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上柏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陈敏玉 亢诗雯 +3 位作者 程海涛 万定荣 杨新洲 卢汝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化学成分。方法石上柏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化学成分。方法石上柏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间羟基苯甲酸(2)、3-(3-羟基-苯基)-丙酸甲酯(3)、丁香脂素(4)、肉桂酸(5)、邻苯二酚(6)、detetrahydroconidendrin(7)、5,7-二羟基色原酮(8)、indole-3-carbaldehyde(9)、对羟基苯甲醛(10)、N-benzoyl-L-phenylalaninol(11)、unciflavone D(12)、阿魏酸(13)、loddigesiinol D(14)、丁香醛(15)、对甲氧基苯甲酸(16)、unciflavone E(17)、芹菜素(18)。结论化合物1~3、5~11、13~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深绿卷柏的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研究
2
作者 王新桂 朱田密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758-763,共6页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的显微鉴别特征,并建立其HPLC特征图谱。方法采用茎横切片法和叶表面制片方法研究深绿卷柏的显微特征。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Narraw-Bore(2.1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的显微鉴别特征,并建立其HPLC特征图谱。方法采用茎横切片法和叶表面制片方法研究深绿卷柏的显微特征。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Narraw-Bore(2.1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记录15批深绿卷柏的色谱图,计算相似度,确认10个共有峰为特征峰,以穗花杉双黄酮色谱峰为参照,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建立特征图谱,对部分特征峰进行指认,且与3种混淆品特征图谱进行比较。用SPSS软件对深绿卷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深绿卷柏的茎、叶显微特征明显。15批深绿卷柏样品的相似度为0.765~0.964,特征峰稳定,并且可以与混淆品中华卷柏、江南卷柏、卷柏相区别。指认了4种双黄酮类成分,分别为穗花杉双黄酮、罗波斯塔双黄酮、橡胶树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7,4',7'',4'''-四甲醚。聚类分析将深绿卷柏分为两类,与产地相关。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实用,可为深绿卷柏的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卷柏 显微鉴别 特征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深绿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痴呆小鼠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艾卫敏 金坤 +4 位作者 汤姆 赵天舒 黄忠甫 邹振兴 邓小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5-383,共9页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总黄酮(SLJB⁃HT)的提取及其对痴呆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溶剂回流、大孔树脂柱色谱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制备了深绿卷柏总黄酮部位,经改良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构建D⁃半乳糖(D⁃gal)和氯化铝(AlCl_(3)...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总黄酮(SLJB⁃HT)的提取及其对痴呆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溶剂回流、大孔树脂柱色谱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制备了深绿卷柏总黄酮部位,经改良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构建D⁃半乳糖(D⁃gal)和氯化铝(AlCl_(3))诱导痴呆小鼠模型,将8周龄昆明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痴呆模型组(D⁃gal,120 mg/kg,i.p+AlCl_(3),10 mg/kg,i.g,D⁃gal+Al)和处理组(SLJB⁃HT,80 mg/kg,i.g+D⁃gal+AlCl_(3))。模型组和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AlCl_(3)(1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双蒸水灌胃,每天一次。从第4周开始处理组小鼠每天SLJB⁃HT混悬液(80 mg/kg)灌胃,其余两组双蒸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利用旷场实验检测动物焦虑样行为,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实验检测其识别记忆以及空间记忆能力。结果:(1)深绿卷柏总黄酮中的黄酮含量为43.3%(433 mg/g)。(2)D⁃gal和AlCl_(3)联合给药(D⁃gal+Al)可以诱导痴呆小鼠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旷场中间区的活动减少,而处理组(SLJB⁃HT)小鼠在旷场中间区的活动则明显多于痴呆小鼠,且处理组小鼠在旷场中间区移动距离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表明处理组小鼠的焦虑程度较低。(3)与对照组和处理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与旧物体的互动更多。小鼠在新奇臂中的时间百分比(%),模型组的新异臂探索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但与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与处理组的交替正确率均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处理组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升高,探索行为正确率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SLJB⁃HT可以减轻痴呆小鼠模型脑的记忆和认知缺陷,并降低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卷柏 总黄酮 痴呆模型 行为 小鼠
下载PDF
鱼藤、枫桦和石上柏的细胞毒及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方玉春 朱伟明 +2 位作者 管永光 顾谦群 王长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3,共3页
对中草药鱼藤、枫桦和石上柏的细胞毒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和大鼠嗜铬瘤细胞PC12检测了鱼藤、枫桦和石上柏提取物的抗细胞毒作用;并用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检测了提取物的... 对中草药鱼藤、枫桦和石上柏的细胞毒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和大鼠嗜铬瘤细胞PC12检测了鱼藤、枫桦和石上柏提取物的抗细胞毒作用;并用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检测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鱼藤、枫桦和石上柏的甲醇提取物均有细胞毒活性,其中鱼藤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枫桦甲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鱼藤植物值得进行抗肿瘤药物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 枫桦 石上柏 细胞毒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石上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刚 张茂生 +2 位作者 黎丹 蒋奉秦 何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石上柏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色谱等方法分离,经过理化常数测定及UV、IR、~1HNMR、^(13)CNMR、El-MS等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双黄酮类化合物,2个甾醇类化合物和5个有机酸类... 目的:研究石上柏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色谱等方法分离,经过理化常数测定及UV、IR、~1HNMR、^(13)CNMR、El-MS等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双黄酮类化合物,2个甾醇类化合物和5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I)、棕榈酸(Ⅱ)、豆甾醇(Ⅲ)、谷甾醇(IV)、扁柏双黄酮(V)、穗花杉双黄酮(Ⅵ)、7,4′-二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VII)、莽草酸(VIII)、丁香酸(Ⅸ)、咖啡酸(Ⅹ)。结论:化合物Ⅸ、Ⅹ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石上柏中双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田密 陈树和 +1 位作者 张金亮 陈科力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6期12-13,共2页
研究石上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纯化得到双黄酮类混合物结晶,利用液质联用法鉴定组成。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获得的石上柏双黄... 研究石上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纯化得到双黄酮类混合物结晶,利用液质联用法鉴定组成。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获得的石上柏双黄酮类混合物结晶由穗花杉双黄酮,罗波斯塔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罗波斯塔-4'-甲醚,罗汉松双黄酮A组成,在质量浓度52.3μg/mL时,总双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0%,而抗坏血酸为95.5%。石上柏中双黄酮类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相对于抗坏血酸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双黄酮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石上柏在治疗癌症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武乐 黄淑娟 +5 位作者 余腾骅 邱宇安 方义文 梁群 何芳 刘利艳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2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方法,建立石上柏治疗癌症的“化合物-靶标-疾病-通路”作用网络,探索石上柏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石上柏的所有活性成分;根据类药性(DL)及口服生物利用度...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方法,建立石上柏治疗癌症的“化合物-靶标-疾病-通路”作用网络,探索石上柏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石上柏的所有活性成分;根据类药性(DL)及口服生物利用度(OB)相关条件筛选,获得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和swisstarget数据库寻找经筛选后活性成分的预测靶点,在疾病靶点数据库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交集数据库Draw Venn Diagram搜索共同靶基因;通过String网络平台与Cytoscape软件结合,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归纳总结石上柏的主要潜在靶点;通过KEGG通路进行富集和生物学分析、采用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对潜在的作用靶点(靶点数目最多的活性成分和蛋白相互作用中自由度最大的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石上柏预测靶点与癌症靶点的交叉靶点共有78个,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芹菜素、(6-[5-(5,7-二羟基-4-酮-色烯-2-基)-2-甲氧基-苯基]-5,7-二羟基-2-(4-羟基苯基)色酮)和谷甾醇,核心靶点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激酶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1(ESR1)、Src蛋白(SRC)、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经通路分析发现共涉及通路42条,其中19条通路与癌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石上柏中(6-[5-(5,7-二羟基-4-酮-色烯-2-基)-2-甲氧基-苯基]-5,7-二羟基-2-(4-羟基苯基)色酮)、芹菜素能与AKT1、VEFGA稳定结合,并分别通过HIS A56、GLY A24、LYS A41,GLN E112、GLN E39、GLN F39;LYS B43、GLN A39、GLU B166,GLU A60、LYS A41和PHE A23等氨基酸残基进行相互作用。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石上柏治疗癌症是基于潜在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互协作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石上柏 癌症
下载PDF
不同产地石上柏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三华 黎丹 +3 位作者 蒋永梅 袁仕梦 魏玮 王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22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的石上柏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差异。方法:将采集于广西、贵州、重庆和四川的十批石上柏样品用乙醇提取后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采用DHHP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和FRAP法测定三种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的石上柏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差异。方法:将采集于广西、贵州、重庆和四川的十批石上柏样品用乙醇提取后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采用DHHP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和FRAP法测定三种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肺癌A549和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性测定三种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10批样品中,贵州产地的石上柏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广西产地的石上柏抗肿瘤活性最高;乙酸乙酯萃取物的2种生物活性均高于其他2种萃取物(P<0.05)。结论:石上柏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不同产地的石上柏生物活性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双黄酮 抗氧化 抗肿瘤
下载PDF
中草药石上柏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瑾 丁晴 金卓 《海峡药学》 2016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对江苏省流通的石上柏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拟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主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石上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等。结果 TLC法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穗花杉双黄酮... 目的对江苏省流通的石上柏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拟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主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石上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等。结果 TLC法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穗花杉双黄酮在0.0046~0.4605mg·m 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2%(n=6),10批样品中含穗花杉双黄酮按干燥品计平均为1.11%。结论本文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石上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的质量控制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10
作者 轩良爽 牟文荣 +4 位作者 李雪菊 孙友田 王笛 纪宝玉 裴莉昕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820-826,共7页
目的 对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的质量控制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 对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穗花杉双黄酮,测定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 目的 对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的质量控制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 对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穗花杉双黄酮,测定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结果 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的性状、显微特征均有差异,薄层色谱中具有相同黄绿色荧光斑点,也有差异性;江南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质量分数高于深绿卷柏;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的能力高低为醋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且江南卷柏醋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优于深绿卷柏。结论 深绿卷柏和江南卷柏有显著差异,江南卷柏要比深绿卷柏抗氧化活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卷柏 江南卷柏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穗花杉双黄酮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治疗喉癌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李媛媛 王思斯 +3 位作者 法缇玛·瑟菲迪肯 刘文琪 康丽 杨新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248-2258,共11页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治疗喉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UPLC-Q-TOF-MS对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SD-BFRE)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检索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喉癌相关靶点,利...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治疗喉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UPLC-Q-TOF-MS对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SD-BFRE)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检索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喉癌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平台将二者取交集获得潜在靶点。使用STRNG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PPI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SYBYL-X 2.0软件对所有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进行可视化。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Western blot法验证SD-BFRE对喉癌细胞系富集关键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鉴定化合物14个,药物靶点72个,喉癌相关靶点2366个,潜在靶点49个。GO分析得到181个P≤0.05的条目,KEGG分析共得到74条P≤0.05的通路,主要涉及IL-17、FoxO、TNF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92.9%有较好的对接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D-BFRE可显著抑制p-Akt和p-Bad的表达,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运用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分析了SD-BFRE治疗喉癌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卷柏 喉癌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石上柏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倩 王彩霞 +2 位作者 李艳玲 刘翠艳 容彦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270-3275,共6页
目的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醋酸乙酯部位进行体内外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测试... 目的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醋酸乙酯部位进行体内外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测试。结果从石上柏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穗花杉双黄酮(1)、粗贝壳杉黄酮4′-甲醚(2)、5,5″,7,7″,4′,4′′′-六羟基(2′,8″)双黄酮(3)、7,4′,7″,4′′′-四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4)、5,5″,7,7″,4′,4′′′-六羟基(2′,6″)双黄酮(5)、银杏双黄酮(6)、异银杏双黄酮(7)、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8)、川陈皮素(9)、没食子酸(10)、莽草酸(11);从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小檗碱(12)、巴马汀(13)。体外药理研究表明石上柏醋酸乙酯部位能显著抑制HeLa与HepG2细胞的生长,IC50分别为0.12 mg/mL和0.60 mg/mL。体内实验表明醋酸乙酯部位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率为43%。结论化合物5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6~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5 5” 7 7” 4’ 4-六羟基(2’ 6”)双黄酮 银杏双黄酮 没食子酸 巴马汀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石上柏中4个双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建勇 李少光 +3 位作者 赵美凤 李宇翔 林新华 姚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945-1948,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双黄酮、2′′, 3′′-二氢-3′, 3′′′-双芹菜素及3′, 3′′′-双柚皮素共4个主要双黄酮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为石上柏药材抗癌药用提供质量控制方法参考。方法:采用Ultimate...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双黄酮、2′′, 3′′-二氢-3′, 3′′′-双芹菜素及3′, 3′′′-双柚皮素共4个主要双黄酮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为石上柏药材抗癌药用提供质量控制方法参考。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 (4.6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以不同浓度的乙腈(B)-0.5%醋酸溶液(A)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结果: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双黄酮、2′′, 3′′-二氢-3′, 3′′′-双芹菜素和3′, 3′′′-双柚皮素均在1.56~10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 96.0% 101.0% and 97.0%,RSD均小于5% (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为石上柏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双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