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ulture Conditions on Growth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Production from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被引量:5
1
作者 ZHU Luying ZHANG Xuecheng +1 位作者 REN Xueying ZHU Qinghu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initial pH, salinity of culture medium,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on growth and doco- sahexaenoic acid (C22 : 6 n-3, DHA) production from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OUC88 were investiga...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initial pH, salinity of culture medium,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on growth and doco- sahexaenoic acid (C22 : 6 n-3, DHA) production from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OUC88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initial pH and salinity level of the medium for DHA production were 23℃, 7.0 and 18, respectively. Glucose was proved the best carbon source for the growth and DHA production from S. limacinum. Among the nitrogen sources tested, soybean cake hydrolysate, a cheap by-product,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DHA in S. lima- cinum cells. In addition,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sources in the medium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ell biomass; however, accumulation of DHA in cells was mainly stimulated by the ratio of C/N in the medium. Under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 tions, the maximum DHA yield achieved in flasks was 4.08 g L-1 after 5 d of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conditions DHA production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下载PDF
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欢 王培培 +5 位作者 吴建东 李苗苗 刘鑫 曾洋洋 赵峡 于广利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从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特性分析。方法采用热水提取并结合Q-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从中获得2种多糖组分(SLW1和SLW2)。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 目的从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特性分析。方法采用热水提取并结合Q-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从中获得2种多糖组分(SLW1和SLW2)。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甲基化和核磁共振碳谱(13 C-NMR)法分别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2种多糖均以Gal为主(>75%),且含有少量的Glc、Man和GlcN;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8kD和103.8kD;FTIR显示它们均属于硫酸多糖,其硫酸酯基主要位于半乳糖残基的C6位。结论结构分析表明:SLW2中含有→6)Galf(1→、→5)Galf(1→、→3,4)Galp(1→、→3)Galp(1→以及→4,6)Galp(1→等多种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硫酸半乳聚糖 纯化 结构分析
原文传递
来源于裂壶藻渣的外泌体制备、鉴定及其抗黑色素生成功效初探
3
作者 欧阳贵锦 王海燕 +1 位作者 杨沈涛 韩大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2-977,9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来源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的外泌体的医美功能.[方法]从提取藻油后的裂壶藻废渣中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流式分析仪(NanoFCM)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其中... [目的]初步探究来源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的外泌体的医美功能.[方法]从提取藻油后的裂壶藻废渣中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流式分析仪(NanoFCM)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其中的蛋白浓度,并建立黑点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模型测试外泌体抗黑色素生成功效.[结果]TEM结果可见裂壶藻源外泌体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杯状形态,NanoFCM测得外泌体浓度2.96×10^(12)mL^(-1),粒径为(90.8±19.9)nm;黑点青鳉实验证实裂壶藻源外泌体导致黑色素斑数量减少,具有显著的抗黑色素生成功效,且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裂壶藻渣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和抗黑色素生成功效测试模型,为其高值化利用及美白功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裂壶藻 抗黑色素生成功效 黑点青鳉模型
下载PDF
碳、氮源浓度和培养时间对裂殖壶菌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路英 张学成 +2 位作者 宋晓金 况成宏 孙远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8,共6页
对细胞干重的测定和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碳、氮源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下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0UC88的生长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在含有9%的葡萄糖和6%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生物量达到最高,为25.92... 对细胞干重的测定和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碳、氮源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下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0UC88的生长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在含有9%的葡萄糖和6%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生物量达到最高,为25.92g/L;在含有6%的葡萄糖和2%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总脂含量以及总脂中的DHA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0.56%和35.83%。另外,不同生长时期内裂殖壶菌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不同。在培养到第4~5天,细胞的生物量、总脂以及DHA产量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生物量 脂肪酸组成 碳氮源浓度 培养时间
下载PDF
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亮华 李浩洋 +6 位作者 李彬 廖梅杰 陈骏佳 班甲 荣小军 李强 王印庚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7,共7页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C组和D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吞噬活性、肠道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体腔液呼吸爆发活性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AKP、LZM、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裂壶藻各处理组刺参成活率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1.25%-2.0%裂壶藻添加量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免疫酶活性;饲料中添加1.25%裂壶藻能够显著增加刺参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的消化活性:裂壶藻有作为刺参营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免疫力 裂壶藻 消化酶
下载PDF
裂殖壶菌诱变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永 臧晓南 +1 位作者 徐涤 张学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4-58,共5页
首次采用紫外诱变和喹禾灵筛选的方法,选育出2株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高的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突变菌株OUC002和OUC007,其中OUC002生物量(6.82g·d-1·L-1)和DHA含量(15.31%),分别比对照菌株OUC16... 首次采用紫外诱变和喹禾灵筛选的方法,选育出2株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高的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突变菌株OUC002和OUC007,其中OUC002生物量(6.82g·d-1·L-1)和DHA含量(15.31%),分别比对照菌株OUC168提高8.08%和13.74%;OUC007生物量(7.04g·d-1·L-1)和DHA含量(17.33%),比对照菌株分别提高11.57%和28.75%。通过GC-MS(气质联用)对OUC007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DHA含量达到脂肪酸的37.28%。本研究为裂殖壶菌的发酵生产提供了性状优良的菌种,并为裂殖壶菌菌种选育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喹禾灵 紫外线 脂肪酸组成 DHA
下载PDF
裂壶藻渣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7
7
作者 胡晓 武琼 +4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吴燕燕 林婉玲 戚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6,共6页
本实验以裂壶藻渣酶解产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活性为评价指标,探讨温度、p H值、食品辅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及人工胃肠道模拟环境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实验以裂壶藻渣酶解产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活性为评价指标,探讨温度、p H值、食品辅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及人工胃肠道模拟环境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100℃的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裂壶藻渣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影响不明显;在酸性环境中酶解产物可以较好地保持活性;蔗糖及Na Cl对酶解产物活性影响不显著,葡萄糖在质量分数2%~10%范围内,随质量分数提高,对其活性的影响渐增;防腐剂山梨酸钾对酶解产物活性的影响略强于苯甲酸钠;金属离子对样品活性的影响大小为:Zn2+>Cu2+>K+>Ca2+;体外模拟胃肠实验中,酶解产物经胃肠液处理后其活性保持率可达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抗氧化 酶解产物 稳定性
下载PDF
植物激素对裂殖壶菌生长与DH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青 宋益民 +3 位作者 范鸣浩 臧晓南 徐涤 张学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57,共5页
研究了6种植物激素(BA、GA、KT、IBA、NAA和IAA)对裂殖壶菌OUC175生长和DH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浓度条件下,6种植物激素都能不同程度提高裂殖壶菌生长速度和DHA含量,但是浓度过高产生抑制作用。6种植物激素对裂殖壶菌生物量和... 研究了6种植物激素(BA、GA、KT、IBA、NAA和IAA)对裂殖壶菌OUC175生长和DH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浓度条件下,6种植物激素都能不同程度提高裂殖壶菌生长速度和DHA含量,但是浓度过高产生抑制作用。6种植物激素对裂殖壶菌生物量和DHA含量的适宜浓度分别是:BA,3mg/L;KT,10mg/L;GA,1mg/L;IBA,3mg/L;NAA,6mg/L;IAA,3mg/L。BA在添加量3mg/L时,裂殖壶菌的生物量和DH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7.1%和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植物激素 发酵 生物量 DHA
下载PDF
裂壶藻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晓 刘晶 +7 位作者 高颖 李瑞杰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吴燕燕 戚勃 荣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5,共8页
该研究以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渣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得裂壶藻酶解物(S. limacinum hydrolysate, SLH),分析其美拉德反应条件,同时探究其不同超滤组分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 该研究以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渣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得裂壶藻酶解物(S. limacinum hydrolysate, SLH),分析其美拉德反应条件,同时探究其不同超滤组分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MR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还原糖为核糖、糖肽质量比为1∶1、反应pH为9、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 h时,SLH的MRPs还原力(5 mg·mL^(-1))为1.24,DPPH自由基清除率(12.5 mg·mL^(-1))为88.62%。将SLH经超滤后分别得到SLH-1 (<5 kD)、SLH-2 (<10 kD)和SLH-3 (<50 kD)组,发现SLH-1组在美拉德反应前后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将SLH-1组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后分别得到SLH-1-Ⅰ、SLH-1-Ⅱ、SLH-1-Ⅲ和SLH-1-Ⅳ组,发现分子量较大的SLH-1-Ⅰ组经美拉德反应修饰后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还原力(2 mg·mL^(-1))为0.741,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5 mg·mL^(-1))为79.41%。此外,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美拉德反应可导致酪氨酸(Tyr)、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色氨酸(Trp)等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但对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酶解物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活性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外源添加剂促进裂殖壶菌合成DHA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申强 罗玮 +1 位作者 姜易彤 余晓斌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提高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产量,根据裂殖壶菌生物合成DHA的代谢途径,考察外源添加剂对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影响。研究表明:分生物素、柠檬酸、苹果酸和洛伐他汀均能提高裂殖壶菌DHA的合成能力。同时添加生物素、苹果酸和洛伐他汀时能... 为提高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产量,根据裂殖壶菌生物合成DHA的代谢途径,考察外源添加剂对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影响。研究表明:分生物素、柠檬酸、苹果酸和洛伐他汀均能提高裂殖壶菌DHA的合成能力。同时添加生物素、苹果酸和洛伐他汀时能够显著提高DHA的产量,DHA的最高产量达到11.55 g/L,相比对照提高7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DHA 生物素 柠檬酸 苹果酸 洛伐他汀
下载PDF
复合酶解裂壶藻渣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武琼 胡晓 +6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吴燕燕 郝淑贤 林婉玲 黄卉 邓建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7-172,共6页
以提取油脂后的裂壶藻渣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蛋白回收率及产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复合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p H为7.5,水解温度为50℃,料水比为1∶12(w/w),加酶量为0.5%(E/S,w/w)条件下,采用复合蛋白酶与Alcalas... 以提取油脂后的裂壶藻渣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蛋白回收率及产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复合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p H为7.5,水解温度为50℃,料水比为1∶12(w/w),加酶量为0.5%(E/S,w/w)条件下,采用复合蛋白酶与Alcalase 2.4 L复配方式(1∶1,w/w)酶解裂壶藻渣6 h后的产物水解效果与抗氧化活性均优于其他单酶或复合酶解产物。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1.15%,蛋白回收率为70.82%,羟自由基半抑制浓度IC50为1.656 mg/m L,还原力为1.417(浓度3 mg/m L),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复合酶解 抗氧化肽 工艺
下载PDF
裂殖壶菌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路英 朱清华 张学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63-267,共5页
为探讨裂殖壶菌烯合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采用简并引物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克隆出鲨烯合酶基因。分析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包括1672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44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 为探讨裂殖壶菌烯合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采用简并引物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克隆出鲨烯合酶基因。分析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包括1672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44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在裂殖壶菌中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同源分析显示裂殖壶菌鲨烯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5个保守基序。将裂殖壶菌鲨烯合酶的cDNA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诱导表达出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且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鲨烯合酶 CDNA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粉对凡纳滨对虾脂质沉积和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国防 焦建刚 +2 位作者 华雪铭 李玲玉 刘嘉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以健康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初重(5.81±0.24)g]为研究对象,研究裂殖壶菌粉(Extractedand-dried microfungi Schizochytrium sp.,EDMS)对凡纳滨对虾脂质转运、沉积以及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5%... 以健康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初重(5.81±0.24)g]为研究对象,研究裂殖壶菌粉(Extractedand-dried microfungi Schizochytrium sp.,EDMS)对凡纳滨对虾脂质转运、沉积以及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1.5%和2.0%的裂殖壶菌粉,制成5组(基础组、EMDS05、EMDS10、EMDS15、EMDS20)等氮等能饲料。将750尾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5组(为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45尾虾),养殖时间45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DHA水平的提高,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改变(P>0.05),但灰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且EMDS20组显著高于基础组和EMDS05组(P<0.05);肌肉和肝胰脏中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TC)含量保持稳定(P>0.05),EDMS15组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其中EMDS10组(1.0%添加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EDMS促进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n-3 HUFA的沉积,同时也提高了虾体脂质过氧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裂殖壶菌 高不饱和脂肪酸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裂壶藻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新明 赵璐 胡晓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共10页
裂壶藻营养价值丰富,尤其含有动物生长所需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等必需脂肪酸,在动物生产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裂壶藻的基本营养价值、生物活性物质,分析了环境因素对裂壶藻DHA产量的影响,阐述了裂壶藻... 裂壶藻营养价值丰富,尤其含有动物生长所需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等必需脂肪酸,在动物生产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裂壶藻的基本营养价值、生物活性物质,分析了环境因素对裂壶藻DHA产量的影响,阐述了裂壶藻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存活率、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机体对脂肪的代谢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方面的应用,并且对裂壶藻在动物饲料及添加剂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裂壶藻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营养价值 DHA 活性物质 生长 免疫
下载PDF
裂壶藻补糖发酵及糖氮代谢对产油的影响
15
作者 付杰 林源锋 +3 位作者 谢鑫磊 田华 陈涛 何东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5-178,189,共5页
为了探索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突变株生长及产油过程中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本文对发酵各阶段的碳源和氮源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并设定五个在不同时期的补糖实验组进行研究,分别观测各组各时期生物量、油脂产量。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突变株生长及产油过程中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本文对发酵各阶段的碳源和氮源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并设定五个在不同时期的补糖实验组进行研究,分别观测各组各时期生物量、油脂产量。结果表明,前96 h是裂壶藻生长的重要时期,生物量大幅度增长,在发酵144-168 h时,油脂产量达到最大,各组经发酵7 d收获总的藻体,对生物量、油脂产量、DHA含量和DHA产量进行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在发酵120 h时进行补糖为最佳时期,且油脂产量及DHA产量相比于对照组分别高出18.80%和22.44%。当氮源耗尽时补糖不仅可以促进油脂的产生,而且对DHA的形成也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突变株 营养代谢 补糖发酵
下载PDF
高产DHA裂壶藻突变株的选育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小义 付杰 +3 位作者 尹佳 田华 陈涛 何东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ATCC20888,以平板生长情况、生物量、含油率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产量为综合指标,最终选育出一株高产突变株,命名为1.6-7-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47.37 g/L,油脂含量为31.41%,DH...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ATCC20888,以平板生长情况、生物量、含油率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产量为综合指标,最终选育出一株高产突变株,命名为1.6-7-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47.37 g/L,油脂含量为31.41%,DHA产量为5.65 g/L,且DHA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约40%,经连续5代发酵培养,其遗传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裂壶藻 二十二碳六烯酸
下载PDF
裂殖壶菌油脂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华 张茹 +3 位作者 刘连亮 张进杰 杨文鸽 楼乔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9,共6页
采用水酶法对裂殖壶菌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裂殖壶菌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合酶配比2∶8(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U∶U),液料比4... 采用水酶法对裂殖壶菌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裂殖壶菌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合酶配比2∶8(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U∶U),液料比4 m L/g,加酶量2 500 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在此优化条件下,裂殖壶菌油脂提取率为82.47%。裂殖壶菌油脂脂肪酸以C14∶0、C16∶0、C22∶5n-6和C22∶6n-3为主,其脂肪酸组成简单,且C22∶6n-3质量分数高达32.65%,表明裂殖壶菌油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油脂的开发潜力,可作为C22∶6n-3的重要食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水酶法 油脂提取 脂肪酸
下载PDF
裂殖壶菌油脂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孟杰 楼乔明 +3 位作者 张茹 黄涛 张进杰 杨文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7-83,共7页
为研究裂殖壶菌油脂成分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对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油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简单,主要为C14∶0(13.... 为研究裂殖壶菌油脂成分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对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油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简单,主要为C14∶0(13.22%)、C16∶0(26.78%)、C22∶5n-6(DPA,13.66%)和C22∶6n-3(DHA,42.04%);其脂质成分以甘油三酯为主,含有少量游离脂肪酸,且C22∶6n-3和C22∶5n-6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结合于甘油三酯的sn-2位。同时,裂殖壶菌油脂具有较好的DPPH、ABTS+和羟基等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且在10~5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显著的量效关系(P<0.05)。裂殖壶菌油脂富含C22∶6n-3和C22∶5n-6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油脂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裂殖壶菌油脂成分分析、抗氧化活性评价以及功能性油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脂肪酸 油脂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用脱脂蚕蛹水解物作氮源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的发酵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兆欣 汪波 +4 位作者 刘志翔 盛晟 陈忠立 王俊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因高产富含DHA的油脂而被用于人工发酵生产DHA。为了降低DHA的生产成本,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作为裂殖壶菌SR2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唯一...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因高产富含DHA的油脂而被用于人工发酵生产DHA。为了降低DHA的生产成本,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作为裂殖壶菌SR2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唯一氮源,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3 L发酵罐培养裂殖壶菌SR21菌株,当脱脂蚕蛹水解物用量为20 g/L、培养温度为26℃、初始p H为6.0、海水晶质量浓度为40 g/L和溶氧量为20%时,菌株发酵培养120 h获得的生物量为39.27g/L,油脂产量22.44 g/L,其中DHA生产效率为62.63 mg/(L·h)。与使用商品化酵母浸粉为培养基氮源相比,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为氮源培养裂殖壶菌SR21菌株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保持不变,且DHA产量高达7.52 g/L。利用Logistic模型和LuedekingPiret模型(R^2〉0.99)成功拟合了裂殖壶菌在脱脂蚕蛹水解物作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动态过程,为后续分批补料培养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脱脂蚕蛹水解物适合作为有机氮源用于培养裂殖壶菌类微藻发酵生产DHA等高附加值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蚕蛹水解物 二十二碳六烯酸 裂殖壶菌 氮源 发酵工艺 发酵动力学
下载PDF
烯酰还原酶基因的替换对裂殖壶菌合成二十碳五烯酸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瑞雄 郑鑫 +5 位作者 陆涛 赵誉泽 杨庆华 卢英华 何宁 凌雪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68-3779,共12页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因具有调节血脂、降低纤维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抗炎抗过敏的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以及饲料添加等领域。目前,EPA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因具有调节血脂、降低纤维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抗炎抗过敏的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以及饲料添加等领域。目前,EPA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s)的鱼油等自然资源逐渐匮乏,利用改造的微生物菌种发酵生产EPA的方式成为主要趋势。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Shewanella sp.SCRC2738的烯酰还原酶基因(enoyl-reductase,sh-ER)分别敲入Schizochytriumlimacinum SR21的ORFB-ER和ORFC-ER基因中,调控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偏好性以提高EPA的产量。研究表明,sh-ER替换ORFB-ER基因的重组菌株(B-sh-ER)中EPA含量提高了85.7%,聚酮合酶(polyketidesynthases,PKS)途径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sh-ER替换ORFC-ER基因的重组菌株(C-sh-ER)中PUFAs合成基本不变。在5 L发酵罐中放大培养后,B-sh-ER重组菌株总油脂提高28.7%,达到73.2 g/L;EPA产量提高71.6%,达到732.4 mg/L。本研究为促进裂殖壶菌PUFAs高产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也为调控裂殖壶菌合成EPA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希瓦氏菌 二十碳五烯酸 烯酰还原酶 分子生物学 发酵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