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漠砂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秦拥军 陈奇 +1 位作者 毕钰 李向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7,82,共6页
在我国西部沙漠砂资源丰富的背景下,探究沙漠砂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制作中心拉拔试验,通过对不同沙漠砂取代率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黏结滑移曲线,分析沙漠砂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对钢... 在我国西部沙漠砂资源丰富的背景下,探究沙漠砂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制作中心拉拔试验,通过对不同沙漠砂取代率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黏结滑移曲线,分析沙漠砂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对钢筋和混凝土黏结强度、极限位移、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径16 mm钢筋混凝土试件在锚固长度较短导致脆性劈裂破坏的情况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随沙漠砂取代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为20%时,对两者的黏结强度提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粉煤灰 中心拉拔试验 黏结强度
下载PDF
格栅节点加强对风积沙筋土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杜炜 聂如松 +3 位作者 谭永长 张杰 祁延录 赵春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7,共16页
在普通双向土工格栅上附加节点,可形成具有立体加筋效果的加强节点土工格栅。在普通双向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拉拔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加强节点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的三维离散元拉拔模型,研究加强节点排布方式、厚度、数量... 在普通双向土工格栅上附加节点,可形成具有立体加筋效果的加强节点土工格栅。在普通双向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拉拔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加强节点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的三维离散元拉拔模型,研究加强节点排布方式、厚度、数量、相邻节点间距对筋土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点上侧加强、节点下侧加强和节点上、下两侧同时加强的排布方式中,上下两侧同时加厚对极限拉拔阻力和界面摩擦角的增幅最大;加强节点可优化土工格栅的加筋性能;当节点布置方式不变时,加强节点厚度和节点数量均与极限拉拔阻力增量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与普通土工格栅相比,加强节点土工格栅的剪切带范围更大,且限制土体位移的能力更强;当多个节点同时工作且相邻节点的间距较小时,相邻节点的影响区域互相重叠,使节点提供的极限拉拔阻力增量降低,产生节点群体效应;随着相邻节点的间距增大,节点影响区域的重叠范围减少,群体效应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风积沙 拉拔试验 加强节点 离散元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下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粘结耐久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云飞 常宇飞 +2 位作者 于志力 周智 欧进萍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对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界面粘结耐久性开展长期浸泡侵蚀试验,分析真实海水浸泡后界面粘结性能的长期退化规律,浸泡时间分别是30 d、90 d、180 d、270 d、360 d、450 d、540 d和630 d.基于拉拔试验数据,对真实海洋环境下BFRP筋-海水海... 对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界面粘结耐久性开展长期浸泡侵蚀试验,分析真实海水浸泡后界面粘结性能的长期退化规律,浸泡时间分别是30 d、90 d、180 d、270 d、360 d、450 d、540 d和630 d.基于拉拔试验数据,对真实海洋环境下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的长期极限粘结强度保留率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真实海水浸泡630 d后,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降低了66.13%,且0~270 d退化速率明显高于270 d以后的退化速率.采用Bank模型并引入湿度修正系数,预测50 a后在海洋环境、室外环境及室内环境条件下极限粘结强度保留率分别为31.42%、57.15%和74.85%,为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构件在沿海地区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海水海砂混凝土 拉拔试验 真实海水 长期性能预测
下载PDF
风积沙—土工格栅界面特性离散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炜 聂如松 +2 位作者 李列列 谭永长 杨亚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5-1707,共13页
风积沙作为路基基床底层填料,已应用于沙漠铁路建设中,但国内外鲜有针对风积沙-土工格栅加筋结构的研究。为了研究风积沙-土工格栅界面宏细观特性演化过程及筋材的力学特性,基于三维空间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拉拔试验展开数值模拟... 风积沙作为路基基床底层填料,已应用于沙漠铁路建设中,但国内外鲜有针对风积沙-土工格栅加筋结构的研究。为了研究风积沙-土工格栅界面宏细观特性演化过程及筋材的力学特性,基于三维空间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拉拔试验展开数值模拟,并与室内试验对比分析。通过观测试样状态,分析拉拔阻力、格栅分段应变、配位数、局部孔隙率、应力链演化、组构各向异性演化等宏细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抗转动接触模型模拟风积沙颗粒间接触,所得拉拔力—拉拔位移曲线比较平顺,相比之前的研究更接近实际情况。拉拔结束后,越靠近拉拔端,格栅应变越大,格栅后端几乎没有应变。在筋土界面内,配位数明显降低,孔隙率明显升高,呈负相关,在界面外,两者变化则不明显。剪切带整体厚度为模拟颗粒中值粒径的4.93~5.79倍,界面内发生的剪胀程度不同,上界面剪切带厚度大于下界面剪切带厚度。上覆荷载对剪切带的分布有明显影响,当法向压力低于30 kPa,随着法向压力的上升,剪切带上下界面的不对称性减弱,最大平均水平位移和剪切带整体厚度迅速减小。当法向压力在30~90 kPa内,随着法向压力的上升,上下界面剪切带厚度差值、最大平均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剪切带整体厚度变化较小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沙漠铁路路基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风积沙 拉拔试验 剪切带 离散元法
下载PDF
考虑不同边界条件的风积沙-土工格栅拉拔试验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炜 聂如松 +3 位作者 李列列 谭永长 张杰 祁延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9-1862,共14页
室内土工格栅拉拔试验物理模型边界及加载装置通常是刚性的,但土工格栅工程应用的边界条件往往不能与室内拉拔试验物理模型边界相对应。为了研究边界条件对拉拔试验结果的影响,在室内三轴和拉拔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对土工... 室内土工格栅拉拔试验物理模型边界及加载装置通常是刚性的,但土工格栅工程应用的边界条件往往不能与室内拉拔试验物理模型边界相对应。为了研究边界条件对拉拔试验结果的影响,在室内三轴和拉拔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对土工格栅加筋风积沙的拉拔试验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加载顶面刚、柔性加载方式和模型前壁刚、柔性边界4种组合条件即刚性顶面刚性前壁(RTRP)、柔性顶面刚性前壁(FTRP)、刚性顶面柔性前壁(R_(T)F_(P))、柔性顶面柔性前壁(F_(T)F_(P))对筋土界面宏细观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组合条件下拉拔力与拉拔位移的关系、界面剪切强度、试样内部应力链、孔隙率分布和颗粒旋转规律,分析了刚性加载板和柔性边界颗粒位移、F_(T)F_(P)组合下土工格栅的变形以及拉拔过程中剪切带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模型前壁的刚、柔性边界对拉拔力和拉拔位移曲线模式以及界面摩擦角的影响很大。刚性前壁边界条件下,拉拔力和拉拔位移曲线呈加工软化型;柔性前壁边界条件下,拉拔力和拉拔位移曲线近似呈双折线型。当模型前壁由刚性变为柔性时,界面摩擦角减小了7°~8°。当法向应力小于90kPa时,建议FTRP组合、R_(T)F_(P)组合和F_(T)F_(P)组合的拉拔力峰值折减系数分别取0.9、0.6和0.7。4种组合在拉拔试验过程中试样体积增加,呈剪胀特性。RTRP和FTRP组合剪切带厚度分布为颗粒平均粒径的5.38倍和10.79倍;R_(T)F_(P)与F_(T)F_(P)组合剪切带的分布范围更广。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揭示刚、柔加载方式以及刚、柔前壁边界下土工合成材料和风积沙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拔试验 边界条件 离散元法 风积沙
下载PDF
砂尘对压气机叶片的侵蚀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天南 张轲 +1 位作者 郑培英 张海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了应对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会面临多砂环境,尘土、砂粒等异物颗粒会随空气被吸入航空发动机内的情况,明确压气机部件的磨损和砂粒的吸入对压气机特性产生的影响,以航空发动机吞砂作为研究背景,以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NASA Rotor... 为了应对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会面临多砂环境,尘土、砂粒等异物颗粒会随空气被吸入航空发动机内的情况,明确压气机部件的磨损和砂粒的吸入对压气机特性产生的影响,以航空发动机吞砂作为研究背景,以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NASA Rotor 37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相流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砂粒的运行轨迹、侵蚀分布和特性变化开展仿真研究。获得了不同的吞砂条件和转速工况对颗粒运动轨迹、侵蚀分布和侵蚀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砂粒在不同吞砂条件和不同转速下引起的压气机性能和内部流场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部分颗粒进入压气机后,随气流进入叶栅通道,在叶栅通道内与叶片压力面发生碰撞;吞砂导致压气机的增压能力减弱,对于直径为20、150、300μm的吞砂工况,其增压范围分别缩小了3.83%、2.13%和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吞砂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磨损 性能恶化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渤海油田打捞连续油管技术
7
作者 焦巍 卜鸿浩 周堉林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海上油水井大修作业过程中经常使用连续油管进行冲砂作业,冲砂作业过程中会发生遇卡,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落井等复杂情况,造成油水井无法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及工艺进行打捞。本文通过对某井打捞连续油管案例、作业步骤、作业中使用... 海上油水井大修作业过程中经常使用连续油管进行冲砂作业,冲砂作业过程中会发生遇卡,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落井等复杂情况,造成油水井无法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及工艺进行打捞。本文通过对某井打捞连续油管案例、作业步骤、作业中使用的相关工具进行了逐一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打捞 冲砂
下载PDF
短宽缝压裂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博仲 张有才 +1 位作者 相荣成 姚海晶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9-94,共6页
从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技术、压裂液、高砂比管柱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短宽缝压裂工艺技术的研究及现场应用情况。裂缝参数理论给出了不同井网和地层条件下最佳裂缝穿透比和导流能力,为短宽缝压裂工艺提供了定量的理论依据;高砂... 从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技术、压裂液、高砂比管柱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短宽缝压裂工艺技术的研究及现场应用情况。裂缝参数理论给出了不同井网和地层条件下最佳裂缝穿透比和导流能力,为短宽缝压裂工艺提供了定量的理论依据;高砂比管柱以其独特的结构及性能实现了高砂比、一趟管柱可压多层、可反洗、能分体等工艺要求,为短宽缝工艺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现场试验证明,短宽缝压裂配套技术,可将裂缝半径控制在19~25m之间,裂缝支撑缝宽能够达到相同施工规模、常规压裂的2.5倍。该工艺技术成为大庆油田三次加密井压裂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参数 压裂工艺 压裂液 油田
下载PDF
应力敏感油藏压裂井产量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程远方 智勤功 +2 位作者 赵益忠 孙德旭 王京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2期291-298,共8页
基于广义达西定律及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渗透率各向异性疏松砂岩脱砂压裂人工裂缝—油藏系统流固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压裂造缝及降压生产流固耦合作用对储层应力、孔渗特性及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脱砂压裂造缝对储层物性影响主要体... 基于广义达西定律及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渗透率各向异性疏松砂岩脱砂压裂人工裂缝—油藏系统流固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压裂造缝及降压生产流固耦合作用对储层应力、孔渗特性及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脱砂压裂造缝对储层物性影响主要体现在近井眼10m以内,且造缝宽度越大影响越显著,远离井眼及人工裂缝后,储层物性变化明显放缓;开井初期,储层孔渗参数变化显著,随生产时间增加,储层孔渗参数趋于稳定,仅随空间位置而变化;在压裂造缝及降压生产流固耦合作用综合影响下,近裂缝储层弹性模量显著增加,储层孔渗参数显著降低,压裂井产量明显低于常规渗流模型预测结果.对应力敏感性较强储层进行生产动态分析时,必须充分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脱砂压裂 流固耦合 模拟 生产动态
下载PDF
内蒙古油砂油脱泥、脱砂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蕊 曹祖宾 +4 位作者 韩冬云 李丹东 刘音 张敏 孟宪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以内蒙古扎赉特旗油砂水洗分离生成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水洗后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油砂油进行脱泥、脱砂工艺研究。考察了有机溶剂种类、剂油质量比、温度、时间、水洗试剂质量分数等条件对油砂油脱泥、脱砂工艺研究的影响... 以内蒙古扎赉特旗油砂水洗分离生成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水洗后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油砂油进行脱泥、脱砂工艺研究。考察了有机溶剂种类、剂油质量比、温度、时间、水洗试剂质量分数等条件对油砂油脱泥、脱砂工艺研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1,水洗温度90℃,水洗试剂质量分数8%,分离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采用1号溶剂油处理后的油砂油萃取率可达到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油 有机溶剂 脱泥 脱砂 萃取 收率
下载PDF
端部脱砂压裂技术新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腾飞 胡永全 赵金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7,共3页
在分析端部脱砂压裂的机理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中高渗透地层建立了一套能准确反映压裂液真实流动情况的三维滤失模型,并针对该技术模拟精度高于常规压裂的要求,建立了一套考虑缝高压降的裂缝三维延伸模型,最后提出了完整的端部脱砂... 在分析端部脱砂压裂的机理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中高渗透地层建立了一套能准确反映压裂液真实流动情况的三维滤失模型,并针对该技术模拟精度高于常规压裂的要求,建立了一套考虑缝高压降的裂缝三维延伸模型,最后提出了完整的端部脱砂压裂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脱砂 压裂支撑剂 滤失 裂缝 模型
下载PDF
连续油管技术在冲砂作业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秋燕 刘铁军 +3 位作者 梁宇庭 杨鹏 刘又铭 刘刚 《石油矿场机械》 2012年第6期84-87,共4页
地层出砂和充填砂滞留都会在井筒内堆积成砂柱,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和注水井的正常注水。采用常规冲砂工艺对储层伤害较大,且常规冲砂液体系密度较高,易出现井漏,甚至不能建立正常的洗井循环。连续油管冲砂不需压井,可带压且连续冲砂,... 地层出砂和充填砂滞留都会在井筒内堆积成砂柱,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和注水井的正常注水。采用常规冲砂工艺对储层伤害较大,且常规冲砂液体系密度较高,易出现井漏,甚至不能建立正常的洗井循环。连续油管冲砂不需压井,可带压且连续冲砂,可把对地层的伤害降到最低,实现安全、高效作业。2011年,连续油管冲砂解堵作业工艺在青海油田成功应用55井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冲砂 应用
下载PDF
冲砂管验漏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杰萍 于金佩 +2 位作者 范成枝 郭立谦 邓玉华 《石油矿场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71,共3页
现场使用的冲砂油管是未试压油管 ,其中有一些冲砂油管不能使用 ,但用普通方法难以发现 ,造成冲砂不成功和卡冲砂油管事故。文章介绍了冲砂管验漏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要求、地面试验和现场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 ,该装置原理可... 现场使用的冲砂油管是未试压油管 ,其中有一些冲砂油管不能使用 ,但用普通方法难以发现 ,造成冲砂不成功和卡冲砂油管事故。文章介绍了冲砂管验漏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要求、地面试验和现场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 ,该装置原理可行 ,结构合理 ,工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砂管 验漏装置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分析的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土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家全 祁航翔 +1 位作者 林志南 唐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59-3269,共11页
由于加筋土界面作用的复杂性,加筋土工程建设中铺设土工格栅时往往采用经验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工格栅的浪费及工程安全隐患,理清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有助于确定加筋土结构的合理加筋间距。为了揭示不同填料筋土界面... 由于加筋土界面作用的复杂性,加筋土工程建设中铺设土工格栅时往往采用经验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工格栅的浪费及工程安全隐患,理清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有助于确定加筋土结构的合理加筋间距。为了揭示不同填料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范围,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砂土与格栅在不同法向应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拔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量测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砂土下界面剪切带厚度、颗粒位移矢量、格栅拉拔阻力峰值及应变等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界面剪切带厚度H随法向应力σv与砂土平均粒径d50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多变量拟合的方法,得到了H、σv与d50三者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格栅在拉拔过程中,砂土颗粒位移矢量以土工格栅为界有着显著的差别,格栅上部的颗粒位移矢量明显大于下部颗粒,且在格栅上下一定范围内会形成颗粒位移矢量集中带;拉拔阻力峰值随σv及d50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类型砂土各区段的格栅应变均表现出由前向后依次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类型 拉拔试验 格栅应变 界面剪切带 位移矢量
下载PDF
油井负压冲砂装置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树臻 李光磊 王亚娟 《石油矿场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针对正常冲砂过程中存在的洗井液漏入油层和沉砂返回油层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负压冲砂装置 ,使用该装置能将原来的冲砂变成抽砂 ,使井底压力始终小于油层压力 ,达到在冲砂过程中保护油层的目的。文章对该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基本... 针对正常冲砂过程中存在的洗井液漏入油层和沉砂返回油层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负压冲砂装置 ,使用该装置能将原来的冲砂变成抽砂 ,使井底压力始终小于油层压力 ,达到在冲砂过程中保护油层的目的。文章对该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砂 负压 结构设计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松 陈来平 +1 位作者 陈广 王贺良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70,共4页
管内外充填是当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发展趋向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正是这样的一种防砂技术。介绍了高压充填技术原理、工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工程序 ,阐述了排量、压力等主要参数设计方法 ,介绍了在单层老井、多层大井段井、新井新层、... 管内外充填是当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发展趋向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正是这样的一种防砂技术。介绍了高压充填技术原理、工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工程序 ,阐述了排量、压力等主要参数设计方法 ,介绍了在单层老井、多层大井段井、新井新层、斜井及粉细砂岩井的应用效果。该工艺施工简单 ,周期短 ,防砂有效期长 ,适应性强 ,采液强度高 ,便于后期处理 ,综合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防砂 封隔 一次充填 应用
下载PDF
胜利油田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7
17
作者 任占春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4-79,共6页
介绍了胜利油田90年代初所研究应用的压裂工艺新技术。在压裂液方面包括:应用于低温地层的破胶系统;应用于高温地层的有机硼酸盐交联系统;延缓释放的压裂液破胶系统;应用于水敏地层的柴油基压裂液等、在施工工艺方面包括:压裂化化... 介绍了胜利油田90年代初所研究应用的压裂工艺新技术。在压裂液方面包括:应用于低温地层的破胶系统;应用于高温地层的有机硼酸盐交联系统;延缓释放的压裂液破胶系统;应用于水敏地层的柴油基压裂液等、在施工工艺方面包括:压裂化化设计技术;压裂施工监测技术;裂缝缝高控制技术;薄油层改造技术等。根据90年代初国外压裂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端部脱砂技术及重复压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破胶剂 有机化合物 硼酸盐 压裂设计
下载PDF
连续油管冲砂作业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文彬 刘彦龙 +1 位作者 叶赛 冯李鹏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第11期58-61,共4页
长庆地区的气田属于典型的低压、低渗透气田,压裂技术成为增产的主要手段。在压裂施工过程中部分气井会出现压裂砂堵塞井筒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冲砂作业措施就尤为重要。由于地层压力低,传统的冲砂方法容易使冲砂液注入地层,使返排困难,... 长庆地区的气田属于典型的低压、低渗透气田,压裂技术成为增产的主要手段。在压裂施工过程中部分气井会出现压裂砂堵塞井筒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冲砂作业措施就尤为重要。由于地层压力低,传统的冲砂方法容易使冲砂液注入地层,使返排困难,对气层造成污染。连续油管冲砂作业过程受多种参数的影响,包括冲砂液成分、流速、堵塞物成分、堵塞处渗透率等,技术要求更高。另外,水平井中的冲砂问题也远比常规井要复杂。介绍了连续油管冲砂作业的特点,给出了相关作业参数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气田 连续油管 冲砂 参数优选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吴景海 王德群 +1 位作者 王玲娟 陈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3-99,共7页
以 6种不同种类的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即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涤纶纤维经编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单向塑料拉伸土工格栅、双向塑料拉伸土工格栅和土工网 ,进行三轴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对砂的加筋效果 ;进行直剪试验... 以 6种不同种类的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即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涤纶纤维经编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单向塑料拉伸土工格栅、双向塑料拉伸土工格栅和土工网 ,进行三轴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对砂的加筋效果 ;进行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 (砂和石灰粉煤灰 )的界面作用特性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 三轴试验 直剪试验 拉拔试 石灰粉煤灰
下载PDF
斜井前置液加砂技术现场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小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中原油田斜井(井斜>20°)水力压裂过程中易产生多裂缝和存在严重弯曲摩阻,常出现早期脱砂现象。油、气井压裂后初期产量高,但递减快,稳产时间短(<100d),累积产量少。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前置液加砂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前置... 中原油田斜井(井斜>20°)水力压裂过程中易产生多裂缝和存在严重弯曲摩阻,常出现早期脱砂现象。油、气井压裂后初期产量高,但递减快,稳产时间短(<100d),累积产量少。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前置液加砂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前置液中加入粉砂能有效控制压裂液滤失,降低储层伤害,实现裂缝深穿透,而且粉砂能支撑微裂缝,提高压裂效果;前置液加中砂能有效降低裂缝弯曲摩阻,提高施工成功率。应用该技术,中原油田斜井压裂成功率由初期的50%提高到95%以上,有效率88%,有效期延长了50d以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 前置液 加砂技术 现场应用 水力压裂 分压工艺 粉砂 脱砂 压裂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