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6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的土体微观结构三维分析与分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豫川 高旭龙 +1 位作者 刘东发 黄鸿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可以得到土体颗粒(孔隙)不同测量尺度对应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值,由此实现分形维数的计算,并通过分形理论在土水特征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另外,三维化处理还可获取视孔隙率、比面等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可以作为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微观结构 三维分析 分形维数
下载PDF
Adverse Effects of Permanent Waving and Hair Relaxation—Assessment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2
作者 Tokuya Omi Seiji Kawana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Permanent waving is very popular in Japan. Polypeptide chains (main chains) form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hair, and they are lined up longitudinally. Hair relaxation is also called straight permanent waving, and th... Permanent waving is very popular in Japan. Polypeptide chains (main chains) form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hair, and they are lined up longitudinally. Hair relaxation is also called straight permanent waving, and there are methods that change curly or wavy hair into straight hair. Hair damage as a result of winding, combing, and using high-temperature hairdressing irons is also often seen.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SEM) we showed broken hairs and hair damage caused by permanent wave solutions. The hair damage is obvious when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the condition of the hair surface, condition of the cuticle, etc. Hair swelling by permanent wave solutions, manipulations such as winding, etc., inadequate rinsing with water, procedures on injured hair at the outset, etc., are considered possible reasons for any of these types of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Waving HAIR RELAX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sem) HAIR Damage
下载PDF
Evolution of pore systems in low-maturity oil shales during thermal upgrading--Quantified by dynamic SEM and machine learning
3
作者 Jun Liu Xue Bai Derek Elsworth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739-1750,共12页
In-situ upgrading by heating is feasible for low-maturity shale oil,where the pore space dynamically evolves.We characterize this response for a heated substrate concurrently imaged by SEM.We systematically follow the... In-situ upgrading by heating is feasible for low-maturity shale oil,where the pore space dynamically evolves.We characterize this response for a heated substrate concurrently imaged by SEM.We systematically follow the evolution of pore quantity,size(length,width and cross-sectional area),orientation,shape(aspect ratio,roundness and solidity)and their anisotropy—interpreted by machine learning.Results indicate that heating generates new pores in both organic matter and inorganic minerals.However,the newly formed pores are smaller than the original pores and thus reduce average lengths and widths of the bedding-parallel pore system.Conversely,the average pore lengths and widths are increased in the bedding-perpendicular direction.Besides,heating increases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pores in low-maturity oil shales,where this growth tendency fluctuates at<300℃ but becomes steady at>300℃.In addition,the orientation and shape of the newly-formed heating-induced pores follow the habit of the original pores and follow the initi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pore orientation and shape.Herein,limited anisotropy is detected in pore direction and shape,indicating similar modes of evolution both bedding-parallel and bedding-normal.We propose a straightforward but robust model to describe evolution of pore system in low-maturity oil shales during he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maturity oil shale Pore elongation Organic matter pyrolysis In-situthermal upgrad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Machine learning
下载PDF
基于SEM和MIP试验结构性黏土压缩过程中微观孔隙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80
4
作者 张先伟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拓勇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为探求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微结构形态的演化规律,对湛江结构性黏土进行室内压缩试验,通过真空冷冻升华干燥法对天然土和压缩后土制样,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和压汞试验,基于灰度计算土的三维孔隙率,分析压缩过程中微观孔隙的变化规... 为探求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微结构形态的演化规律,对湛江结构性黏土进行室内压缩试验,通过真空冷冻升华干燥法对天然土和压缩后土制样,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和压汞试验,基于灰度计算土的三维孔隙率,分析压缩过程中微观孔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二值化处理获得的二维孔隙率,三维孔隙率物理意义明确,求取方法简单,有较高准确性。湛江天然黏土孔径为1.0~0.1μm的小孔隙组占优,其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的73%。压缩过程中,P>k前,各孔径组分变化甚微。P>k后,随压力的增大,小孔隙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各孔隙组对外力的敏感度与孔隙体积含量正相关。由于压汞过程存在"瓶颈"效应,其结果可能会夸大小孔隙的分布密度而低估大孔隙的分布密度。结构性黏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形态的演化可分为结构微调、结构破损、结构固化3个阶段。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土的变形机制,为结构性土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结构性黏土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压汞试验 结构屈服压力 微观孔隙 孔隙率
下载PDF
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5
作者 马勇 钟宁宁 +2 位作者 黄小艳 郭州平 姚立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纳米级孔隙组成了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通过对页岩样品的连续切割和成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三维重建页岩的空间分布。依据不同岩石组分灰度值的差异,可以将页岩内的孔隙、有机质、黄铁矿... 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纳米级孔隙组成了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通过对页岩样品的连续切割和成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三维重建页岩的空间分布。依据不同岩石组分灰度值的差异,可以将页岩内的孔隙、有机质、黄铁矿等分割提取出来,不仅可以三维展示其空间分布形态,还可以对孔隙的分布特征和孔隙度等参数进行定量计算。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在页岩纳米孔隙中的应用,将给页岩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FIB-sem 页岩纳米孔隙 三维重构
下载PDF
块状非晶剪切带和微裂纹形核扩展的SEM原位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金许 褚武扬 +1 位作者 高克玮 乔利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在扫描电镜(SEM)中对Zr_(57)Cu_(15.4)Ni_(12.6)Al_(10)Nb_5块状非晶单边缺口试样进行了原位拉伸;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剪切带的三维形貌。研究表明,拉伸时缺口前方产生剪切带,它们逐步发展、长大,尽管剪切带由剪应力产生,正应力... 在扫描电镜(SEM)中对Zr_(57)Cu_(15.4)Ni_(12.6)Al_(10)Nb_5块状非晶单边缺口试样进行了原位拉伸;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剪切带的三维形貌。研究表明,拉伸时缺口前方产生剪切带,它们逐步发展、长大,尽管剪切带由剪应力产生,正应力在其形成和扩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剪切带相交时会形成割阶,其长度随相交剪切带中应变量升高而增大,当主剪切带中应变集中足够大后,剪切微裂纹沿主剪切带和基体的交界线形核扩展,并沿剪切面向试样内部扩展几十微米;在正应力作用下,该剪切(Ⅱ型)裂纹张开成Ⅰ型,并快速贯穿试样厚度,然后沿横向快速扩展导致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 原位拉伸 剪切带 微裂纹 扫描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激光晶体位错蚀坑的SEM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权纪亮 谢致薇 +4 位作者 杨元政 陈先朝 李文涛 刘了 武南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4-1007,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技术研究激光晶体缺陷,给出了经腐蚀过后Nd∶YAG晶体表面位错蚀坑的清晰图片和元素分布定量信息,同时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YAG晶体位错腐蚀坑呈三角锥状,腐蚀坑杂质元素... 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技术研究激光晶体缺陷,给出了经腐蚀过后Nd∶YAG晶体表面位错蚀坑的清晰图片和元素分布定量信息,同时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YAG晶体位错腐蚀坑呈三角锥状,腐蚀坑杂质元素分布较多,主要元素含量偏离晶体完整区成份;位错腐蚀坑稀疏区与密堆区元素分布及含量不同。并讨论了位错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能谱 激光晶体 位错
下载PDF
SEM/EDS分析纳米TiN颗粒在SiC陶瓷中的分布状况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玲洁 郭兴忠 +2 位作者 杨辉 朱潇怡 李海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36,共3页
采用水基喷雾造粒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粉体,并借助二步成型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陶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SEM/EDS)研究了纳米TiN颗粒在SiC/纳米TiN复合粉体、素坯及烧结体过程中的分布状态,借此评价制备... 采用水基喷雾造粒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粉体,并借助二步成型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陶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SEM/EDS)研究了纳米TiN颗粒在SiC/纳米TiN复合粉体、素坯及烧结体过程中的分布状态,借此评价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相分布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SIC TIN
下载PDF
膨胀叶丝微观结构的SEM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孔臻 李斌 +2 位作者 常纪恒 林玉红 乔学义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叶丝膨胀前后的表面和断面显微结构变化,对不同膨胀强度下叶丝断面的SEM照片进行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未膨胀的叶丝组织结构紧密,表皮细胞向内凹陷,呈褶皱状;膨胀后的叶丝组织结构疏松,...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叶丝膨胀前后的表面和断面显微结构变化,对不同膨胀强度下叶丝断面的SEM照片进行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未膨胀的叶丝组织结构紧密,表皮细胞向内凹陷,呈褶皱状;膨胀后的叶丝组织结构疏松,表皮细胞向外凸出,表面光滑、褶皱减少;随着膨胀强度的增加,孔隙直径〈4μm的孔隙数量减少,孔隙直径〉4μm的孔隙数量增加。孔隙直径〈6μm的孔隙总面积减小,孔隙直径〉6μm的孔隙总面积增加。对于CO2膨胀叶丝,孔隙直径〈2μm时孔隙数量和孔隙总面积与叶丝的膨胀率线性关系极显著。对于科创膨胀叶丝,孔隙直径为2~4μm时孔隙数量和孔隙总面积与叶丝的膨胀率线性关系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叶丝 扫描电镜(sem) 孔隙结构 膨胀率
下载PDF
不同粒级辉钼矿的XRD和SEM及其可浮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慧 何廷树 +2 位作者 王宇斌 靳建平 袁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88-3592,共5页
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级的辉钼矿回收难度较大,易损失在尾矿中。为了分析不同粒级辉钼矿可浮性差异,揭示细粒级辉钼矿可浮性恶化的原因,以-150+74,-74+45,-45+38和-38μm四个粒级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辉钼矿纯矿物浮选试验,首次利用X射... 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级的辉钼矿回收难度较大,易损失在尾矿中。为了分析不同粒级辉钼矿可浮性差异,揭示细粒级辉钼矿可浮性恶化的原因,以-150+74,-74+45,-45+38和-38μm四个粒级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辉钼矿纯矿物浮选试验,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对四个粒级辉钼矿的可浮性及其晶型特征和外在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粒级的减小,辉钼矿的可浮性降低,浮选效果恶化,且辉钼矿的可浮性由非极性、低能、疏水的"面"和活泼、亲水的"棱"的面积比决定。辉钼矿在受外力作用下由粗粒级变成细粒级过程中,首先主要是沿解理面破裂,然后沿断裂面的破裂增多,导致面棱比减小,辉钼矿的可浮性下降;同时辉钼矿晶型结构由3R亚稳定状态转变为2H型稳定状态。此外,与3R型的粗粒级辉钼矿相比,微细粒级辉钼矿以2H型为主,且其(002)晶面的面间距逐渐增大,导致水分子容易进入晶体结构内部,并在矿物表面形成水化膜,辉钼矿亲水性增强。晶型的不同使不同粒级辉钼矿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面间距的增大则使辉钼矿断裂面暴露的亲水性钼-硫键数目增多,两者是细粒级辉钼矿亲水性增强及可浮性下降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辉钼矿 可浮性 粒级 晶型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煤中黄铁矿表面细菌氧化的XRD及SEM/TEM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东晨 张明旭 陈清如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1-765,共5页
借助于XRD和SEM/TEM等表面分析测试技术,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经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对比,同时采用了氧化剂(H2O2)对黄铁矿表面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与氧化剂... 借助于XRD和SEM/TEM等表面分析测试技术,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经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对比,同时采用了氧化剂(H2O2)对黄铁矿表面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与氧化剂(H2O2)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不同.从黄铁矿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来看,氧化剂氧化的结果多出现钮扣状的片起,表现为较为剧烈的直接强氧化作用,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则呈现坑蚀,表现为相对缓和的吸附氧化作用.这为研究细菌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氧化亚铁硫杆菌 双氧水 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下载PDF
脱落种植体表面刮治与喷砂处理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英 谢颂海 +2 位作者 阮宏 丁小军 余优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观察刮治和喷砂对脱落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脱落的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进行表面刮治和喷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下观察形态,用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 目的观察刮治和喷砂对脱落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脱落的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进行表面刮治和喷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下观察形态,用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 SEM下观察,刮治能够清洁种植体表面,喷砂后能进一步清洁种植体表面。元素分析表明喷砂能够大幅降低脱落种植体表面的C元素含量(P<0.05),提升种植体表面Ti元素的原子百分比(P<0.05)。结论在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中,进行喷砂处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X射线能谱仪(EDS) 喷砂 种植体表面处理 种植体周围炎
下载PDF
基于SEM分析的粒化高炉矿渣混凝土自愈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东升 丁晓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56,共3页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两种水胶比、三种代砂率的粒化高炉矿渣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与普通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的自愈能力均随水胶比的增...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两种水胶比、三种代砂率的粒化高炉矿渣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与普通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的自愈能力均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微观表现为冻后的微裂缝发生二次水化作用,产生新的水化产物填充微裂缝,使混凝土结构变得致密,宏观表现为抗压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化高炉矿渣 自愈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粘土固化浆液固结过程的SEM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星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40,共7页
分析了粘土固化浆液中各组分的水化反应过程以及固化剂的催化机理,用SEM方法研究了粘土固化浆液固结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反应产物的微观结构,证实了固化剂的催化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粘土固化浆液的固结模型。
关键词 固结机理 粘土固化浆液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基于XRD和SEM的含碳微细粒金矿氧化焙烧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跃新 靳建平 +3 位作者 李慧 雷大士 王宇斌 谷晓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2-1598,共7页
含碳微细粒金矿是世界难处理金矿主要类型,且储量巨大,矿石中的有机碳、石墨碳能吸附溶液中的金氰络合物,因而含碳金矿在浸出之前需进行预处理。氧化焙烧是应用时间最长、可靠性和适应性最好的预处理工艺,已经成功的用于生产实践。针对... 含碳微细粒金矿是世界难处理金矿主要类型,且储量巨大,矿石中的有机碳、石墨碳能吸附溶液中的金氰络合物,因而含碳金矿在浸出之前需进行预处理。氧化焙烧是应用时间最长、可靠性和适应性最好的预处理工艺,已经成功的用于生产实践。针对传统氧化焙烧法存在生产成本高,收尘系统复杂等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焙烧工艺和设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氧化焙烧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关于焙烧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对于焙烧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氧化焙烧技术的发展。焙烧时间是影响焙烧效果的关键因素,决定化学反应进度及物相变化程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焙烧温度650℃),对含碳微细粒金矿石进行焙烧-浸出试验,首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含碳金矿及焙砂进行分析表征,进而揭示氧化焙烧过程中碳质物的氧化、矿石晶体结构变化、物相变化等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机理。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高岭石、黄铁矿和石墨等;矿石中自然金粒度微细,以5~10μm粒级为主,部分微粒自然金被石英、碳质组成的碎屑包裹;碳质(有机碳和石墨碳)含量高、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焙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直接浸出时,金浸出率仅为12.50%,碳质的"劫金"作用显著;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先逐渐增大后变化平稳,焙烧时间为2h时,金浸出率最高;当焙烧时间为1h时,绢云母发生了脱羟基变化,高岭石分解生成蒙脱石,黄铁矿氧化为赤铁矿,碳质(有机碳和石墨碳)氧化且产生CO_2,但未完全氧化,此时焙砂中石英的d_(100)和d_(101)值以及平均孔径较小,不利于浸出剂的扩散,导致金浸出率仅为58.09%;当焙烧时间为1.5h时,白云石开始分解,碳质已完全燃烧,产生的CO_2使微孔数量增多,有利于浸出剂的扩散,此时金浸出率增加到73.34%;当焙烧时间为2h时,白云石分解较完全,焙砂中有MgO生成,此时焙砂中石英的d_(101)值达到最大值(4.255 03nm),焙砂松散密度变大且孔容和平均孔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09 954cm^3·g^(-1)和6.64080nm,焙砂中产生的微孔最多,增加了浸出剂的扩散通道,有利于金的浸出,金浸出率也达到了最大值(91.28%);当焙烧时间为3h时,焙砂表面生成Ca_2SiO_4和CaSO_4等在高温时易形成低熔点物质,发生微弱的烧结现象,导致颗粒内部的微孔被填充、闭合,微孔减少,孔容和平均孔径降低,内部结构变得致密,不利于浸出剂的扩散,同时造成金的浸出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微细粒金矿 氧化焙烧 晶型结构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两种钛种植体骨界面SEM观察和电子探针元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强 丁仲鹃 +2 位作者 梁星 董宝财 张庆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研究钛种植体的两种表面形态与其骨结合界面的关系。方法:在猴下颌磨牙区分期分别植入CDIC和ITI-TPS钛种植体,对界面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元素分析。结果: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后1个月的界面只有少量的骨形成;1~3... 目的:研究钛种植体的两种表面形态与其骨结合界面的关系。方法:在猴下颌磨牙区分期分别植入CDIC和ITI-TPS钛种植体,对界面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元素分析。结果: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后1个月的界面只有少量的骨形成;1~3个月的ITI-TPS种植界面的骨形成较CDIC者明显;种植后1年,二者未见明显差别。元素分析,界面钛、钙、磷相互渗透,各期ITI-TPS界面钛的渗透密度均较相应时期CDIC者高。结论:埋植后1~3个月,ITI-TPS种植体骨整合性优于CDIC种植体,但随时间的延长,两种种植体均可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界面。ITI-TPS种植体渗透至界面周围组织的钛离子多于CDIC种植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骨整合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电子探针
下载PDF
SEM扫描云纹法相移技术在MEMS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福隆 尚海霞 谢惠民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4-259,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扫描电镜 ( SEM)扫描云纹法的相移新技术 ,通过 SEM系统控制电镜电子束扫描线移动 ,对获取的云纹图像实现 0~ 2π范围内的四步相移 ,从而获得了更高的位移测量灵敏度 .同时对 SEM相移实验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 本文提出一种扫描电镜 ( SEM)扫描云纹法的相移新技术 ,通过 SEM系统控制电镜电子束扫描线移动 ,对获取的云纹图像实现 0~ 2π范围内的四步相移 ,从而获得了更高的位移测量灵敏度 .同时对 SEM相移实验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微电子机械系统构件的虚应变分析中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扫描云纹法 相移技术 MEMS 云纹图像 四步相移 虚应变 微电子机械系统
下载PDF
铜导线短路熔痕的SEM/EDS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文玉秀 王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7,共4页
在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中,为更好地区分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的熔痕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2种熔痕的形貌和相应的元素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表观形貌特征和元... 在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中,为更好地区分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的熔痕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2种熔痕的形貌和相应的元素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表观形貌特征和元素成分具有明显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熔痕表面所含的气孔、元素种类及导线本体与熔痕之间的过渡区方面,一次短路熔痕表面气孔多,元素种类少,导线与熔痕之间有明显界限,二次短路熔痕则相反。该研究结果可以区分短路熔痕形成的环境气氛,以此判断导线短路熔痕类型,为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导线 扫描电子显微镜/射线能谱仪(sem/EDS) 短路熔痕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膨润土持水特性试验研究及其SEM微观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彤 王兴翠 张俊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90-96,共7页
膨润土作为缓冲或回填材料,具有吸水性极强、膨胀性较大、渗透性极低等特性。膨润土在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时,因其湿胀干缩产生的裂缝会导致工程屏障受到破坏。因此,对具有高膨胀性的膨润土的持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 膨润土作为缓冲或回填材料,具有吸水性极强、膨胀性较大、渗透性极低等特性。膨润土在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时,因其湿胀干缩产生的裂缝会导致工程屏障受到破坏。因此,对具有高膨胀性的膨润土的持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分别运用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对膨润土进行了持水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吸力范围内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联合用蒸汽平衡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特定吸力点(367.54、149.51、71.12、38.00 MPa)的膨润土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膨润土的持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均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滤纸法量测的试验数据,运用origin软件获得了Fredlund and Xing(1994)提出的模型参数,通过建立模型参数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公式。膨润土的微观定性分析表明:随着吸力的增大,膨润土集聚体逐渐增大,膨润土颗粒之间也越紧密;孔隙数量随着吸力的增大而减少、孔径也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滤纸法 蒸汽平衡法 持水特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基于SEM和XRD微观测试下单掺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庆 朱袁洁 +3 位作者 许耀 胡杰 吴晓涛 王石林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透水混凝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的路面材料,但其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仍难以满足工程需求,而矿物掺合料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故在透水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成为新的增强措施.文中对比分析了单掺15%的粉煤灰、矿粉、硅灰在7 d... 透水混凝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的路面材料,但其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仍难以满足工程需求,而矿物掺合料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故在透水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成为新的增强措施.文中对比分析了单掺15%的粉煤灰、矿粉、硅灰在7 d、28 d和56 d养护龄期的基本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透水混凝土胶结层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矿粉、硅灰使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依次递减,其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减小;但3种掺合料的掺入均可较大幅度地提升透水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其中以矿粉的改性效果最佳,其抗压强度可达31.8 MPa,满足轻型机动车路面的强度要求;微观测试表明,掺入15%矿粉的透水混凝土水化产物表面晶体排布整齐,水化反应更彻底,生成大量C-S-H凝胶,内部微孔被填充,结构变得致密,抗压强度最大,与宏观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透水性能 抗压强度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