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ultural Impact of Chinese Students' Self-Construals o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1
作者 ZHOU Gang NIU Xiaochun 《Psychology Research》 2019年第5期216-227,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sets out 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whether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better develop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than the Chinese sojourners, and to what extent a Western cultural cont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sets out 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whether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better develop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than the Chinese sojourners, and to what extent a Western cultural context affects the Chinese sojourners’ perceptions of self-construals o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This research compares a sample of 40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and a sample of 20 Chinese sojourners studying in Wales. The respond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structured self-completion questionnaire. The findings seem to suggest that culture teaches one how to think, conditions one how to feel, and instructs one how to act, especially how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It concludes that both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Chinese sojourners have well-develope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and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brought with the Chinese sojourners have been well-preserved in a Western cultural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constru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TER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下载PD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lf-construal and Social Media abou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2
作者 孙中淼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279-280,285,共3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lf-construal and social media abou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s how and what the connections are betwee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or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lf-construal and social media abou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s how and what the connections are betwee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or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social media.The research begins at the differences of self-construal,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elf-construal.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and interviews,five themes are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interdependent self-con
下载PDF
社会情境对情绪感染的影响:一项基于EMG的超扫描研究
3
作者 王丹 付雨佳 陈文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7-1060,共14页
情绪感染是社会凝聚力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催化剂,它能够促进个体间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同步。传统研究多从个体角度出发,考察社会情境对情绪模仿的影响,但人际情感交流远不止单向模仿。本研究首次采用EMG超扫描技术,结合双人互动范式,模... 情绪感染是社会凝聚力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催化剂,它能够促进个体间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同步。传统研究多从个体角度出发,考察社会情境对情绪模仿的影响,但人际情感交流远不止单向模仿。本研究首次采用EMG超扫描技术,结合双人互动范式,模拟真实社会互动,探究不同社会情境对情绪同步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合作和竞争这两种社会背景对情绪感染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在合作情境下,人际间的情绪感染得到加强,观察者体验到更高的情绪强度,且合作组在积极情绪交流中的面部表情同步性高于非合作组。相反,在竞争情境下,情绪感染被削弱,竞争组的观察者体验到更低的情绪强度,面部表情同步性也低于非竞争组。此外,研究还发现,合作和竞争情境激活的依存型和独立型自我建构,分别对面部表情同步性有正向和负向的预测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生态情境下社会情感互动的认知,也突显了超扫描技术在评估多人视角下人际交流中情绪同步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同步 情绪感染 合作 竞争 自我建构
下载PDF
更道德抑或更社会:绿色消费的自我建构机制
4
作者 柴民权 刘可欣 靳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1735,共10页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不仅出于环境关切的目的,还兼具构建自我身份的功能导向。本文通过梳理绿色消费动机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通过绿色消费进行自我建构的双重机制:发挥道德补偿作用,消弭道德失调状态,重塑个体的内在道德身份;充当社会...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不仅出于环境关切的目的,还兼具构建自我身份的功能导向。本文通过梳理绿色消费动机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通过绿色消费进行自我建构的双重机制:发挥道德补偿作用,消弭道德失调状态,重塑个体的内在道德身份;充当社会地位、权力、声望和财富的信号表征体系,彰显个体的外在社会身份。本文进而基于自我建构的理论视角,提出了绿色消费心理动力机制的整合模型。未来研究可从绿色消费自我建构的路径模式、关系机制、研究领域和对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自我建构 道德补偿 信号表征
下载PDF
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的关系:独立型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汉玉 彭明 陈天龙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694,共7页
本研究选取523名被试,进行道德判断、主观社会阶层、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测量,以探讨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显著正向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2)独立型自我构念和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 本研究选取523名被试,进行道德判断、主观社会阶层、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测量,以探讨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显著正向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2)独立型自我构念和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和道德判断中起遮掩作用。本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性因素影响道德判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阶层 自我构念 零和博弈信念 道德判断
下载PDF
产品脱销效应下体育爱好者口碑推荐倾向的形成机制: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超 牛群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采用两项实验,并结合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检验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的中介机制,进一步探索体育爱好者自我建构对双中介作用(前半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在体育用品脱销与体育爱好者口碑推荐倾向的直... 采用两项实验,并结合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检验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的中介机制,进一步探索体育爱好者自我建构对双中介作用(前半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在体育用品脱销与体育爱好者口碑推荐倾向的直接影响关系中具有双中介作用,且需求型脱销比供应型脱销更易激发体育爱好者的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2)自我建构会调节精神归属感以及心理愧疚感在产品脱销与体育爱好者中的中介效应(前半路径)影响,高自我建构的体育爱好者,具有更高的精神归属感,低自我建构的体育爱好者具有更高的心理愧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脱销效应 体育用品 心理愧疚感 精神归属感 自我建构
下载PDF
传染病线索和招募信息中主角对献血意愿的影响
7
作者 龚钰雯 代颖 马祖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2-1298,I0018-I0025,共25页
本文探讨了传染病线索和招募信息中主角对献血意愿的联合作用、潜在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4项实验发现,当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会降低献血意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潜在心理机制,即当传染病线索显著... 本文探讨了传染病线索和招募信息中主角对献血意愿的联合作用、潜在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4项实验发现,当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会降低献血意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潜在心理机制,即当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将提升人们的状态焦虑水平,从而降低献血意愿。同时,还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互依自我倾向个体面对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更容易感到状态焦虑,从而降低献血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线索 招募信息中主角 状态焦虑 自我建构 献血意愿
下载PDF
“吾”“我”差异新解及其对先秦自我演变的启示
8
作者 魏新东 汪凤炎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从第一人称代词入手探究自我相关性质与结构是自我心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古汉语中有多个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文献中的“吾”“我”差异一直是古汉语领域的研究重点,变为现代汉语中以“我”为主的转型期也处于这一时期。从自我心理学角度... 从第一人称代词入手探究自我相关性质与结构是自我心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古汉语中有多个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文献中的“吾”“我”差异一直是古汉语领域的研究重点,变为现代汉语中以“我”为主的转型期也处于这一时期。从自我心理学角度,依据心理距离理论及古汉语领域关于“吾”“我”差异的研究,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相对于后者离个体经验自我的心理距离更近。“吾”“我”差异在先秦文献中的逐渐消失,并转变为以“我”为主可为中国人自我在先秦思想文化转型时期的演变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吾我差异 心理距离 自我 第一人称代词 解释水平理论
下载PDF
自我建构视角下个体隐私披露意愿的差异性研究
9
作者 彭国超 程晓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5,共13页
[目的/意义]通过探究用户个人特质与隐私披露意愿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和心理需求,为平台的高效运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探究了不同个体间隐私披露意愿的差异... [目的/意义]通过探究用户个人特质与隐私披露意愿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和心理需求,为平台的高效运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探究了不同个体间隐私披露意愿的差异,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探讨了自我建构对个体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权限敏感度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个体隐私披露意愿的调节作用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探究了自我建构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以及权限敏感度的调节作用,研究二探究了调节定向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在高权限敏感度下,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更易激发其防御定向倾向,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则易激发促进定向倾向,相较于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具有更高的隐私披露意愿;而在低权限敏感度下,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个体均表现出较高的促进定向倾向,不同自我建构类型个体间的隐私披露意愿无显著差异。调节定向在自我建构与隐私披露意愿的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权限敏感度显著调节自我建构与调节定向以及隐私披露意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隐私披露意愿 权限敏感度 促进定向 防御定向
下载PDF
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马燕 王振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以179名和19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数字矩阵任务测量欺骗行为,采用过去时间距离和未来时间距离操纵解释水平。结果发现:高解释水平下(较远的过去、未来),道德自我知觉启动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道德自我知觉未启动组,而低解释水平下(较近的过去、未来),道德自我知觉启动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道德自我知觉未启动组。因此,解释水平调节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即高解释水平下,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产生了道德一致性效应;而低解释水平下,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产生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行为 欺骗行为 解释水平
下载PDF
从文化的视角理解急/慢性应激:自我构念的作用
11
作者 杨娟 罗家豪 +2 位作者 何杨 魏桢妮 胡翔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87-595,F0003,共10页
已有研究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急/慢性应激的发生发展特点,为应激复原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我构念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自我定义方式的概念,是一种体现在个人层面的稳定的文化特征,然而自我构念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 已有研究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急/慢性应激的发生发展特点,为应激复原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我构念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自我定义方式的概念,是一种体现在个人层面的稳定的文化特征,然而自我构念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应激反应,还未有系统的总结与探讨.通过回顾已有实证性研究,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互依自我构念个体表现出快反应快恢复的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下高互依自我构念和低独立自我构念个体的慢性应激水平更高.这些结果表明,与主流文化背景一致的自我构念促进个体的应激适应性.然而,这些有限的证据仅是从文化的视角理解急/慢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冰山一角,未来研究需要结合主流文化背景探讨自我构念的作用,并且将自我构念纳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疗和干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构念 文化 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个体vs.总体--善因营销反馈框架与自我构念对消费者反应的交互影响
12
作者 张安然 宋悦 《营销科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76-92,共17页
善因营销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活动,40年来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有的善因营销研究大多着眼于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广告传播,以此探究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因素,较少关注捐赠结果的反馈。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 善因营销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活动,40年来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有的善因营销研究大多着眼于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广告传播,以此探究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因素,较少关注捐赠结果的反馈。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善因营销的捐赠结果反馈给消费者。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详尽可能性模型,探究了善因营销反馈框架与自我构念对消费者反应的交互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个体反馈(总体反馈)能使独立型(相依型)自我构念的消费者对企业产生更积极的态度,因为反馈框架与自我构念类型的匹配能够促进消费者对企业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此外,在善因营销反馈框架与自我构念对消费者反应的交互影响中,公益事件卷入度有调节作用。更具体地说,只有公益事件卷入度较高时该交互效应才存在。当公益事件卷入度较低时,独立型和相依型自我构念的消费者都对进行个体反馈的企业的态度更积极。本文首次聚焦于善因营销的捐赠反馈,开拓了关于善因营销的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丰富了反馈框架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研究结论为企业善因营销的善款捐赠反馈和沟通传播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因营销 反馈框架 消费者-企业认同 自我构念 公益事件卷入度
下载PDF
“自我”还是“他人”——绿色广告诉求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瑾 陈晨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6,共13页
绿色消费不仅有益健康更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消费者在进行绿色消费时更多考虑自身健康的提升,还是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广告中强调利己还是利他诉求?哪种类型的广告效果更好?本文基于自我建构和资源稀缺理论,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 绿色消费不仅有益健康更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消费者在进行绿色消费时更多考虑自身健康的提升,还是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广告中强调利己还是利他诉求?哪种类型的广告效果更好?本文基于自我建构和资源稀缺理论,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绿色广告(利己v s.利他)诉求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独立自我的消费者更偏好利己诉求的绿色广告,而依存自我的消费者更喜欢利他诉求的绿色广告;当消费者的资源稀缺感明显时,绿色广告的利己诉求说服效果会更好,而资源余闲的消费者更容易被绿色广告的利他诉求打动,并且绿色产品效用感知在自我建构、资源感知与绿色广告诉求的交互效应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广告 自我建构 资源稀缺 绿色产品效用感知
下载PDF
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凌 谭志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领导底线心智在工作场所中的破坏性影响逐渐受到学者和管理者关注。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个体层次、动机视角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629份新生代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领... 领导底线心智在工作场所中的破坏性影响逐渐受到学者和管理者关注。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个体层次、动机视角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629份新生代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职场精神力在领导底线心智与新生代员工创造力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独立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领导底线心智与职场精神力间关系,并增强职场精神力的中介作用;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领导底线心智与职场精神力间关系,并弱化职场精神力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 领导底线心智 职场精神力 员工创造力 独立型自我建构 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
下载PDF
“狮兔赛跑”?动物品牌标识类型的消费者偏好研究——来自眼动和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晓凌 刘浩 张逸聪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7,I0007,I0008,共14页
品牌标识是营销和品牌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但对动物品牌标识却鲜有研究。本文聚焦品牌标识中的动物标识,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理论,首次探讨不同动物标识类型对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一通过对12个国家BrandZ品牌... 品牌标识是营销和品牌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但对动物品牌标识却鲜有研究。本文聚焦品牌标识中的动物标识,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理论,首次探讨不同动物标识类型对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一通过对12个国家BrandZ品牌排行榜中的二手数据编码,发现个体主义国家更多采用能力型动物标识,而在集体主义国家温暖型动物标识更为普遍。研究二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发现自我建构和动物标识类型对品牌视觉偏好发挥交互效应。研究三通过实验法发现动物标识与自我建构交互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互依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偏好温暖型动物标识,而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青睐能力型动物标识。在研究三的基础上,研究四进一步识别出归属需求和独特性需求分别为上述交互效应的中间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营销和品牌领域对品牌标识、SCM和自我建构的理论探索,也为企业根据文化差异更有效地开展品牌设计和品牌沟通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品牌标识 SCM 自我建构 归属需求 独特性需求 品牌偏好
下载PDF
拟人化机器人完美代替人工?——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瑾 刘聿瑄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8,I0032,I0033,共12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拟人化机器人的使用进入许多服务消费领域。在这些领域内,鲜有研究关注消费者心理因素对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排斥与归属需求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由社会排斥通过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影响拟人...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拟人化机器人的使用进入许多服务消费领域。在这些领域内,鲜有研究关注消费者心理因素对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排斥与归属需求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由社会排斥通过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影响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的有调节中介模型,以自我建构来调节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三个实验的结果证明,相比社会接纳,社会排斥降低归属感进而降低消费者对拟人化机器人的使用意愿,通过自我建构调节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在独立型自我建构下,归属感不起中介作用;在互依型自我建构下,归属感起完全中介作用。从消费者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本文一方面拓展了关于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排斥对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产生影响的适用背景,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引导消费者使用拟人化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化机器人 社会排斥 归属感 自我建构 服务机器人
下载PDF
自我建构与善因营销信息框架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17
作者 李雪欣 马光波 郭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基于SOR理论、归因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善因营销中自我建构与信息框架匹配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在实验法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善因营销信息框架与自我建构之间存在着匹配效应,共情在自我建构与善... 基于SOR理论、归因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善因营销中自我建构与信息框架匹配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在实验法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善因营销信息框架与自我建构之间存在着匹配效应,共情在自我建构与善因营销信息框架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自我建构与善因营销信息框架匹配消费者响应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和公益组织要重视消费者的个人特质与善因营销信息的匹配性,充分激发消费者的共情和道德认同,实现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善因营销 信息框架 消费者响应
下载PDF
领导创意拒绝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基于情绪ABC理论的双路径模型
18
作者 曹元坤 罗元大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8,共11页
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许多员工的创意不可避免地会遭到领导的拒绝,阻碍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但是,并非所有的员工在创意被领导拒绝后都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文章基于情绪ABC理论,探讨了具有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员工在领导创意拒... 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许多员工的创意不可避免地会遭到领导的拒绝,阻碍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但是,并非所有的员工在创意被领导拒绝后都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文章基于情绪ABC理论,探讨了具有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员工在领导创意拒绝后对其越轨创新行为的不同反应。对两个阶段的405份样本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依存型自我建构倾向越高的员工在遭遇领导创意拒绝之后会增加其创新损失预期,进而抑制其越轨创新行为;独立型自我建构倾向越高的员工在遭遇领导创意拒绝之后会增加其创新收益预期,进而促进其越轨创新行为。研究揭示了领导创意拒绝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双路径模型,为企业做好员工创意管理、增强员工创新能力提供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创意拒绝 越轨创新 自我建构 创新预期
下载PDF
目标进展信息与自我建构对重复低碳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贺丽莳 丁彦妤 《资源与产业》 2023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低碳消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进行重复低碳消费的积极性并不高,这给激励消费端减碳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企业采取适当的沟通策略来引导和激励个体进行重复低碳消费不仅体现了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消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进行重复低碳消费的积极性并不高,这给激励消费端减碳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企业采取适当的沟通策略来引导和激励个体进行重复低碳消费不仅体现了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意愿,也对其获得可持续市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通过实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探究目标进展信息(已完成与待完成)与自我建构(依存自我与独立自我)对重复低碳消费意愿的交互作用,以及消费者感知效力在目标进展信息与自我建构对重复低碳消费意愿的交互效应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目标进展信息与自我建构对个体的重复低碳消费意愿存在交互作用,对依存自我的个体而言,已完成目标进展信息对其重复低碳消费意愿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对独立自我的个体而言,两种目标进展信息的影响不存在差异;消费者感知效力在上述这一影响路径中起中介作用;目标进展信息与自我建构对消费者感知效力存在着交互作用,已完成目标进展信息对依存自我个体的感知效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两种目标进展信息对独立自我个体的感知效力的影响不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企业设计有效沟通策略、激励重复低碳消费提供了建议,也为助力我国的“双碳”目标提供了思路与参考。企业可以制定清晰合理的碳减排目标,及时呈现目标进展信息,识别不同类型的潜在消费者和精准投放差异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低碳消费 目标进展信息 自我建构 消费者感知效力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与量表编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兆军 郭建鹏 吕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51,共8页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试测题项,分别对试测和重测回收的本科大学生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并确定大学...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试测题项,分别对试测和重测回收的本科大学生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并确定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正式量表。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的4个因子:自我关系能力、他人关系能力、集体关系能力、负责任决策能力,累积解释总变异的74.202%;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四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12.216,P<0.001,TLI=0.940,CFI=0.946,RMSEA=0.067),总体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967,间隔半年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443(P<0.01),效标关联效度分析显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浮力呈正相关关系(r=0.596,P<0.01)。结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是大学生建构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三重关系的能力,并做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决策的能力。据此编制的4个维度26个题项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不仅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对评估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 三重自我建构 成年初显期 负责任决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