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uit Anatomy of sect. Paracamellia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Significanc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Exploi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洪思思 张斯敏 +3 位作者 楼嘉 张薇 吕洪飞 廖芳蕾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643-646,共4页
[Objective] To utilize the germplasm resources,new systematic evidenc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ct.Paracamellia,genus Camellia is found in this article.[Method] Fruit anatomy of 10 species representing sect.Paracam... [Objective] To utilize the germplasm resources,new systematic evidenc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ct.Paracamellia,genus Camellia is found in this article.[Method] Fruit anatomy of 10 species representing sect.Paracamellia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main component of sect.Paracamellia in the genus Camellia was studied by MVSP software.[Result] The exocarp was thin;mesocarp was broad,having a large number of stone cells;endocarp was lignified,and separated easily from seed.The 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species was far,showing far relation;the current study did not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Camellia grijsii(C.grijsii)and Camellia yuhsienensis(C.yuhsienensis),Camellia shensiensis(C.shensiensis)should not be recognized as a variety of C.yuhsienensis.In addition,it also proved Ming's combining of Camellia confusa(C.confusa)and Camellia kissi(C.kissi)was unnatural.[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ct.Paracamellia in the genus Camel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us camellia sect.Paracamellia Fruit anatomy Classification Germplasm resources
下载PDF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2
作者 柯欢 严丹峰 刘信凯 《广东园林》 2020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杜鹃叶山茶进行杂交的亲和性,最好的是多齿红山茶C.polyodonta、南山茶C.semiserrata和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其次是尖萼红山茶C.edithae、长毛红山茶C.villosa、滇山茶C.reticulata和全缘红山茶C.subintegra,较差的是厚叶红山茶C.crassissima和怒江红山茶C.saluenensis,最差的是毛蕊红山茶C.mair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叶山茶 红山茶组 物种 杂交 亲和性
下载PDF
江西不同林分油茶林病虫害种类调查及发生差异分析
3
作者 陈元生 于海萍 +2 位作者 罗致迪 张杨斌 钟晶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7,115,共9页
为弄清不同林分油茶林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程度的差异,对江西具有代表性的3种林分类型(人工油茶纯林、近野生老油茶林、油茶-茶间作林)油茶林进行其病虫害种类、发生危害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危害人工油茶纯林的病害有15种、虫... 为弄清不同林分油茶林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程度的差异,对江西具有代表性的3种林分类型(人工油茶纯林、近野生老油茶林、油茶-茶间作林)油茶林进行其病虫害种类、发生危害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危害人工油茶纯林的病害有15种、虫害有80种。油茶炭疽病、软腐病、藻斑病、煤污病、白星病和茶苞病6种为主要病害,占总病害数的40%;蛀干害虫9种(占11.25%),以油茶织蛾、茶梢蛾和蓝翅天牛为优势种;蛀果害虫1种,油茶象甲为害较重;食叶害虫40种(占50%),以肖叶甲科、卷蛾科和细蛾科害虫为优势类群;刺吸类害虫25种(占31.25%),以考氏白盾蚧、黑胶粉虱、矢尖蚧、碧蛾蜡蝉为优势种。与油茶纯林相比,近野生油茶林病虫害的发生表现出种类更少(73种,减少了22种)、发生程度更轻、优势病虫害不明显等特点;油茶-茶树间作林病虫害种类与人工纯林相当,但一些病害偏重发生如芽枯病,一些茶树叶部害虫茶小绿叶蝉、茶黄毒蛾、茶蚜、茶银尺蛾等转移至油茶上偏重发生。不同林分类型的油茶林,其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实践工作中,应依据不同林分油茶林优势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病虫害 种类调查 人工林 近野生林 林分 江西
下载PDF
盈江大理茶种与凤庆大叶种芽茶香气差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国萍 李家锋 朱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291,共11页
为探究云南盈江大理茶种与凤庆大叶种芽茶香气的组成和差异,本研究通过感官审评、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的方法,对盈江大理茶... 为探究云南盈江大理茶种与凤庆大叶种芽茶香气的组成和差异,本研究通过感官审评、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的方法,对盈江大理茶种芽茶(通常称为芽孢茶,记为芽孢红茶YBH,芽孢白茶YBB)及凤庆大叶种芽茶(记为凤庆红茶FQH,凤庆白茶FQB)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HS-SPME-GC-MS检测结果表明:4个茶样共检测出16类共616种挥发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表明:两个品种的红茶对比中,YBH检测到8种特有差异代谢物,FQH检测到7种;两个品种的白茶的对比中,YBB检测到3种特有差异代谢物,FQB中检测到4种;主要特征差异挥发性代谢物的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评估表明:(Z)-癸-2-烯醛和香叶醇是区分盈江大理茶种芽孢茶和凤庆大叶种的潜在特征香气,(Z)-癸-2-烯醛(OAV>100)是盈江大理茶种芽孢茶的重要香气成分,推测大马士酮(OAV>1)是YBH产生浓郁花果香的关键物质,己酸和乙酸芳樟酯可能是YBB呈自然清花香的主要物质;β-紫罗兰酮(OAV>10)是凤庆大叶种的重要香气成分,推测苯乙醛(OAV>1)是FQH呈花香的主要物质,(Z)-癸-2-烯醛和己酸是FQB呈花香和毫香的主要物质。综上所述,盈江大理茶种芽孢茶的香气成分较对照品种丰富且YBH香气更馥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茶种 芽茶 凤庆大叶种 香气分析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3种金花茶光合生理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5
作者 朱舒靖 江海都 +5 位作者 杨一山 许爱祝 邹蓉 唐健民 韦霄 柴胜丰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四季花金花茶(Camellia perpetua)、淡黄金花茶(C.flavida)和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金花茶组(Camellia Sect.Chrysanth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3个物种分布范围狭窄,野生资源濒临灭... 四季花金花茶(Camellia perpetua)、淡黄金花茶(C.flavida)和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金花茶组(Camellia Sect.Chrysanth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3个物种分布范围狭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探索其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适应性,寻找适宜其生长的光照强度,可为这3种金花茶的人工繁育、种群恢复及迁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其野生种群生境差异的原因提供部分解释。本研究以上述3种金花茶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遮阴方法研究不同光照强度(8%、20%、45%、100%)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金花茶在低光照环境(8%和20%光照强度)下有较大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表明其对低光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2)四季花金花茶的P_(max)在45%光照强度下仍保持较高水平,且光饱和点(LSP)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淡黄金花茶和东兴金花茶的P_(max)和LSP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在20%光照强度下达到最大值。(3)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3种金花茶叶片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Car/Chl值升高,Chl a/Chl b值先降低后升高。(4)3种金花茶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四季花金花茶在45%光照强度下最高,而淡黄金花茶和东兴金花茶则在20%光照强度下最高。综上可知,四季花金花茶对于强光的耐受性更强,淡黄金花茶次之,东兴金花茶最弱;四季花金花茶喜中等光照环境(45%光照强度),而淡黄金花茶和东兴金花茶偏好低光照环境(20%光照强度);3种金花茶的光合特性符合其野生种群的分布地光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光照强度 叶绿素 光合特性 生物量
下载PDF
JA-mediated MYC2/LOX/AOS feedback loop regulates osmotic stress response in tea plant
6
作者 Junyan Zhu Hongrong Chen +5 位作者 Lu Liu Xiaobo Xia Xiaomei Yan Xiaozeng Mi Shengrui Liu Chaoling Wei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31-946,共16页
Osmotic stress caused by low-temperature,drought and salinity was a prevalent abiotic stress in plant that severely inhibited plant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yield,particularly in tea plant.Jasmonic acid(JA)is an i... Osmotic stress caused by low-temperature,drought and salinity was a prevalent abiotic stress in plant that severely inhibited plant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yield,particularly in tea plant.Jasmonic acid(JA)is an important phytohormone involving in plant stress.However,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JA modulated osmotic stress response 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high concentration of mannitol induced JA accumulation and increase of peroxidase activity in tea plant.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mined a JA signaling master,MYC2 transcription factor is shown as a hub regulator that induced by mannitol,expression of which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JA biosynthetic genes(LOX and AOS)and peroxidase genes(PER).CsMYC2 was determined as a nuclei-localize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furthermore,ProteinDNA interac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sMYC2 was positive regulator that activated the transcription of CsLOX7,CsAOS2,CsPER1 and CsPER3via bound with their promoters,respectively.Suppression of CsMYC2 expression resulted in a reduced JA content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osmotic stress tolerance of tea plant.Overexpression of CsMYC2 in Arabidopsis improved JA content,peroxidase activity and plants tolerance against mannitol stress.Together,we proposed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mediated by CsMYC2,CsLOX7 and CsAOS2 which constituted to increase the tolerance of osmotic stress through fine-tuning the accumulation of JA levels and increase of POD activity in tea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sinensis Jasmonic acid(JA) MYC2 transcription factor Lipoxygenase(LOX) Osmotic stress Peroxidase(PO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下载PDF
鹦哥岭野茶群落物种组成与竞争关系研究
7
作者 朱子丞 戚春林 +2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苏凡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6,共8页
为探明鹦哥岭野茶的生态地位及其种间关系,为后续野茶种群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样方法和样圆法对鹦哥岭野茶群落进行物种组成及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中共记录到395种植物(含5变种1变型),隶属于102科217属。其中,茜草科、... 为探明鹦哥岭野茶的生态地位及其种间关系,为后续野茶种群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样方法和样圆法对鹦哥岭野茶群落进行物种组成及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中共记录到395种植物(含5变种1变型),隶属于102科217属。其中,茜草科、樟科、壳斗科等为优势科,榕属、粗叶木属、蒲桃属等为优势属,野茶、鹅掌柴、九节、黄杞、尾叶柯等为群落中的优势种。2)野茶在群落中的竞争主要来源于种间,占比达90.02%,各物种对野茶的竞争强度排序为野茶>黄杞>鹅掌柴>尾叶柯>水锦>黄牛木。3)总竞争强度随野茶胸径增加逐渐下降,幼树和中树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大树阶段无显著差异。Ⅰ、Ⅱ、Ⅲ阶段竞争强度占总竞争强度的96.10%,说明野茶在较小胸径时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在大树阶段受到的竞争较小。4)野茶胸径与竞争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在野茶的保护中应加强小胸径茶树的保护,使其平稳向大胸径茶树过渡,同时增强对于幼小茶苗的抚育及茶果的管控,促进野茶种群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哥岭 野茶 群落物种组成 竞争关系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物种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奕雯 唐世斌 +3 位作者 张海燕 谭苇苇 雷海年 覃盟琳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了解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物种特征,采用全面踏查法和样地调查法在全园布设290个样地,对金花茶公园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物种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公园共有植物397种,隶属92科238属(目标植物83科204属354种、非目... 为了解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物种特征,采用全面踏查法和样地调查法在全园布设290个样地,对金花茶公园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物种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公园共有植物397种,隶属92科238属(目标植物83科204属354种、非目标植物共26科40属43种);植物生活型齐全,观赏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落叶植物:常绿植物=1:12.6,乡土植物:外来植物=1:2;植物分为花、叶、果、干、形、根、芳香7种观赏特性,其中,非山茶科植物分别有132、211、48、23、43、9、14种,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山茶科植物共90种,以观花为主。进一步总结出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的特点:(1)公园藤本、竹类植物应用较少;(2)缺乏彩叶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3)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对比悬殊;(4)公园花期安排合理,注重植物与文化融合等特点。提出丰富竹类、藤本植物竖向景观;增加乡土植物、彩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种植;注重入侵目标植物的养护管理;营造健康的山茶植物群落与其伴生种的种间关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物种特征 金花茶公园 南宁市
下载PDF
福建和安徽茶树轮斑病菌的鉴定及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9
作者 李庆雨 邓强 +1 位作者 刘姣姣 张立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35-841,共7页
2017—2021年从福建和安徽茶区采集茶树轮斑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多位点序列分析和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分离获得的40株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不同,共存在4种类型;分生孢子形态特征相似,均为... 2017—2021年从福建和安徽茶区采集茶树轮斑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多位点序列分析和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分离获得的40株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不同,共存在4种类型;分生孢子形态特征相似,均为纺锤形、直或稍弯曲、中间3个细胞褐色,两端细胞透明。进一步对代表性菌株进行ITS、TUB2和TEF基因的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将测试菌株分别鉴定为茶假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和山茶假拟盘多毛孢Ps.chinensis,其中由Ps.chinensis引致的茶树轮斑病在福建茶区为首次报道。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不同来源的茶树轮斑病菌对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测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均较高,EC50值分布在0.0350~0.2675μg·mL^(-1);其次为戊唑醇和多菌灵,EC50值分布在0.1263~1.5826μg·mL^(-1)。在生产实践中可应用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作为防治茶树轮斑病的优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拟盘多毛孢 鉴定 聚类分析 药剂筛选
下载PDF
外源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徐金铭 常毅洪 +2 位作者 龚涵 龚文芳 袁德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9-798,共10页
以普通油茶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普通油茶花粉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0.5~5.0 mg·L^(-1)赤霉酸(GA_(3))、0.5 mg·L... 以普通油茶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普通油茶花粉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0.5~5.0 mg·L^(-1)赤霉酸(GA_(3))、0.5 mg·L^(-1)萘乙酸(NAA)显著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大花粉萌发率分别为59.07%,71.29%,而高浓度的NAA、GA_(3)(50 mg·L^(-1))却极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0~50 mg·L^(-1)MgSO_(4)处理的萌发率为56.88%~65.83%,24 h最大花粉管长度为2809.56μm。50~150 mg·L^(-1)CaCl_(2)·2H_(2)O处理的萌发率为59.91%~63.28%,24 h最大花粉管长度为2770.11μm,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着Ca^(2+)的抑制剂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乙烯利(ETH)和NO供体硝普钠(SNP)浓度的增加,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降低。100~300μmol·L^(-1)N′-硝基-L-精氨酸(L-NNA,NO抑制剂)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大花粉萌发率为68.12%。H_(2)O_(2)(ROS供体)和乙酰半胱氨酸(NAC,ROS抑制剂)浓度越高,花粉萌发率越低,花粉管长度越小,最大花粉萌发率分别为48.39%和45.78%。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促进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配比为100 g·L^(-1)蔗糖、10 g·L^(-1)琼脂、0.1 g·L^(-1)H_(3)BO_(3)、50 mg·L^(-1)CaCl_(2)·2H_(2)O、10 mg·L^(-1)MgSO_(4)、0.5 mg·L^(-1)NAA和2 mg·L^(-1)GA_(3),促进油茶花粉管生长的最佳配比为100 g·L^(-1)蔗糖、10 g·L^(-1)琼脂、0.1 g·L^(-1)H_(3)BO_(3)、50 mg·L^(-1)CaCl_(2)·2H_(2)O、10 mg·L^(-1)MgSO_(4)、0.5 mg·L^(-1)NAA和8 mg·L^(-1)GA_(3)。Ca^(2+)、Mg^(2+)和适当浓度的GA_(3)、NAA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乙烯利、NO和ROS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茶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活性氧 油茶 花粉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
下载PDF
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
11
作者 李治平 谢小劲 +2 位作者 童俊彪 陈丽莉 李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1期30-32,共3页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在山茶属目前拥有的4个亚属20个组计200余个物种中,全市迄今已被发现的有3个亚属8个组共18个种。该文主要介绍江西省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
关键词 山茶属 植物种类 形态特征 分布
下载PDF
吉安市主要油茶产区虫害调查初报
12
作者 蒋凯 施晓文 +5 位作者 苏田娟 赵芳 何波 林恭华 黄族豪 罗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纯天然高级油料作物。江西是我国油茶重点主产区,其中吉安是江西油茶的重要种植区之一。为明确吉安市油茶主要虫害的发生种类和群落组成,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对吉安市主要油茶虫害开展了实地调查...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纯天然高级油料作物。江西是我国油茶重点主产区,其中吉安是江西油茶的重要种植区之一。为明确吉安市油茶主要虫害的发生种类和群落组成,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对吉安市主要油茶虫害开展了实地调查,以期为吉安油茶主要虫害的综合性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措施。通过初步调查,结果发现有27种油茶主要害虫,隶属于5目20科,以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虫害为主,占比分别为45%、20%和20%;不同县(区)油茶主要虫害发生相同的目有4个,占比为80%,发生的科数和种数占比分别为25%和14.81%,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新干、永丰、青原三个县(区)的主要虫害种类明显少于遂川、井冈山、安福三个县(市)。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生境差异和管理水平导致吉安不同地区油茶虫害的发生种类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虫害种类 调查研究 群落组成
下载PDF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Candidaspecies of Sri Lankan orthodox black tea (Camellia sinensisL.) belonging to different agro-climatic elevations
13
作者 Wanigasekara Daya Ratnasooriya Sachitra Gayanthi Ratnasooriya +1 位作者 Chatura Dayendra Tissa Ratnasooriya Ranga Dissanayake 《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 CAS 2017年第2期66-69,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fungal potential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ri Lankan orthodox black tea [orange pekoe, 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 (BOPF) and Dust No. 1] belonging to the three agro-climatic elevations...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fungal potential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ri Lankan orthodox black tea [orange pekoe, 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 (BOPF) and Dust No. 1] belonging to the three agro-climatic elevations (low, mid and high). Methods: Antifungal activity was assessedin vitro using methanolic extracts (300μg/disc) and agar disc diffusion bioassay technique against threeCandida species,Candida albicans (C. albicans),Candida glabrata(C. glabrata), andCandida tropicalis. ketoconazole and itraconazole mixture was used as positive control (10μg/disc) and methanol was used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were also determined using standard protocols. Results: None of the extracts were effective againstCandida tropicalis. Furthermore, orange pekoe grade tea belonging to all agro-climatic elevations did not induce any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C. albicans andC. glabrata as well. Conversely, Dust No. 1 belonging to all three agro-climatic elevations and low-grownBOPF showed moderate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C. albicans andC. glabrata. Interestingly, the severity of the antifungal effect varied with agro-climatic elevations.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64.00–128.00μg/mL againstC. glabrata and 128.00-256.00μg/mL againstC. albicans. Conclusions:Sri Lankan Dust No. 1 andBOPF have marked antifungal activityin vitro and offer promise to be used as a supplementary beverage in prophylaxis and during drug treatment in candidi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sinensis Black tea CANDIDA species ANTIFUNGAL activity ORANGE pekoe 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 Dust No. 1
原文传递
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束际林 陈亮 +3 位作者 王海思 王平盛 许玖 宋维希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5,共10页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6份茶组植物及4份其他山东属植物包括红茶组、油茶组共计30份材料进行了花粉形态及其中6份材料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其他山茶属植物所具有的花粉粒大、隐沟型萌发孔、外壁表面纹饰...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6份茶组植物及4份其他山东属植物包括红茶组、油茶组共计30份材料进行了花粉形态及其中6份材料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其他山茶属植物所具有的花粉粒大、隐沟型萌发孔、外壁表面纹饰光滑、穴大、脊平和外壁内层厚度大等特征均比茶组植物原始,其中红山茶、白毛红山茶和落瓣油茶的表面纹饰与较原始的茶组植物广南茶、圆基茶、老黑菜及属大理茶中的巴达大茶树极为相似,均属穴网状纹饰,因此,茶组植物与其他山茶属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文中还对苦茶的演化位置、较原始的条组植物花粉表面纹饰的类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组植物 山茶属植物 花粉形态 超微结构 演化
下载PDF
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及其演化关系 被引量:21
15
作者 倪穗 李纪元 +1 位作者 田敏 高捍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花粉外壁纹饰不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植物基因型的外部表现,是研究植物分类演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用扫描电镜对山茶属红山茶组27种1变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山茶组植物花粉粒的体积较大,规则花粉形状主要为长球形... 花粉外壁纹饰不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植物基因型的外部表现,是研究植物分类演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用扫描电镜对山茶属红山茶组27种1变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山茶组植物花粉粒的体积较大,规则花粉形状主要为长球形,某些种中存在不规则花粉。萌发孔均为三孔沟。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主要有皱沟状、皱波状、皱波状-颗粒状和颗粒状4种类型。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可为红山茶组种间分类及演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某些种分类地位的确定和种系处理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红山茶组 花粉外壁纹饰 分类与演化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云南澜沧县景迈古茶园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43
16
作者 齐丹卉 郭辉军 +1 位作者 崔景云 盛才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云南澜沧县境内的景迈古茶园是云南省现存面积最大的古茶园。本文应用植物学样地调查和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HH-ABA)方法,在景迈古茶园内设置了78个20m×20m的样方,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 云南澜沧县境内的景迈古茶园是云南省现存面积最大的古茶园。本文应用植物学样地调查和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HH-ABA)方法,在景迈古茶园内设置了78个20m×20m的样方,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农户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景迈芒景地区植物地理成分的热带性明显。在景迈古茶园中发现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达15种,其中濒危种5个,易危种7个,稀有种3个,含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1种。从古茶园、天然林、新式茶园3类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分析来看,古茶园与天然林较为接近而比新式茶园高得多,因而在该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茶园的物种数按照生活型排序为草本>乔木>灌木>藤本>附生。与天然林相比,古茶园内乔木和灌木种类的比例减少,草本和附生(寄生)植物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与古茶园内乔木郁闭度及茶树的存在密切相关。农业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村寨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利用率均存在差异。6个村寨的农业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059,高于同纬度地区旱谷地和橡胶林,可见人们在古茶园管理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可利用的物种。由于不同农户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同,影响了古茶园内的植物多样性和古茶树的更新,因而使各农户的茶叶经济效益存在差别。古茶园生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澜沧县 物种丰富度指数 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分析 植物地理成分 保护植物 保护与利用 天然林 调查评价 问卷调查 资源利用 研究结果 珍稀濒危 农业生物 纬度地区 茶园管理 管理措施 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
下载PDF
香花油茶--山茶属短柱茶组一新种 被引量:47
17
作者 马锦林 叶航 叶创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3-755,共3页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Camellia osmantha Ye CX,Ma JL et Ye H.新种为灌木,花白色,微有香气。其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多数,10~12枚,花瓣6~8枚,均易脱落;雄蕊长短不一,大部分分离;花柱短,基部连生,先端分离,与短柱茶组特征一致...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Camellia osmantha Ye CX,Ma JL et Ye H.新种为灌木,花白色,微有香气。其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多数,10~12枚,花瓣6~8枚,均易脱落;雄蕊长短不一,大部分分离;花柱短,基部连生,先端分离,与短柱茶组特征一致。新种花有香气与窄叶短柱茶C.fluviantlis Hand.-Mzt.接近,但前者叶常为倒卵形,具尾尖,后者叶狭披针形,渐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短柱茶组 新种 香花油茶
下载PDF
金花茶与近缘种的RAPD分析及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9
18
作者 唐绍清 施苏华 +2 位作者 陈月琴 屈良鹄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2,共5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金花茶、防城金花茶、小果金花茶、多瓣金花茶、毛瓣金花茶、东兴金花茶、平果金花茶和顶生金花茶等6种2变种金花茶植物.用14个引物(10bp)扩增出173个DNA片段,这些遗...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金花茶、防城金花茶、小果金花茶、多瓣金花茶、毛瓣金花茶、东兴金花茶、平果金花茶和顶生金花茶等6种2变种金花茶植物.用14个引物(10bp)扩增出173个DNA片段,这些遗传标记用来计算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了树状分枝图.分析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与金花茶的关系很近,应将防城金花茶归并到金花茶;小果金花茶、多瓣金花茶与金花茶彼此间的关系较近;东兴金花茶、平果金花茶、顶生金花茶、毛瓣金花茶和金花茶彼此间的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植物 RAPD 遗传相似性 分类学
下载PDF
金花茶组植物花粉扫描电镜研究(一)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任翔 胡长华 +2 位作者 梁倩华 赵瑞峰 梁盛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具有种属特异性。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报道了金花茶组8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8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型:疣状纹饰(块状纹饰)类型、脑纹状纹饰(蠕虫状纹饰)类型及拟网状纹饰类... 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具有种属特异性。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报道了金花茶组8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8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型:疣状纹饰(块状纹饰)类型、脑纹状纹饰(蠕虫状纹饰)类型及拟网状纹饰类型。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三大类型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可为种间分类及演化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金花茶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滇西4种山茶果实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靳高中 姚小华 +1 位作者 任华东 杨水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711,共5页
对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的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果实在种间及种内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个物种果实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为... 对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的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果实在种间及种内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个物种果实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为53.94%,其次是果皮厚度为38.81%、果径为27.10%、果高为24.60%,最小的是果形指数为20.99%;物种变异丰富度分析可知:腾冲红花油茶的自然群落的变异最丰富;聚类分析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与五柱滇山茶果实性状较相似,怒江红山茶与云南连蕊茶果实性状较相似。单果重与果高、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五柱滇山茶 云南连蕊茶 怒江红山茶 近源种 果实性状 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