岸线分布,在高频层序发育过程中,由于湖浪淘洗、河流进积等因素的改造,浅水漫湖沉积砂体经历了沉积—破坏—再沉积的过程,在平面上表现为分流河道切割多期平行于湖岸线的滩坝砂;(3)多种成因砂体叠置模式可以分为4种,分别为同期同相自旋回叠置模式、同期异相自旋回叠置模式、不同期同相异旋回叠置模式和不同期不同相异旋回叠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漫湖 沉积特征 砂体叠置模式 蓬莱镇组 侏罗系 川西坳陷
下载PDF
浊积砂体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传强 严科 +2 位作者 杨少春 任怀强 陈宁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9-425,共7页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T74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由三期浊积砂体叠加形成,可划分为中...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T74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由三期浊积砂体叠加形成,可划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带;各期浊积砂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中心微相储层的物性要好于边缘微相;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中心微相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边缘微相主要发育细孔细喉以及微孔型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砂体 沉积特征 沉积微相 非均质性 胜坨油田
下载PDF
泌阳凹陷王集地区油气差异分布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磊 王克杰 +3 位作者 李连生 杨云飞 张永华 曲洁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4-577,共4页
泌阳凹陷王集地区是一个两翼相对宽缓的不对称鼻状构造,向深凹区倾没,与砂体耦合发育,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新采集处理的开发地震资料精细解析发现:北东向主控断层平面分布的分段性和纵向发育的分期性及与不同规模砂体的配置,控制... 泌阳凹陷王集地区是一个两翼相对宽缓的不对称鼻状构造,向深凹区倾没,与砂体耦合发育,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新采集处理的开发地震资料精细解析发现:北东向主控断层平面分布的分段性和纵向发育的分期性及与不同规模砂体的配置,控制了王集地区不同区块油气富集程度有差异、不同构造位置油气藏类型有差异及不同层段的油气富集也有差异。以此指导该区井位部署,发现了B166-1,C50等井区油气富集区块,并扩大了W20井区含油面积,新增地质储量476.56×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性 分期性 砂体 油气差异分布 泌阳凹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砂体叠置模式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畅 何辉 +4 位作者 王友净 胡亚斐 李积永 谢琳 李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3,共9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丰富,以含砾砂岩、粉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低,结构成熟度中—差,主要发育水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2类亚相,其中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及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5种沉积微相;总结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2类5种"叠置模式,包括堆叠型、拼接型、决口型、溢岸型及孤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砂体叠置模式 辫状河三角洲 切6区 昆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辽河滩海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控砂、控藏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凤莲 单俊峰 +2 位作者 吴兴录 樊太亮 高志前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0-568,共9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辽河研究区滩海地区古近系主要构造沉积旋回和关键层序界面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4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结果显示:古近系层序的发育特征主要受构造活动的性质、强度及沉积旋回控制,二级层序界面为构造格局、...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辽河研究区滩海地区古近系主要构造沉积旋回和关键层序界面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4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结果显示:古近系层序的发育特征主要受构造活动的性质、强度及沉积旋回控制,二级层序界面为构造格局、沉积环境转换界面,控制沉积体系和相类型;三级层序界面为层序叠加样式或沉积环境转换面,控制层序内的体系域特征和演化。平面上,砂体分布受古地貌、坡折带性质和规模控制;纵向上,砂体发育受不同级次的沉积旋回或体系域控制。储盖组合分析,表明,二级层序和最大区域湖泛面控制成藏组合,三级层序及体系域控制油气层纵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层序特征 坡折带类型 砂体展布 油藏分布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的地质信息提取与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学锋 马乙云 +3 位作者 曾齐红 邵燕林 张友焱 叶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三叠统延长组长3油层组层序地层、沉积旋回和砂体展布等地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并利用典型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数字露头上进行层序边界识别和层序界面追踪,划分出1个四级层序界面,其界面之下地层岩性表现为反旋回,界面之上地层岩性表现为正旋回,层序界面对应的位置砂体最厚。通过建立研究区沉积旋回的识别标志,在数字露头上进行沉积旋回界面的追踪与对比,识别出了3个不对称式短期旋回,这3个短期旋回又可组成1个四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一套整体向上变细的四级准层序组,其砂体厚度向上具有减小的趋势。通过建立砂体解释标志,分别在四级基准面旋回底部和剖面顶部识别出了典型的河道砂体,进而对露头解剖的单砂体内部砂层进行了精细刻画与对比。总体认为,剖面岩性以细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暗色泥岩和页岩;砂体侧向迁移,在垂向上呈多期叠置关系,横向上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数字露头 层序界面 沉积旋回 砂体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两江地区沉积体系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马明侠 马金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6,共3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 ,两江地区在泉三段到嫩江组地层沉积时期 ,形成了河流、三角洲、湖泊等多种沉积体系 ,不同时期的沉积体系特征和分布规律各具特色。在这一沉积时期 ,两江地区发育有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和葡萄花油层。扶余—杨大城子...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 ,两江地区在泉三段到嫩江组地层沉积时期 ,形成了河流、三角洲、湖泊等多种沉积体系 ,不同时期的沉积体系特征和分布规律各具特色。在这一沉积时期 ,两江地区发育有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和葡萄花油层。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储层为来自南部物源的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沉积 ,错叠连片大面积分布在该区的东部。葡萄花油层储层为来自北部和英台两个物源的河—湖三角洲透镜砂体和席状砂体沉积 ,在该区西部较发育。纵向上构成了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 3种生储盖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两江地区 沉积体系 分布规律 石油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