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写母亲的历史——二战后日本国民历史学运动与妇女史的实践
1
作者 杨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7,共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左翼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重要。由马克思主义史家石母田正领导的国民历史学运动便是一例。这一运动倡导知识分子协助民众,书写工人、农民等民众的历史,进而重构日本历史的主体。在国民历史学运动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左翼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重要。由马克思主义史家石母田正领导的国民历史学运动便是一例。这一运动倡导知识分子协助民众,书写工人、农民等民众的历史,进而重构日本历史的主体。在国民历史学运动中,妇女史书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母亲的历史”的书写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通过书写母亲的历史这一史学实践,国民历史学运动从立场、方法、资料等多个维度拓展了日本近现代史学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现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日本妇女史 国民历史学运动 石母田正
下载PDF
三晋王氏妇科基于调气和血理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思路
2
作者 王慧 常静 +1 位作者 王坤芳 梁志刚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50-753,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山西三晋王氏妇科第三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至今已有29代,王氏妇科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疗女子疾病当从肝、脾、肾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山西三晋王氏妇科第三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至今已有29代,王氏妇科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疗女子疾病当从肝、脾、肾三经论治。历代王氏妇科传承人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改进,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有着较为成熟的认识,认为此病当以调气和血以化瘀为基本原则。针对女性生理特点、地势气候、体质强弱等不同因素确定治法方药。王氏消癥方是王氏妇科第28代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权教授根据其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自拟的方子,通常用于灌肠外用,方法简单易行,可直达病所,药效发挥迅速,吸收快,临床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晋王氏妇科 调气和血 天人合一 治疗思路
下载PDF
在“边缘”思考“主流”——20世纪20-30年代厦门大学史学研究趋向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侃 李建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厦门大学的史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与当时的史学发展潮流亦步亦趋,主要体现在趋向科学化的史学研究理念、主流与地域相结合的史学研究实践和注重现实的史学关怀等方面。这些研究趋向表明,厦门大学并没有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处于... 厦门大学的史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与当时的史学发展潮流亦步亦趋,主要体现在趋向科学化的史学研究理念、主流与地域相结合的史学研究实践和注重现实的史学关怀等方面。这些研究趋向表明,厦门大学并没有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处于学术的边缘,反而由于国学院的创办而产生了学术自觉,与主流思潮颇多应和之处;同时又能因地制宜,利用厦门地处东南沿海的特殊文化资源拓展自具特点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大学 20世纪20—30年代 史学研究
下载PDF
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剑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9,共25页
戈登·伍德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政治史研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社会史和文化史交替引领美国史学潮流并不断压缩政治史的空间的学术语境中,他的史学理念和研究实践体现了一种维护和振兴政治史的艰苦努力。他在美国早期史领域... 戈登·伍德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政治史研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社会史和文化史交替引领美国史学潮流并不断压缩政治史的空间的学术语境中,他的史学理念和研究实践体现了一种维护和振兴政治史的艰苦努力。他在美国早期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史研究的政治文化路径,推动了解释美国革命的新范式的形成。他一方面从新社会史、新文化史和后现代主义史学中吸取灵感,另一方面则坚持捍卫爱德华·卡尔意义上的现代史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史学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登·伍德 美国政治史 政治文化 美国革命 现代史学理念
下载PDF
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教育史研究的人学意蕴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来兵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0,共4页
教育史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学问,它关注教育实践场域中的人及其活动。这一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史研究将以人为中心进行历史活动的理解与叙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以马克思承认人的本质是实践而非观念的人为前提,将人视为具体的人而非... 教育史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学问,它关注教育实践场域中的人及其活动。这一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史研究将以人为中心进行历史活动的理解与叙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以马克思承认人的本质是实践而非观念的人为前提,将人视为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进而关注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彰显教育史学的人学意蕴。活动的人是教育史的主体,教育历史与教育史学的主体间交往共同构成教育史,教育史学实践是主体发现美的过程,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生成教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的人 人的活动 教育史学 人学
下载PDF
论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成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3,共10页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具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紧紧围绕传记人物性格的同与异两方面展开,都具有比较发达的历史比较类型意识和明确而细致的比较观念;不同之处则在于,从比较史学的观点来看,普鲁塔克传记的重点是在比较认...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具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紧紧围绕传记人物性格的同与异两方面展开,都具有比较发达的历史比较类型意识和明确而细致的比较观念;不同之处则在于,从比较史学的观点来看,普鲁塔克传记的重点是在比较认识的第一阶段———异中求同,侧重于表现传记人物性格的共性和道德理想性,因而其史学比较还局限于道德史学的范畴之中;司马迁则在异中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同中求异,因而列传中历史人物一方面能够同真实的历史联系起来,以展现历史的个性,突出地体现了传记的史学比较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司马迁的比较史学思想突破了道德史学的桎梏,进入了探求历史规律———“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境界。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各自历史观念和世界观的不同。从现代传记史学观念来看,司马迁的比较史学观念更符合现代中西史学比较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人物列传 普塔鲁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 比较史学
下载PDF
简述“五四”以来中国通俗小说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程毅中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本文对“五四”以来的通俗小说研究作了概括的研究。分三个历史阶段,介绍通俗小 说研究的主要成就及代表著作。除了评述小说文献的整理成果,还力图对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得 失予以探讨。
关键词 中国通俗小说 学术研究 小说史学 代表著作 中国小说史
下载PDF
邓实与“新史学”思潮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忠良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邓实是晚清著名的报人、国粹学派的代表,知名学者,一生以创办《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而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份刊物上,邓实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体现了邓实对他那个时代的体认。其中,就有他对梁启超倡导的“史界革命”的回应,并在“民史... 邓实是晚清著名的报人、国粹学派的代表,知名学者,一生以创办《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而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份刊物上,邓实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体现了邓实对他那个时代的体认。其中,就有他对梁启超倡导的“史界革命”的回应,并在“民史”方面进行了切实而有效的探索,在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中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实 史界革命 民史 新史学思潮
下载PDF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其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共7页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是古代杰出史家编纂思想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史学名著在体例上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史家的创新精神;精当运用体例又催生出史书在布局和结构上的协调、和谐之美。因此,体例精当具有思想性、创新性和审美价值的意义,对此进行专题探讨是推进中国历史编纂学研究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编纂学 史书体例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司马迁
下载PDF
以史资政的《吕氏春秋》
10
作者 汪受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7-103,共7页
先秦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史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而《吕氏春秋》正是这种结合的典范。本文探讨了该书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的一系列为秦统一天下服务的政治观点。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史学 政治理论
下载PDF
2017年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回顾
11
作者 张德明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4-92,共9页
2017年,国内史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甚为活跃,在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理论、近代史学史、公众史学与口述史等方面,佳作频出,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学者们利用丰富的史料,从多个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2017年,国内史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甚为活跃,在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理论、近代史学史、公众史学与口述史等方面,佳作频出,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学者们利用丰富的史料,从多个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推动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深入,但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理论 近代史学史 公众史学
下载PDF
启蒙史学的特色——兼评《罗马盛衰原因论》
12
作者 夏祖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政治意识强是启蒙史学的特色。启蒙主义史学的重点不在学术探讨 ,目的不在于学术创造 ,而是使史学在社会上起良好的政治宣传作用 ,借历史亡灵来阐明自己的某种政治主张。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全书似述史而不述史 ,似理论又不专论 ... 政治意识强是启蒙史学的特色。启蒙主义史学的重点不在学术探讨 ,目的不在于学术创造 ,而是使史学在社会上起良好的政治宣传作用 ,借历史亡灵来阐明自己的某种政治主张。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全书似述史而不述史 ,似理论又不专论 ,乃以罗马盛衰为主线 ,阐述政治制度等政史问题。是书通过一些政治性观点的阐述 ,发挥史学的启蒙作用 ,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罗马盛衰原因论》为解放思想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历史著作不能一味追求学术上的贡献 ,如能在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作用 ,体现社会价值 ,那么 ,这样的历史作品不也是不朽的吗 ?难道不该倡扬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史学 政治意识 《罗马盛衰原因论》 贡献 社会价值
下载PDF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13
作者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3,共7页
民国史学受清学影响,也受宋学特别是南宋浙东史学的影响,此在"七七事变"之后,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典型的史学家与史书是陈垣先生及其所著《通鉴胡注表微》。陈垣早期学术受清学影响较大,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抗战爆发后,学术方... 民国史学受清学影响,也受宋学特别是南宋浙东史学的影响,此在"七七事变"之后,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典型的史学家与史书是陈垣先生及其所著《通鉴胡注表微》。陈垣早期学术受清学影响较大,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抗战爆发后,学术方向转变,由清学转向宋学,通史以致用,撰著《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和《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论证其爱国思想;抗战后期,始撰《通鉴胡注表微》,立足抗战爱国,发掘胡三省《通鉴》注中微言大义,陈古证今,论证国家至上与秉持民族大义的道理,由考证以通义理,重节义,为学经世致用,济物利民,重视文献、掌故与考据,以清学考据为工具,以南宋史学为归宿,使陈垣抗战史学得到了一个完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史学 宋学 陈垣 《通鉴胡注表微》
下载PDF
焦竑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刚 《殷都学刊》 2001年第3期44-48,共5页
焦竑是明代后期的著名学者,其著述中包含了丰富的史学思想,体 现了他对一系列史学问题的看法。在刘知几“史学三长”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史职”说, 拓宽了对史官外部条件的要求。同时,他也发表了对史馆修史、史料收集、修史原则的... 焦竑是明代后期的著名学者,其著述中包含了丰富的史学思想,体 现了他对一系列史学问题的看法。在刘知几“史学三长”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史职”说, 拓宽了对史官外部条件的要求。同时,他也发表了对史馆修史、史料收集、修史原则的看法 ,构成了他的历史编纂观点。在目录学方面,焦继承了前人的成就,在分类上有所新创, 形成其独特的目录学思想。此外,焦对历史考辨的态度以及所运用的方法,也对传统考据 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Hong 史学思想 明代 "史职"说 史馆修史 修史原则 目录学 历史编纂观 考据学
下载PDF
索尔·科恩的后现代教育史学观及其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景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美国教育史学家索尔·科恩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提出了教育史研究应实现"新文化史"、"语言学"和"文学"等三个方面的转向,这为美国教育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水。我国当前教育史学的发展日渐式微已成一... 美国教育史学家索尔·科恩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提出了教育史研究应实现"新文化史"、"语言学"和"文学"等三个方面的转向,这为美国教育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水。我国当前教育史学的发展日渐式微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分析原因后发现,科恩的后现代教育史学主张对我们扭转教育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应该开阔研究范围,拓展史料来源;重视史料语言的研究;研究成果的表述要富有文学方面的色彩;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科恩 后现代教育史学 中国 启示
下载PDF
公元3-6世纪三晋史学区域发展探论
16
作者 邹绍荣 李小树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三晋地处"异质文化"交汇地带,形成了多元性的地域风俗和文化。早在先秦时期,三晋地区便出现了《晋乘》、《晋春秋》等史著以及坚持"书法不隐"的"良史"董狐。公元3-6世纪,三晋地区史学的传播和发展较快,... 三晋地处"异质文化"交汇地带,形成了多元性的地域风俗和文化。早在先秦时期,三晋地区便出现了《晋乘》、《晋春秋》等史著以及坚持"书法不隐"的"良史"董狐。公元3-6世纪,三晋地区史学的传播和发展较快,以史论事,撰述记史成为一种"学术习惯"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精于史学,任职史官,撰修史著者,为数不少。北魏时期,一批河西著名学者的"群体性迁徙",对公元5世纪中后期三晋地区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元3-6世纪,三晋地区史学发展显现出明显的家族性特征,史学人才大多以家族的形态出现,家族性习史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3-6世纪 三晋史学 区域发展
下载PDF
近四十年赵翼史学研究述评
17
作者 闫志强 孟凡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13,共7页
在近四十年的赵翼史学研究中,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对此进行整理和述评有助于了解研究进展和不足,从文献整理、文献研究、治史方法三个方面出发较符合赵翼史学研究的现状。而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展望有三,一为对赵翼的其他史学著作... 在近四十年的赵翼史学研究中,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对此进行整理和述评有助于了解研究进展和不足,从文献整理、文献研究、治史方法三个方面出发较符合赵翼史学研究的现状。而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展望有三,一为对赵翼的其他史学著作加大关注力度,二为探讨赵翼史学与乾嘉学术的互动关系,三为对赵翼史学的海外研究成果进行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翼史学 研究现状 述评
下载PDF
Policy Blending, Fuzzy Chronology, and Local Understandings of National Initiatives in Early 1950s China
18
作者 Neil J. Diamant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1期83-101,共19页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policy blending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nsely interactive quality of political initiatives in early 1950s China. Using three cases studies, I argue that policy blendi...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policy blending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nsely interactive quality of political initiatives in early 1950s China. Using three cases studies, I argue that policy blending, defined as the process by which previous political experiences shape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ose subsequent to them (sometimes in ways contrary to the government's intentions), occurred frequently during this period, to the extent tha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first year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ul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is phenomenon. Using examples from marriage registration, the Marriage Law and the national discussion of the 1954 draft Constitution, I advance the historiographical argument that the early 1950s should not be demarcated by, or taught mainly with reference to, "temporally encapsulated" policies with clear beginnings and ends (i.e., policy "a" occurred in year "b," followed by policy "c" in year "d"). Rather, policies seeped into each other, producing a blurry--but sometimes accurate--"impression" of state power. I further suggest that the concept of policy blending can b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subsequent political initiative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s political campaigns historiography Marriage Law CONsTITUTION
原文传递
论中国的经济史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恂诚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0,共16页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经济史学的一般目标,是在研究近当代中国经济史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限制、校正和还原,研究被一般性理论所抽象掉的非经济因素,即历史文化特征、制度约束条件等。本文反对把经济理论看成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和绝对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用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某个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或者模仿西方学者发表过的某篇论文的样式,来一个“拷贝不走样”的“中国版”,并认为不宜用现代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发展基础和约束条件完全不同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经济史学的最高目标是理论、历史、统计三者高度融合,参与开创适用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史学 主流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中国国情 理论、历史和统计
原文传递
司马光儒门史学实践的内在冲突——兼论程颐、朱熹与司马光史观之差异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颖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23,共10页
司马光既有明显的史家自觉,又将史学限定在儒学门庭之内,以求道作为治史的最高目标,并且高度认同史学的鉴戒价值,以史学实践自觉承担"经之常道落实在具体历史中帝王之一心"的任务。但其儒门史学蕴含的求道、求治、求真三重价... 司马光既有明显的史家自觉,又将史学限定在儒学门庭之内,以求道作为治史的最高目标,并且高度认同史学的鉴戒价值,以史学实践自觉承担"经之常道落实在具体历史中帝王之一心"的任务。但其儒门史学蕴含的求道、求治、求真三重价值目标,造成了史学实践中的内在冲突,即求道与求治的冲突、求道与求真的冲突。前者引起历史人物评价上与程颐(也包括朱熹)的分歧,后者引起历史编纂上与朱熹的分歧。从程颐、朱熹与司马光的分歧,不仅可以加深对儒门史学内在冲突的认识,而且可以了解宋代理学与史学的学术互动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宋代史学 程朱理学 儒门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