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s of Sesbania rostrata and S. cannabina to Pb, Zn, Cu and Cd toxi-cities 被引量:6
1
作者 YANGZhong-yi CHENFu-hua +2 位作者 YUANJian-gang ZHENGZheng-wei WONGMing-hu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70-673,共4页
Responses of Sesbania rostrata and S. cannabina to Pb, Zn, Cu and Cd toxicities were assessed by a seed-suspending seedbed(SSS)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SS approach was suitable for testing the tolerance... Responses of Sesbania rostrata and S. cannabina to Pb, Zn, Cu and Cd toxicities were assessed by a seed-suspending seedbed(SSS)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SS approach was suitable for testing the tolerance of a plant to the stress of toxic metals. The endpoints include seed germination success, straightened radicle and hypocotyl of the seedlings from the seeds. The measurements could be done easily and accurat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ongation of radicle was the most sensitive indicator to the stress of heavy metals among the endpoints. When exposure to lower or medium concentrations of Pb, Zn, and C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al roots were favorable. Species of S. rostrata was more tolerant than S. cannabina to the heavy metals, especially to Zn and Cd. The ED 50 of Pb, Zn, Cu and Cd were 32.90, 5.32, 4.40 and 12.00 μg/ml for S. rostrata, respectively, and they were 30.11, 2.87, 4.05 and 4.94 μg/ml respectively for S. cannab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bania rostrata sesbania cannabina heavy metal tolerance testing method root elongation Pb/Zn tailings
下载PDF
施氮对田菁翻压还田滩涂盐渍土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邢锦城 洪立洲 +5 位作者 朱小梅 刘冲 董静 王建红 韩建均 张振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探讨不同施氮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CK、SN1、SN2、SN3、SN4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0、90、135、180、225 kg/hm^(2))绿肥田菁还田对土壤碳氮、pH、水溶性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 为探讨不同施氮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CK、SN1、SN2、SN3、SN4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0、90、135、180、225 kg/hm^(2))绿肥田菁还田对土壤碳氮、pH、水溶性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N3处理下田菁生物量和碳、氮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1 882、3 756和101.5 kg/hm^(2)。作绿肥翻压还田后,则以SN2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分别为6.51 g/kg和0.637 g/kg。各施氮处理下,田菁翻压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低于CK处理。随田菁翻压量的增加,土壤pH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则随施氮水平和翻压量的增加而上升,但较种植前明显降低。不同施氮处理田菁翻压后,土壤中具有一定有机降解功能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等细菌类群占据主导地位,且相对丰度随田菁翻压量的增加呈一定变化趋势,但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土壤门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与土壤碳氮含量、pH和水溶性盐总量等指标均呈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蓝菌门、绿弯菌门和迷踪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相关性较显著。综上所述,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可显著提升滩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不同施氮水平下生长的田菁翻压还田后,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均较种植前显著降低,主要优势菌群均有利于绿肥降解与土壤培肥,改善滩涂土壤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田菁 翻压还田 土壤理化性状 盐渍土
下载PDF
蒙脱石与复合菌剂配施提高田菁改良盐渍土的效果
3
作者 关欣 王丹丹 +4 位作者 刘佳凝 宋恩泽 严龙 王洪凤 解志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目的】田菁具有较强的固氮和耐盐能力,因此已经成为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通过蒙脱石与复合菌剂配施提升田菁的耐盐能力,为其更好地改良盐碱土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供试土壤与蛭石、珍珠岩按照3∶1... 【目的】田菁具有较强的固氮和耐盐能力,因此已经成为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通过蒙脱石与复合菌剂配施提升田菁的耐盐能力,为其更好地改良盐碱土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供试土壤与蛭石、珍珠岩按照3∶1∶1的体积混匀并灭菌后,用于制备NaCl浓度为0、100、200 mmol/L的3组土壤,每组土壤中设置空白对照(CK)、加蒙脱石(M)、加复合菌剂(J)、加蒙脱石和复合菌剂(M+J)4个处理,田菁生长60天后收获,测量田菁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复合菌剂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 sp.ST3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ND2B相比于其他内生菌有较强的促生能力。在盐浓度0、100、200 mmol/L土壤上,田菁植株高度、地上部干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效率、酶活均表现为CK<M<J<M+J,M+J处理的以上几个指标值均显著高于CK、M处理,多数指标与J处理间差异显著(P<0.5),表明M+J的改良效果最为显著。在盐浓度为100和200 mmol/L的土壤上,M+J处理田菁生长及抗逆指标相较于CK的增加幅度分别为:株高157.2%和187.6%,茎秆重307.6%和286.9%,根长46.9%和40.7%,根表面积31.2%和25.0%,根干重60.7%和72.8%,叶绿素含量100.28%和138.00%,叶片净光合速率43.72%和40.8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18.26%和192.11%,过氧化物酶活性138.24%和137.50%,过氧化氢酶活性222.96%和151.50%;M+J处理田菁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9.93%和38.41%;M+J处理土壤pH分别较CK显著降低3.82%和3.82%,土壤盐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6.39%和39.04%,而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92.83%和87.56%,速效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5.40%和37.28%,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7.53%和30.59%,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95%和21.85%。【结论】蒙脱石、复合菌剂单独施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田菁生长和抗盐能力,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而两者配施的效果更加显著且稳定,是提高田菁改良盐渍土效果的高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田菁 蒙脱石 微生物菌剂 脱盐率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外来入侵杂草田菁的构件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分析
4
作者 邓美菁 张忠华 +3 位作者 莫秋丽 胡聪 徐超昊 胡刚 《杂草学报》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是我国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通过测定其构件(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和植株高度等数据,分析其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与异速生长的关系,以期掌握该入侵杂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是我国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通过测定其构件(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和植株高度等数据,分析其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与异速生长的关系,以期掌握该入侵杂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田菁的构件生物量分配关系表现为茎>叶>果>根>花,而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果>茎>叶>根>花,其地上与地下以及生殖与营养构件间的生物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性。此外,田菁各构件之间以及株高与构件间均为异速生长关系,株高与各构件生物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田菁种群各构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以及较高的地上构件生物量与其较强的入侵性有密切联系,该结果对评估田菁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外来入侵杂草 构件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下载PDF
绿肥植物田菁的化感效应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秦俊豪 温莹 +5 位作者 李君菲 徐超 黄丽颖 郑家坤 曹巧滢 黎华寿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4-529,共6页
实验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原位提取的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淋溶液和田菁秸秆模拟还田对不同类型受体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的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从化感作用角度... 实验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原位提取的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淋溶液和田菁秸秆模拟还田对不同类型受体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的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从化感作用角度综合评价田菁作为绿肥栽培时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原位提取的田菁淋溶液和模拟还田的田菁秸秆(根、茎、叶)对发育初期的受体植物三叶鬼针草、稗草和萝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于稗草的抑制效果表现最强;然而对于受体植物生长的土壤,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此外田间野外调查进一步证实了田菁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因此,合理利用田菁秸秆资源不仅能抑制杂草生长,还增加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促进了土壤的代谢,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化感作用 原位提取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小梅 王甫同 +7 位作者 邢锦城 王建红 刘冲 赵宝泉 温祝桂 董静 贺亭亭 洪立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9-556,共8页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CK、SN1、SN2、SN3、SN4及SN4+OF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N 0、90、135、180、225 kg/hm^(2)及N 225 kg/hm^(2)+有机肥)下田菁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CK、SN1、SN2、SN3、SN4及SN4+OF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N 0、90、135、180、225 kg/hm^(2)及N 225 kg/hm^(2)+有机肥)下田菁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及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3处理对提高田菁总生物量及两次刈割地上部碳氮含量效果明显。SN4+OF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固定态铵含量明显提升,分别为6.44 g/kg、0.62 g/kg和40.1mg/kg,土壤活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以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效果较优。土壤C/N、MBC/MBN比值分别以SN4+OF和SN2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最高。因此,SN3处理可明显提高田菁生物量和碳氮养分含量,而田菁翻压还田效果则以SN2及SN4+OF处理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田菁 翻压还田 土壤碳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田菁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谢文军 王济世 +3 位作者 靳祥旭 张衍鹏 武兰芳 欧阳竹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为评价田菁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的效果,试验设置4个处理:(1)只种植田菁(T);(2)种植田菁,施用二铵450 kg/hm2(TA);(3)种植田菁,施用磷石膏2250 kg/hm2(TG);(4)不种植田菁的空白处理作对照(CK)。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能够显著促进田菁生长(P... 为评价田菁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的效果,试验设置4个处理:(1)只种植田菁(T);(2)种植田菁,施用二铵450 kg/hm2(TA);(3)种植田菁,施用磷石膏2250 kg/hm2(TG);(4)不种植田菁的空白处理作对照(CK)。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能够显著促进田菁生长(P<0.05),TG处理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较T、TA处理分别增加了14.24%、24.77%和8.32%、12.39%,施用二铵对田菁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种植田菁能够显著降低重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容重,提高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水溶性有机质(DOC)含量,及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总孔隙度(P<0.05),TG处理改良效果最大。相关分析表明,盐渍化土壤含盐量、Na+含量、DOC、有机质是维系盐渍化土壤结构的关键性状,降低土壤含盐量、Na+含量,提高DOC、有机质含量是盐渍化土壤改良方向。种植田菁,同时施用磷石膏是一种快速提升重度盐渍化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田菁 生物量 磷石膏 含盐量
下载PDF
高效双接种田菁修复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承钢 李岩 +5 位作者 刘卫 杨金保 李项岳 孔存翠 徐华凌 解志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治理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问题,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37.56°N,118.74°E)选取一块面积为70 m2的土地作为试验地,进行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进行降盐试验。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 为了治理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问题,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37.56°N,118.74°E)选取一块面积为70 m2的土地作为试验地,进行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进行降盐试验。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种植田菁)、不接种组、双接种组(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监测高效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对田菁降盐效果及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田菁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等长势指标,双接种组>不接种组>对照组,双接种组田菁植株的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比不接种组增加了26.12%,地下部干物质质量增加了46.15%。不接种组田菁使土壤含盐量控制在0.9~2.0,与对照组相比土壤含盐量降低了67%~79%。与不接种组田菁相比,双接种处理土壤含盐量降低了20%~25%。此外,双接种组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比不接种组土壤明显增加。综上,接种高效田菁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能有效提高田菁的降盐和肥田能力,为治理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丛枝菌根真菌 盐碱土壤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菁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昌学 张小平 +1 位作者 彭贤超 K. Lindstrom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目的】揭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田菁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了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析方法。【结果】数值分类结果表明:在93%的水平上,待测菌株分布于6个群,其中4... 【目的】揭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田菁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了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析方法。【结果】数值分类结果表明:在93%的水平上,待测菌株分布于6个群,其中4个群分别与R.tropici、R.etli、S.saheli、A.rubi的参比菌株聚在一起,两个群没有参比菌株与之聚群。16S rDNAPCR-RFLP结果与数值分类基本一致,只有两个独立群有所差异。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两独立群中心菌株SCAU176和SCAU144与R.huautlense聚在一起,与该种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9%。GSⅡ序列分析中SCAU176和SCAU144单独聚在一起,与最近的参比菌株R.tropici的同源性系数在90%以下。【结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菁根瘤菌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分布于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和Rhizobium三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根瘤菌 多样性 系统发育 数值分类 16S RDNA GSⅡ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四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丽萍 王立艳 +3 位作者 杨勇 肖辉 程文娟 潘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73-76,共4页
以天津市大港农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背景,对4种耐盐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和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 以天津市大港农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背景,对4种耐盐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和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其0~2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平均脱盐率为45.97%,44.06%,43.75%,37.12%。10月0~80 cm土层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能够抑制土壤盐分累积,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pH值。4种耐盐植物具有明显的降盐效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土壤碱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耐盐植物 可溶性盐分 田菁
下载PDF
田菁种皮的结构及其与透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华 唐佩华 郭仲琛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3期197-202,共6页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成熟田菁(Sesbania cannabina)种子的种孔闭锁,种脐具有种脐沟,沟下有一网状管胞群,具贮水和通气功能;种皮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层、栅栏层、骨状石细胞层及薄壁细胞层。作者用多种有机溶剂浸泡、不同时间浓硫酸腐...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成熟田菁(Sesbania cannabina)种子的种孔闭锁,种脐具有种脐沟,沟下有一网状管胞群,具贮水和通气功能;种皮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层、栅栏层、骨状石细胞层及薄壁细胞层。作者用多种有机溶剂浸泡、不同时间浓硫酸腐蚀和机械损伤等方法有控制地损伤种脐和/或种皮的不同层次结构,发现表层和种脐不耐腐蚀,栅栏层细胞壁厚,排列紧密有序,并具有酚类物质,是控制水分进入种皮的主要屏障。适度浓硫酸腐蚀和机械损伤是克服种子不透性,提高萌发率的有效途径。文章还讨论了影响种子透性的因素,作用机理及栅栏层中“亮线”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皮 结构 田菁 透性
下载PDF
半湿法分离提取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建新 朱莉伟 +1 位作者 张卫明 徐嘉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年第4期10-11,共2页
本文叙述了半湿法分离提取植物胶的生产方法、工艺特点以及原料要求。
关键词 半湿法 分离提取 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 胡芦巴 田菁 瓜尔豆 决明
下载PDF
重金属Zn^(2+)与Cd^(2+)对田菁种子萌发及种子根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彩彩 马玉心 崔大练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20,共3页
田菁是一种重要的海滨饲料植物,探讨了重金属Zn^(2+)与Cd^(2+)对田菁种子萌发及种子根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Zn^(2+)与Cd^(2+)对田菁种子萌发产生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田菁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Zn^(2+)与Cd^(... 田菁是一种重要的海滨饲料植物,探讨了重金属Zn^(2+)与Cd^(2+)对田菁种子萌发及种子根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Zn^(2+)与Cd^(2+)对田菁种子萌发产生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田菁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Zn^(2+)与Cd^(2+)对田菁种子根的活力也产生显著影响,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田菁种子根活力呈先升高而后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种子萌发 根活力 ZN^2+ CD^2+
下载PDF
有机钛与田菁胶的交联及其压裂液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钱延龙 吕家琪 +1 位作者 吕诚炎 李芸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研究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有机钛交联剂TA-13与田菁胶的交联作用。广泛比较了影响交联反应的各种因素,例如:田菁胶的规格和浓度,交联剂的用量,pH值,交联时间等。考察了有机钛冻胶的耐温性。讨论了交联反应的机理。介绍了田菁胶有... 研究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有机钛交联剂TA-13与田菁胶的交联作用。广泛比较了影响交联反应的各种因素,例如:田菁胶的规格和浓度,交联剂的用量,pH值,交联时间等。考察了有机钛冻胶的耐温性。讨论了交联反应的机理。介绍了田菁胶有机钛压裂液在油田现场应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钛 交联剂 田菁胶 压裂液
下载PDF
化学和物理处理田菁根瘤的固氮作用和ATP酶的定位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荆玉祥 单雪琴 张宝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用联二亚硫酸钠、二流苏糖醇和胰蛋白酶处理田菁(Sesbanic Cannabinc(Retz.)Pers.)根瘤,可使其根瘤的固氮作用加强。电镜观察表明,以磷酸铅颗粒沉淀为标记的ATP水活性分布在拟菌体周围膜上的密度比对照显著,但在拟菌体内则没有ATP水解... 用联二亚硫酸钠、二流苏糖醇和胰蛋白酶处理田菁(Sesbanic Cannabinc(Retz.)Pers.)根瘤,可使其根瘤的固氮作用加强。电镜观察表明,以磷酸铅颗粒沉淀为标记的ATP水活性分布在拟菌体周围膜上的密度比对照显著,但在拟菌体内则没有ATP水解酶的磷酸铅沉淀颗粒。暗处理加速了同龄植物的根瘤衰老,ATP水解酶反应的沉淀颗粒在拟菌体周围膜上的分布密度最大,更突出的是在很多退化的拟菌体内出现了致密的这种沉淀颗粒,再次用实验证实了随着根瘤衰老,拟菌体内的ATP酶由合成酶构象向水解酶构象转化及其与固氮作用的关系。对不同处理的根瘤拟菌体周围膜上的ATP水解酶反应的沉淀颗粒的密度进行了比较和该酶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作用 ATP酶 田菁 根瘤
下载PDF
田菁胶/有机钛压裂液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万富 谢朝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本文报导了田菁胶/有机钛水基冻胶压裂液成胶时间、表观粘度和抗剪切性的室内研究结果,考察了基液pH值、老化时间、成胶温度、田菁胶和有机钛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水基冻胶 压裂液 成胶作用 冻胶粘度 抗剪切性
下载PDF
田菁根系对长期淹水处理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静 朱小梅 +5 位作者 贺亭亭 赵小慧 赵宝泉 邢锦城 刘冲 洪立洲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32-35,共4页
以田菁为材料,采用土壤培养模拟淹水试验,设置淹水(超过盆栽苗表土5cm)和不淹水(正常土壤水分)处理,分析其根系在淹水60d时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田菁茎基部产生了白色海绵状组织和不定根来适应淹水环境。与对照相比,田... 以田菁为材料,采用土壤培养模拟淹水试验,设置淹水(超过盆栽苗表土5cm)和不淹水(正常土壤水分)处理,分析其根系在淹水60d时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田菁茎基部产生了白色海绵状组织和不定根来适应淹水环境。与对照相比,田菁一级根、二级根的根系活力、O2·^-产生速率及CAT活性均显著降低,SOD、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也有不同的变化。田菁经过长时间的淹水后其根系仍表现出较强的生理适应性,通过调节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表明其对土壤淹水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用于湿地及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根系 水淹处理 生理响应
下载PDF
活性艳红X-3B及NaCl对田菁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质量分数的影响
18
作者 项学敏 王晓坤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曲宝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5,共6页
研究了活性艳红X-3B和NaCl对田菁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总酚质量分数的作用.结果表明:田菁生长初期,NaCl对田菁POD活性和总酚质量分数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随着田菁生长周期增长,NaCl促进了田菁POD活性的增强和总酚质量分数的增加.活性艳... 研究了活性艳红X-3B和NaCl对田菁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总酚质量分数的作用.结果表明:田菁生长初期,NaCl对田菁POD活性和总酚质量分数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随着田菁生长周期增长,NaCl促进了田菁POD活性的增强和总酚质量分数的增加.活性艳红X-3B明显促进了田菁总酚质量分数的提高,酚量较对照中的提高了2~3倍.高浓度的活性艳红X-3B可以增强田菁的POD活性,并且能够减弱NaCl对POD活性的影响.活性艳红X-3B和NaCl共同存在时,NaCl对田菁POD活性的影响强度仅为NaCl单独存在时的26%.POD活性和总酚质量分数的增加是田菁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显微镜观察显示田菁根对活性艳红X-3B有一定的吸收/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艳红X-3B NACL 过氧化物酶 总酚 田菁
下载PDF
从田菁胶工业下脚料生产田菁蛋白胨的研究——[Ⅰ]田菁蛋白胨化学成份的研究
19
作者 朱荣誉 于学玲 孙晓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首次研究了田菁蛋白胨一般化学成份、氨基酸组份、肽链平均长度、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红外、紫外光谱等。本文还将田菁蛋白胨氨基酸、红外光谱等和英国大豆蛋白胨作了比较。研究结果附图表于后。
关键词 田菁 田菁胶 蛋白胨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田菁胶生物合成中的甘露糖磷酸变位酶
20
作者 单雪琴 张宝田 +2 位作者 范明娟 荆玉祥 王文卓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用 DE-52和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分离和纯化了甘露糖磷酸变位酶(PMM),非 SDS 凝胶电泳为一条带,但 SDS 凝胶电泳则有三条带,分子量为41500,66000和74000。测定了田菁(Sesbania cannabina)种子的子叶和胚乳中的甘露糖磷酸变位酶和葡萄糖磷... 用 DE-52和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分离和纯化了甘露糖磷酸变位酶(PMM),非 SDS 凝胶电泳为一条带,但 SDS 凝胶电泳则有三条带,分子量为41500,66000和74000。测定了田菁(Sesbania cannabina)种子的子叶和胚乳中的甘露糖磷酸变位酶和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的活性,并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两种酶的耐温性与田菁胶合成生理活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田菁胶 生物合成 PM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