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nic Toxicity Study in Rats Orally Exposed to Mulberry Sea-Buckthorn Beverage Concentrate
1
作者 Qingping Sun Zhimin Xu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4年第9期911-918,共8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chronic toxicity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ulberry sea-buckthorn beverage concentrate for 3 months on rats and to predict the possible adverse effect and the potenti...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chronic toxicity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ulberry sea-buckthorn beverage concentrate for 3 months on rats and to predict the possible adverse effect and the potential toxicity target organs. Method: The rats (SPF leve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dose (20 mL/kg BW), middle-dose (10 mL/kg BW), low-dose (5 mL/kg BW) groups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20 mL/kg BW of purified water) with 30 rats in each group. Each group was orally given mulberry sea-buckthorn beverage concentrate for 3 months and recovered by stop feeding samples for 2 weeks for a recovery observation. The rats’ general condition, the organ coefficient, the indexes of hematology and blood biochemistry and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main organs were determined. Result: The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of activity in rats showed no anomalies in all these groups and all the rats put on weight during this period. Comparing to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no obvious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weekly weight and organ coefficient of each dose group. After 3 months of administration, HGB in both mulberry sea-buckthorn beverage concentrate low-dose group and high-dose group were increas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indexes of hematology after 2 weeks of recovery. CREA in low-dose, middle-dose and high-dos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3 months of administration and it remained in the high level in middle-dose and high-dose group even after 2 weeks of recovery. No drug-related les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major organ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ng term use of mulberry concentrated sea-buckthorn beverage can lead to increased CREA, which suggested kidney toxicity. Although no obvious pathological change was found in kidne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ronic kidney damage in the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HRONIC Toxicity Test MULBERRY sea-buckthorn BEVERAGE CONCENTRATE Rats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沙棘多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田小平 罗郑 +5 位作者 夏军 淮文英 刘丹 熊鹰 陈云慧 何林熹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82-99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的方法初步探讨沙棘多酚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目前报道的沙棘多酚化学成分,获得沙棘多酚有效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通过Cytoscap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的方法初步探讨沙棘多酚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目前报道的沙棘多酚化学成分,获得沙棘多酚有效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采用Gen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AD主要作用靶点,并与化合物基因靶点作韦恩图、明确交集靶点,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生物过程及作用通路。应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作用通路”网络,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12个沙棘多酚候选化合物、142个成分靶点以及95个沙棘多酚与AD的共同靶点。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沙棘多酚调治AD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阿魏酸、藜芦酸、咖啡酸等,核心靶点包括ALB、EGFR、PTGS2、STAT3、CTNNB1、MMP9、ESR1、TLR4、ICAM1和PPARA。GO和KEGG分析显示,沙棘多酚治疗AD的通路主要富集在化学致癌-受体活化、癌症的通路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其功能主要为氧化还原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和金属蛋白酶活性等。分子对接研究显示,沙棘多酚的5个关键治疗AD的化合物可与5个核心基因的对接口袋相匹配。结论沙棘多酚可通过多个化合物作用于多个分子靶点和通路发挥对AD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酚 阿尔兹海默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Apriori多维传感参量沙棘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3
作者 张水胜 田朋博 +2 位作者 樊玉 李晓勤 苗凤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6-1472,共7页
沙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常被应用于植物原料提取行业。但由于沙棘品质监测技术的缺失,导致基于沙棘制造的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沙棘质量检测主要采用单一的沙棘化学成份含量检测,难以满足对沙棘品质监测的技术需求。从沙棘生长特... 沙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常被应用于植物原料提取行业。但由于沙棘品质监测技术的缺失,导致基于沙棘制造的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沙棘质量检测主要采用单一的沙棘化学成份含量检测,难以满足对沙棘品质监测的技术需求。从沙棘生长特征出发,利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和多传感技术对沙棘生长环境的多维度参数进行采集传输,基于改进Apriori(先验原理)对多维传感参量特征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标签值,选择出较高的沙棘副产品对应的沙棘生长环境特征数据,挖掘数据特征之间存在的映射关系,作为沙棘溯源质量监测评价的参考规范。基于Spark Streaming实时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沙棘质量监测系统。通过映射规则构造条形图直观展示,便于指导沙棘原料的筛选。从沙棘副产品质量监管出发,利用优质沙棘副产品溯源环境数据构建沙棘原料质量监测体系,提高以沙棘为原料的副产品品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质量监测 无线传感网 先验原理算法 质量评价规范 实时计算 多维传感
下载PDF
乳清蛋白粉与豆乳不同质量比对凝固型沙棘酸奶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汪清美 徐源 +3 位作者 张雨洁 叶兆伟 王家东 余鸿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3,99,共5页
以1 L鲜牛乳质量为基准,向其中加入乳清蛋白粉(WPP)、豆乳、沙棘果汁及菌种,混合发酵制备凝固型沙棘酸奶,探究WPP与豆乳不同质量比(WPP与豆乳总质量100 g,A组4∶0,B组3∶1,C组2∶2,D组1∶3,E组0∶4,F组不添加WPP和豆乳,G组不加沙棘果汁... 以1 L鲜牛乳质量为基准,向其中加入乳清蛋白粉(WPP)、豆乳、沙棘果汁及菌种,混合发酵制备凝固型沙棘酸奶,探究WPP与豆乳不同质量比(WPP与豆乳总质量100 g,A组4∶0,B组3∶1,C组2∶2,D组1∶3,E组0∶4,F组不添加WPP和豆乳,G组不加沙棘果汁、WPP和豆乳)对凝固型沙棘酸奶理化特性、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C、D、E组酸奶发酵时间约为5 h,A、F、G组酸奶发酵时间约为6 h;各组酸奶脂肪含量差异不大,E组酸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4.55%;A组酸奶的持水力最高,为98.02%±0.05%;C组酸奶(硬度0.45 N±0.03 N,胶着性0.47 N±0.02 N,咀嚼性6.32±0.41,黏附性0.57 N·s±0.07 N·s)的质地和微观结构最佳,且C组在贮存3 d时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粉 豆乳 沙棘酸奶 持水力
下载PDF
沙棘胡萝卜复合饮料的研制
5
作者 余小娜 蔡艳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0-74,共5页
以沙棘和胡萝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沙棘胡萝卜符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沙棘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棘汁、胡萝卜汁、白砂糖、无水柠檬酸、黄原胶的添加量分别为30%、15... 以沙棘和胡萝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沙棘胡萝卜符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沙棘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棘汁、胡萝卜汁、白砂糖、无水柠檬酸、黄原胶的添加量分别为30%、15%、9%、0.10%,0.15%.沙棘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胡萝卜 复合饮料 研制
下载PDF
基于控温控湿的沙棘红外联合热风干燥均匀性与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耿智化 李孟卿 +5 位作者 朱丽春 于贤龙 胡斌 张茜 王军扬 杨旭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33,共14页
新鲜沙棘含水率高且易腐烂变质,干燥是延长货架期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现有沙棘热风干燥周期长、品质差、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控温控湿设计了一种红外联合热风干燥装置,并对装置的气流分配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一种圆柱形扰流板... 新鲜沙棘含水率高且易腐烂变质,干燥是延长货架期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现有沙棘热风干燥周期长、品质差、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控温控湿设计了一种红外联合热风干燥装置,并对装置的气流分配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一种圆柱形扰流板和方形挡风板,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对干燥装置中速度场、温度场和湿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半圆柱扰流板能够改变干燥层间气流量,解决干燥不均匀性问题;借助增设扰流板能够提高气流速度,利用自由流区域高温低湿干燥介质的干燥能力,防止干燥层内不同区域出现干燥不均匀的现象。优化后的干燥室结构将5个干燥层间的最大速度偏差比显著降低。以沙棘为研究对象对干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温度对沙棘控温控湿红外联合热风干燥时间有显著影响,干燥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增加呈现指数下降趋势。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不同干燥温度下75℃干燥条件综合评分最高。不同介质湿度干燥条件下,当介质湿度为10%干燥时,干燥所需能耗最低,干燥后沙棘复水比最高,具有最高的维生素C(vitamin C,Vc)保留率和总黄酮含量,综合评分最高。40%介质湿度不同持续时间下,40 min得到的沙棘亮度值、复水比、Vc保留率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综合评分最高。该研究明确了控温控湿沙棘红外联合热风干燥最优工艺,对提升沙棘产地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促进沙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干燥 控温控湿 沙棘 均匀性 品质特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研制及其品质评价
7
作者 沈艾彬 姜继元 +4 位作者 丁俊杰 贾文婷 张凯旋 刘皓玥 李宇辉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工艺条件,以沙棘原浆为发酵原料,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发酵饮料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工艺条件,以沙棘原浆为发酵原料,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发酵饮料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菌种添加量2%、发酵时间18 h。按照此工艺得到的沙棘饮料产品,活菌数为8.79 lg(CFU/mL),感官评分为93分,总糖含量为2.62 g/(100 mL),总酸含量为2.17 g/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发酵前的45%提高至81%,总抗氧化能力为发酵前的1.92倍。研究为沙棘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沙棘饮料 品质 发酵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沙棘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邓斌 陈洁 +4 位作者 李想 娄可轩 周立权 周一苗 肖作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3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沙棘治疗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 Liver Injury)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斑马鱼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来验证沙棘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功效。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沙棘治疗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 Liver Injury)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斑马鱼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来验证沙棘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功效。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标,Venny2.1寻找交集靶点。通过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和筛选疾病靶点,STRING v12.0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PDB及PubChem进行蛋白质结构及小分子结构确认。通过Cytoscape(Version 3.9.1)软件网络图构建沙棘治疗酒精性肝损伤关联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KEGG)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斑马鱼实验进行功能验证:选取受精后3 d(3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正常组喂养于正常饲养用水,其余各组饲养于2%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沙棘组给予不同浓度的沙棘溶液,28℃处理2 d后,确定沙棘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最大耐受浓度(MTC)剂量,并根据MTC结果进行下一步给药,测定样品肝保护功效评价表型实验结果。结果:筛选后得到沙棘活性成分33个,主要包括槲皮素、花葵素、儿茶酸等;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靶点1434个,主要包括ADH1C、CTNNB1、TGFB1等。调控这些核心靶点的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多条信号通路中。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沙棘可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斑马鱼肝脏不透明值(P<0.01),改善肝脏和卵黄囊肿大(P<0.01),下调AST和ALT的活力值(P<0.001),改善肝细胞核肿大,减少肝组织脂肪空泡样变性的功效。结论:沙棘可改善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肪酸氧化、细胞代谢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网络药理学 酒精性肝损伤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沙棘叶茶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能力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陈雪涛 赵三虎 +3 位作者 张先廷 李红法 李霞 高文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35-42,共8页
该文分别以水和6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55、75℃和95℃下对沙棘叶茶整叶和沙棘叶茶粉进行提取,比较提取物中总黄酮、可溶性总多酚、异鼠李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和α-糖苷酶抑制能力。结果表明,提取溶剂为60%乙醇、提取温度为95℃时,沙棘叶... 该文分别以水和6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55、75℃和95℃下对沙棘叶茶整叶和沙棘叶茶粉进行提取,比较提取物中总黄酮、可溶性总多酚、异鼠李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和α-糖苷酶抑制能力。结果表明,提取溶剂为60%乙醇、提取温度为95℃时,沙棘叶茶粉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总黄酮、可溶性总多酚、异鼠李素含量分别为(82.59±1.80)、(117.02±1.93)、(1.592±0.074)mg/g,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的能力最强,其EC_(50)值分别为(0.1419±0.0006)、(0.3571±0.0048)、(0.8156±0.0013)mg/g,还原力最高为(118.65±2.40)mg/g,α-糖苷酶抑制能力最强,IC50值为(0.3930±0.0101)mg/g。通过主成分分析,该提取物的样品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茶 活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杨梅复合果汁
10
作者 黄卉林 夏其乐 吴丹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7,共6页
沙棘酸涩,采用杨梅复配技术可改善感官,形成一款消费者喜爱的复合果汁。以沙棘原浆和杨梅汁为主要原料,白砂糖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沙棘杨梅复合果汁的最佳原辅料配比。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低酯果胶、高酯果胶、黄原... 沙棘酸涩,采用杨梅复配技术可改善感官,形成一款消费者喜爱的复合果汁。以沙棘原浆和杨梅汁为主要原料,白砂糖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沙棘杨梅复合果汁的最佳原辅料配比。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低酯果胶、高酯果胶、黄原胶、卡拉胶、魔芋胶和柚皮果胶为复合果汁稳定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稳定剂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沙棘杨梅复合果汁的最佳原料复配比为沙棘原浆∶糖∶杨梅汁质量比=30∶15∶31.113,此时感官分最高为34.83,总酚质量浓度为432.66 mg/L,DPPH(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清除率为39.29%。沙棘杨梅复合果汁稳定剂最佳配比为低酯果胶0.15%、魔芋胶0.095%、柚皮果胶0.093%。杨梅汁复配可以提高沙棘汁感官特性,经响应面优化复配的果汁具有沙棘和杨梅独特的香气,色泽呈橘黄色,组织状态均匀,口感酸甜适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杨梅 果汁 稳定性 响应面
下载PDF
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黄雯 高雄 +3 位作者 夏辰希 段然 董婷霞 詹华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考察主成分为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的棘脑通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上,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棘脑通给药组(棘脑通低浓度组、棘脑通高浓度组)和氟西汀组。通过体... 目的:考察主成分为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的棘脑通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上,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棘脑通给药组(棘脑通低浓度组、棘脑通高浓度组)和氟西汀组。通过体重测试、糖水偏嗜实验和悬尾不动时间测试等行为学研究,考察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2)细胞水平上,将不同浓度的棘脑通应用于PC12细胞、SH-SY5Y细胞、BV2细胞和RAW 264.7细胞,研究棘脑通对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的促进作用,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分化的作用,以及抗氧化、抗炎作用。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嗜率、体重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棘脑通给药组小鼠糖水偏嗜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棘脑通给药组、氟西汀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棘脑通低、高浓度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P<0.05),棘脑通给药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棘脑通与神经生长因子(5、50 ng/mL)协同使用时,PC12细胞分化程度、pNF200-Luc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棘脑通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营养因子-4(5 ng/mL)协同使用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提高。100~1 000μg/mL的棘脑通可显著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PC12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采用Erastin诱导SH-SY5Y细胞铁死亡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SH-SY5Y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将脂多糖用于BV2、RAW 264.7细胞后,应用棘脑通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水平、核因子κB转录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棘脑通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微丝表达,增强神经营养因子样的作用;该药通过以上作用发挥抗抑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 棘脑通 抗抑郁
下载PDF
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和果油气味特征及产品间相关性
12
作者 曾奥 许炳烨 +3 位作者 王雪 孟德豪 孙青占 吕兆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及果油呈香物质进行分析,确定其气味特征及产品间相关性,为新疆大果沙棘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真伪鉴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对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和... 【目的】通过对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及果油呈香物质进行分析,确定其气味特征及产品间相关性,为新疆大果沙棘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真伪鉴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对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和果油这3种沙棘主要制品的香气进行研究,表征每种沙棘制品的呈香组分及其香气活度,探究3种沙棘产品的关键香气组分,对其进行归类和分析,明确每种沙棘产品的香气特征,并通过聚类热图和相关性分析初步探究3种沙棘制品的香气组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3种新疆大果沙棘制品共有64种呈香物质,沙棘原浆最多,其次是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最少;沙棘原浆和果油关键呈香物质以酯类为主,籽油以醇类为主。沙棘原浆与果油的香气特征相似,均以果味和酒味为主,沙棘籽油以果味、花香和油脂味为主。新疆大果沙棘原浆、籽油和果油挥发性成分含量丰富,香气独特。沙棘原浆与果油相关性更高,沙棘籽油与另外两种制品相关性较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沙棘产品深加工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产品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呈香物质 香气特征 关联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沙棘治疗肝损伤的免疫相关作用机制
13
作者 林嘉慧 刘洪霞 +3 位作者 梁家俊 李晓敏 谢果 刘文利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53-63,共11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分析方法,预测沙棘治疗肝损伤的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和免疫相关作用机制。先用TCMSP和GeneCards等数据库对沙棘的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肝损伤相关疾病靶点进行筛选,找到两者交集靶点,再建立药...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分析方法,预测沙棘治疗肝损伤的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和免疫相关作用机制。先用TCMSP和GeneCards等数据库对沙棘的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肝损伤相关疾病靶点进行筛选,找到两者交集靶点,再建立药材-化合物-靶点-疾病的网络图。然后利用R语言进行交集靶点的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共筛选出沙棘22个活性成分,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有95个,沙棘治疗肝损伤的免疫相关作用机制可能是由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多个成分作用于IL-1β、PTGS2、和NFκBIA等关键靶点,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免疫相关靶点结合活性较强。沙棘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共同作用,在免疫方面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和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缓解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肝损伤 免疫调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沙棘果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继辉 陈琳榕 +2 位作者 冯庆玲 谢三都 戴玉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 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 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 超声波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法 抗氧化
下载PDF
地下水埋深对干旱区沙棘生长及耗水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俞丹丹 岳春芳 +1 位作者 张胜江 哈丽代姆·居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90,共8页
为探讨根域限制下地下水埋深对沙棘(Hippophne rhamnoides)生长与耗水的影响,设置4个水平地下水埋深(3.0、2.5、2.0和1.5 m)和2种土质(砂壤土和壤土),采用马氏瓶供水模拟地下水位,获取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地下水补给量、渗漏量、生长... 为探讨根域限制下地下水埋深对沙棘(Hippophne rhamnoides)生长与耗水的影响,设置4个水平地下水埋深(3.0、2.5、2.0和1.5 m)和2种土质(砂壤土和壤土),采用马氏瓶供水模拟地下水位,获取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地下水补给量、渗漏量、生长指标变化及耗水量,探究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沙棘生长特征变化及耗水规律;并结合耗水规律和实测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沙棘适宜的地下水埋深。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地下水埋深处理沙棘新生枝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2.0>2.5>3.0>1.5 m,水分生产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5>2.0>3.0>1.5 m,砂壤土条件沙棘新生枝生物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优于壤土。砂壤土栽植条件下,地下水埋深为2.0 m时沙棘株高、茎粗及各生长指标变化均优于其他地下水埋深处理。砂壤土比壤土更适宜沙棘生长,沙棘各生长阶段耗水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综合水分生产效率和新生枝生物量分析结果,地下水埋深为2.0~2.5 m且土质为砂壤土的环境较适宜沙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地下水埋深 生长指标 生物量
下载PDF
沙棘黄酮对长期力竭运动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孔海军 谌晓安 李新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4-962,共9页
观察沙棘黄酮(sea-buckthorn flavone,SF)对长期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5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F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通过连续6周力竭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心肌损伤模型。ELISA法... 观察沙棘黄酮(sea-buckthorn flavone,SF)对长期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5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F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通过连续6周力竭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心肌损伤模型。ELISA法检测心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半胱天冬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iymphoma-2,Bcl-2)、Ⅰ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lagen-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蛋白表达;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胶原沉积。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SF各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心肌组织胶原容积(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水平和心肌组织Caspase-3、Bax、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显著上升(P<0.01);中高剂量SF还可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心肌组织CTGF蛋白表达(P<0.01),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P<0.01)。研究结果提示,中、高剂量SF可抑制长期力竭训练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减轻心肌损伤,且高剂量作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沙棘黄酮 心肌损伤 细胞凋亡 纤维化
下载PDF
基于EDEM的沙棘冻浆果振动清选装置参数优化与分析
17
作者 张强林 胡靖明 +5 位作者 杨梅 杨金发 李沫若 王清泽 张文洁 毕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6,298,共12页
针对沙棘冻浆果清选加工中存在清洁率低,筛网易堵塞的问题,采用离散元EDEM软件对振动清选装置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以速冻沙棘枝条果机械脱果后的冻浆果、枝条和果梗等颗粒为试验物料,测定物料的尺寸特征,进行振动清选装置动力学... 针对沙棘冻浆果清选加工中存在清洁率低,筛网易堵塞的问题,采用离散元EDEM软件对振动清选装置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以速冻沙棘枝条果机械脱果后的冻浆果、枝条和果梗等颗粒为试验物料,测定物料的尺寸特征,进行振动清选装置动力学分析和筛上颗粒受力分析。分析筛网不同形状以及尺寸的筛孔组合对振动清选装置清洁率和透筛概率的影响,确定筛网设计参数为第一层筛网为圆孔、孔径为11 mm,第二层筛网为圆孔、孔径为9 mm,第三层筛网为长孔、孔径为5 mm×25 mm。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振幅的改变未显著影响洁净率和透筛率,在保证高清洁率时选取筛体振幅为6 mm。选取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筛面倾角为试验因素,清洁率和透筛概率为试验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各因素与指标间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最优组合为:振动频率为17.52 Hz、振动方向角为44.7°、筛面倾角为1.56°时,振动清选装置清洁率为99.62%、透筛概率为33.42%。通过台架试验和仿真试验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台架试验和仿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清洁率的相对误差为1.13%,颗粒透筛数量的相对误差为1.68%。该研究可为沙棘冻浆果振动清选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振动筛 离散元 透筛概率 清洁率
下载PDF
沙棘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机理研究
18
作者 马贺 雷梅英 +2 位作者 王家娟 麻玉雯 王树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沙棘是一种药食资源,在民间常应用于治疗胃部疾病。已有研究表明沙棘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为探究沙棘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化学成分及抑制机理,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并测定生物膜... 沙棘是一种药食资源,在民间常应用于治疗胃部疾病。已有研究表明沙棘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为探究沙棘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化学成分及抑制机理,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并测定生物膜形成率、细胞膜通透性、膜蛋白荧光光谱、细胞膜完整性、脲酶活性和细胞微观结构等探究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沙棘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苹果酸含量最高,为872.97 mg/g,其次是芦丁、异鼠李素、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沙棘乙酸乙酯萃取物可抑制生物膜形成,抑制率达到77.71%;细胞膜通透性增加2.45倍;膜蛋白结构发生变化,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亲水增强;脲酶活性下降87.89%;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泄漏量达98.7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萃取物会导致细胞结构变形,表面有褶皱。以上结果说明,沙棘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有苹果酸和多种黄酮类物质,通过多种方式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该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沙棘中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高效液相色谱 幽门螺杆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沙棘果汁中苦味物质的转化作用
19
作者 王晨曦 李乾弘 +1 位作者 刘阳洲 张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59-167,共9页
目的:改善沙棘果汁口感,去除涩味物质异鼠李素糖苷。方法: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果汁,研究益生菌的生长曲线,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各项指标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异鼠李素糖苷和异鼠李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植物乳杆菌67-25-2发酵得到... 目的:改善沙棘果汁口感,去除涩味物质异鼠李素糖苷。方法: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果汁,研究益生菌的生长曲线,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各项指标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异鼠李素糖苷和异鼠李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植物乳杆菌67-25-2发酵得到的沙棘果汁其涩味得到改善,感官评分达到85分,发酵后提高了果汁的总游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62 h时达到最高值,其中总酚含量提高至598.9 mg GAE/L,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67.5%和61.8%。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总酚含量、异鼠李素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植物乳杆菌67-25-2发酵后显著(P<0.05)减少了沙棘中主要的涩味物质(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释放出活性更强的黄酮苷元类物质(异鼠李素),显著(P<0.05)提高了沙棘果汁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可为改善沙棘果实口感,同时为开发含有高活性转化产物的功能型发酵沙棘食品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汁 植物乳杆菌 抗氧化活性 异鼠李素
下载PDF
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熊青山 卫丁一 +5 位作者 温娅娅 陈清 刘连荣 龙春宏 韩超 戴小华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沙棘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种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皮肤保健等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类植物,沙棘果实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农、牧等行业。文章概述了沙棘果实的化学... 沙棘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种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皮肤保健等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类植物,沙棘果实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农、牧等行业。文章概述了沙棘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旨在为沙棘果实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