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龚燕飞 曾庆仁 +3 位作者 张祖萍 林雪迟 蔡力汀 言敢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3,124,共6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方法选取转铁蛋白、核苷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黄体酮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与维生素组合等5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作为考察因素,每种因素选取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采用正交设计,以RPM...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方法选取转铁蛋白、核苷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黄体酮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与维生素组合等5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作为考察因素,每种因素选取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采用正交设计,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配制16种条件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动态观察和AKP组化染色法及直观法分析法获得不同培养条件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的结果。结果第2,4,9,13,14孔中的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增殖现象,其细胞AKP检测值也相应较高,各孔中培养细胞的AKP值经直观分析表明促进细胞增殖最佳因素组合为C1B1A1,即转铁蛋白、核苷酸、bFGF。结论转铁蛋白、核苷酸、bFGF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童虫 细胞增殖 B-FGF 细胞体外培养 转铁蛋白 AKP 核苷酸 种条 必需氨基酸 培养液
下载PDF
钉螺运动生物学研究 Ⅲ.钉螺吸附能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昌浩 常汉斌 +7 位作者 马亮 唐超 石佑恩 蔡顺德 王场 叶廉 何敏 潘昭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采用挂丝法和干粉法研究了钉螺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螺龄钉螺吸附力不同,孵出第1d螺在玻璃板上吸附力最小,平均吸附力为0.084 5毫牛(mN),最小为0.056 8mN,随着螺龄增大,吸附力逐渐增强,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为13.271 7mN,最大吸... 本文采用挂丝法和干粉法研究了钉螺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螺龄钉螺吸附力不同,孵出第1d螺在玻璃板上吸附力最小,平均吸附力为0.084 5毫牛(mN),最小为0.056 8mN,随着螺龄增大,吸附力逐渐增强,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为13.271 7mN,最大吸附力为25.348 6mN。但以各螺龄螺头足部软体吸附的每mm^2单位面积相比,则以第7wk螺最强,为13.875 7mN/mm^2。软体单位面积吸附力,随螺龄增大,逐渐增强,到第7wk时达高峰,以后则逐渐减弱。解释了现场观察中“小螺”失散率明显低于“大螺”的原因。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是其平均体重的13倍,表明在江河洲滩上钉螺起动的水力学条件要比同体重的泥砂大得多,因而研究钉螺在江河渠系中扩散迁移规律时,尤其是起动规律时,钉螺的吸附力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吸附能力 运动生物学
下载PDF
sIL-13Rα2抑制IL-13介导的NIH-3T3胶原I的合成及血吸虫病肝组织中sIL-13Rα2/IL-13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静 王维 +6 位作者 李小月 储德勇 闻慧琴 周银娣 张诗海 罗庆礼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研究在成纤维细胞NIH-3T3中IL-13可溶性受体sIL-13Rα2对IL-13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L-13Rα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ELISA和RT-PCR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0、6、8、10和12w不同... 目的研究在成纤维细胞NIH-3T3中IL-13可溶性受体sIL-13Rα2对IL-13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L-13Rα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ELISA和RT-PCR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0、6、8、10和12w不同感染时期肝脏组织IL-13和sIL-13Rα2表达和转录水平。构建sIL-13Rα2表达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NIH-3T3,用IL-13(50ng/mL)刺激转染后成纤维细胞NIH-3T3,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该细胞分泌的Ⅰ型胶原。结果感染后小鼠肝脏肉芽肿组织中IL-13和sIL-13Rα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第8wIL-13水平达到高峰(16.1586pg/mL),随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3.4146pg/mLP=0.017);第10wsIL-13Rα2的分泌达到高峰(4827.426pg/mL),以后逐渐减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4057.112pg/mLP=0.021)。IL-13和sIL-13Rα2的mRNA转录趋势和ELISA检测结果相符合,均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分别在第8w和第10w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小鼠(P=0.033;P=0.025)。实验组(sIL-13Rα2=2mg/mL)Ⅰ型胶原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低8.83%(P=0.01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减低7.41%(P=0.031)。结论sIL-13Rα2在NIH-3T3细胞中对IL-13有抑制作用,提示sIL-13Rα2在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13Rα2 IL-13 NIH-3T3 日本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利用基因免疫进行日本血吸虫Sj22蛋白抗体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海林 宋凯 +4 位作者 叶赛 宋怀光 刘锋 徐斌 张庆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应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Sj22蛋白的抗体,并研究CpG佐剂和蛋白加强策略在增强基因免疫效果中的作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小鼠,实验动物分为4组:A组注射pVAX1-sj22质粒100μg/只;B组注射pVAX1-sj22质粒50μg/只,同时注射CpG佐... 应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Sj22蛋白的抗体,并研究CpG佐剂和蛋白加强策略在增强基因免疫效果中的作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小鼠,实验动物分为4组:A组注射pVAX1-sj22质粒100μg/只;B组注射pVAX1-sj22质粒50μg/只,同时注射CpG佐剂20μg/只;C、D组注射pcDNA3.1-sj22质粒100μg/只。分别在0、3、6周进行免疫,第9周A、B、C组用30μg重组sj22蛋白加强免疫,D组则用pcDNA3.1-sj22质粒100μg加强免疫。第0、9、10周割尾采血,使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效价测定,Westernblot验证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使用基因免疫的方法获得了针对Sj22的特异性抗血清,CpG佐剂能够有效降低质粒用量,基因免疫-蛋白加强的策略使得抗体的滴度提高了40~12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免疫 抗体 CpG佐剂 日本血吸虫 Sj22
下载PDF
维生素E抑制家兔肝脏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廖力 张愉快 +1 位作者 刘彦 王可耕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68,共2页
本研究观察了维生素E对家兔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肝脏虫卵肉芽肿的作用。结果显示:维生素E对成虫无杀伤作用,而可抑制虫卵肉穿肿反应,虫卵肉穿肿直径较对照组小25.88%。说明:维生素E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 本研究观察了维生素E对家兔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肝脏虫卵肉芽肿的作用。结果显示:维生素E对成虫无杀伤作用,而可抑制虫卵肉穿肿反应,虫卵肉穿肿直径较对照组小25.88%。说明:维生素E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维生素E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日本血吸虫 虫卵肉芽肿 抑制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26ku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序列分析
6
作者 唐小牛 汪学龙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大陆株 2 6ku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pBK SjGST并进行序列分析 ,为进一步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及保护性免疫研究提供条件。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 2 6kuGST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以...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大陆株 2 6ku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pBK SjGST并进行序列分析 ,为进一步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及保护性免疫研究提供条件。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 2 6kuGST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总RNA为模板 ,通过RT PCR合成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6kuGST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 pGEM T载体 ,经双酶切及PCR鉴定后 ,再亚克隆入 pBK CMV真核表达质粒 ,构建重组质粒pBK SjGST ,转化到大肠杆菌BL2 1感受态细胞 ,提取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PCR、pGEM T SjGST及 pBK SjGST分别经双酶切获得一特异性基因片段 .经测序分析该片段具有一个 670bp的全基因序列 ,而其开放阅读框 (openreadingframe,ORF)为 65 7bp ,编码 2 18个氨基酸 ,并对其基因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6kuGST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真核表达载体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蛋白质分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丽妮 刘浪 +5 位作者 陈隆望 欧晓霞 康星星 汪世平 田智 刘立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采用自制的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模拟装置法对比法,初步观察蛋白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Schistosoma japanicummiracidia)的趋向作用及其在"模拟钉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制的钉螺模拟装置——玻璃盲管,取钉螺模拟装... 目的采用自制的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模拟装置法对比法,初步观察蛋白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Schistosoma japanicummiracidia)的趋向作用及其在"模拟钉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制的钉螺模拟装置——玻璃盲管,取钉螺模拟装置四支,标号为A、B、C、D。A管装满去氯水,B管装满螺SCW液,C管装满去离子的SCW液,D管装满去离子去蛋白质的SCW液。在玻璃平底圆盘中注入刚孵出的毛蚴悬液200 ml(毛蚴密度约20个/ml),静置3 min,让毛蚴在容器内自由活动并均匀分布。然后将钉螺模拟装置同时放入玻璃圆盘中,5 min后将装置同时取出,进行观察和计数比较。结果 B管与C管毛蚴数明显高于A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管与D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质分子对毛蚴的吸引作用很小,没有明显的排斥作用,也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在钉螺吸引毛蚴的理论方面可以不考虑蛋白质分子的趋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毛蚴 钉螺 趋向作用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尾蚴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学与抗原性初步研究
8
作者 龚燕飞 张祖萍 +4 位作者 林雪迟 蔡春 曾庆仁 张顺科 孙科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培养技术,分析培养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抗原性。方法采用改良RPMI-1640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作体外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一般形态,取培养3周的细胞作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并用SDS-PAGE、Western...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培养技术,分析培养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抗原性。方法采用改良RPMI-1640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作体外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一般形态,取培养3周的细胞作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并用SDS-PAGE、Western blot技术、免疫荧光和凝集试验检测其抗原性。结果在培养早期,细胞呈半悬浮状并向培养瓶中心聚集生长,观察到细胞分裂增殖现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生长繁殖速度渐渐减慢,培养至8周,多数细胞死亡。培养3周的细胞,大小不均,呈多形性,大部分细胞呈高核质比率,仅少数细胞胞浆较丰富。电镜观察培养细胞表面呈现特殊结构。SDS-PAGE和Immunoblot分析表明:尾蚴细胞与尾蚴虫体的蛋白带谱大体相似,感染兔血清对尾蚴虫体和尾蚴培养细胞抗原分子识别的条带略有不同。用尾蚴培养细胞与感染兔血清作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检测,二者均可出现特异性结合。结论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在体外出现有限增殖,该细胞在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尾蚴细胞 体外培养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