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Selectins相关的细胞粘附及有关疾病的药物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仲杰 闵吉梅 张礼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本文阐述了细胞粘附分子selectins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疾病,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selectins细胞粘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胞粘附 抑制剂 selectins SialylLewisx
下载PDF
Selectins的细胞粘附与抗粘附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邢天娥 秦冰 李世明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0年第2期96-98,共3页
细胞粘附与抗粘附药物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就Selectins介导的以糖为媒介的细胞粘附和相关抗粘附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关键词 selectins 细胞粘附 抗粘附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心衰患者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立森 石学宁 +4 位作者 方永鹏 李玉梅 潘月英 林媛豪 陈树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训练前、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3例CHF患者6 min步行运动试验前、后... 目的:通过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训练前、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3例CHF患者6 min步行运动试验前、后血浆sICAM-1、sVCAM-1、sE-selectin水平,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18例患者运动训练一个月后进行了随访。结果:CHF患者基础状态血浆sICAM-1、sVCAM-1和s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sICAM-1、sVCAM-1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P<0.05);运动后即刻sICAM-1、sVCAM-1水平较运动前升高(P<0.05),而sE-selectin水平运动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康复训练一月后,无论基础状态还是运动后,sICAM-1、sVCAM-1水平较前次实验明显降低(P<0.05),而sE-selectin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CHF患者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较正常升高,6 min步行运动试验升高CHF患者血浆sICAM-1、sVCAM-1水平,接近日常生活活动强度的运动训练可降低该二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CAM-1 SICAM-1 患者 血浆 CHF 可溶性粘附分子 康复运动 步行运动 E—selectin 运动后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Selectin、E-Selectin mRNA的表达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向阳 范本祎 +4 位作者 孙芳浒 张轶庠 祖雄兵 黄江波 申鹏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34-3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E-Selectin、E-Selectin mRNA的表达结果,探讨其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ABC法及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Selectin、E-Selectin mRNA... 目的:通过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E-Selectin、E-Selectin mRNA的表达结果,探讨其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ABC法及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Selectin、E-Selectin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23例E-Selectin mRNA的表达阳性,占71.8%,9例表达阴性,占28.2%;20例E-Selectin表达阳性,占62.5%,12例表达阴性,占37.5%;其表达与肿瘤的分级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11例复发的BTCC患者中,11例E-Selectin mRNA表达阳性,10例E-Selectin表达阳性,其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显著相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Selectin及E-Selectin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促进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血源性转移,且其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及复发有明显关系,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表达 浸润 转移 E—Selectin E—Selectin MRNA
下载PDF
宫颈癌及其淋巴转移灶淋巴归巢受体L-selectin、CD44、ICAM-1表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江平 张凡 +4 位作者 常永霞 张九鸿 赵秀芳 成日青 舒丽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16-2318,共3页
目的探讨L-selectin、CD44、ICAM-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ICAM-1的表达。结果L-selectin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原发灶(P<0.05)... 目的探讨L-selectin、CD44、ICAM-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ICAM-1的表达。结果L-selectin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原发灶(P<0.05);CD44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与原发灶无明显区别(P>0.05);ICAM-1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灶(P<0.01);L-selectin与CD44、L-selectin与ICAM-1在原发灶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8737,P<0.01;r=0.795,P<0.01),CD44、ICAM-1在原发灶中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83,P<0.01);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ICAM-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L-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53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ICAM-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1,P<0.01)。原发灶中L-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r=0.8420,P<0.01;r=0.768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r=0.6782,P<0.01;r=0.8634,P<0.01);ICAM-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r=0.6548,P<0.01)。结论L-selectin、CD44、ICAM-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L-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归巢 归巢受体 L—selectin CD44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VCAM-1和sP-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保平 马金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影响。方法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iv gtt,2次/d,连续14d),检...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影响。方法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iv gtt,2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依达拉奉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VCAM-1和sP-selectin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VCAM-1和P-selectin的产生,从而阻断了白细胞向缺血区的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迭拉奉 SVCAM-1 sP—selectin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承志 赵晓晖 +3 位作者 黄怀宇 黄志东 李新玲 周永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为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并与52例TIA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血清sICAM-1、sV... 目的:为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并与52例TIA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明显高于TIA和健康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在脑梗死发生24小时至7天呈现上升趋势,7天至14天呈下降趋势。结论:sICAM-1、sVCAM-1、sEselectine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在脑梗死急性期阻断粘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sICAM—1 sVCAM—1 sE—selectine
下载PDF
肌酸抑制TNF-α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民杰 邓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肌酸(creatine,CR)对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ail cells,EC)黏附分子E-selectin和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R加至培养的血管EC24h,用TNF-α诱导EC活化3h,添加或未添加腺苷A2A受体拮抗剂(ZM241385),应用ELISA测... 目的探讨肌酸(creatine,CR)对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ail cells,EC)黏附分子E-selectin和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R加至培养的血管EC24h,用TNF-α诱导EC活化3h,添加或未添加腺苷A2A受体拮抗剂(ZM241385),应用ELISA测定EC的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水平、用RT-PCR半定量E-selectin和ICAM-1mRNA的表达。结果EC经TNF-α诱导后,黏附分子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E-selectin和ICAM-1分别增加82%和32%,E-selectin和ICAM-1的mRNA分别增加53%和24%。在添加CR0.5mmol/L组,这些表达明显下调,当CR添加浓度为5mmol/L时它们的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CR对激活的CE黏附分子表达抑制作用能因ZM241385的添加而解除(P<0.05)。结论CR抑制活化了的ECE-Selectin和ICAM-1mRNR的表达,从而下调EC的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以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 内皮细胞 E—selectin ICAM-1炎症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P-选择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倪红 郑卜真 +2 位作者 陈巧玲 储照虎 刘新亚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88-689,775,I0003,共4页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P-selectin表达及正常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CIR)、阿托伐他汀组(ATO).阿托伐他汀采用灌胃的方式给药.给药时间分为4、2周、3d、造模后即时组四个亚组,每亚...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P-selectin表达及正常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CIR)、阿托伐他汀组(ATO).阿托伐他汀采用灌胃的方式给药.给药时间分为4、2周、3d、造模后即时组四个亚组,每亚组分别于造模后12、24h断头.断头取脑,制作标本,连续切片作P-selectin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干预给药前、后分别抽血,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6h亚组可见P-selectin阳性表达血管数开始上升,12h达到高峰,至第3天仍有少量表达.在造模前4、2周、3d、造模后立即等不同时间内将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后,P-selectin表达明显下调(P〈0.01),组内两两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阿托伐他汀给药前后各血脂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P-selectin在缺血周围血管内皮表达,使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P-selectin含量明显下降,且对正常血脂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lectin 正常血脂 阿托伐他汀 脑保护机制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膜的粘附蛋白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5-18,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穿越血管壁,向血管外浸润的过程;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皮细胞选择性地结合,然后穿出血管壁,进入...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穿越血管壁,向血管外浸润的过程;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皮细胞选择性地结合,然后穿出血管壁,进入淋巴管、淋巴结和胸导管,进行再循环的过程;以及血小板在受损血管壁上的粘附、伸展和聚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膜 粘附蛋白 受损血管 SELECTIN 胸导管 炎症反应 白细胞粘附 外周血液 阴性细胞
下载PDF
Mechanokinetics of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in cell adhesion 被引量:5
11
作者 Ning Li Shouqin Lü +1 位作者 Yan Zhang Mian Lo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in blood flow are crucial to initiate such biological processes as inflammatory cascade,platelet thrombosis,as well as tumor metastasis.To mediate cell adhesion,the interacting receptors a...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in blood flow are crucial to initiate such biological processes as inflammatory cascade,platelet thrombosis,as well as tumor metastasis.To mediate cell adhesion,the interacting receptors and ligands must be anchored onto two apposing surfaces of two cells or a cell and a substratum,i.e.,two-dimensional(2D)bind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binding of a soluble ligand in fluid phase to a receptor,i.e.,three-dimensional(3D) binding.While numerous works have been focused on3 D kinetics of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in the immune system,2D kinetics and its regulations have been less understood,since no theoretical framework or experimental assays were established until 1993.Not only doe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dominate 2D binding kinetics,but the shear force in blood flow also regulates cell adhesion mediated by interacting receptors and ligands.Here,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current progress in 2D binding and regulations,mainly from our group.Relevant issues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kinetic rates and binding affinities,and force regulation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selectins β_2 integrins 2D binding kinetics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建成 叶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血浆 E—selectin 高血压病 患者 可溶性E选择素 E—选择素 临床意义 水平 表达 循环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P-selectin和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明 陈冬志 王锡明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可溶性sP -selectin和IL -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复发病人血清sP -selectin和IL -8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可溶性sP -selectin和IL -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复发病人血清sP -selectin和IL -8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P -selectin和IL -8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P<0.01) ,术后3个月下降至接近正常人水平 ,而复发患者则再次升高 (P<0.01)。结论 :血清sP -selectin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清 sP—selectin IL—8 直肠癌 预后
下载PDF
脂联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郭文昀 宋耀明 +3 位作者 黄岚 苏华科 董红梅 党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4-2024,共1页
关键词 粘附因子 SELECTIN 黏附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刺激组 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抗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冯杰 杨晓明 +3 位作者 冯贵龙 张辉 路长宇 边艳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sP—selectin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sP—selectin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组IL-8、sP—selectin在发病后24h、3d和5d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8在发病后第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血清IL-8、sP—selectin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IL-8和sP—selectin两者在疾病的过程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IL-8、sP—selectin共同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对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TBI) 白细胞介素-8(IL-8) 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冠心合剂活性成分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CAM-1、ICAM-1及E-selectin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祝光礼 魏丽萍 刘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合剂活性成分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CAM-1、ICAM-1及E-se-lectin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把HUVEC分为14组,加入TNF-a刺激6 h,再加入四种活性成分继续刺激18 h。通过ELIS... 目的:探讨冠心合剂活性成分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CAM-1、ICAM-1及E-se-lectin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把HUVEC分为14组,加入TNF-a刺激6 h,再加入四种活性成分继续刺激18 h。通过ELISA法观察VCAM-1、ICAM-1及E-selectin的含量。结果:冠心合剂四种活性成分低剂量组能明显抑制VCAM-1、ICAM-1及E-selectin的分泌,与TNF-a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合剂活性成分低剂量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CAM-1、ICAM-1及E-selectin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合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TNF—a 动脉粥样硬化 VCAM-1 ICAM-1 E—selectin
下载PDF
人源His-talin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蛋白表达
17
作者 吴爽 张娟辉 游娟 《解剖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克隆人源talin1 cDNA,构建其高效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得到高纯度His-talin1融合蛋白。方法 PCR法扩增talin1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筛选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过IPTG诱导表达和亲和... 目的克隆人源talin1 cDNA,构建其高效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得到高纯度His-talin1融合蛋白。方法 PCR法扩增talin1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筛选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过IPTG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表达产物,对纯化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扩增了2.4kb的talin1基因,构建了pET32a(+)-talin1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His-talin1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 ,验证了高纯度纯化的融合蛋白。结论建立了高效稳定的His-talin1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Talin1蛋白的结构及其与P-selectin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 Talin基因重组 亲和层析 P—selectin
下载PDF
细胞粘附和以L-岩藻糖为主要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仲杰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受体的相互作用早已被大家所接受。例如,红细胞表面的多聚糖决定其特异性,使得在这些细胞表面有特异ABO抗原,最近,一类新的蛋白质受体——selectins发现,导致了对细胞表面糖和蛋白受体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 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受体的相互作用早已被大家所接受。例如,红细胞表面的多聚糖决定其特异性,使得在这些细胞表面有特异ABO抗原,最近,一类新的蛋白质受体——selectins发现,导致了对细胞表面糖和蛋白受体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即在炎症时,发生以糖为媒介的细胞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L-岩藻糖 靶向药物 selectins 类似物 凝集素 内皮细胞 细胞表面 转移酶 蛋白质受体
下载PDF
血脉宁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19
作者 陈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 345-346,共2页
目的:研究血脉宁颗粒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系统的影响,以探讨血脉宁颗粒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常规治疗和加用血脉宁治疗,并于实验前后取血检测血脂、P-选择素(P-select... 目的:研究血脉宁颗粒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系统的影响,以探讨血脉宁颗粒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常规治疗和加用血脉宁治疗,并于实验前后取血检测血脂、P-选择素(P-selectin)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中P-Selectin水平与健康人组比较显著升高,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Selectin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t-PA水平升高,PAI-1水平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调整t-PA、PAI-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脉宁颗粒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P-selectin浓度,调整血浆t-PA、PAI-1含量,并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以上作用可能是血脉宁治疗冠心病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宁颗粒 冠心病 P—Selectin t—PA PAI一1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韦叶生 刘运广 +3 位作者 徐群清 赵邦 蒙兰青 梁丽艳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期15-17,21,共4页
目的 探讨E -选择素 (E -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测定法检测 187例脑梗死及 2 10例对照者E -selectin基因第 2外显子G98T、第 4外显子A5 6 1C多... 目的 探讨E -选择素 (E -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测定法检测 187例脑梗死及 2 10例对照者E -selectin基因第 2外显子G98T、第 4外显子A5 6 1C多态性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脑梗死和对照者血清E -selectin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E -selectin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E -selectin基因A5 6 1C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AC基因型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 1.96 8倍 (OR =1.96 8,95 %CI:1.10 8~ 3.4 95 ) ,AC基因型携带者的E -selectin血清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 [(5 9.13± 15 .92 )ng mlvs (5 0 .4 6± 14 .38)ng ml,P <0 .0 1]。结论 E-selectin基因A5 6 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C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携带AC基因型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E -selectin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E—selectin E—选择素 基因多态性 携带者 对照组 血清水平 AC基因 外显子 等位基因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