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新发房颤及心功能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靖 林苏华 +2 位作者 李煜 许健 林镇国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高心室起搏比例患者中远期新发房颤及心功能影响。方法以因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入组LBBAP高心室起搏比例组(LBBAPhigh组)、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高心室起搏比例...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高心室起搏比例患者中远期新发房颤及心功能影响。方法以因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入组LBBAP高心室起搏比例组(LBBAPhigh组)、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高心室起搏比例组(RVSP-high组)、RVSP低心室起搏比例组(RVSP-low组)。随访内容包括:各随访节点心房频率大于180次/min、持续时间大于1 min且发生自动模式转换(AMS)事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参数、NT-proBNP水平。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新发房颤的时间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对比三组患者半年期心超参数与NTproBNP水平。结果与LBBAP-high组比较,起搏QRS宽度RVSP-low组升高(P<0.01),RVSP-high组升高(P<0.01)。随时间延长,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三组患者记录到房颤事件共有59例(57%),其中,LBBAP-high组15例(44%)、RVSP-low组11例(38%)、RVSP-high组33例(82%)。RVSP-high组患者新发房颤比率比LBBAP-high组及RVSP-low组显著增高(P<0.01)。以False Discovery Rate(FDR)法进行两两比较:LBBAP-high组和RVSP-high组组间的窦律保持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RVSP-high组和RVSP-low组组间的窦律保持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LBBAP-high组和RVSP-low组组间的窦律保持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起搏比例的右室间隔部起搏(HR=3.004;95%CI:1.615~5.586;P<0.01)、低射血分数(HR=1.029;95%CI:1.004~1.054;P<0.05)及高血压(HR=1.889;95%CI:1.05~3.40;P<0.05)是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高比例的右室间隔部起搏(HR=5.572;95%CI:2.444~12.701;P<0.01)及高血压(HR=2.752;95%CI:1.342~5.642;P<0.05)是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半年随访,与LBBAP-high组(223±63)pg/mL比较,RVSP-high组(752±54)pg/mL的NT-proBNP水平升高(P<0.01);与RVSP-low组(405±48.7)pg/mL组比较,RVSP-high组的NT-proBNP水平升高(P<0.01)。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更为生理性的起搏方式,减少了新发房颤的比例。在这组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未对患者中远期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束支区域起搏 右室间隔部起搏
下载PDF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和肺动脉高压的麻醉处理1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艾娟 蔡彬 +4 位作者 范婧云 王静 龙文飞 凌琼 李向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3期1886-1889,共4页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及肺动脉高压是复杂的临床病例,尤其是久居高原患者在低海拔地区进行手术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例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及肺动脉高压的麻醉管理要点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及肺动脉高压是复杂的临床病例,尤其是久居高原患者在低海拔地区进行手术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例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及肺动脉高压的麻醉管理要点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胸廓畸形 肺动脉高压 高原地区 个案报道
下载PDF
猫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耀德 洪秀华 +3 位作者 何宇红 康朝胜 蔡景霞 王建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31,共6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邻位切片法,研究了猫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胆碱乙酰化酶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关系。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2种神经元分布范围相近,且形态、...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邻位切片法,研究了猫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胆碱乙酰化酶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关系。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2种神经元分布范围相近,且形态、大小相似。但在邻位切片,未见分别呈此二免疫反应的同一神经元的对应剖面。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数量较多,但在基底核明显减少,在Ch4间质部及腹侧苍白球连合下部仅为偶见。结果表明,在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基底核,P物质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多数P物质能和胆碱能神经元各自归属不同的神经元亚群。以上提示,在隔-海马投射系中,除胆碱能和GABA能神经元,P物质能神经元是又一重要成分,可能对新皮质-海马-新皮质记忆环路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胆碱乙酰化酶 斜角带核 神经元
下载PDF
隔区向缰核的传出及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克仁 熊克品 +1 位作者 杜业亮 郑培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8-431,共4页
采用WGA-HRP顺逆行追踪法和WGA-HRP与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相结合技术,观察了39只大鼠隔区主要亚细胞群神经元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向缰内侧核和缰外侧核的投射.结果表明:隔区向缰内侧核发出投射纤维的亚细胞群是隔三角核、隔伞核... 采用WGA-HRP顺逆行追踪法和WGA-HRP与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相结合技术,观察了39只大鼠隔区主要亚细胞群神经元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向缰内侧核和缰外侧核的投射.结果表明:隔区向缰内侧核发出投射纤维的亚细胞群是隔三角核、隔伞核及斜角带核垂直支腹侧部;隔区向缰外侧核发出投射纤维的亚细胞群为斜角带核垂直支背、腹侧部和斜角带核水平支.其中斜角带核垂直支和斜角带核水平支向缰核发出投射纤维的细胞约二分之一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隔三角核和隔伞核向缰核发出投射纤维的细胞约五分之一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区 缰核 乙酰胆碱酯酶 神经元 镇痛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的变化及中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玉凤 赵聚宾 +2 位作者 张杰 孙爱励 许顺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区(VSA)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及清毒退热煮散剂(QDP)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灌胃,观察QDP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 目的:探讨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区(VSA)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及清毒退热煮散剂(QDP)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灌胃,观察QDP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SA和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QDP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P< 0.01),同时伴有VSA和血浆AVP含量明显增加(P< 0.01),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P> 0.05)。结论:QDP的解热作用可能与VSA和血浆AVP含量增加有关;发热时中枢神经不但存在正调节途径,也存在负调节途径,体温上升的水平是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QDP对ET性发热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发热 精氨酸加压素 脑腹中隔区 中药治疗
下载PDF
难治性无明确致癎灶癫癎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一芳 谭启富 +1 位作者 许爱刚 王正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无明确致癎灶癫癎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脑电图、MRI、脑磁图(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无法确定致癎灶的难治性癫癎患者78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无明确致癎灶癫癎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脑电图、MRI、脑磁图(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无法确定致癎灶的难治性癫癎患者78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多靶点组合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按照Engle癫癎疗效分级,本组患者术后1~5年I级+Ⅱ级病例均达82%以上。结论对于临床无明确致癎灶、无法进行开颅致癎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癎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癫癎 胼胝体 内侧隔区 杏仁核
下载PDF
电刺激VSA对IL-1_β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董军 李楚杰 +2 位作者 陆大祥 付咏梅 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在32只新西兰兔下丘脑视前区(POAH)记录温敏神经元单位放电,观察电刺激腹中膈区(VSA)对致热原IL-1β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l)侧脑室注射白介素...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在32只新西兰兔下丘脑视前区(POAH)记录温敏神经元单位放电,观察电刺激腹中膈区(VSA)对致热原IL-1β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l)侧脑室注射白介素-1β(IL-1β)能使POAH热敏神经元放电减少,冷敏神经元放电增加;而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对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放电均无明显影响。(2)电刺激VSA可反转IL-1β对POAH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上述作用。结论:VSA可能作为负调节中枢参与致热原作用下的体温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调节 电生理学 下丘脑视前区 IL-1Β VSA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性精神病的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姜克明 王晓峰 +7 位作者 李拴德 张宏兵 杨来启 肖录军 周静 刘光雄 刘建新 苏宝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靶点组合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 ,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 ,射频热凝脑内核 (团 )治疗癫痫性精神病 5 3例。术前、术后均进行总疗效评定量表 (GAS)和癫痫的国际疗效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目的 探讨多靶点组合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 ,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 ,射频热凝脑内核 (团 )治疗癫痫性精神病 5 3例。术前、术后均进行总疗效评定量表 (GAS)和癫痫的国际疗效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 3例中显效 37例 ,进步 16例。结论 双侧胼胝体、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红核前区多靶点组合治疗 ,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癫痫性精神病 胼胝体 内侧隔区 杏仁核 红核前区
下载PDF
芍药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文国 宋大革 +1 位作者 何宏文 谢瑶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4期270-272,I008,共4页
目的研究芍药甙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用新生SD大鼠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芍药甙,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测量法测量培养神经元的光密度(OD值)。结果芍药甙的浓度高于30μg/ml时,各组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M... 目的研究芍药甙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用新生SD大鼠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芍药甙,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测量法测量培养神经元的光密度(OD值)。结果芍药甙的浓度高于30μg/ml时,各组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MTT O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OD值(P<0.01);芍药甙的浓度在1.875~7.5μg/ml时各组的O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的芍药甙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甙 海马 隔区 神经元 MTT法 白芍
下载PDF
大鼠隔区接受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良芹 熊克仁 郑培敏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逆行追踪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向隔区的投射。方法 用HRP逆行追踪与NADPH d组化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 背、腹、后海马均有NOS阳性神经元投射至隔区各亚细胞群 ,后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向隔外侧核(sl)、隔三角核和隔伞核 (ts,... 目的 逆行追踪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向隔区的投射。方法 用HRP逆行追踪与NADPH d组化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 背、腹、后海马均有NOS阳性神经元投射至隔区各亚细胞群 ,后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向隔外侧核(sl)、隔三角核和隔伞核 (ts,sf)的投射量 ,占后海马至隔外侧核、隔三角核和隔伞核投射量的 80 %左右。结论 大鼠隔区接受海马NOS神经元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隔区 NOS HRP 大鼠
下载PDF
电刺激POAH对IL - 1_β 作用下兔VSA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军 陆大祥 +3 位作者 付咏梅 颜亮 谭敦勇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83-787,共5页
目的和方法 :为了从细胞水平进一步探讨发热时体温正、负调节中枢的调节机制 ,本实验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 ,在 2 6只新西兰兔脑腹中隔区 (ventralseptalarea ,VSA)记录了温敏神经元单位放电 ,观察电刺激下丘脑视前区 (preopticante... 目的和方法 :为了从细胞水平进一步探讨发热时体温正、负调节中枢的调节机制 ,本实验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 ,在 2 6只新西兰兔脑腹中隔区 (ventralseptalarea ,VSA)记录了温敏神经元单位放电 ,观察电刺激下丘脑视前区 (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mus,POAH)对致热原IL - 1β 作用下兔VSA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 :(1)侧脑室注射的白介素 - 1β(IL - 1β)能使VSA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冷敏神经元放电减少 ,而侧脑室注射等量人工脑脊液 (ACSF)对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放电均无明显影响。 (2 )电刺激POAH可反转致热原IL- 1β 对VSA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上述作用。结论 :在致热原作用下的体温调节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调节 IL-1Β 脑腹中隔区 温敏神经元放电
下载PDF
芍药甙配伍阿魏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国 何宏文 谢瑶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研究芍药甙配伍阿魏酸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新生SD大鼠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加入阿魏酸、芍药甙和阿魏酸与芍药甙的混合物 (配伍组 ) ,用MTT测量法测量培养神经元的光密度 (A值 )。结果 海马神经... 目的 研究芍药甙配伍阿魏酸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新生SD大鼠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加入阿魏酸、芍药甙和阿魏酸与芍药甙的混合物 (配伍组 ) ,用MTT测量法测量培养神经元的光密度 (A值 )。结果 海马神经元A值在对照组、阿魏酸组、芍药甙组和配伍组分别为 0 .6 5± 0 .0 9、0 .73± 0 .11、0 .70± 0 .11和 0 .81± 0 .0 8,隔区神经元A值分别为 :0 .6 0± 0 .0 6、0 .6 7± 0 .0 7、0 .6 7± 0 .10和 0 .77± 0 .0 6。与对照组比较 ,阿魏酸组和芍药甙组的A值明显增高 (P <0 0 5 ) ;与对照组、阿魏酸组和芍药甙组比较 ,配伍组 A值明显增高 (P <0 0 1或 P <0 0 5 )。结论 芍药甙配伍阿魏酸可提高芍药甙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甙 配伍 阿魏酸 体外培养 大鼠 海马 隔区神经元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切割海马伞大鼠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建兵 金国华 +2 位作者 蒋冬 张新化 徐慧君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切割海马伞大鼠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在切割海马伞前后分别用银杏叶提取物和蒸馏水灌胃 ,术后第 4周灌注固定 ,取隔区切片进行 Nissl染色及胆碱乙酰转移酶 ( Ch AT)免疫组化染...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切割海马伞大鼠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在切割海马伞前后分别用银杏叶提取物和蒸馏水灌胃 ,术后第 4周灌注固定 ,取隔区切片进行 Nissl染色及胆碱乙酰转移酶 ( Ch AT)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记数切割海马伞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 Ch AT阳性神经元数目。用 CMM-3 0 1图像分析系统对切割海马伞侧隔区 Ch AT阳性神经元的面积、周长等指标进行分析处理 ,用 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切割海马伞侧隔区的 Ch AT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 P<0 .0 1) ,其神经元的胞体面积及周长指标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 ( P均 <0 .0 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切割海马伞大鼠的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隔区 胆碱能神经元 基底前脑 海马伞 大鼠
下载PDF
电刺激腹中隔区对兔视前区前下丘脑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军 陆大祥 +7 位作者 付咏梅 颜亮 戚仁斌 谭敦勇 张穗梅 程少冰 杨皓庄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引导单位神经元放电的方法 ,观察电刺激兔腹中隔区 (VSA)时 ,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使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冷敏神... 目的和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引导单位神经元放电的方法 ,观察电刺激兔腹中隔区 (VSA)时 ,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使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结论 :腹中隔区可能通过影响视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前区 下丘脑区 体温调节 电生理学 电刺激 腹中隔区 温敏神经元
下载PDF
幕府山(Mufushanella)在西藏申扎地区中二叠统的发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立人 张予杰 +1 位作者 张以春 吴水忠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Mufushanella是陈旭教授 1964年创立的,以侧坡内凹、外部壳圈具列孔区别于Nankinella。该属成立与否曾有多人讨论过,争论焦点在于建属时所谓列孔是否与隔壁孔一样,有待进一步证实。采自西藏申扎地区的标本证实了确实是列孔。而且在外部... Mufushanella是陈旭教授 1964年创立的,以侧坡内凹、外部壳圈具列孔区别于Nankinella。该属成立与否曾有多人讨论过,争论焦点在于建属时所谓列孔是否与隔壁孔一样,有待进一步证实。采自西藏申扎地区的标本证实了确实是列孔。而且在外部壳圈两列孔之间发育有类似拟旋脊状暗色物质聚集,可能是拟旋脊的“雏形”。并建立新种Mufushanellanankinellaeformis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府山蜓 西藏 申扎地区 中二叠统 列孔 隔壁孔 化石 新种
下载PDF
电刺激腹中隔区对IL-1_β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董军 付咏梅 +7 位作者 陆大祥 王华东 柏志全 孙葳 陈小琳 王彦平 张荣华 李楚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 ,观察在致热原IL - 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 (VSA)对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 :(1)IL - 1β 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 ,电刺激...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 ,观察在致热原IL - 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 (VSA)对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 :(1)IL - 1β 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明显降低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 (2 )IL - 1β 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时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增加POAH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中隔区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温敏神经元 单位放电 体温调节 电刺激 解热 发热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嗅球损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
17
作者 贺婕 彭贵海 +1 位作者 黄琪 李德梅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期22-24,27,共4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对嗅球(OB)损毁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方法 SD健康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OB损毁组,绞股蓝皂苷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双侧OB损毁、复制AD大鼠模型。采用绞股蓝皂苷连续灌胃,...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对嗅球(OB)损毁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方法 SD健康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OB损毁组,绞股蓝皂苷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双侧OB损毁、复制AD大鼠模型。采用绞股蓝皂苷连续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海马GAP-43蛋白和GAP-43mRNA表达以及隔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与OB损毁组比较,绞股蓝皂苷中、高剂量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GAP-43蛋白和GAP-43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中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也明显增多(P<0.05),且胞体变大、突起变长。绞股蓝皂苷低剂量组与OB损毁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绞股蓝皂苷中、高剂量组之间比较,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可能通过提高海马GAP-43蛋白和GAP-43 mRNA表达以及保护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改善OB损毁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绞股蓝皂苷 学习记忆 隔区 胆碱乙酰转移酶 胆碱能神经元
下载PDF
隔区主要亚细胞群之间的纤维联系和分支投射──HRP、WGA-HRP和荧光双标记法研究
18
作者 熊克仁 李怀斌 郑培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51-152,共2页
采用HRP、WGA-HRP及荧光双标记法,对68只大鼠隔区的主要亚细胞群隔内侧核、隔外侧核、斜角带核、隔三角核和隔微核之间的纤维联系和分支投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隔内、外侧核、斜角带核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往返纤维联系,隔... 采用HRP、WGA-HRP及荧光双标记法,对68只大鼠隔区的主要亚细胞群隔内侧核、隔外侧核、斜角带核、隔三角核和隔微核之间的纤维联系和分支投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隔内、外侧核、斜角带核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往返纤维联系,隔三角核和隔微核与斜角带核之间有往返纤维联系,隔区的部分亚细胞群之间存在着分支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区 纤维联系 大鼠 亚细胞群
下载PDF
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19
作者 王正伟 王一芳 +2 位作者 许爱刚 朱浩 谭启富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病人13例。采用癫痫的国内疗效评定标准和全国精神外科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病人13例。采用癫痫的国内疗效评定标准和全国精神外科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治疗1年后,13例病人中,癫痫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11例精神病症状基本消失,2例部分症状存在。结论双侧杏仁核、双侧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癫痫 内侧隔区 杏仁核 Forel—H
下载PDF
不同阻滞位置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洪勇 刘利峰 +1 位作者 殷召 王守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608-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阻滞位置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32例因房室传导阻滞住院行起搏器植入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房室结阻滞11例、希蒲传导系统阻滞21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分为两组,18例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 目的探讨不同阻滞位置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32例因房室传导阻滞住院行起搏器植入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房室结阻滞11例、希蒲传导系统阻滞21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分为两组,18例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组),14例为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组),比较两组术后QRS宽度、心室电极感知、心室起搏阈值、心室电极阻抗、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结果14例患者成功行LBBaP,成功率93.3%(14/15)。LBBaP组术后QRS波群宽度较RVSP组明显缩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133.18±16.90)ms vs.(106.36±15.18)ms,P<0.001]。两组在电极感知、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是LBBaP组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长于RVSP组,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房室结阻滞患者和希蒲传导系统阻滞患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QRS波群宽度明显缩短,但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106.00±7.58)ms vs.(108.90±5.34)ms,P=0.757]。在LBBaP组中有8例合并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束支阻滞得到校正,其中5例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给予双极起搏,术后QRS波宽度明显变窄。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对于房室结阻滞和希蒲系传导系统阻滞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较高成功率,即刻效果及安全性良好,起搏参数稳定;相对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可明显缩短QRS波宽度、保持心室同步性,尤其对于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电生理检查 房室结 希蒲系传导系统 起搏器 右心室间隔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