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olars Discuss Hu Jintao's Letter to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1
作者 REN DANHO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9年第2期37-38,共2页
Hu Jinta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tate president,recently wrote a letter to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CSHRS). The letter was published on D... Hu Jinta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tate president,recently wrote a letter to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CSHRS). The letter was published on December 10, 2008. Social circles have responded enthusiastically to the letter. On December 16, 2008 the society held a forum where participants discussed important ideas Hu expresses in his l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lars Discuss Hu Jintao’s Letter to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下载PDF
Editor's Note
2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1996年第1期4-4,共1页
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AC) ispublished annually by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Province,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The Jo... 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AC) ispublished annually by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Province,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The Journal aim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the discussion of variousaspects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rocess in the Near Eastern andMediterranean world, encompassing studies of individual civilizations aswell as common elements,contact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them(e.g.,insuch traditional fields as Assyriology, Classics, Egyptology, Hittitology,etc.).The Journal welcomes articles dealing with history,philology,art,archaeology and linguistics which are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material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that region.Articles discussing other cultures will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f they are clearly relevant to the NearEastern and Mediterranean region. Information about new discoveries andcurrent scholarly events is also welcome. Publishers are encouraged tosend review copies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comes scholarly annually encouraged LINGUIsTICs dealing Editor’s Note NORTHEAsT DIsCUssION intended
下载PDF
The Ming Dynasty Print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Wang Yangming’s Works in Guizhou:On the 1535 Guiyang Edition of A New Supplementary Edition of Master Wang Yangming’s Writings
3
作者 Zhang Xinmin 《孔学堂》 2020年第3期I0004-I0015,共12页
After Wang Yangming experienced the revelation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t Longchang,he disseminated his heart-mind doctrine by engaging in teaching.A great number of scholars in Guizhou followed him and formed the Qia... After Wang Yangming experienced the revelation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t Longchang,he disseminated his heart-mind doctrine by engaging in teaching.A great number of scholars in Guizhou followed him and formed the Qian sub-school of the heartmind philosophy,the earliest of local Yangming sub-schools in the country.roughout the Zhengde and Wanli periods of the Ming dynasty,Yangming scholars and local ocials in favor of the heart-mind philosophy worked in collaboration to collate and print six books of Wang’s works in Guizhou.Among these,A New Supplementary Edition of Master Wang Yangming’s Writings represents the most fruitful e ort by both government ocials(Wang Xing)and local scholars(Chen Wenxue and Ye Wu).As an o print block-carving edition of Wang Yangming’s collections in the early years,it is extremely treasured for its rarity of edition and historical value.e profusion of printing of Wang’s works in Guizhou re ects the wide circulation of his heart-mind doctrines in China’s southwest frontier regions,vividly mirroring the growth of Wang’s philosophy outside cultural centers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ed history of interactive in uence between Chinese marginal and central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g Yangming’s works A New supplementary Edition of Master Wang Yangming’s Writings Yangming scholars of the Qian sub-school frontier culture intellectual dissemination
下载PDF
孟子的人格意识与士节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红霞 张凌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29,共3页
孟子承袭孔子所开示的人格意识与士节基础,将社会知识分子的自觉推向新的高度。他以“义”为支点,建立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理论,再通过“居仁由义”的道德实践,达到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大丈夫。同时,孟子倾力批判了各种寡廉鲜耻的... 孟子承袭孔子所开示的人格意识与士节基础,将社会知识分子的自觉推向新的高度。他以“义”为支点,建立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理论,再通过“居仁由义”的道德实践,达到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大丈夫。同时,孟子倾力批判了各种寡廉鲜耻的奴性人格,从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人格意识与士节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后世知识分子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格意识 士节
下载PDF
宋代士人改字及其社会文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欣 吕亚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古人有名亦有字。相对于名而言,字蕴涵着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宋代士人认为,字不仅是其命运前途的彰显,而且是其士人身份的重要标识。故而,宋代士人重字贵字并对字提出了较高的文化要求,士人改字遂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改字的原因,或... 古人有名亦有字。相对于名而言,字蕴涵着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宋代士人认为,字不仅是其命运前途的彰显,而且是其士人身份的重要标识。故而,宋代士人重字贵字并对字提出了较高的文化要求,士人改字遂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改字的原因,或为避讳、或为迷信、或为审美情趣、或为勉学、或为道德训诫。改字这一社会现象最主要体现了士人对其身份的认同,这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加强背景之下社会分层中士人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士人 改字 社会分层 身份认同
下载PDF
陶渊明的田园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凯旋 王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及代表性的田园诗作,归纳了陶渊明清淡自然、笃意真古、气韵生动的田园美学思想,总结分析了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田园风格、士人园林的开创、生态人文思想的共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东方园林的指导意义等方... 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及代表性的田园诗作,归纳了陶渊明清淡自然、笃意真古、气韵生动的田园美学思想,总结分析了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田园风格、士人园林的开创、生态人文思想的共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东方园林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陶渊明 田园诗 田园美学 士人园林
下载PDF
明清别集的著述化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诗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9,206,共15页
明清别集编纂中,有一引人注目的现象,即打破只录单篇辞章和以诗赋为中心的编纂传统,在别集命名、内容收录和编次体例上,都呈现出显著的著述化趋势,甚至涌现出大量以述学为主、完全无涉诗赋辞章的“学人文集”,并伴随着相应的理论自觉。... 明清别集编纂中,有一引人注目的现象,即打破只录单篇辞章和以诗赋为中心的编纂传统,在别集命名、内容收录和编次体例上,都呈现出显著的著述化趋势,甚至涌现出大量以述学为主、完全无涉诗赋辞章的“学人文集”,并伴随着相应的理论自觉。这种变化,体现了明清士人对别集起源、性质、功用及文学观念的独特理解,也透露出诗赋辞章地位的日渐衰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集 诗赋 著述 学人文集 理论自觉
下载PDF
陈寅恪与四川学者的交往述论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113,共7页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学者陈寅恪(1890~1969)与四川学者林思进、李思纯、徐中舒、缪钺的交往十分重要,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在文化观念、治学方法、研究领域上有较多的一致之处,并且相互影响,是中国现代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陈寅恪 四川 学者 文化观念 治学方法 李思纯 史学思想
下载PDF
晚宋士风主流论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喻学忠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3,共5页
士风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晚宋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士风有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忠义方面的表现,有腐败方面的表现,其中变节之风远胜忠义之风,奸佞平庸之相对士风影响大于忠义之相的影响,忠义状元在晚宋据于少数,多数太学生风气大坏,时人... 士风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晚宋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士风有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忠义方面的表现,有腐败方面的表现,其中变节之风远胜忠义之风,奸佞平庸之相对士风影响大于忠义之相的影响,忠义状元在晚宋据于少数,多数太学生风气大坏,时人对士风不良的激烈批评,反映了晚宋士风的主流为士风败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宋时期 士风 主流 忠义 败坏
下载PDF
论士人园林作为隐逸文化载体的形成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5-87,90,共4页
隐逸文化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隐逸文化促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士人园林的兴盛,同时,士人园林也为隐逸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土壤。通过园林这一载体,士大夫们保全了人格的独立,获得了心灵的恬静安适,典型地... 隐逸文化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隐逸文化促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士人园林的兴盛,同时,士人园林也为隐逸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土壤。通过园林这一载体,士大夫们保全了人格的独立,获得了心灵的恬静安适,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古代文人所特有的隐逸文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士人园林 士大夫 载体
下载PDF
中国学者关于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永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1-485,共5页
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在研究中国抗战地位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表和出版了诸多论文和论著,对一些国家学术界不重视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研究状况做了重要弥补,丰富和推进了学术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
关键词 中国学者 中国抗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流寓周隋的南朝士人交往图卷——新出隋开皇八年《朱干墓志》笺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2,共10页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信之手,故对于补备他们的遗文和研讨入北的南朝士人交往关系保存了珍贵史料。其中所揭示的丰富的南朝士人行迹与文化传承,也为进一步探究周隋间的政治文化倾向特别是文化理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干墓志 北周史 隋史 南朝士人 文化
下载PDF
高启与明代诗歌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庆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5,共3页
高启诗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作品中浸淫着的朴实和率真。他诗中那种"臞而清"的风格,对中晚明时期及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可谓开了明诗创作中简单率直的诗歌风气之先声。高启对明代诗歌的影响不仅仅是复古的诗学理... 高启诗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作品中浸淫着的朴实和率真。他诗中那种"臞而清"的风格,对中晚明时期及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可谓开了明诗创作中简单率直的诗歌风气之先声。高启对明代诗歌的影响不仅仅是复古的诗学理论主张的提出。他的影响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是我国文坛上不以诗名谋功名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明代诗歌 文人意识
下载PDF
喻友信早期图书馆生涯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锦怀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喻友信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由于他1949年以后行迹不明,导致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喻友信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不充分。着眼于此,该文首先考察了喻友信的中英文姓名、字号、籍贯与出生年份等情况,然后回顾了他在文华图专与哥... 喻友信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由于他1949年以后行迹不明,导致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喻友信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不充分。着眼于此,该文首先考察了喻友信的中英文姓名、字号、籍贯与出生年份等情况,然后回顾了他在文华图专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的求学经历,接着介绍了他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十六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涯,最后介绍了他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友信 图书馆学家 早期活动 学术成就
下载PDF
文人画的形成及审美风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兰芝 李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风格流派,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的完美结合。其重主观、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崇尚笔墨韵味,强调空灵简淡的审美境界,深受禅宗美学影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中国画 文入画 绘画史
下载PDF
1924年鲁迅西安行考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克成 邵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鲁迅对于唐代的文化具有深切的认识和精到的见解,认为盛唐的文化观念可以作为当代的参照,例如,对于自己之文化抱有极强的把握,深具自信力;同时对别种文化亦有广阔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这样才能圆融而以促自己文化的发展。这让鲁迅早有... 鲁迅对于唐代的文化具有深切的认识和精到的见解,认为盛唐的文化观念可以作为当代的参照,例如,对于自己之文化抱有极强的把握,深具自信力;同时对别种文化亦有广阔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这样才能圆融而以促自己文化的发展。这让鲁迅早有以杨玉环故事为中心的创作动机,但是1924年西安讲学时,对沿途中原大地的苍凉衰破之景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落后和政治的腐败无能,活生生的呈现在鲁迅的眼前,无疑在他的心底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为千年古都的西安,带给鲁迅的不是兴奋和用历史小说来歌颂的光明前景,留给他的只是破败和荒凉的体验,让鲁迅心中原本描摹的美好意境大打折扣,千古兴亡的幻灭感使其最终放弃了这一创作的打算。而从李济、蒋廷黻等此行同仁对鲁迅形象的描述中,亦可体味出鲁迅多重性格中的朴实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盛唐文化 西安讲学 现实参照 学人形象
下载PDF
西方学者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研究的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光森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7-82,共6页
在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过程中,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因其重要性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阈。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西方便出现了"毛泽东热",并陆续出版了一批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其中包括对人民民主专政理... 在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过程中,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因其重要性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阈。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西方便出现了"毛泽东热",并陆续出版了一批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其中包括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探讨。尽管西方学者在研究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他们提出的一些观点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学者 毛泽东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评析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者有关台湾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综观三十多年以来的研究情况,大陆学者在台湾传统音乐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以福建高校为主,主要涉及台湾传统音乐的历史源流问题,闽台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与横向比较研究,尤其是学者们将歌仔戏源流与历史构成的研究置于在闽台文化发展的... 综观三十多年以来的研究情况,大陆学者在台湾传统音乐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以福建高校为主,主要涉及台湾传统音乐的历史源流问题,闽台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与横向比较研究,尤其是学者们将歌仔戏源流与历史构成的研究置于在闽台文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来审视与观照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其次,近几年来,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两岸音乐学界的交流规模与频次日益增多,尤其是以一大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台湾传统音乐的系统性、规模性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贡献。这些良好的研究势头为未来两岸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同时也为未来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繁荣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大陆学者的台湾传统音乐研究多呈现出零星的、碎片化的研究,而对台湾传统音乐的种类进行深入、细致的人类学视野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特性的学术成果还较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20世纪80年代 台湾传统音乐 大陆学者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诸子思辨视野下的孔子形象——庄子及其后学对孔子的论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兆贵 梁健聪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22-27,共6页
战国诸子为了阐述自己的学说,随意塑造孔子形象,以为己用。庄子借所表述的孔子之言阐明其重要的观念如"心斋"、"坐忘"、"才全德不形"等。庄子敬佩孔子,有时视他为儒家圣人,有时视他是至人。《庄子》外篇... 战国诸子为了阐述自己的学说,随意塑造孔子形象,以为己用。庄子借所表述的孔子之言阐明其重要的观念如"心斋"、"坐忘"、"才全德不形"等。庄子敬佩孔子,有时视他为儒家圣人,有时视他是至人。《庄子》外篇中批评仁义者多言及孔子困窘,所表述的孔子有合乎其本来面貌的一面,但大部分内容把孔子和学生塑造成庄学的代言人。外篇中反对仁义者说孔子见过老聃,他谈治六经与倡仁义说,结果都被老氏批评。杂篇中《渔父》、《外物》、《盗跖》除了批评其所表述的孔子的学说外,还攻击他的为人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庄子后学 孔子
下载PDF
略述宋儒对周天子宗庙礼制的诠释——以宗庙庙数、祭祀礼制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善兵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99-104,124,共7页
在儒家经典记载的周代“天子七庙”、“四时祭”、“礻帝”、“礻合”礼制问题上,宋儒或遵循汉代郑玄、三国魏王肃、唐赵匡有关学说;或在遵循上述儒者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完善;或依据自己对经典文义的理解,别出心裁,另创新见,将... 在儒家经典记载的周代“天子七庙”、“四时祭”、“礻帝”、“礻合”礼制问题上,宋儒或遵循汉代郑玄、三国魏王肃、唐赵匡有关学说;或在遵循上述儒者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完善;或依据自己对经典文义的理解,别出心裁,另创新见,将中国古代经典诠释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儒 周代 天子宗庙 七庙 祭祀 礼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