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erbal pair of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and Scleromitrion diffusum(Willd.)R.J.Wang induced ferroptosis in ovarian cancer A2780 cells via inducing heme catabolism and ferritinophagy
1
作者 Zhen Wang Min Liu +12 位作者 Guang-xing Li Liu Zhang Kai-yue Ding Si-qi Li Bing-qing Gao Peng Chen Hyok-Chol Choe Lun-yue Xia Yu-tong Yang Yi Liu Xue Sui Jun-nan Ma Lin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65-682,共18页
Objective:Despite the combination of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and Scleromitrion diffusum(Willd.)R.J.Wang(SB-SD)being a recognized Chinese medicinal herbal pair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Objective:Despite the combination of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and Scleromitrion diffusum(Willd.)R.J.Wang(SB-SD)being a recognized Chinese medicinal herbal pair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there is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ntitumor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SB-SD on human ovarian cancer A2780 cells through a multi-omics approach,establishing a pharmacological basis for clinical utilization.Methods:A range of mass ratios and reagents were used in the hot reflux extraction of SB-SD.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SB-SD extracts on A2780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cell-counting kit 8assay.A zebrafish tumor implantation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B-SD extracts on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 vivo.Transcriptomics and proteomic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lterations in biological pathways in A2780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B-SD extract.Cell cycle,cell apoptosis,intracellular free iron concentration,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concentration,malondialdehyde(MDA),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were measured.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eme catabolism and ferritinophagy on ferroptosis induced by SB-SD extract in A2780 cells.Results:The 70%ethanol extract of SB-SD(a mass ratio of 4:1)inhibited A2780 cell proliferation significantly with a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660μg/m L in a concentration-and timedependent manner.Moreover,it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 a zebrafish tumor implantation model.SB-SD extract induced the accumulation of free iron,ROS,MDA,and mitochondrial damage in A2780 cells.The mechanisms might involve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ferritinophagyrelated genes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autophagy-related gene 5,and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4.Conclusion:SB-SD extract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ovarian cancer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volved inducing ferroptosis by facilitating heme catabolism and ferritinophagy.This herbal pair holds promise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tion for ovarian cancer treatment and may be utilized in combination with routine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outcomes of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Scleromitrion diffusum(Willd.)R.J.Wang Ovarian cancer Transcriptomic Proteomic Ferroptosis Heme catabolism Ferritinophagy
原文传递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via Suppress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15
2
作者 WEI Li-hui LIN Jiu-mao +3 位作者 CHU Jian-feng CHEN Hong-wei LI Qing-yu PENG Ju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58-863,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EESB) on colorectal cancer(CRC) growth and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in vivo and in vitro. Methods: In vivoexperi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EESB) on colorectal cancer(CRC) growth and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in vivo and in vitro. Methods: In vivoexperiment, CRC xenograft mouse model was constructed with injection of HT-29 cells. Following xenograft implantation, twen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ESB-treated group(n=10) and control group(n=10)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were given with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2 g/kg EESB or saline, 5 days a week for 16 days,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tumors were removed and weighed by electronic scales. The proliferation biomarker Ki-67 of tumor was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IHC) assay. In vitro study, HT-29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0, 0.5, 1.5, 2.5 mg/m L EESB for 24 h.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the viability and survival of HT-29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 assay and colony formation assay, respectively. The m RNA expression of c-Myc, Survivin and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 was examin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both in tumor tissues of CRC xenograft mice and HT-29 cells. Protein expression of c-Myc, Survivin, APC, and β-catenin as well as β-catenin phosphorylation level were evaluated by IHC assay or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EESB significantly reduced tumor weight in CRC xenografts mi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IHC assay showed that EESB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Ki-67 in tumor tissues(P〈0.05). MTT assay showed that EESB significantly reduced HT-29 cell viabil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P〈0.05). Colony formation assay showed that EESB dose-dependently decreased the survival of HT-29 cells(P〈0.05). In addition, RT-PCR assay showed that EESB decreased the m RNA expression of c-Myc and Survivin and increased APC expression, both in tumor tissues of CRC xenograft mice and HT-29 cells(P〈0.05). IHC assay or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EESB decreas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c-Myc and Survivin, as well as increased APC expression and β-catenin phosphorylation in tumor tissues or HT-29 cells(P〈0.05). Conclusions: EESB significantly reduced tumor growth in CRC xenografts mice, and inhibited the viability and survival of HT-29 cells. EESB could suppress the activation of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 which might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whereby 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exerts its anticancer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colorectal cancer proliferation Wnt/β-catenin pathway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妹 窦锦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方法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BioGPS等数据库筛选黄酮类成分、肝特异性靶点;构建肝特异性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模块和基因;...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方法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BioGPS等数据库筛选黄酮类成分、肝特异性靶点;构建肝特异性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模块和基因;进行肝特异性靶点生物通路富集分析;将黄酮类成分和核心蛋白靶点在Swiss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酮类成分36个,肝特异性靶点135个,核心基因4个;关键生物通路均与肝细胞癌的增殖抑制相关。黄酮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阻滞肝癌细胞的有丝分裂G1/S细胞周期,抑制肝细胞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半枝莲 黄酮 肝细胞癌 增殖抑制
下载PDF
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免疫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维坤 仰榴青 +2 位作者 吴向阳 兰雪莲 范群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15-317,320,共4页
目的:优选半枝莲多糖水提取工艺,并对半枝莲多糖进行免疫活性研究。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定温度、时间、提取次数和固液比四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采用环磷酰胺复制方法构建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 目的:优选半枝莲多糖水提取工艺,并对半枝莲多糖进行免疫活性研究。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定温度、时间、提取次数和固液比四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采用环磷酰胺复制方法构建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以及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实验,考察半枝莲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在实验设计水平范围内,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时间3 h、固液比1∶14。该工艺条件下半枝莲多糖得率为1.46%,多糖含量为53.25%。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半枝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未见明显增强效果;大剂量(300 mg/kg)半枝莲多糖能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与是否脱蛋白无关。结论:该优化工艺可用于半枝莲多糖的提取,大剂量半枝莲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多糖 提取工艺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半枝莲黄酮提取物、野黄芩苷及洛伐他汀对细胞炎症模型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基因表达及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俊 张晨晨 +2 位作者 方圆 唐宁 卞卡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2-2434,共3页
目的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比较研究半枝莲黄酮、洛伐他丁及野黄芩苷对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基因表达情况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脂多糖构建细胞炎症模型,并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或细胞上清液,通过RT-PCR与E... 目的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比较研究半枝莲黄酮、洛伐他丁及野黄芩苷对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基因表达情况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脂多糖构建细胞炎症模型,并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或细胞上清液,通过RT-PCR与ELISA法分别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含量变化。结果半枝莲黄酮可以有效降低IL-6和TNF-α基因的表达,并且能够降低IL-6和TNF-α的含量,其中以IL-6最为显著,其抗炎作用要远远好于单体药物。结论半枝莲黄酮可以通过有效降低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及其含量来挥发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洛伐他汀 野黄芩苷 炎症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半枝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1
6
作者 张妮娜 卜平 +1 位作者 朱海杭 沈维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9-1463,共5页
背景与目的:以血管再生作为靶点的诸多化学合成药物在有效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具有不可抵抗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都在致力于从天然药物中开发肿瘤血管生成阻断剂。作为传统抗癌有效药物半枝莲,其阻断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少见报道。本实... 背景与目的:以血管再生作为靶点的诸多化学合成药物在有效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具有不可抵抗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都在致力于从天然药物中开发肿瘤血管生成阻断剂。作为传统抗癌有效药物半枝莲,其阻断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少见报道。本实验拟探讨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atrigel栓、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ascularendotheialcell,HUVEC)建立体内外血管生成模型,观察半枝莲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检测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HeLa培养上清诱导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半枝莲对HeLa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半枝莲能明显抑制Matrigel栓内微血管的形成;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发现,20%、40%半枝莲含药血清组小管形成数为(5.6±1.1)、(1.0±0.7),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9.8±1.3和13.4±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0)。经20%、40%半枝莲含药血清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9.75±2.63)、(14.00±2.58),明显少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24.25±2.06和26.50±4.65)(P值分别为0.038、0.006)。40%含药血清作用24、48h后HeLa细胞VEGF表达量分别为(138.67±9.50)、(93.84±41.11),与空白血清组(195.82±2.43和193.68±18.37)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6、0.036)。结论:半枝莲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阻断内皮细胞迁移、下调VEGF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药理学 HELA细胞 VEGF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提取物抑菌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柳萌 曹树稳 余燕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醋酸乙酯/95%乙醇(1∶1)提取上清液F0、析出浸膏F1、析出浸膏经AB-8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及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各组分的抑菌活性,寻找药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活性部位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一剂量法和... 目的通过测定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醋酸乙酯/95%乙醇(1∶1)提取上清液F0、析出浸膏F1、析出浸膏经AB-8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及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各组分的抑菌活性,寻找药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活性部位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一剂量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对5种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毛霉、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与结论 F0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强;F1没有抑菌活性;F1经过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抑菌活性得到显著增强,其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强于F0,抑菌效价值达8.37μg.ml-1;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F2-10组分是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部位;各提取物对霉菌和酵母菌均无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 药对 提取物 抑菌活性部位
下载PDF
半枝莲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及黄酮类相关基因解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邹毅辉 刘昌勇 +1 位作者 林泽燕 李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2-1250,共9页
半枝莲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分子基础研究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资源利用与开发。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技术平台对半枝莲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de novo组装,获得125 823个unigene,N50长度826bp、平均长度... 半枝莲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分子基础研究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资源利用与开发。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技术平台对半枝莲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de novo组装,获得125 823个unigene,N50长度826bp、平均长度586bp,并有74 185个unigene得到注释。半枝莲地上部分对地下部分差异表达unigene有14 832个,其中上调表达6 941个,下调表达7 891个;推测差异unigene多集中于植物-病原菌互作、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苯丙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利用KEGG数据库挖掘出89个半枝莲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相关unigene,其中差异表达unigene 36个。半枝莲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差异基因分析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重要酶都有明显的下调表达,推测半枝莲的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器官是地上部分,其主要的药用部位是茎叶。黄酮类的关键酶研究结果为半枝莲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半枝莲药用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调控、品质改良、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 黄酮 生物合成
下载PDF
半枝莲提取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韦鹏涯 浦洪琴 +2 位作者 韦星 宾晓芸 李朝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20-3022,共3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extract,SBE)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以2.5,5和10 mg.L-1SBE处理48 h,并以2.5 mg.L-1顺铂(DDP)作...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extract,SBE)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以2.5,5和10 mg.L-1SBE处理48 h,并以2.5 mg.L-1顺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Bcl-2,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BE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或P<0.05),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SBE具有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Survivin Caspase-3
下载PDF
半枝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祎 何枢衡 +3 位作者 葛丹丹 张鹏 高秀梅 王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野黄芩素(suctellarein,2)、6,7,4'-三羟基黄酮-5-O-β-D-葡萄糖苷(6,7,4'-trihydroxyflavone-5-O-β-D-glucopyranoside,3)、芦丁(rutin,4)、商陆苷(5,ombuoside)、1-O-3,4-(dihydroxyphenyl)ethyl-α-L-rhamnopyranosyl(1→2)-4-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6)、staphylionoside D(7)。结论化合物3、5~7为首次从半枝莲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半枝莲中黄酮成分的提取纯化及LC-MS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英锋 焦燕 +2 位作者 王慧彬 郭雪清 李中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2-34,共3页
提取纯化半枝莲中的黄酮成分.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半枝莲中的黄酮成分,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进行检测.结果:半枝莲黄酮成分主要存在于20%乙醇洗脱部分和40%乙醇洗脱部分.结论:结果说明此提取纯化方法... 提取纯化半枝莲中的黄酮成分.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半枝莲中的黄酮成分,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进行检测.结果:半枝莲黄酮成分主要存在于20%乙醇洗脱部分和40%乙醇洗脱部分.结论:结果说明此提取纯化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 提取 纯化 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高冬 高永琳 白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为探讨半枝莲对Hela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其抗癌作用机理。利用荧光染料Fura 2在细胞内能与游离钙结合 ,在一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可发出荧光的特性 ,根据荧光的强度来检测游离钙的变化 ,结果显示半枝莲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 为探讨半枝莲对Hela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其抗癌作用机理。利用荧光染料Fura 2在细胞内能与游离钙结合 ,在一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可发出荧光的特性 ,根据荧光的强度来检测游离钙的变化 ,结果显示半枝莲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但可通过促进细胞内储藏钙的释放和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宫颈癌 抗癌药 游离钙 HELA细胞
下载PDF
半枝莲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梅 韩松洋 +2 位作者 葛圆圆 杨丹 于英君 《陕西中医》 2016年第6期756-758,共3页
目的:了解半枝莲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半枝莲提取物的抗肺癌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70%乙醇水溶液制备半枝莲提取物;实验组的半枝莲提取物浓度为3mg/L、6mg/L、12mg/L,对... 目的:了解半枝莲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半枝莲提取物的抗肺癌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70%乙醇水溶液制备半枝莲提取物;实验组的半枝莲提取物浓度为3mg/L、6mg/L、12mg/L,对照组不加药物。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法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Caspase-3和内对照β-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3mg/L、6mg/L、12mg/L浓度实验组的OD值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制率分别为(23.53±5.84)%、(39.71±6.77)%和(66.18±8.45)%。对照组3mg/L、6mg/L、12mg/L浓度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3.76±0.82)%、(16.61±3.19)%、(21.34±4.52)%、(35.19±5.80)%;3mg/L、6mg/L、12mg/L浓度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3mg/L、6mg/L、12mg/L浓度实验组的Survivin/β-actin均低于对照组;3mg/L、6mg/L、12mg/L浓度实验组的Caspase-3/β-actin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半枝莲提取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其分子机制为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和上调Caspase-3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人肺癌A549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半枝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园园 唐旭利 +1 位作者 李平林 李国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研究了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半枝莲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 研究了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半枝莲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1)、熊果酸(2)、反式-4-甲基肉桂酸(3)、金色酰胺醇酯(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乙酮(6)、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7)、芹菜素(8)、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9)、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0)。化合物1、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三萜 黄酮中图法
下载PDF
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徐敏 卜平 李瑶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215-221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小管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迁移及人宫颈癌Hel...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小管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迁移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50和100 mg/L)都能有效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37.7%±10.7%,13.7%±6.0%vs 68.0%±8.2%,均P<0.01),减少小管样结构形成(9.7%±4.5%,1.8%±1.2%vs 30.2%±5.4%,均P<0.05),以及降低24 h后Hela细胞VEGF和NO的表达(VEGF:135.6±14.6 ng/L,108.3±7.7 ng/L vs 231.1±6.4 ng/L,均P<0.01;NO:42.3±2.3μmol/L,25.9±5.2μmol/L vs 70.1±8.1μmol/L,均P<0.01).结论: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有抑制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形成管样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类化合物 血管生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人宫颈癌HELA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中药半枝莲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枢衡 张祎 +3 位作者 葛丹丹 王涛 胡利民 高秀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木犀草素(luteolin,2)、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8-methoxyflvone,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pigenin-7-O-β-D-glucuronide,4)、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apigenin-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5-O-β-D-glucopyranoside,6)、山奈酚-3-O-β-D-芦丁糖苷(kaempferol-3-O-β-D-rutino-side,7)。结论化合物4-7为半枝莲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半枝莲醇提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1
17
作者 王刚 董玫 +1 位作者 刘秀书 汤建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 研究中药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 ;采用MTT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半枝莲醇提物对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 和肝癌H2 2 )具有显著... 目的 研究中药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 ;采用MTT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半枝莲醇提物对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 和肝癌H2 2 )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而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并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醇提物 抗肿瘤活性 脾细胞 免疫力
下载PDF
半枝莲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秀香 李晓东 劳德永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59-62,共4页
探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对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性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70 W,提取温度60℃,此时多糖得率为1.48%。抗氧化性实验表明半枝莲多糖对羟自由基有... 探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对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性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70 W,提取温度60℃,此时多糖得率为1.48%。抗氧化性实验表明半枝莲多糖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实验所选浓度范围内,还原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多糖 超声辅助半仿生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药半枝莲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晨骏 何菊 +4 位作者 谢佳东 房裴裴 丁有伟 胡孔法 冒宇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6-1514,共9页
目的:半枝莲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运用,挖掘其系统生物学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整合半枝莲天然化合物和基因组学数据,运用Herb-Prince复杂网络算法挖掘半枝莲潜在关联基因、基因族和KEGG信号通路,并通过文献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 目的:半枝莲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运用,挖掘其系统生物学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整合半枝莲天然化合物和基因组学数据,运用Herb-Prince复杂网络算法挖掘半枝莲潜在关联基因、基因族和KEGG信号通路,并通过文献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与半枝莲关联系数较高的Top 100基因、4个基因族和Top 10 KEGG信号通路。结论:相关结果与半枝莲临床和药理研究高度一致,为科研人员从分子水平研究半枝莲药理活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半枝莲 系统生物学 基因组学 KEGG信号通路
下载PDF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萍 左甜甜 +3 位作者 王晓秋 朱邻遐 伍实花 张国刚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分离方法,从半枝莲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对羟基苯甲醛(1)、反式-1-(4′-羟基苯基)-丁-1-烯... 目的研究半枝莲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分离方法,从半枝莲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对羟基苯甲醛(1)、反式-1-(4′-羟基苯基)-丁-1-烯-3-酮(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对羟基苯乙酮(4)、松脂素(5)、杜仲树脂酚(6)、豆甾醇(7)。结论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鉴定 柱色谱 波谱分析 半枝莲 乙醇提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