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排卵、胚胎发育能力及妊娠母体激素动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虚 孙敬方 +7 位作者 田小云 关宏 刘健 梁冠生 张嘉保 赵志辉 李慕 陈善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2-605,共4页
为探讨先天性T-B淋巴细胞联合缺陷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用正常BALB/c小鼠作对照,对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排卵、胚胎(胎儿)发育能力及妊娠母体外周血浆促黄体素(LH)和孕酮(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 为探讨先天性T-B淋巴细胞联合缺陷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用正常BALB/c小鼠作对照,对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排卵、胚胎(胎儿)发育能力及妊娠母体外周血浆促黄体素(LH)和孕酮(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观察了妊娠期、窝产仔数,发现SCID小鼠大多在妊娠第20天(检栓当天为第1天)凌晨分娩,平均窝产仔数为(3.86±1.67)只(n=42),BALB/c小鼠多在妊娠第20天较晚或第21天凌晨分娩,平均窝产仔数为(4.44±1.54)只(n=20),比SCID小鼠约多0.6只。取10周龄SCID雌鼠40只,BALB/c雌鼠50只,分别于第2、6、10、15、19(SCID)或20(BALB/c)天早晨各取5~10只用于试验。结果表明:(1)SCID小鼠平均排卵数比BALB/c小鼠少约0.7个(分别为8.00±1.90和8.66±2.26),而产前1d活胎数占排卵数的百分比在SCID小鼠和BALB/c小鼠间无差异(分别为66.47%和66.38%),说明SCID小鼠产仔数比BALB/c小鼠产仔数低是由于排卵数少造成的;(2)SCID小鼠在妊娠最后5d,外周血浆水平下降迅速,这期间胎儿死亡率高;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scid 排卵 妊娠 促黄体素 孕酮
下载PDF
hu-PBL-SCID人鼠嵌合体细胞免疫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秋华 王维 +1 位作者 刘涛 石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 ,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 + T淋巴细胞 ,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 ,并予以rIL 2刺激。注射细胞 6周后 ,分批...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 ,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 + T淋巴细胞 ,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 ,并予以rIL 2刺激。注射细胞 6周后 ,分批处死动物 ,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SCID小鼠是否表达人的淋巴细胞DNA及其T ,B淋巴细胞表型 ;移植异种移植物后测定血浆中人IL 2 ,TNF α ,INF γ含量。结果 :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脾脏体积增大 ;外周血PCR扩增可见人淋巴细胞HLA II恒定区DNA片段 ;肝、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到大量的人CD4 + T淋巴细胞 ,而没有CD8+ ,CD19+ T淋巴细胞 ;移植后重建SCID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人IL 2 ,INF γ。结论 :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可选择性重建SCID小鼠人细胞免疫系统 ;方法简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 CD4^+T淋巴细胞 人外周血 腹腔注射 INF-Γ IL-2 重建 人鼠 体细胞 DNA片段
下载PDF
SCID与NOD/SCID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郝智慧 孔丽娟 +3 位作者 王成 王欣丽 傅谨凤 李兰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测定SCID和NOD/SCID小鼠的免疫器官质量、血常规指标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immunoglobulin G,IgG),分析比较2个免疫缺陷小鼠在免疫方面的特点。方法对4~8、12~16和20~24周龄SCID与NOD/SCID小鼠眼眶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剖取... 目的测定SCID和NOD/SCID小鼠的免疫器官质量、血常规指标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immunoglobulin G,IgG),分析比较2个免疫缺陷小鼠在免疫方面的特点。方法对4~8、12~16和20~24周龄SCID与NOD/SCID小鼠眼眶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剖取胸腺和脾脏进行称质量比较。对4~6、8~10、16~18周龄的SCID和NOD/SCID小鼠眼眶静脉采血,测定比较血清IgG含量。结果 a.同周龄SCID与NOD/SCID小鼠胸腺质量差异无显著性。3个年龄段(4~8、12~16和20~24周龄)的NOD/SCID小鼠脾脏显著低于各组SCID小鼠(P〈0.05),SCID小鼠脾脏随年龄增加趋势明显;b.NOD/SCID小鼠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s,LYM#)、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GB)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显著低于同周龄SCID小鼠(P〈0.05),高龄SCID小鼠白细胞水平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低龄(4~8周龄)SCID鼠(P〈0.05)。c.NOD/SCID小鼠血清IgG含量显著低于SCID小鼠(P〈0.05)。结论SCID与NOD/SCID小鼠部分免疫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免疫指标
下载PDF
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615-SCID导入近交系小鼠的培育及其一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惠芳 廖晓龙 +8 位作者 王英 赵轼轩 刘秋花 周剑 陈辉树 赵钧明 褚建新 李卓 王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9-133,F003,共6页
目的 建立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同源导入近交系 6 15 SCID小鼠。方法 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交 互交方法 ,将SCID小鼠携带的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基因 (scid基因 ) ,导入我国自己培育的 6 15近交系小鼠中。育种过程中采用白细... 目的 建立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同源导入近交系 6 15 SCID小鼠。方法 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交 互交方法 ,将SCID小鼠携带的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基因 (scid基因 ) ,导入我国自己培育的 6 15近交系小鼠中。育种过程中采用白细胞计数分类及ELISA检测Ig含量方法 ,筛选每个M循环中的纯合子 ;再用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方法 ,分析纯合子位于 11个染色体上的 2 5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结果 第 7个M循环中 ,所得纯合子与 6 15小鼠的 2 5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完全一致 ,表明M7循环的纯合子具有 6 15小鼠的全部标记基因。结论 M6、M7循环的纯合子小鼠表达scid基因 ,具有放射敏感性和T、B淋巴细胞联合缺陷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联合免疫缺陷 scid 近交系 小鼠 培育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CD34^+造血干/祖细胞在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饲养层细胞中的扩增及其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井莹莹 杨吉成 +9 位作者 缪竞诚 盛伟华 胡志清 郁心 单云波 刘铁连 韩亚丽 包婉蓉 张日 朱南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并研究移植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造血干... 目的: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并研究移植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将CD34+造血干/祖细胞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增殖效果,建立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将扩增后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经CFDASE荧光标记后移植入SCID小鼠体内,通过RT-PCR和观察荧光标记细胞来检测小鼠内的人源细胞。结果:建立的转基因饲养层细胞均有绿色荧光,RT-PCR法证实有目的基因表达,免疫磁珠法分离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纯度可达(95.6±2.58)%,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后CD34+造血干/祖细胞可扩增13.2倍,表面粘附分子CXCR4和CD54表达量仍较高,移植入SCID小鼠四周后,仍可见带有荧光标记的人源细胞,RT-PCR证明人源基因Alu的存在。结论:建立的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饲养层细胞可以有效地扩增CD34+造血干/祖细胞,延缓其分化,并且有较高的移植效率和造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IF 腺病毒载体 造血干/祖细胞 scid小鼠
下载PDF
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江华 袁利亚 陈国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1-44,49,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在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1×107个人MM细胞株(MM1.S或RPMI-8226),每3~4 d记录小鼠体重、肿瘤体积及生存期;如肿瘤生长超过规定最大径仍未死亡,即处... 目的探讨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在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1×107个人MM细胞株(MM1.S或RPMI-8226),每3~4 d记录小鼠体重、肿瘤体积及生存期;如肿瘤生长超过规定最大径仍未死亡,即处死小鼠,取其皮下移植瘤进行病理检测与CD13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总成瘤率为75%(9/12);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形成的高峰时间为接种后第15~18天,瘤体体积在接种后第35~40天达高峰,平均体积分别为1710.8 mm3(MM1.S组)与1749.5 mm3(RPMI-8226组);NOD/SCID小鼠在荷瘤后第13~14天即开始有死亡,生存期最长达38~42 d,两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均为荷瘤后28 d;皮下移植瘤病理检测与CD138检测证实瘤组织为浆细胞来源。结论于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人MM细胞(1×107个),建立人MM移植瘤动物模型成功率高,且无须射线预处理、技术要求较低、操作过程简单及瘤体观察方便,可作为MM动物实验研究的主要模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OD/scid小鼠 模型 动物 肿瘤移植
下载PDF
人血小板在WT小鼠和SCID小鼠体内复苏率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聂咏梅 Deborah F.Dumont Larry J.Dumont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9-542,共4页
目的观察人血小板(hPLTs)输注给WT小鼠和SCID小鼠后,在2种小鼠体内的复苏情况。方法通过一侧尾静脉分别给11只WT(FVB/NJ)小鼠和10只SCID小鼠输注单采的hPLTs 200μl/只,在输注后5、60、120、240 min从WT和SCID小鼠对侧尾静脉,以及360 mi... 目的观察人血小板(hPLTs)输注给WT小鼠和SCID小鼠后,在2种小鼠体内的复苏情况。方法通过一侧尾静脉分别给11只WT(FVB/NJ)小鼠和10只SCID小鼠输注单采的hPLTs 200μl/只,在输注后5、60、120、240 min从WT和SCID小鼠对侧尾静脉,以及360 min从SCID小鼠对侧尾静脉采集小鼠全血10μl/只(次),用3.8%EDTA抗凝后,立即采用4℃保存的1%多聚甲醛固定,4℃过夜保存;将固定的小鼠全血样本经过洗涤和再悬浮后,采用含有磁珠的TruCOUNT试管,用小鼠抗人FITC-CD61抗体和大鼠抗小鼠PE-CD41抗体染色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小鼠全血中复苏的hPLTs:以输注后5 min采集的小鼠全血中的hPLTs数量作为基数值,其余时间点的hPLTs数值分别与之比较,计算hPLTs输注后的复苏率。统计学分析比较hPLTs输注后,在WT和SCID小鼠体内的复苏率。结果WT和SCID小鼠体内hPLTs的复苏率,在输注后120 min分别为(37.15±10.39)%和(54.88±18.33)%(t=0.002,P<0.01);在输注后240 min分别为(20.69±8.44)%和(51.07±11.17)%(t=0.000,P<0.01);在输注后360 min在SCID小鼠体内的复苏率为(36.20±7.50)%。结论输注hPLTs后120和240 min,SCID小鼠体内hPLTs的复苏率明显高于WT小鼠,提示SCID小鼠可能作为一种动物模型替代人体实验来评价在体hPLT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小板(hPLTs) 实验动物模型 野生(WT)小鼠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 输血 hPLTs复苏
下载PDF
荷瘤SCID-hu鼠模型及其肿瘤实验研究现状
8
作者 周海滨 颜汝平 王剑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4-67,共4页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SCID)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将人类有关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移植入其体内进行人免疫功能重建-SCID-hu鼠。荷瘤SCID-hu鼠模型为人类肿瘤的发...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SCID)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将人类有关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移植入其体内进行人免疫功能重建-SCID-hu鼠。荷瘤SCID-hu鼠模型为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生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 小鼠 scid-hu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人脐血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志巍 李树浓 +1 位作者 黄绍良 赵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髓组。接种后60d,二组实验小鼠骨髓CFU-GM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脐血组高于骨髓组(P<0.05)。在60d时受体小鼠外周血、骨髓、肝、脾、肺组织和骨髓CFU-GM集落,用PCR方法检测出人Y染色体特异DNA片段。结果表明,输注人脐血或骨髓细胞到SCID小鼠腹腔后,可在体内长期生长且具有增殖能力。这种模型的建立为今后造血细胞体内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途径,也进一步以动物实验证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下载PDF
Gene therapy and genome editing for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被引量:5
10
作者 Zhi-Yong Zhang Adrian J.Thrasher Fang Zhang 《Genes & Diseases》 SCIE 2020年第1期38-51,共14页
In past two decades the gene therapy using genetic modified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transduced with the viral vector has becom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option for treating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 In past two decades the gene therapy using genetic modified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transduced with the viral vector has becom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option for treating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s).Despite of some pitfalls at early stage clinical trials,the field of gene therapy has advanc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st decade with improvements in viral vector safety,preparatory regime for manufacturing high quality virus,automated CD34 cell purification.Hence,the overall outcome from the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different PIDs has been very encouraging.In addition to the viral vector based gene therapy,the recent fast moving forward developments in genome editing using engineered nucleases in HSCs has provided a new promising platform for the treatment of PIDs.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all outcome and progress in 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for SCID-X,ADA-SCID,WAS,X-CGD,and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applied in HSCs for developing potential therapy,particular in the key studies for P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t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Gene therapy Genome editing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stem cells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X-li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原文传递
基因突变致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吴杰 朱晓萍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0期1565-1568,共4页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一组以T细胞发育和功能严重破坏为特征、可导致机体发生免疫缺陷的疾病。X-连锁SCID(X-SCID)是SCID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占全部病例的50%~60%。X-SCID患儿发病早期无典型表现,若诊治不及时预后较差。本文回顾性...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一组以T细胞发育和功能严重破坏为特征、可导致机体发生免疫缺陷的疾病。X-连锁SCID(X-SCID)是SCID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占全部病例的50%~60%。X-SCID患儿发病早期无典型表现,若诊治不及时预后较差。本文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X-SCI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白细胞介素2受体共同γ链基因突变所致X-SCID的临床特征及诊疗重点供临床参考。同时也希望临床医师深入认识并掌握该疾病相关特点,对可疑患者尽早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并行免疫重建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白细胞介素2受体共同γ链基因突变 免疫重建
下载PDF
移植性人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地龙 李静 +4 位作者 刘永刚 王亚平 王建伟 郑敏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4-207,230,共5页
目的:建立移植性人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探讨人白血病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为研究药物等因素治疗白血病的体内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在SCID小鼠腹腔或静脉分别接种5×106~1×107个K562细胞,应用组... 目的:建立移植性人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探讨人白血病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为研究药物等因素治疗白血病的体内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在SCID小鼠腹腔或静脉分别接种5×106~1×107个K562细胞,应用组织细胞化学、RT-PCR、流式细胞术、组织病理监测SCID小鼠的外周血、骨髓、肝脏、脾脏的白血病细胞。结果:K562细胞经静脉或腹腔途径均可植入SCID小鼠体内,形成白血病模型;3w时外周血即可见白血病细胞,肝、脾脏增生期细胞达40.11%、41.66%;发病晚期,模型动物骨髓细胞中CD13+细胞占10.15%;接种K562细胞后能检测到人DQα,ABL-BCR基因,接种K562细胞后3~4w即可见白血病细胞累及肝、脾、肾、骨髓等主要脏器。结论:SCID小鼠接种K562白血病细胞能成功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CD13阳性率能快速、客观地判断模型中肿瘤细胞浸润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scid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卵巢体积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晴 魏华 +2 位作者 李华 薛奋勤 薛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成像技术测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卵巢体积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1只C.B17/SCID纯系雌性小鼠,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专用超声影像系统及45 MHz探头,以三维成像体积测量技术测量SCI...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成像技术测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卵巢体积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1只C.B17/SCID纯系雌性小鼠,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专用超声影像系统及45 MHz探头,以三维成像体积测量技术测量SCID小鼠卵巢的体积,将所得卵巢体积与二维成像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获得了清晰的SCID小鼠卵巢的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图像。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测量的SCID小鼠卵巢体积分别为(5.26±0.51)mm3和(5.47±0.58)mm3(P>0.05),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84,P<0.05)。结论超高分辨力小动物三维超声成像体积测量技术无创,操作简便,能够精确测量小鼠卵巢体积,可作为在体研究卵巢癌小动物模型的重要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卵巢 体积 小鼠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下载PDF
人白血病细胞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和监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林祥华 陈志哲 +1 位作者 林景娟 吕联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352-355,F002,共5页
目的 建立三种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模型 ,探讨人体白血病细胞在 SCID小鼠体内的不同的生物学行为。 方法 在 SCID小鼠腹腔或静脉分别接种 5× 10 6 ~ 1× 10 7个 HL - 6 0、CEM、K5 6 2三种白血病细胞 ,应用 ... 目的 建立三种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模型 ,探讨人体白血病细胞在 SCID小鼠体内的不同的生物学行为。 方法 在 SCID小鼠腹腔或静脉分别接种 5× 10 6 ~ 1× 10 7个 HL - 6 0、CEM、K5 6 2三种白血病细胞 ,应用 PCR、RT- PCR、流式细胞术、组织病理监测和追踪 SCID小鼠的外周血、骨髓、肝脏、脾脏的三种白血病细胞。 结果 白血病细胞 HL - 6 0、CEM、K5 6 2经过静脉或腹腔途径均可植入 SICD小鼠体内 ,形成典型白血病模型 ;CEM白血病细胞增殖和浸润最广泛。腹腔注射常能展现瘤块生长 ,生存周期比静脉注射短。 结论  SCID小鼠中白血病增殖和浸润程度反映了白血病细胞生物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 动物模型 scid
下载PDF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15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贺建新 赵顺英 江载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66-1668,1670,共4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临床诊断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15例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儿科医师的警惕性。方法2000年1月-2007年4月根据临床表现,2岁以内静脉血CD3+T细胞<20%,绝对淋巴细胞计数<3×109 L-1,诊断为SCID15例,分析其临床特... 目的分析单中心临床诊断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15例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儿科医师的警惕性。方法2000年1月-2007年4月根据临床表现,2岁以内静脉血CD3+T细胞<20%,绝对淋巴细胞计数<3×109 L-1,诊断为SCID1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规律。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男12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4.4个月,平均诊断年龄6.2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15例,咳嗽12例,口腔黏膜白斑、皮疹、腹泻各3例,淋巴结大1例。主要诊断为重症肺炎12例,败血症7例,口腔念珠菌、肝脾脓肿各4例,腹泻3例,营养不良及发育落后2例,脓毒血症1例。血培养主要以革兰阳性菌、真菌为主,痰培养除常见呼吸道病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外,还包括真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机会菌,未发现胞内菌和寄生虫。体格检查发现15例中8例有皮疹。15例中7例血IgG>2g/L,余8例IgG<2g/L。结论小于6个月患儿,出现长期发热、呼吸系统感染和败血症表现并有生长发育落后、腹泻、口腔念珠菌等情况,应考虑到SCID的可能,机会性病原感染更有提示意义,尤其有皮疹表现者,血IgG无明显降低不能除外S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细胞免疫 机会性病原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亚 李红武 +7 位作者 师长宏 张彩勤 赵勇 刘佩娟 白冰 唐娟 白杰英 张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Rag2及IL2rg基因序列,分别针对其外显子设计25 bp左右的sgRNA并进行合成,sgRNA退火...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Rag2及IL2rg基因序列,分别针对其外显子设计25 bp左右的sgRNA并进行合成,sgRNA退火后克隆入p X330载体。Rag2-sgRNA、IL2rg-sgRNA及Cas9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为mRNA后显微注射入BALB/c小鼠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细胞移植到受体动物获得子代小鼠,首建鼠(F0)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突变的F1代小鼠互交后筛选F2代纯合子小鼠。通过基因测序、流式细胞技术及接种人源性肿瘤细胞系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型和表型。结果成功构建了Rag2-sgRNA、IL2rg-sgRNA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了体外转录,mRNA显微注射并移植后获得57只F0小鼠。连续交配后,获得F2代纯合子小鼠。序列分析表明子代小鼠中IL2rg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10 bp和11 bp的缺失突变;而Rag2只有一个基因型,为8 bp的缺失突变。与野生型BALB/c小鼠相比,小鼠外周血中CD3、B220及NKp46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接种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2HL后,肿瘤生长良好,且随着时间延长肿瘤组织逐渐增大。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有效实现BABL/c小鼠体内Rag2、IL2rg基因突变,并导致小鼠T、B及NK细胞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免疫缺陷小鼠
下载PDF
经脑感染后登革病毒在小鼠脊髓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静 周德山 张俊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 分析登革 (DEN)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的生长规律和分布特点。方法 用 2型登革病毒 (DEN 2 )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 ,应用空斑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感染后小鼠CNS和血清中的病毒滴度及病毒抗原的... 目的 分析登革 (DEN)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的生长规律和分布特点。方法 用 2型登革病毒 (DEN 2 )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 ,应用空斑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感染后小鼠CNS和血清中的病毒滴度及病毒抗原的分布。结果 感染后小鼠逐渐出现皮毛不整、脊柱侧凸及弛缓性麻痹。从感染后 3d到麻痹发生日 ,可在小鼠的脑皮质和脊髓中检测到滴度较高的DEN 2病毒 ,而血清中则检测不到病毒。免疫荧光染色显示DEN病毒抗原大量存在于大脑海马、基底核和脊髓灰质的神经元内。登革病毒抗原在感染早期和晚期在脊髓灰质的分布也存在差异。结论 感染后DEN在脊髓灰质内的分布不同提示脊髓不同部位的神经元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可能不同。病毒在大脑、脊髓神经细胞内的增殖造成的细胞损害可能是登革病毒感染某些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小鼠 脊髓 脑感染
下载PDF
微卫星DNA序列在人-鼠脐血移植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兴会 潘小玲 +2 位作者 黄宁 彭芝兰 吴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评价微卫星 DNA序列在人 -鼠脐血异种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 STR)技术及克隆形成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观察移植后受鼠体内的造血细胞植入情况、造血生长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  1静脉输注 1~ 5... 目的 评价微卫星 DNA序列在人 -鼠脐血异种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 STR)技术及克隆形成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观察移植后受鼠体内的造血细胞植入情况、造血生长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  1静脉输注 1~ 5× 10 7个 MNC/只鼠可使受鼠体内表达供者 DNA,而经腹腔注射不能建立人 -鼠移植模型。 2人脐血细胞移植 SCID小鼠可以重建小鼠造血功能 ,其表达水平与外源细胞因子的使用无关。结论STR- PCR分析可以从分子水平对移植物植入状态进行微量和准确的鉴定 ,该方法为人 -鼠脐血移植模型的鉴定提供了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脐血 移植 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4-1BBL-B7-H3基因对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荷瘤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邬腊梅 杨宏宇 +1 位作者 罗娟 苏铭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荷瘤鼠嵌合模型来探讨4-1BBL-B7-H3基因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CID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Tca8113细胞;B组(Ad4-1BBL-B7-H3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 目的通过建立人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荷瘤鼠嵌合模型来探讨4-1BBL-B7-H3基因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CID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Tca8113细胞;B组(Ad4-1BBL-B7-H3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有人4-1BBL-B7-H3基因腺病毒转染的Tca8113细胞;C组(空载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有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的Tca8113细胞;D组(非免疫重建组)不给予小鼠免疫重建,注射Tca8113细胞;E组(非肿瘤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PBS。每周定期测量肿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IgG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人CD3+、CD56+淋巴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和Toll样受体2(TLR2)在肿瘤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1BBL-B7-H3 mRNA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类相关分子(M1C)A、B及TLR2的表达。结果 1)B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小(P<0.05);2)A、B、C、E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人IgG、CD3+、CD56+淋巴细胞,B组淋巴细胞比例高于A、C和E组(P<0.05);3)B组NKG2D和TLR2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强;4)人4-1BBL-B7-H3基因在B组小鼠肿瘤中稳定表达;5)B组M1CA、M1CB和TLR2的表达高于A、C、D组(P<0.05)。结论 4-1BBL-B7-H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能成功诱导人CD3+、CD56+细胞增殖,直接或间接活化TLR2,上调NKG2D及其配体M1CA、M1CB的表达,从而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B7-H3基因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 口腔鳞癌细胞株 抗肿瘤免疫
下载PDF
链球菌M6蛋白诱导点滴型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东光 赵广 +3 位作者 孟如松 刘雯 马慧军 郑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利用链球菌M6蛋白建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方法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移植到不同的SCID鼠背部,分别在移植皮片皮内多次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和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 目的利用链球菌M6蛋白建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方法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移植到不同的SCID鼠背部,分别在移植皮片皮内多次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和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悬液,4周后对移植皮片行组织活检。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3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有12例产生银屑病样改变;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10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及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试验利用链球菌M6超抗原成功建立了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从而进一步证实链球菌M6蛋白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超抗原 M6蛋白 银屑病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