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in the “SIMA” Field of Niger Delta Nigeria from Interpretation of 3D Seismic and Petrophysical Log Data
1
作者 Charles Chibueze Ugb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94-107,共14页
3D seismic and petrophysical log data interpretation of reservoir sands in “SIMA” Field, onshore Niger Delta has been undertaken in this study to ascertain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favourable struct... 3D seismic and petrophysical log data interpretation of reservoir sands in “SIMA” Field, onshore Niger Delta has been undertaken in this study to ascertain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favourable structural and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suitabl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trapment in the field. Horizon and fault interpretation were carried out for subsurface structural delineation. In all, seven faults (five normal and two listric faults) were mapped in the seismic section. These faults were major structure building faults corresponding to the growth and antithetic faults in the area within the well control. The antithetic fault trending northwest-southeast and the normal fault trending northeast-southwest on the structural high in the section act as good trapping mechanism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in the reservoir. From the manual and auto-tracking methods applied, several horizons were identified and mapped. The s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mplitude with moderate-to-good continuity reflections appearing parallel to sub-parallel, mostly disturbed by some truncations which are more fault related than lithologic heterogeneity. The southwestern part is, however, characterized by low-to-high or variable amplitude reflections with poor-to-low continuity. Normal faults linked to roll-over anticlines were identified. Some fault truncations were observed due to lithologic heterogeneity.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faults acts as good trap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in the reservoir. Reservoir favourable petrophysical qualities, having average NTG,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water saturation of 5 m, 0.20423, 1128.219 kD and 0.458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Interpreta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OROSITY RESERVOIR Niger Delta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FAULTS horizonS
下载PDF
“断层阴影”识别与校正方法——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
2
作者 于婕 王静怡 +3 位作者 张芝铭 刘晓文 穆伦 刘宗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7,共9页
地层错断往往引起速度横向突变,导致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出现“断层阴影”现象,影响地质解释结果及圈闭评价等。为此,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分析“断层阴影”现象,提出了正演模拟法、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法和平均速度成图法三种识别方法;... 地层错断往往引起速度横向突变,导致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出现“断层阴影”现象,影响地质解释结果及圈闭评价等。为此,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分析“断层阴影”现象,提出了正演模拟法、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法和平均速度成图法三种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断层阴影”,提出了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和时间域层位校正两种校正方法。结果表明,高精度速度场校正法可以实现数据体的校正,适应性更广;时间域层位校正法可以实现层位的校正,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该方法对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阴影”识别 “断层阴影”校正 地震正演模拟 高精度速度场校正 时间域层位校正 松辽盆地升平构造
下载PDF
基于多点扩散的地震层位全局追踪方法
3
作者 彭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90-3199,共10页
为同时追踪所有地震层位并处理层间关系,使层位在整体上贴合地震数据,提出了基于走向长线段扩散连接的层位全局自动追踪方法。按照不同剖面方向跨多个地震道追踪趋势形成局部层位走向,结合已有层位调整后,将局部层位走向连接形成层位,... 为同时追踪所有地震层位并处理层间关系,使层位在整体上贴合地震数据,提出了基于走向长线段扩散连接的层位全局自动追踪方法。按照不同剖面方向跨多个地震道追踪趋势形成局部层位走向,结合已有层位调整后,将局部层位走向连接形成层位,达到局部区域走向的贴合。从多个位置起始将走向线段扩散连接,并通过平滑处理深度分歧和层间关系,形成全局层位。进一步基于地震数据相似性随机调整走向线段以整体上贴合地震数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层位趋势更为准确,减少了误差累积和深度分歧的影响,整体调整后更贴近真实地震数据走向,为地震解释初始全局层位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位 全局追踪 走向线段 扩散连接 层位自动追踪 地震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三维地震对某铁矿区地质层位识别及构造解译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吕明阳 武秀江 郭佳 《中国锰业》 2023年第6期42-47,共6页
为了更好地发现研究区内含矿地层及构造的演化规律,采用Secerl 428XL数字地震仪收集实际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异常解译和钻孔揭露对比,掌握了研究区内新生界地层厚度及构造特征。圈出了Ⅰ、Ⅱ、Ⅲ号共3个矿体;解释断层32条,均为正断层... 为了更好地发现研究区内含矿地层及构造的演化规律,采用Secerl 428XL数字地震仪收集实际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异常解译和钻孔揭露对比,掌握了研究区内新生界地层厚度及构造特征。圈出了Ⅰ、Ⅱ、Ⅲ号共3个矿体;解释断层32条,均为正断层,其中F2、F3、F3′、F5、F6和DF1,6条断层为原发现断层,新发现断层26条;识别出陷落柱7个,最大直径为260 m。为矿产勘查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地震异常解译 层位识别 构造解译
下载PDF
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及应用
5
作者 陈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地震属性是指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通过各种信号分析处理手段后得到的能反映储层含油气性的特征参数等信息的物理量,是从地震反射数据推断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层位标定及时窗的选择是其中的关键内容。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地震属性是指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通过各种信号分析处理手段后得到的能反映储层含油气性的特征参数等信息的物理量,是从地震反射数据推断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层位标定及时窗的选择是其中的关键内容。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地震属性可以揭示地下地层隐藏的特征,对地震资料及油气储层进行更加精细地描述,提高了对储层预测的准确度,在储层预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边地区苏203三维工区地震属性的提取与分析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层位标定 时窗 提取分析
下载PDF
地震响应在玉东地区膏盐岩底部卡层中的应用
6
作者 雷平 王艳丽 +3 位作者 池晓舟 夏国峰 刘辉 张超 《录井工程》 2023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塔里木盆地玉东地区膏盐岩底部卡层难度较大,近年来卡层事故频发,严重制约该区域勘探开发进度,盐底卡层系列技术亟待完善。通过分析该区域的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将盐底划分为常规模式与非常规模式,其区别在于非常规模式盐底多发育一... 塔里木盆地玉东地区膏盐岩底部卡层难度较大,近年来卡层事故频发,严重制约该区域勘探开发进度,盐底卡层系列技术亟待完善。通过分析该区域的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将盐底划分为常规模式与非常规模式,其区别在于非常规模式盐底多发育一套10~30 m厚的膏盐岩。结合地震资料分析和正演模拟结果,确定了盐底模式与地震响应特征的关系,并通过提取均方根振幅属性刻画出不同盐底模式的分布范围。研究表明:常规模式盐底呈较强-强振幅特征,主要分布在玉东地区东部,非常规模式盐底呈弱振幅特征,分布在玉东地区西部;地震弱振幅响应平面图可预判盐底模式,完善盐底卡层技术,方便钻井现场应用。该项成果已在21口井中得到了应用,盐底模式均预判准确,钻井现场盐底卡层准确率100%,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卡层 地震响应 盐底模式 正演模拟 预测分布
下载PDF
河南省临宝盆地二叠系地质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海亮 刘鹏 王晨昱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4期94-100,共7页
为了研究河南省临宝盆地二叠系地质特征,采用二维地震勘查技术,在研究区布置测线4条,完成地震物理点890个,论述了地震地质条件。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利用Geovecteur Plus2100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资料解... 为了研究河南省临宝盆地二叠系地质特征,采用二维地震勘查技术,在研究区布置测线4条,完成地震物理点890个,论述了地震地质条件。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利用Geovecteur Plus2100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资料解释,解释了反射波组特征及地质层位的标定、速度变化规律以及构造相关特征。研究可为后续矿产资源的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宝盆地 二叠系 地质特征 二维地震勘查 反射波组 地质层位 速度变化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深层压力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路 王绪龙 +4 位作者 何登发 陈志稳 张亚斌 杨志力 郑金云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1期46-54,共9页
莫索湾凸起井下侏罗系下部普遍表现为超压特征,但井底以下地层压力特征不清楚。莫深1井是莫索湾凸起上以深层石炭—三叠系大型背斜圈闭为勘探目标的一口重点科学探索井,钻前开展压力预测,对莫深1井钻井工程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莫索湾凸起井下侏罗系下部普遍表现为超压特征,但井底以下地层压力特征不清楚。莫深1井是莫索湾凸起上以深层石炭—三叠系大型背斜圈闭为勘探目标的一口重点科学探索井,钻前开展压力预测,对莫深1井钻井工程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地震层速度法预测地层压力在正常压力段比较准确,但在超压段,地震层速度与真实地层速度之间的系统误差较大,预测压力明显小于实测压力值。VSP测井速度较地震层速度对超压段更为敏感,利用VSP速度对地震速度进行校正,可以大大降低这种系统误差。采用校正后的地震层速度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其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层速度 地层压力特征 地层压力预测 系统误差 科学探索 勘探目标 背斜圈闭 合理设计 钻井工程 地层速度 测井速度 地震速度 预测精度 VSP 超压 侏罗系 三叠系 压力段 速度法 压力值 凸起 校正
下载PDF
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实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端智 柴振友 张爱敏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作者在本文中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 The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简称VRML )实现了层状地质体的三维显示。实例表明 VRML具有直观、易学的特点 ,不需要使用者掌握深厚的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知识 ,而且图形绘制结果方便用户... 作者在本文中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 The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简称VRML )实现了层状地质体的三维显示。实例表明 VRML具有直观、易学的特点 ,不需要使用者掌握深厚的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知识 ,而且图形绘制结果方便用户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 可视化 地震层位 纹理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地震事件地层的时空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洪水 祝介旺 +3 位作者 王华林 张增奇 张邦花 张慎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417,共25页
沂沭断裂带纵贯山东省中部,属郯庐断裂带中段。在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新元古代—新生代的沉积地层中,到目前,已识别出25个地震事件层位。这些地震事件层位的名称取自不同年代或年龄的含地震记录的岩石地层。大多数地震记录是震积岩,少部... 沂沭断裂带纵贯山东省中部,属郯庐断裂带中段。在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新元古代—新生代的沉积地层中,到目前,已识别出25个地震事件层位。这些地震事件层位的名称取自不同年代或年龄的含地震记录的岩石地层。大多数地震记录是震积岩,少部分为震火山岩,它们的时空分布支持该断裂带生成—活动与发展历史分2个阶段:古郯庐断裂带阶段(新元古代—古生代)和中—新生代阶段。新元古代初鲁中至苏皖北部NNE向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沟通了秦岭大别与苏鲁洋间的NEE走向的转换断层,可能是沂沭断裂带或古郯庐断裂带的成因机制。在纵向上,古郯庐断裂带阶段形成了8个地震事件层位,其中5个地震事件层位较密集地分布于南华系至中下寒武统;中—新生代阶段形成了17个地震事件层位,其中12个层位较密集的分布于白垩系—古近系。因此,南华纪—早中寒武世、白垩纪—古近纪分别为2个发展阶段的强地震事件频繁发生时段。在这2个发展阶段,该断裂带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不同:古郯庐断裂带阶段主要源于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相向运动与碰撞;中—新生代阶段主要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在横向上,有15个(占60%)地震事件层位分布在此断裂带内或由该断裂带内向两侧延伸,这体现了沂沭断裂带一直是研究区内发震构造的主体。所有地震事件地层分布于该断裂带纵中轴线两侧150~180km以内的同沉积盆地,这证明该深大断裂带的两侧近区是强构造地震活动区。作者关于地震事件层位的时空分布的论述和图解,展示了该断裂带自形成以来的地震作用的过程与历史,清晰地勾绘出了这条长期活动地震带的影响范围,这不仅对分析此类深大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由地震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与地震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评价此类地震带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效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地震事件地层 震积岩 震火山岩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空变倾角时差校正及其处理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会文 罗斌 +3 位作者 许安明 尚江伟 顾成龙 陈维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空变倾角时差校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零偏VSP上、下行波场计算反射界面倾角,建立二维层速度初始模型,通过射线追踪修正速度模型,使倾角空间变化的高陡构造地层的VSP上行反射波场得到充分拉平,不仅提高了零偏VSP走廊叠加记录的精度,而且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也得到有效拉平并能精确成像,从而实现观测井段之下地层深度的精确预测和波组特征预测,时深关系也校正到地震波自地面震源到井下检波器的铅直传播时间,有效解决了复杂高陡构造的零偏VSP时深关系、层位标定和钻前地层预测等问题,实际资料处理效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关系 层位标定 走廊叠加 倾角时差校正 VSP资料处理 钻前预测
下载PDF
储层预测中层位-储层的精细标定方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占龙 沙雪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6期627-631,共5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步深入,对储层预测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常规的层位标定方法已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第1步粗标定目的层,第2步精细标定储层”的两步标定思路。首先对传统的层位一储层标定方法进...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步深入,对储层预测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常规的层位标定方法已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第1步粗标定目的层,第2步精细标定储层”的两步标定思路。首先对传统的层位一储层标定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然后介绍了精细层位-储层标定的思想,并对储层标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2个实例来说明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C盆地XQ地区应用两步标定法很好地描述了储层的发育和展布特征,提高了预测精度,部署的1口井获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在ZGR盆地MX地区利用两步标定法对主力产油气组进行了储层标定,理清了砂体的展布格局,预测结果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和井位部署,发现了SN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层位标定 储层标定 薄互层储层 合成地震记录 精度
下载PDF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纪煤层综合识别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永玲 徐春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探讨了煤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依据测井曲线识别煤层的方法,纠正了以前煤层解释中存在的错误;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首次标定了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地层的地震地质层位,总结了其反射特征,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进行综... 本文探讨了煤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依据测井曲线识别煤层的方法,纠正了以前煤层解释中存在的错误;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首次标定了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地层的地震地质层位,总结了其反射特征,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在地震剖面上进行了横向追踪,预测了其平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地震记录 煤系 层位标定 测井
下载PDF
地震层位自动追踪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郑公营 曾婷婷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11-716,共6页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层位解释是地震解释的基础工作,而层位的识别和追踪是地震层位解释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过去的层位追踪基本上是纯手工,既耗时又耗力,而地震层位反映在地震波形上具有同相性和相似性等,这使得依据地震波形的这些性...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层位解释是地震解释的基础工作,而层位的识别和追踪是地震层位解释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过去的层位追踪基本上是纯手工,既耗时又耗力,而地震层位反映在地震波形上具有同相性和相似性等,这使得依据地震波形的这些性质,研究某种算法让计算机自动追踪层位成为可能。这里介绍了两种层位自动追踪方法:波形特征追踪算法和相关追踪算法,并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算法的原理。通过编程实现了这两种方法,对它们的追踪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两种方法总体上满足层位追踪要求,结合应用两种方法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层位解释 层位自动追踪 波形特征追踪 相关追踪
下载PDF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层位自动追踪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文 熊晓军 韩小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3-745,共3页
为了满足地震精细解释的要求,克服人工层位追踪中存在的层位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层位自动追踪方法。该方法以高阶统计量时间延迟估计为基础,通过对人工追踪的层位进行高阶相关计算,并实现层位的自动调整,得到更加准确的层位文件。该方... 为了满足地震精细解释的要求,克服人工层位追踪中存在的层位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层位自动追踪方法。该方法以高阶统计量时间延迟估计为基础,通过对人工追踪的层位进行高阶相关计算,并实现层位的自动调整,得到更加准确的层位文件。该方法采用四阶累积量函数进行计算,不仅具有很强的抑制噪声的能力,并可以通过高阶统计量的对称性质,实现其快速算法。实际资料的层位精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层位文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层位追踪 噪声 处理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修道 朱光明 +2 位作者 朱龙生 张文波 李桂花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零偏VSP测量 地震波速度 层位标定 地震反射的原因
下载PDF
三维地震相干体技术在目标区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孙夕平 杨国权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用于检测地震波同相轴不连续性的相干体技术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它提供了丰富的构造和岩性方面的信息,是三维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一个有效工具。在相干体切片上除了能够识别出地质上的不连续特征外,还可以根据相干性... 用于检测地震波同相轴不连续性的相干体技术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它提供了丰富的构造和岩性方面的信息,是三维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一个有效工具。在相干体切片上除了能够识别出地质上的不连续特征外,还可以根据相干性的级别进行目标区的沉积相研究。根据相干体切片上给出的构造框架和岩性信息,可以进行沉积相划分,弄清沉积相平面分布情况,分析和探讨研究区的物源方向。为了使相干体数据提供岩性解释和沉积特征描述方面的信息,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保持边缘滤波技术和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使相干体成像细致,级别信息丰富,反映的岩性和沉积的层次细节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体技术 沉积相 震相 岩性解释 三维地震资料 地质解释 同相轴 沉积特征 物源 断层
下载PDF
钻井地质力学参数空间建模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同玉 吴超 吴继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65,共6页
常规钻井地质力学参数预测方法广泛用于近井眼地层,但在推广至三维地层空间时建模精度和分辨率较低。针对此问题,基于层速度与地震属性之间存在的密切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出运用智能优化算法通过地震属性反演求取层速度的思路,据此构建了... 常规钻井地质力学参数预测方法广泛用于近井眼地层,但在推广至三维地层空间时建模精度和分辨率较低。针对此问题,基于层速度与地震属性之间存在的密切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出运用智能优化算法通过地震属性反演求取层速度的思路,据此构建了新型钻井地质力学参数空间建模技术。首先处理与分析目标工区内完钻井的声波测井和井旁地震记录等资料,针对所钻遇的各套地质层系,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分层段确定工区内地震属性与层速度之间的定量映射关系,并将其推广至全工区范围内,用于预测未钻区域的层速度,进而建立目标探区三维空间上的各类钻井地质力学参数模型。在鄂尔多斯南部镇泾探区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运用该技术建立的钻井地质力学参数三维空间模型具有较高的参数预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以此为基础进行的钻井工艺及措施优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该钻井地质力学参数空间建模技术具有精度高、适用面广的特点,有利于指导钻井提速提效工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地质力学参数 地震属性 层速度 空间建模 钻井工程优化
下载PDF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在三维地震可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端智 张爱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VRML)实现了层状地质体的三维显示 .实例表明VRML具有直观、易学的特点 ,不需要使用者掌握深厚的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知识 ,而且图形绘制结果方便用户交互 .
关键词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可视化 地震层位 纹理 层状地质体 VRML
下载PDF
利用Java-X3D实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荣毅 唐科学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可以提供形象化的地震层位三维特征,便于地震资料的后期解释。在叙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技术原理、目标、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利用Java-X3D技术实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并利用实际坐标数据,实现了在Internet上跨平台的... 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可以提供形象化的地震层位三维特征,便于地震资料的后期解释。在叙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技术原理、目标、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利用Java-X3D技术实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并利用实际坐标数据,实现了在Internet上跨平台的地震层位及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位 数据可视化 Java-X3D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