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microsurgery in fingertip defects-split tibial flap of the second toe to reconstruct multiple fingertip defects: A case report 被引量:6
1
作者 Ke-Lie Wang Zi-Qing Zhang +1 位作者 Joseph A Buckwalter Yi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7期2562-2566,共5页
BACKGROUND Injuries to multiple fingertips pose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dilemma.Numerous reconstructive options exist,all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restoring function and sensibility to the injured fingertips.CASE SUM... BACKGROUND Injuries to multiple fingertips pose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dilemma.Numerous reconstructive options exist,all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restoring function and sensibility to the injured fingertips.CASE SUMMARY A 24-year-old male suffered injury to multiple fingertips of the right hand,resulting in exposed distal phalanges of the middle,ring,and small fingers.The amputated distal stumps were not possible for replantation.Free flap coverage was selected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functional outcome.The fingertip defects were covered by performing a right second toe split tibial flap using local anesthesia at the harvest site and brachial plexus nerve block for the right upper extremity.At 6-month follow-up,all three of the reconstructed fingertips had some preserved nail growth,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s testing was equal to the contralateral side and the Static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were comparable to the contralateral side.CONCLUSION This report provides a novel reconstructive op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fingertip injuries and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supermicrosurgery in management of these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MICROSURGERY FINGERTIP defects SPLIT TIBIAL FLAP second toe Reconstruct Case report
下载PDF
New Approach to Measuring the Ankle and Toe Brachial Indices as New 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2
作者 Pratiksha G. Gandhi Prasad Kamble 《Ope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CAS 2023年第3期73-86,共14页
Background: 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is caused by atherosclerosis, or Plaque buildup, that reduces the blood flow to the legs and feet. PAD affects approximately 230 million adults worldwide and... Background: 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is caused by atherosclerosis, or Plaque buildup, that reduces the blood flow to the legs and feet. PAD affects approximately 230 million adults worldwid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roke, and leg amputation. The first-lin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PAD is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which is the ratio of ankle to brachial higher systolic pressure measured in ankles and arms. The Toe Brachial Index (TBI), which is the ratio of the toe systolic pressure to brachial higher systolic pressure measured in both arms,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lternative to the ABI in screening for PAD. The ABI and TBI are measured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 and the lower of these numbers is the patient’s overall ABI and TBI. Clinical studies and meta-analysis reviews have shown that the conventional ABI measurement, which uses a cuff, and handheld sphygmomanometer and continuous-wave Doppler tracings, provides an acceptable-to-high specificity level but low sensitivity when compared with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or angiography methods. Another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TBI measurement has greater sensitivity but lower specificity than the ABI when compared with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tic based on waveforms. The aim of this clinical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VasoPad System comparing its results to the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veform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VasoPad System is an automated device using the pulse wave method to measure the arms and ankles dorsalis and tibial posterior artery blood pressures, the photoplethysmography second derivative (PTGSD) to estimate the toe systolic pressure, a patented photoplethysmography (PTG) index marker and volume plethysmography via cuffs during deflation.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n diagnose stenosis through the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or plaques and through waveform analysis. The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provides 3 waveform types. The type 1, triphasic waveform is normal blood flow and no atherosclerosis or plaque, the type 2, diphasic waveform is seen when there are atherosclerosis plaques, but normal blood flow, and the type 3, monophasic waveform reflects stenosis with diameter reduction > 50%. Results: The sum of the overall ABI and TBI VasoPad values, called Sum of Brachial Indices (SBI), gave a specificity of 88.89% and sensitivity of 100% for detecting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biphasic and monophasic waveforms versus triphasic waveforms with a cutoff ≤ 1.36 (P Conclusion: The VasoPad was useful for detecting PAD, which is fully defined as having vessel stenosis > 50% (Doppler monophasic waveforms) but also early stage of atherosclerosis plaqu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Doppler biphasic waveforms). The VasoPad method provided a remarkable sensitivity of 100% and a specificity level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ABI test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addition to being useful to screen and detect PAD, the VasoPad offers early detection of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 with normal blood flow (Doppler biphasic waveforms), which could provide greater treatment options and thus reduce the overall number of lower extremity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toe Brachial Index TBI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Photoplethysmography second Derivative-PTGSD Photoplethysmography Index-PTG Index
下载PDF
不同第二趾胫侧皮瓣处理方式在趾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叶为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第二趾胫侧皮瓣处理方式在趾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福建省漳州正兴医院收治的84例趾端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带趾底固有神经处理方... 目的探讨不同第二趾胫侧皮瓣处理方式在趾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福建省漳州正兴医院收治的84例趾端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带趾底固有神经处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带趾背神经处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毛细血管评分、足功能满意度、关节总活动度、皮瓣瘢痕外形、受区与皮瓣两点分辨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与毛细血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弹性评分、瘢痕定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瓣及受区两点分辨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足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足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处理方式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对足功能的满意度,但带趾背神经处理方式可改善皮瓣及受区感觉,同时降低供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端缺损 第二趾胫侧 带趾底固有神经 带趾背神经
下载PDF
急诊■甲瓣联合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重建外伤性拇指Ⅲ、Ⅳ度缺损
4
作者 牛洪华 尹利军 +2 位作者 刘福东 牟攀 何万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甲瓣联合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再造在外伤性拇指Ⅲ、Ⅳ度缺损中的应用,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21年5月,急诊一期游离■甲瓣联合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再造拇指Ⅲ、Ⅳ度缺损32例。术中游离...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甲瓣联合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再造在外伤性拇指Ⅲ、Ⅳ度缺损中的应用,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21年5月,急诊一期游离■甲瓣联合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再造拇指Ⅲ、Ⅳ度缺损32例。术中游离■甲瓣和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于拇指受区,咬除第2跖骨头缩短部分跖骨,用第2趾趾甲瓣覆盖■甲瓣供区,从而达到重建拇指功能,恢复拇指外形,同时兼顾供区足部功能和外形的目的。结果 1例术后第2天发生血管危象,探查后成活良好,32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无1例感染、坏死,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再造拇指外观满意,质地优良,供区愈合及外形良好,瘢痕少,行走无影响。结论 急诊一期■甲瓣联合第2趾组合再造外伤性Ⅲ、Ⅳ度拇指缺损,再造拇指功能外形俱佳,手术一次完成,减少患者多次手术造成的医源性创伤和痛苦,缩短了治疗周期,患者易接受,是外伤性拇指Ⅲ、Ⅳ度缺损修复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瓣 拇指 第2趾 组合再造
下载PDF
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中段再造手指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在荣 王达利 +3 位作者 王玉明 张明君 祁建平 韩文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介绍将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中段后用于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游离并切取带翼状组织瓣的拇趾腓侧皮瓣,将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拇趾腓侧皮瓣上的翼状组织瓣嵌入第二足趾中段两侧皮下。将塑形后的... 目的介绍将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中段后用于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游离并切取带翼状组织瓣的拇趾腓侧皮瓣,将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拇趾腓侧皮瓣上的翼状组织瓣嵌入第二足趾中段两侧皮下。将塑形后的第二足趾中段移植于缺损的手指。自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该方法为15例手指缺损患者行再造术。结果术后15例患者的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并经1个月至2年的随访,再造手指的外形及痛温觉恢复较好,对掌对指功能基本恢复。结论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能较好地重塑第二足趾外形,再造的手指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术更接近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足趾移植 指缺损 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吻合趾—指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及急诊拇、手指再造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永清 李主一 +3 位作者 李其训 李军 高田军 张云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为改进急诊拇、手指部分缺损的再造方法,缩短手术时间。方法:根据第2足趾及拇、手指的血管、神经分布的解剖学规律。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利用第2足趾,采用吻合趾—指血管的方法急诊再造拇、手指12例12指。... 目的:为改进急诊拇、手指部分缺损的再造方法,缩短手术时间。方法:根据第2足趾及拇、手指的血管、神经分布的解剖学规律。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利用第2足趾,采用吻合趾—指血管的方法急诊再造拇、手指12例12指。结果:再造拇、手指全部成活,恢复了拇、手指对掌及捏握功能,病人自觉满意。结论:第2足趾及拇、手指血管、神经解剖恒定,远侧指(趾)间关节以近的指固有动脉、趾底动脉及指(趾)背静脉口径在0.5mm以上,完全可以吻合。急诊再造适合于:局部污染不重,无广泛严重挫伤的拇指Ⅲ度以内缺损及近侧指关节以远的手指缺损,手指近节远端的缺损也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 急诊 拇指再造 手指再造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第二趾屈肌腱和趾背腱膜的断面观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同慎 李滨 +1 位作者 陈立东 高文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为拇指再造及断趾再植提供依据。方法:经组织学处理,在近侧、远侧横纹及二者中点处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结果:根据屈肌腱和趾背腱膜的断面形态,分别分为8型和3型。屈肌腱截面面积的平均值从I到II断面依次为 8. 17... 目的:为拇指再造及断趾再植提供依据。方法:经组织学处理,在近侧、远侧横纹及二者中点处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结果:根据屈肌腱和趾背腱膜的断面形态,分别分为8型和3型。屈肌腱截面面积的平均值从I到II断面依次为 8. 17 mm2、8. 59 mm2、5. 59 mm2。趾背腱膜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0. 92 mm、0. 86 mm、0. 65 mm。结论:拇指再造手术中,应注意不同断面屈肌腱及趾背腱膜形态及厚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屈肌腱 趾背腱膜 第二趾 断面解剖
下载PDF
坶甲趾骨片皮瓣与冷冻异体手指再造手指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明钟 袁启智 +2 位作者 黄燮青 缪勇 蔡燕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4-206,共3页
1984年4月~1994年3月,用自体甲趾骨片皮瓣包裹冷冻异体手指骨—关节一肌腱复合组织,并联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抬15例,共再造拇、手指31指。经1个月~8年随访,功能及外形良好,认为此法具有多造手指、少切足趾的... 1984年4月~1994年3月,用自体甲趾骨片皮瓣包裹冷冻异体手指骨—关节一肌腱复合组织,并联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抬15例,共再造拇、手指31指。经1个月~8年随访,功能及外形良好,认为此法具有多造手指、少切足趾的优点。对造指部位选择、虎口狭小、血管危象及异体关节之变性吸收等问题,提出治疗及预防的方法。冷冻保存尸手能降低异体组织的抗原性,有利于在宿主体内存活。强调急诊截指时应尽量多保留手部活组织,为后期手指再造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冷冻异体手指 再造术 Mu甲趾骨片皮瓣
下载PDF
一期利用足二趾及组合皮瓣行拇指再造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少华 陈昌伟 +1 位作者 张发贵 戴赛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介绍游离第二足趾、拇趾腓侧皮瓣及足背皮瓣一期行拇指再造术式。方法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游离并切取"猫耳状"组织瓣的足背皮瓣及拇趾腓侧皮瓣,将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足背皮瓣上的"猫耳状"瓣嵌入第二... 目的介绍游离第二足趾、拇趾腓侧皮瓣及足背皮瓣一期行拇指再造术式。方法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游离并切取"猫耳状"组织瓣的足背皮瓣及拇趾腓侧皮瓣,将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足背皮瓣上的"猫耳状"瓣嵌入第二足趾两侧的侧方创面,足背皮瓣覆盖第一掌背或大鱼际皮肤缺损处。结果 15例再造拇指均成活,嵌入的趾腓侧皮瓣及足背皮瓣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再造拇指外形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1)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能较好地重塑第二足趾外形,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手指。(2)足背皮瓣能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猫耳状"皮瓣能更好地覆盖再造指创面,再造拇指外形更佳。(3)一期行拇指再造不仅能减少患者经济及精神上负担还能给术者带来解剖上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足趾移植 拇指损伤 外科皮瓣 一期手术 拇指再造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估算再造手指整形皮瓣形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凌宇 田光磊 王满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应用CT数据三维重建技术及CAD(computeraided design)技术,估算再造手指整形皮瓣的形状。方法复制20名健康成人正常右手拇、示、中、环指、右足第2趾的石膏模型,采集其三维CT数据并重建,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趾腹减凸术、趾狭窄膨隆术,... 目的应用CT数据三维重建技术及CAD(computeraided design)技术,估算再造手指整形皮瓣的形状。方法复制20名健康成人正常右手拇、示、中、环指、右足第2趾的石膏模型,采集其三维CT数据并重建,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趾腹减凸术、趾狭窄膨隆术,勾画出所需皮瓣形状。结果模拟趾狭窄膨隆术所需皮瓣形态大致分为两型:蟹爪型和十字型。模拟趾腹减凸术所需皮瓣也可分为两型:水滴型和椭圆型。同一患者的拇、示、中、环指的皮瓣基本属于同一型。结论本方法可较为直观地估算出第2趾与拇、手指指腹的形态差异,可以获得整形皮瓣的立体形状,皮瓣形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为每一名患者个性化设计才能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技术 三维重建 外科皮瓣 第2足趾移植 指损伤
下载PDF
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5 位作者 刘跃飞 周荣 胡昌庆 杨开航 郭全伟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结果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恒定,动脉弓的外径为0.5~0.8 mm,平均外径为0.64 mm,动脉弓距趾端的距离为9.5~13.0 mm,平均为11.1 mm。动脉弓上发出5支恒定的分支,即趾端弓上动脉,我们将其命名为第1~5支趾端弓上动脉(由胫侧至腓侧)。结论第2趾趾端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弓上动脉解剖恒定,可以采用弓上动脉为蒂的微型轴型皮瓣改善第2足趾再造后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足底固有动脉 解剖学研究 第2足趾 趾端动脉弓 弓上动脉
下载PDF
第2足趾末节移植再造示中环指指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伟炽 牟勇 +3 位作者 葛军委 黄东 孙锋 刘银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第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再造示中环指指尖部缺损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2月,对156例168指示中环指指尖部缺损患者,采用第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进行再造.结果 再造156例168指均成活,仅9例于术后24~48h发生血... 目的 探讨应用第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再造示中环指指尖部缺损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2月,对156例168指示中环指指尖部缺损患者,采用第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进行再造.结果 再造156例168指均成活,仅9例于术后24~48h发生血管危象,经拆除部分缝合线、放血治疗处理及手术探查后均成活,无再造指尖坏死发生.术后随访134例142指,随访时间3个月~2年,再造指尖手指外形恢复良好,大小与正常指尖相似,指甲面积较大,指纹生长良好,指腹皮肤两点辨别觉4~6mm.供区足部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第2足趾末节移植再造示中环指指尖,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外观,而且具有极高的成活率,供区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趾末节 指尖缺损 再造
下载PDF
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再造拇指 被引量:6
13
作者 盛辉 丁小珩 李德保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62-363,37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再造拇指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8例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的方法再造修复。结果8例8指再造拇指及其所携带的足背...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再造拇指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8例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的方法再造修复。结果8例8指再造拇指及其所携带的足背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创口及皮瓣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2个月,再造拇指外形恢复满意,指端皮肤感觉好,皮瓣质地柔软,无臃肿。按照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测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对于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进行再造,不仅再造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且可一期完成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缺损 第2足趾移植 足背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多角形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星 肖云星 王媛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1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22例多角形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22例患者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心理护理及供受区皮肤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再造手指微循环变化的观察,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 目的:总结22例多角形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22例患者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心理护理及供受区皮肤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再造手指微循环变化的观察,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2例25指,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顺利成活。结论:显微手指再造术后护理相当重要,发现问题不及时、护理处理不当可导致再造手指失败,术后恢复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对促进功能恢复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显微外科手术 第二足趾移植 术后护理
下载PDF
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国英 黄东 吴伟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15-116,13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第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吻合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的方法,游离移植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第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16例19指,其中单纯指背皮肤软组织缺...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第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吻合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的方法,游离移植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第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16例19指,其中单纯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11指,指骨合并软组织缺损5例8指。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发生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解除危象后成活。术后11例12指获4个月~2年随访.移植皮瓣质软,不臃肿.外观与正常指背相近,再造指尖两点辨别觉为4-6mm,供足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第2足趾趾背皮瓣,可携带趾骨和肌腱等复合组织,既有利于修复手指外观.又可重建感觉、运动功能。是修复指背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缺损 皮瓣 第2足趾 移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带(足母)趾腓侧皮瓣第2足趾移植再造修复手拇指缺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中锋 崔红旺 +5 位作者 王俊波 朱玉花 任有成 袁正江 崔永光 卢宏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年第12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探讨用(足母)趾腓侧皮瓣修饰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新方法。方法对16例手拇指缺如病人,在切取第2足趾再造拇指时,携带足母趾腓侧皮瓣,并将其嵌入第2足趾跖侧,消除第2足趾中段狭细的形态。-结果16例再造的拇指及携带的皮瓣全部成活,... 目的探讨用(足母)趾腓侧皮瓣修饰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新方法。方法对16例手拇指缺如病人,在切取第2足趾再造拇指时,携带足母趾腓侧皮瓣,并将其嵌入第2足趾跖侧,消除第2足趾中段狭细的形态。-结果16例再造的拇指及携带的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形非常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足母趾腓侧皮瓣嵌入第2足趾,使再造拇指外形更接近正常的拇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缺损 拇趾腓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第2足趾移植
下载PDF
游离甲瓣联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俊 王群殿 +3 位作者 于涛 袁云华 李凯 王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8-140,238,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甲瓣联合改良或未改良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8年6月对17例拇指Ⅲ~Ⅴ度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甲瓣联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按是否对第2趾骨进行改良分为改良组(8例)和传统组(9例),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游离甲瓣联合改良或未改良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8年6月对17例拇指Ⅲ~Ⅴ度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甲瓣联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按是否对第2趾骨进行改良分为改良组(8例)和传统组(9例),术后随访外观满意度、功能评定及供区并发症。结果 17例再造拇指均成活,随访6~24个月,改良组外观满意度(94.4±5.6)分,传统组(90.6±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拇指对掌、对指功能良好,感觉恢复良好。供足功能及外形均恢复理想,步行无明显疼痛及跛行。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改良组优6例,良2例;传统组优6例,良3例。结论游离甲瓣联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能同时恢复拇指的外形与功能,是拇指缺损再造的有效方法之一,改良方法适用于第2趾较长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瓣 第2趾骨 拇指 再造
下载PDF
游离第2足趾行拇指再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兴邦 陶圣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439-440,443,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第2足趾行拇指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2015年4月,应用游离第2足趾移植行拇指再造7例,其中1例为拇指缺损Ⅲ度,6例为拇指缺损Ⅱ度合并脱套伤.所有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加长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受区和供区分别准...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第2足趾行拇指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2015年4月,应用游离第2足趾移植行拇指再造7例,其中1例为拇指缺损Ⅲ度,6例为拇指缺损Ⅱ度合并脱套伤.所有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加长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受区和供区分别准备,Ⅰ期完成拇指再造手术.结果 7例拇指再造均获得成功,随访9~13个月,按照手指功能损害程度的综合评定,术前手功能平均30%,术后至平均75%,增加45%.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游离第2足趾行拇指再造术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显微外科
下载PDF
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建华 张德绸 +3 位作者 尹一然 唐炼 阳运康 鲁晓波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28.5±3.4岁。拇指2例,示指3例。急诊手术3例(2例拇指、1例示指,受伤致手术时间均6h...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28.5±3.4岁。拇指2例,示指3例。急诊手术3例(2例拇指、1例示指,受伤致手术时间均6h内),二期手术2例(2例示指,分别急诊处理术后21d、24d进行手术)。本组病例据顾玉东等再造手指缺损分度:拇指为Ⅲ度、Ⅳ度各1例,示指为Ⅳ度1例、Ⅴ度2例。结果:本组5例中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病例顺利成活。平均住院时间19+3.5d,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5+2.0个月。再造指痛温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5-1Omm,再造指间关节屈曲10°-30°,掌指关节屈曲35°-800°4例对掌指功能良好,1例对掌指功能欠佳。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良率80%。5例患者均于术后2-4月恢复正常的行走、负重功能。结论:第二足趾外形和组织结构与手指相近,大小与手的血管、神经相当,可供吻合,术后对供足的影响不大,最大限度地恢复了伤手的外观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开展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足趾 足背动脉 大隐静脉 拇指 示指
下载PDF
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掌指关节背侧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振东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掌指关节背侧缺损的应用解剖。方法:选取就诊的掌指关节背侧缺损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A组行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治疗,B组行拇短伸肌半腱移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随访痊愈率和并发症等现象... 目的:探讨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掌指关节背侧缺损的应用解剖。方法:选取就诊的掌指关节背侧缺损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A组行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治疗,B组行拇短伸肌半腱移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随访痊愈率和并发症等现象。结果:术后3个月,A组优9例,良2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8%;B组优8例,良18例,差8例,优秀率为76.4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治疗掌指关节背侧缺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有效提高痊愈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让患者早日恢复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关节背侧缺损 掌背侧 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