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thological and Si–O–S isotope geochemistry: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and genetic environment of the selenium(Se)-rich siliceous rocks in Enshi,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Caixia Feng Shen Liu Ian M.Coulson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9-105,共17页
Se-rich black rock series of the Middle and Late Permian system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nshi Prefecture with an exposed area of 850 km~2,among which the unique Yutangba black rock series independent selenium deposit... Se-rich black rock series of the Middle and Late Permian system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nshi Prefecture with an exposed area of 850 km~2,among which the unique Yutangba black rock series independent selenium deposit with industrial mining significance in the world is produced.However,the source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s of Se are still controversial.In general,terrestrial weathering and submarine hydrothermal processes are the main source end members of Si and Se,and the related siliceous rocks record the deposition process of Si and Se from different sources.The study of lithof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shows that western Hubei belongs to the near eastwest turn of the Yangzi platform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mian and becomes an inter-platform basin with nearly north-south direction.Therefor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Yutangba deposit and the selenium-rich black rock series in the northern Shadi with high selenium content is expected to reveal the provenance evolution of the two sections in space,and further restrict the Se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in the Enshi basin.From the element geochemistry study,the black rock series in two study areas may have formed in a transitional position of either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r continental slope,in the process of sedimentary,more terrigenous clastic materials entered.They are rich in lithophile elements V and Cr.δU>1.0,U/Th and V/(V+Ni)ratio indicate that the Se-rich strata of black rock series in the Enshi areas occurred in an anoxic reducing environment and formed in an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ocean basin and the continental margin.From Si-O isotope geochemistry,the original Si source of the study area is thought to relate to a volcanic eruption,which leads to the enrichment of Si in the seawater.The determined values of S isotope in the black rock series of the two study areas both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organic reduction/biogen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ich siliceous rocks Geochemistry Si–O–S isotope ORIG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下载PDF
New Evidence for Genesis of the Zoige Carbonate-Siliceous-Pelitic Rock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Southern Qinling: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64 Ma Intrusions 被引量:5
2
作者 SONG Hao ZHANG Chengjiang +2 位作者 NI Shijun XU Zhengqi HUANG Changhu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757-1769,共13页
The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itic rock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the Zoig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of many geologists and ore deposit experts ... The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itic rock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the Zoig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of many geologists and ore deposit experts due to its scale, high grade and abundant associated ores. Because of the insufficient reliable dating of intrusive roc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ization and the magmatic activities is still unknown. In order to study this key scientific issue and 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of the Zoige uranium ore field, the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magmatic rocks was obtained:64.08±0.59 Ma for the granite-prophyry and ~200 Ma for the dolerite. U-Pb dating results of uraninite from the Zoige uranium ore field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90 Ma and ~60 Ma. According to LA-ICP-MS U-Pb zircon dating, the ages for the dolerite, porphyry granite and granodiorite are 200 Ma, 64.08 Ma approximately and 226.5-200.88 Ma,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ctivities of the intermediate-acidic magma. The ages of the granite porphyry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uraninite U-Pb dating results achieved by previous studies, which reflects the magmatic and ore-forming event during the later Yanshania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ore bodies in the Zoige uranium ore fiel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the single uranium type and the uranium with polymetal mineralization type. The former formed at late Cretaceous(about 90 Ma), while the latter,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anite porphyry, formed at early Paleogene(about 60 Ma). And apart from ore forming elemental uranium, the latter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polymetallic elements, such as molybdenum, nickel, zinc,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 carbonaceous-siliceous-pelitic rock type uranium deposits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Zoige
下载PDF
节理化炭质页岩地层隧道围岩大变形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阳军生 夏裕栋 +2 位作者 方星桦 刘伟龙 王法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某高速铁路XHS隧道穿越节理化炭质页岩地层,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失稳坍塌现象显著,现场采用强支护和仰拱加深等措施后围岩变形控制效果不佳。针对XHS隧道节理化炭质页岩地层地质条件,结合现场监测手段、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某高速铁路XHS隧道穿越节理化炭质页岩地层,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失稳坍塌现象显著,现场采用强支护和仰拱加深等措施后围岩变形控制效果不佳。针对XHS隧道节理化炭质页岩地层地质条件,结合现场监测手段、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围岩大变形及破坏特征,基于数值模拟提出以采取地层预加固为主的围岩变形控制措施,并通过现场试验探讨该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的特点,围岩拱部沉降量大于水平收敛量且变形具有非对称的分布特征;受三台阶法多次开挖扰动影响,围岩卸荷范围动态发育并不断向全环扩展,松动区逐渐由浅部围岩向深部转移,并呈现出非对称的破坏特征,最终引发围岩大变形;采取地层预加固后,模型中围岩变形和松动区范围明显减小,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在采用地层预加固、管棚超前支护、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的控制措施后,围岩变形得到控制,施工效果良好,隧道恢复正常施工,保证了隧道的顺利贯通;以地层预加固为主的控制措施是此类节理化炭质页岩地层围岩变形控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化岩体 炭质页岩 大变形 离散-连续耦合分析 预加固
下载PDF
高应力炭质板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受力评价研究
4
作者 胡涛涛 高咸超 +2 位作者 王青松 谢江胜 涂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9-1698,共10页
为探究高应力下炭质板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规律,依托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下炭质板岩隧道的数值模型,提出强、中、弱3种支护方案;分析开挖距离对围岩位移、支护... 为探究高应力下炭质板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规律,依托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下炭质板岩隧道的数值模型,提出强、中、弱3种支护方案;分析开挖距离对围岩位移、支护结构内力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支护设计参数合理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围岩累计沉降和收敛变形量比较:强支护<中支护<弱支护;开挖相同距离下,随着支护强度上升,支护提供的弹性抗力越强,围岩沉降和收敛变形减小;以强支护为例,支护结构轴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终轴力不断上升但趋势变缓的特征,开挖距离50 m趋于稳定;支护设计参数评价时,开挖距离(50 m)结束,强、中、弱3种方案钢架受压安全系数最小值分别为3.903、3.718、3.264,#1拱顶处强支护钢架较喷射混凝土先破坏,混凝土安全系数最小值分别为3.491、2.987、2.666,#2左拱腰处喷射混凝土较钢架先破坏,故选择中支护方案,材料I25b×C25、初衬厚度26 cm、钢架距离0.8 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岩隧道开挖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板岩 围岩位移 支护结构内力 数值模拟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Genesis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aceous rock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South China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凯 翟建平 +3 位作者 刘英俊 王鹤年 张景荣 贾蓉芬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0年第5期507-520,共14页
The organic matter of three different chronological major carbonaceous rock gold-bearing formations of South China (Middle Proterozoic Shangqiaoshan group of northeastern Jiangxi, Lower Cambrian Shuikou group of north... The organic matter of three different chronological major carbonaceous rock gold-bearing formations of South China (Middle Proterozoic Shangqiaoshan group of northeastern Jiangxi, Lower Cambrian Shuikou group of northern Guangxi and Devonian Shetianqiao group of eastern Hunan) and related carbonaceous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such as Jinshan, Longshui and Shixia deposits, respectively,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organic geochemical techniques. These organic geochem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 of the three chronological carbonaceous rock gold-bearing formations of South China ranges from 0.15% to 1.56%. The thermal maturity of the organic matter of host rocks in the three gold-bearing formations is high. The micro-component of the organic matter of the host rocks consists primarily of solid bitumen and graphite. The organic carbon and gold of the host rocks appear to syndepositin situ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gold-bearing formations. The organic carbon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of the gold-bearing formations. The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carbonaceous rock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of South China is closely associated in genesis with the sedimentation, diagenesis and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organic matter of host rocks in the gold-bearing form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ceous rock formation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 ORGANIC matter KEROGEN ORGANIC geochemistry.
原文传递
干湿循环作用下炭质泥岩孔隙演化及本构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新喜 肖俊 +3 位作者 李盛南 马凯 谭合露 刘延状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51-60,共10页
【目的】建立干湿循环作用下炭质泥岩的损伤本构方程。【方法】对0、5、10和15次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炭质泥岩进行核磁共振试验,探讨炭质泥岩孔隙演变规律,并对干湿损伤的炭质泥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干湿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在... 【目的】建立干湿循环作用下炭质泥岩的损伤本构方程。【方法】对0、5、10和15次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炭质泥岩进行核磁共振试验,探讨炭质泥岩孔隙演变规律,并对干湿损伤的炭质泥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干湿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表征岩石损伤演化,考虑干湿损伤炭质泥岩的孔隙变形,建立炭质泥岩的损伤本构方程。【结果】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炭质泥岩孔隙增多、尺寸增大,小孔汇合、贯通形成中孔。干湿循环加剧炭质泥岩力学性质劣化,干湿损伤后的炭质泥岩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减小、延性增强。损伤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炭质泥岩应力应变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压密阶段的非线性变形。【结论】该损伤本构模型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为干湿环境下炭质泥岩边坡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炭质泥岩 孔隙演化 岩石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富全 毛景文 +3 位作者 王义天 李蒙文 叶会寿 叶锦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27,共22页
根据大量的实际工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对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 根据大量的实际工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对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NaCl子晶多相包裹体和含液相CO2的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78~355℃)、中低盐度〔w(NaCleq)2.57%~22.10%〕的H2O_NaCl_CO2_CH4体系。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3.0‰^+2.61‰,平均值为0.07‰,暗示硫来自地幔或与地幔相关的岩浆。白云石和菱铁矿的δ13CPDB值为-5.4‰^-0.6‰,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及海相碳酸盐岩。氢和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混合少量岩浆水。萨瓦亚尔顿金矿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和吉尔吉斯斯坦库姆托尔金矿具有相似性,但它在浅成中_低温条件下成矿,且金、锑共生。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成分的改变、水_岩交换作用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作用 含碳岩系 脆-韧性剪切带 萨瓦亚尔顿 新疆
下载PDF
干燥和饱水状态下炭质板岩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20
8
作者 宋勇军 雷胜友 +2 位作者 毛正君 邹翀 张文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2,共5页
针对兰渝铁路二期木寨岭隧道炭质板岩富含裂隙水,遇水易软化的工程特性问题,开展了干燥和饱水状态下炭质板岩基本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包括三轴压缩、巴西劈裂和楔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炭质板岩饱水前后的应力峰值、应变峰值以及弹性模... 针对兰渝铁路二期木寨岭隧道炭质板岩富含裂隙水,遇水易软化的工程特性问题,开展了干燥和饱水状态下炭质板岩基本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包括三轴压缩、巴西劈裂和楔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炭质板岩饱水前后的应力峰值、应变峰值以及弹性模量均随围压的提高而增大,泊松比随围压的提高有所降低,并且干燥试样强度和弹性模量对围压的敏感度要高于饱水试样。相对于干燥岩石,饱水状态下岩石的强度峰值降低,而应变峰值提高,并根据楔形剪切试验结果,得到了饱水前后岩石的抗剪强度包络线,反映了水对炭质板岩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板岩 岩石力学 干燥和饱水状态 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东昆仑德尔尼铜矿“碳质(砂)板岩”的岩类学、岩石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忠宝 陈向阳 +5 位作者 任有祥 栗亚芝 陈博 王凯 王升勤 李丽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7-81,共5页
德尔尼大型钴铜矿床是一个以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为主体,以后期叠加成矿为特色的复合成矿作用的矿床。通过岩类学、岩石化学把德尔尼地区出露的"碳质板岩"分为两类,即含碳铝硅质板岩和含碳铁硅质岩,而后者为热水沉积岩。基于这... 德尔尼大型钴铜矿床是一个以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为主体,以后期叠加成矿为特色的复合成矿作用的矿床。通过岩类学、岩石化学把德尔尼地区出露的"碳质板岩"分为两类,即含碳铝硅质板岩和含碳铁硅质岩,而后者为热水沉积岩。基于这种热水沉积岩业已成矿,因此是德尔尼矿床成矿作用的一部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尼铜矿 矿床成因 海底喷流-沉积 含碳铝硅质板岩 含碳铁硅质岩
下载PDF
鄂西地层硒的分布、富硒岩石成因及硒的来源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湘 李福林 +2 位作者 王成刚 吴发富 付太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2,共8页
鄂西地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二叠系孤峰组与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中,而其他地层"黑色岩系"中硒含量却很低。富硒炭质硅质岩微量元素中w(As)和w(Sb)分别是沉积岩丰度的1.65倍和4.22倍,U/Th平均值为7.9、Co/Ni平均值为0.042,稀土元... 鄂西地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二叠系孤峰组与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中,而其他地层"黑色岩系"中硒含量却很低。富硒炭质硅质岩微量元素中w(As)和w(Sb)分别是沉积岩丰度的1.65倍和4.22倍,U/Th平均值为7.9、Co/Ni平均值为0.042,稀土元素具有明显Ce的负异常特征,指示了富硒硅质岩以热水成因为主,而微量元素Mo、V含量较高,证明又受到生物因素的叠加影响。岩石La-Th-Sc以及Th-Sc-Zr/10图解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富Se岩石的Cr元素含量也较高, Cr是典型的地幔元素,表明地幔物质参与了"黑色岩系"的成岩作用。孤峰组炭质硅质岩层间凝灰质黏土岩锆石U-Pb年龄约264 Ma,在时代上与峨眉山玄武岩起始喷发时间一致,表明孤峰组硒的来源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持续喷发相关。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层间凝灰质黏土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53~248 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时间高度吻合,说明吴家坪组硒的来源可能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炭质硅质岩 分布 来源
下载PDF
东昆仑德尔尼铜矿喷流岩——铁硅质岩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忠宝 栗亚芝 +4 位作者 陈向阳 陈博 任有祥 张雨莲 张晓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0-1177,共8页
德尔尼地区的"炭质(砂)板岩"是一个使用了30多年的岩石名称,前人把这类岩石当作与成矿并无任何关系的一种沉积岩。本次工作发现并证实这类岩石进一步可分为2种:一种为陆源碎屑岩,即正常沉积岩——炭质(砂)板岩,与成矿无直接关... 德尔尼地区的"炭质(砂)板岩"是一个使用了30多年的岩石名称,前人把这类岩石当作与成矿并无任何关系的一种沉积岩。本次工作发现并证实这类岩石进一步可分为2种:一种为陆源碎屑岩,即正常沉积岩——炭质(砂)板岩,与成矿无直接关系;另一种为海底喷流作用形成的一种喷流岩——铁硅质岩。由此推断德尔尼大型铜(钴)矿床,是一个以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为主体的后期有叠加成矿的多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这在德尔尼地区寻找该类矿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砂)板岩 喷流岩 铁硅质岩 海底喷流-沉积作用 矿床成因 德尔尼铜矿
下载PDF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炭质页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钦 李术才 +2 位作者 李利平 原小帅 赵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28,共8页
采集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典型软弱破碎围岩岩样,在室内开展三轴常规压缩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基于岩石试验成果,分析炭质页岩的蠕变力学特性,低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仅出现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阶段,在更高的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并未出现加... 采集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典型软弱破碎围岩岩样,在室内开展三轴常规压缩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基于岩石试验成果,分析炭质页岩的蠕变力学特性,低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仅出现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阶段,在更高的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并未出现加速蠕变的现象,但围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岩石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亦有随着围压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据此,建立依托工程炭质页岩蠕变全过程的黏弹塑性应变软化蠕变力学模型,推导该蠕变力学模型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方程,并确定模型的参数,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通过与试验曲线对比显示,所建蠕变模型能够描述依托工程炭质页岩的蠕变力学特征,可以用来研究该隧道软弱破碎围岩的蠕变性质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破碎围岩 炭质页岩 蠕变试验
下载PDF
含水炭质板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永兴 王更峰 +3 位作者 周小平 熊晓晖 王桂林 黄达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共9页
对深埋隧道炭质板岩进行高围压不同含水状态三轴蠕变试验。蠕变过程中,随着加载应力水平提高及含水量的增加,炭质板岩产生衰减、稳态及加速蠕变3阶段。将Burgers模型串联一个由非线性黏壶η(n,t)与塑性体并联而成的非线性粘塑性元件,改... 对深埋隧道炭质板岩进行高围压不同含水状态三轴蠕变试验。蠕变过程中,随着加载应力水平提高及含水量的增加,炭质板岩产生衰减、稳态及加速蠕变3阶段。将Burgers模型串联一个由非线性黏壶η(n,t)与塑性体并联而成的非线性粘塑性元件,改进后的模型可描述加速蠕变曲线。由该模型建立本构方程,拟合分析不同含水状态炭质板岩的蠕变参数,结果显示粘滞系数ηM、瞬时变形模量EM、粘弹性变形模量EK、粘弹性粘滞系数ηK随含水率增加呈指数形式递减,但递减规律并不相同。引入含水损伤变量D(w),计算得到各蠕变参数指数型含水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建立了考虑含水损伤的非线性蠕变模型,可充分反映不同含水状态对炭质板岩的蠕变损伤特性。建立数值模型,计算不同含水状态隧道围岩时效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初期支护体系于168h左右闭合能有效限制围岩蠕变变形发展,二衬宜于初期支护闭合后360h左右施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炭质板岩 非线性蠕变模型 含水损伤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渔塘坝微景观中硒的高硒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建明 尹祚莹 +2 位作者 凌宏文 李社红 苏宏灿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渔塘坝北部山区地势较高的富硒碳质岩层,相对封闭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以及二者之间的两条山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高硒微域地球化学景观。其北部茅口组富硒碳质岩石的平均硒含量为1251.1±1218.8μg.g-1,是渔塘坝出露地层... 渔塘坝北部山区地势较高的富硒碳质岩层,相对封闭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以及二者之间的两条山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高硒微域地球化学景观。其北部茅口组富硒碳质岩石的平均硒含量为1251.1±1218.8μg.g-1,是渔塘坝出露地层中最为富硒的。这些富硒岩石为渔塘坝中的土壤和植物提供了硒的间接来源,而导致渔塘坝高硒景观的形成,除了地形、气候因素之外,主要是当地居民活动直接干预的结果,特别是田地以火土(石煤熏土)施肥改良土壤。因此,如果说渔塘坝北部富硒碳质岩层的存在是高硒区形成的必然条件,那么人为的开挖"石煤"和不当的耕种方式则为硒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充分条件。无论是自然或后生形成的高硒区,当硒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并突然释放时,硒中毒仍然可以发生。所以,恩施的高硒地区依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区成因 富硒碳质岩 硒中毒 恩施渔塘坝
下载PDF
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建明 梁小兵 +2 位作者 李社红 左维 苏宏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8-434,i0003,共8页
自然硒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层及其附近的土壤、废弃“石煤”堆中广泛发育。渔塘坝自然硒的空间分布与富硒碳质岩层密切相关,其纵向分布整体与富硒碳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局部地段呈片状或环带状;横向上沿着富硒碳质岩层的倾向方向,从二叠纪... 自然硒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层及其附近的土壤、废弃“石煤”堆中广泛发育。渔塘坝自然硒的空间分布与富硒碳质岩层密切相关,其纵向分布整体与富硒碳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局部地段呈片状或环带状;横向上沿着富硒碳质岩层的倾向方向,从二叠纪茅口组的碳质硅质岩层到吴家坪组的碳质页岩层,自然硒的发现由易到难。渔塘坝当前的地质环境有利于自然硒的形成和保存,且一旦在表生环境形成后将会在特殊的地段发生次生富集。但是,自然硒形成的地质环境一旦被人类活动打破,暴露于地表的自然硒也能够发生迅速的氧化而再次迁移,进入河流和当地居民的食物链系统。因此,渔塘坝及恩施地区广泛分布的富硒碳质岩层为硒中毒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当荒地开垦或开挖“石煤”等人类活动为自然硒的氧化和迁移提供充分条件时,硒中毒的发生仍将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渔塘坝 自然硒 环境意义 地质条件 赋存状态
下载PDF
勉略地区寒武纪含碳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乔耿彪 杨钟堂 +2 位作者 李智明 杨晓勇 蓝翔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7-1076,共10页
采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试方法对岩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勉略地区寒武纪含碳岩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含碳岩系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REE)总体变化不大,质量分数为(167.88~210.50)×1... 采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试方法对岩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勉略地区寒武纪含碳岩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含碳岩系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REE)总体变化不大,质量分数为(167.88~210.50)×10-6,平均为192.20×10-6;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6.64~16.25,平均为11.52,显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含碳岩系岩石具明显的Ce负异常,δCeN值为0.58~0.90(平均为0.78),表明其主要形成于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缺氧还原沉积环境,且为近陆边缘海(即浅海)沉积位置;本区含碳岩系岩石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N值为0.47~0.83(平均为0.62),说明其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为低温成岩作用(〈250℃)下的正常海水及其沉积物;含碳岩系岩石的La/Yb-REE图解及La/Yb-Ce/La图解也表明其非热水沉积特征,为正常的海洋沉积环境,其物质可能主要来自正常海相沉积环境下较高石英含量的陆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岩系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干燥缺氧环境 非热水沉积 勉略地区
下载PDF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于凤池 马国良 +2 位作者 魏刚锋 王永祥 梅安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6,共10页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的预富集基础上,与区域进变质型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的预富集基础上,与区域进变质型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相伴的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形成的。不同时期、不同成矿作用的叠加和多种有利因素的结合控制了滩间山金矿床的形成。经生产实践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碳质糜棱片岩
下载PDF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硒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建明 李社红 +4 位作者 左维 I.Sykorova 苏宏灿 郑宝山 J.Pesek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4-640,共7页
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发现了自然硒及其系列硒矿物的组合。这些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含硒黄铁矿、含硒黄铜矿和难以确定名称的Fe-Se矿物。其中自然硒、方硒铜矿和硒铜蓝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 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发现了自然硒及其系列硒矿物的组合。这些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含硒黄铁矿、含硒黄铜矿和难以确定名称的Fe-Se矿物。其中自然硒、方硒铜矿和硒铜蓝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近的碳质硅质岩中,自然硒与方硒铜矿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高碳质泥岩中,水硒铁石及未确定的Fe-Se矿物主要赋存于露头处的富硒碳质岩中。硒矿物中除自然硒较普遍地存在外,其他矿物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富硒碳质岩中,而是局部性地出现。Cu-Se矿物的大量发育表明铜可能在硒的表生迁移转化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碳质岩 硒矿物 赋存状态 渔塘坝
下载PDF
还原性含碳质围岩在斑岩铜矿成矿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延河 段超 +5 位作者 曾普胜 简伟 万秋 胡古月 赵晓燕 武晓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7-650,共14页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资源类型,高氧逸度岩浆是公认的评价斑岩成矿的有效指标。硫在成矿岩浆中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在矿石中则以硫化物为主。什么触发了高氧化性成矿岩浆热液的还原与成矿?这是关系斑岩铜矿形成机制和高效评价的重...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资源类型,高氧逸度岩浆是公认的评价斑岩成矿的有效指标。硫在成矿岩浆中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在矿石中则以硫化物为主。什么触发了高氧化性成矿岩浆热液的还原与成矿?这是关系斑岩铜矿形成机制和高效评价的重大科学谜题。前人关注的焦点是成矿母岩浆的起源与演化,还原性围岩在成矿中作用长期被忽视。还原性围岩主要有两种:富碳质围岩和富亚铁围岩。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以甲玛、德兴、普朗等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为例,研究了斑岩铜矿的空间分布与含碳质围岩之间的关系,发现斑岩铜矿围岩中普遍发育黑色含碳质地层,并在成矿过程中普遍发生褪色蚀变;发现蚀变围岩和矿床中方解石和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的δ^13CV-PDB值普遍较低,与沉积碳酸盐围岩的值显著不同。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含碳质围岩中甲烷等还原性气体组分的加入可能是引发斑岩成矿系统氧化-还原转换和矿质沉淀的关键。CH4沿构造裂隙扩散进入斑岩成矿系统,无需成矿斑岩与围岩直接接触即可将成矿溶液中SO2–4还原,解决了困扰矿床学家多年的一道难题。围岩中碳质含量高,产生的甲烷数量大,可将成矿热液中SO4^2-在斑岩体内全部还原,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则矿体主要产在斑岩体之内;围岩中碳质含量低,产生的甲烷数量不足,则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含碳质围岩中还原组分即可在岩浆阶段加入,也可在热液阶段加入。在岩浆阶段加入将造成岩浆还原,形成“还原型斑岩”,易导致成矿物质分散,不利于形成大矿富矿;在热液阶段加入,对成矿更有利。“高氧化性斑岩+还原性富碳质地层/富铁火山岩”是高效评价斑岩成矿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高氧逸度 含碳质围岩 甲烷还原剂
下载PDF
全国碳硅泥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漆富成 张字龙 +3 位作者 何中波 李治兴 王文全 杨志强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55-360,369,共7页
基于对海相碳硅泥岩含铀建造形成构造环境、成矿规律的系统研究,笔者提出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形成的4种成矿体系类型:陆缘裂谷成矿体系、陆缘裂陷深断裂带成矿体系、陆块边缘陆缘盆地体系及陆缘活动带断陷台沟成矿体系;指出中国碳硅泥... 基于对海相碳硅泥岩含铀建造形成构造环境、成矿规律的系统研究,笔者提出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形成的4种成矿体系类型:陆缘裂谷成矿体系、陆缘裂陷深断裂带成矿体系、陆块边缘陆缘盆地体系及陆缘活动带断陷台沟成矿体系;指出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受控于陆缘裂谷和陆缘裂陷成矿环境下形成、伴随海底喷流作用和海底火山喷发而沉积的海相碳硅泥岩富铀建造。依据大型矿集区铀资源评价预测特征参数群,文章通过建立重点矿集区碳硅泥岩型铀矿资源矿集带预测评价判据和成矿预测体系,对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硅泥岩 成矿环境 成矿体系 成矿规律 铀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