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佛教时间观的演进历程——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中心
1
作者 许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8,共11页
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是与佛教修行解脱密切相关的时间观念,它关涉已修和未修、已断和未断。早期佛教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着力点讨论时间之于修行解脱的意义。特别是说一切有部通过对知识和对象外在性问题的讨论展开三世实有的知识论论... 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是与佛教修行解脱密切相关的时间观念,它关涉已修和未修、已断和未断。早期佛教以三世和三世法问题为着力点讨论时间之于修行解脱的意义。特别是说一切有部通过对知识和对象外在性问题的讨论展开三世实有的知识论论证,继而又在对作用与功能的区分中完成三世实有的价值论证成。在论证过程中不断强化三世和三世法的同一性,强调三世相续流转乃是有为法建立之基础,而有为法则是无为法存在之前提,这就将三世问题与一切法实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说一切有部对于以空间理解时间有着特殊的认识,主张时间、空间和概念三者通过其各自最小单位“刹那”“极微”“字”积聚而共同构成有为法。如此,则既不否定以空间理解时间的传统理路,又在相续和作用的过程中显豁出因果关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时间观 说一切有部 三世 因果
下载PDF
早期佛教世界观的演进历程——以说一切有部经论为中心
2
作者 许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三科在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中的细密分析过程中逐步成为佛教人本主义世界观的典范。五事是《俱舍论》之五位七十五法的雏形,亦是《百法明门论》产生的基础。它改变了根本说一切有部以蕴、处、界三科摄一切法的世界观。以五事摄一切法,是佛... 三科在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中的细密分析过程中逐步成为佛教人本主义世界观的典范。五事是《俱舍论》之五位七十五法的雏形,亦是《百法明门论》产生的基础。它改变了根本说一切有部以蕴、处、界三科摄一切法的世界观。以五事摄一切法,是佛教世界观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出现在说一切有部并非偶然,而是逻辑的必然。说一切有部精于论议,分别法相,被誉为佛教的经院哲学,又由于它受到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影响,其哲学思辨特质非常突出,其关注的重点亦由自身逐步拓展到整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一切有部 世界观 三科 五事
下载PDF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校勘四则
3
作者 郜林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4-45,共2页
《根有律》历来缺少必要的校勘,本文以《中华大藏经》为底本,结合几种重要的大藏经版本,对《根有律》中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作四例校勘。
关键词 根有律 中华大藏经 校勘
下载PDF
龟兹石窟新考证的佛陀重大教化事迹 被引量:4
4
作者 霍旭初 《吐鲁番学研究》 2014年第2期52-63,162,共12页
龟兹石窟新考证出了"频婆娑罗王迎佛"、"伊罗钵多罗龙王礼佛"、"佛履三道宝阶降还"等佛陀重大教化事迹,丰富了龟兹石窟佛陀教化事迹的内容,对龟兹佛教思想理念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一、对龟兹佛教说一切有... 龟兹石窟新考证出了"频婆娑罗王迎佛"、"伊罗钵多罗龙王礼佛"、"佛履三道宝阶降还"等佛陀重大教化事迹,丰富了龟兹石窟佛陀教化事迹的内容,对龟兹佛教思想理念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一、对龟兹佛教说一切有部"佛陀观"认识的深化;二、对说一切有部"过去佛"思想的深刻理解;三、龟兹石窟佛陀事迹的丰富多彩,是部派佛教经量部"譬喻师"影响的结果;四、新考证的佛陀重大教化事迹,是对龟兹佛教与石窟艺术运用"毗昙学"考察与解读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陀教化事迹 说一切有部佛陀观 毗昙学
下载PDF
龟兹石窟壁画佛学思想研究二题——说一切有部菩萨观、佛陀观探微 被引量:2
5
作者 霍旭初 《吐鲁番学研究》 2011年第2期79-87,F0003,共10页
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的“表法”艺术形式。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是龟兹石窟的思想基础。说一切有部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意识形态。以往对龟兹石窟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佛学思想研究比较薄弱甚至有所偏颇。本文以说一切有部理论体系中的阿... 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的“表法”艺术形式。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是龟兹石窟的思想基础。说一切有部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意识形态。以往对龟兹石窟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佛学思想研究比较薄弱甚至有所偏颇。本文以说一切有部理论体系中的阿毗达磨,即“毗昙学”的观点,对龟兹石窟壁画中两则反映说一切有部菩萨观与佛陀观的故事题材,作专题考察与研究。揭示龟兹石窟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征,进而认识龟兹佛教的属性和在佛教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说一切有部 菩萨观 佛陀观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持经譬喻传统与新有部之创立
6
作者 许潇 《哲学门》 CSSCI 2018年第2期265-280,共16页
说一切有部以重论著称,但在重视论藏的阿毗达磨师、毗婆沙师之外,亦不乏持经、重经的譬喻师。《大毗婆沙论》第一次将佛经分别为了义经和不了义经,这大大方便了毗婆沙师对原始佛典进行解释和拣择,使得毗婆沙师和持经譬喻师的观点差异越... 说一切有部以重论著称,但在重视论藏的阿毗达磨师、毗婆沙师之外,亦不乏持经、重经的譬喻师。《大毗婆沙论》第一次将佛经分别为了义经和不了义经,这大大方便了毗婆沙师对原始佛典进行解释和拣择,使得毗婆沙师和持经譬喻师的观点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说一切有部最根本的问题——“一切有”。毗婆沙师的主张从三世实有到三科实有都受到了持经譬喻师的广泛批评,诸法假实之争集中地体现在譬喻师对“五蕴实有”的怀疑上。世亲遵循持经譬喻师重经的传统,在说一切有部内部第一次明确否定五蕴实有而只肯定十二处、十八界实有,这使得种族的含义以及自性的内涵被重新定义,此时种族便仅仅在十八界的框架下而言,自性被限定在根、境、识而失去其本来的与具体的同类事物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一切有部 譬喻师 新有部 俱舍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