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Sciatic, Femoral, and Obturator Nerve Blocks for Ankle Surgery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1
作者 Ju Hyun Lee Hyun Su Shin +2 位作者 Ki Yoon Kim Ji Seon Jeong Justin Sangwook Ko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7年第8期203-209,共7页
We report a patient with 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undergoing tibio-talo-calcaneal fusion due to Charcot joint. Despite the advanc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AH, the risks of anesthesia, surgery, an... We report a patient with 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undergoing tibio-talo-calcaneal fusion due to Charcot joint. Despite the advanc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AH, the risks of anesthesia,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till remain high. A 46-year-old female was presented with severe PAH and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requiring hemodialysis three times a week. Ultrasound-guided sciatic, femoral, and obturator nerve blocks were performed with 0.5% levobupivacaine 15 ml, 10 ml, and 5 ml, respectively. All the blocks were successful, and the patient underwent uneventful anesthesia and surgery. In addition, the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lasted for 15 h an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on POD 5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ultrasound-guided sciatic, femoral, and obturator nerve blocks are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the general or neuraxi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RAL NERVE BLOCK OBTURATOR NERVE BLOCK SCIATIC NERVE BLOCK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ULTRASOUND-GUIDED
下载PDF
Adverse Maternal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Acute-Onset Severe Systolic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 &Early Postpartum: Pitfalls in Practice &Lessons Learned 被引量:1
2
作者 James Nello Martin Jr. James Martin Tucker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1年第5期626-635,共10页
<strong>OBJECTIVE:</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determine the types o... <strong>OBJECTIVE:</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determine the types of major maternal-perinatal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acute-onset severe systolic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THODS: </span></b></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medicolegal database retaining only medical record data was created from all cases involving women with medical/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evaluated by the first author between 1986-2015. Case files of women that experienced severe systolic hypertension (SSH) sustained for many hours to days were identified for stud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ixty six pregnant/postpartum women met study criteria. Stroke secondary to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r thrombosis (65.2) and acute pulmonary edema (33%) were the leading causes of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most often antepartum as a component of early-onset preeclampsia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34 weeks). Eclampsia, abruptio placenta and injury to heart, liver and/or kidneys were other frequent co-morbidities. Seven postpartum women developed sudden new-onset postpartum SSH and suffered a stroke 4</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3 days after delivery. Maternal mortality (54.6%) and morbidity as persistent disability (24.2%) were high in this cohort.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ailure to rapidly respond, reduce and sustain at a safe level acute-onset SSH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wellbeing of mothers and babies, before and in the weeks following delivery. Systems to implement safe practices to identify and emergently treat severe maternal hypertension are needed.</span></span></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Systolic hypertension Acute pulmonary Edema Maternal Morbidity & Mortality Maternal Safety
下载PDF
CT肺小血管定量参数评估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徐承啸 张月 +2 位作者 张宁 祝因苏 鲁珊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CT测量的肺小血管参数在评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分型及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rel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PH)严重程度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7...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CT测量的肺小血管参数在评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分型及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rel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PH)严重程度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70例PH患者,包括60例CTD-PH患者、52例特发性PH(idiopathic pumonary hypertension,IPAH)患者和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PH(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b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OPD-PH)患者,同时纳入120例健康受试者(health control,HC)作为对照。基于胸部CT测量横截面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5 mm^(2)的肺小血管CSA之和及CSA 5~10 mm^(2)的肺小血管CSA之和与肺总CSA的比率(%CSA_(<5)和%CSA_(5-1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4组之间%CSA_(<5)和%CSA_(5-10)的差异,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SA区分重度CTD-PH(CTD-S-PH组)和中重度CTD-PH(CTD-LM-PH组)的能力,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与HC组比较,IPAH组和COPD-PH组的%CSA_(<5)均小于HC组(P均<0.001),COPD-PH组的%CSA_(5-10)低于HC组(P=0.038),而CTD-PH和IPAH组的%CSA_(5-10)均显著高于HC组(P均<0.05)。不同类型PH组间比较,CTD-PH的%CSA<5和%CSA_(5-10)均高于COPD-PH组(P均<0.001),IPAH组的%CSA_(5-10)显著高于CTD-PH组(P=0.022),而IPAH和COPD-PH组的%CSA_(<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CTD-S-PH组患者的%CSA_(<5)显著低于CTD-LM-PH组(P=0.00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SA_(<5)预测CTD-S-PH的最佳截断值为0.804,AUC为0.710(95%CI:0.573~0.847),灵敏度为0.714,特异度为0.320。结论:基于胸部CT定量的肺小血管参数%CSA可以区分不同类型PH。在CTD-PH人群中,%CSA_(<5)可作为评估PH严重程度分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小血管 胸部CT 分型 严重程度
下载PDF
左西孟旦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林叶涛 刘超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西...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脑钠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48, P=0.012<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B型利钠肽(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RVEF均升高, BNP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56.56±6.35)%、RVEF(52.34±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32±6.25)%、(42.36±5.26)%, BNP(542.61±123.6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53.62±185.33)pg/ml(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 P=0.759>0.05)。结论 在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左西孟旦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心肌缺血情况,且用药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重症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安全性
下载PDF
吸烟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邵斌霞 王玮 +3 位作者 何斌 张劲松 高玉娟 仝瀚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2032-2036,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吸烟对急性肺栓塞病人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2021年12月1日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244例APE... 目的:探讨吸烟与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吸烟对急性肺栓塞病人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2021年12月1日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244例APE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组(186例)和危重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危重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剔除存在其他干扰因素的病人,根据CT肺动脉造影严重程度分数(CT-PASS)剔除慢性肺部疾病后剩余病例分为堵塞严重组(CT-PASS>20 mm,53例)和堵塞非严重组(CT-PASS≤20 mm,151例),比较两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APE危重程度和肺动脉压力。分析吸烟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吸烟对急性肺栓塞病人肺动脉压力的影响。结果:吸烟、慢性肺部疾病、CT-PASS是导致急性肺栓塞危重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剔除40例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后,在堵塞非严重组中,吸烟者存在肺动脉高压的占比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尽管两组危重肺栓塞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者危重肺栓塞比例仍高于非吸烟者;在堵塞严重组中,两组存在肺动脉高压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者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危重肺栓塞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吸烟是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危重肺栓塞的风险程度较不吸烟者高,吸烟通过引起并加重肺动脉高压进而增加急性肺栓塞的危害性,在合并严重堵塞情况下更易导致危重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吸烟 危险分层 严重程度
下载PDF
NLR、RDW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肺高压严重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史阳阳 钱骏 +1 位作者 史薪炜 孙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采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分析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tion,PH)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与疾... 目的:采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分析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tion,PH)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2022年2月由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评估为PH的124例患者作为PH组,同期收集12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患者MSCT、TTE、血常规等相关结果,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H组NLR、RDW及MSCT测量的主肺动脉直径(diameters of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dMPA)、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ratio of main pulmonary artery to ascending aorta diameter,rPA)及升主动脉内径值(ascending aortic diameter,AO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轻度PH组相比,中重度PH组NLR、RDW及dMPA、rP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LR、RDW及dMPA、rPA与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SP)呈正相关,AOD与PASP无相关性;(4)NLR、RDW及dMPA、r PA对PH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5)RDW、dMPA为PASP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PH的病情评估,NLR、RDW、dMPA及rPA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RDW、dMPA被证实为PH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高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多层螺旋CT 严重程度
下载PDF
肺体循环血量比在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钟熠 刘晓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行介入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脏超声指标,探讨该类患者中肺体循环血量比(pulmonary to systemic flow ra... 目的:对比分析行介入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脏超声指标,探讨该类患者中肺体循环血量比(pulmonary to systemic flow ratio,Qp/Qs)与介入术后肺动脉压力改变、心脏结构恢复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介入封堵术的PDA合并PAH患者33例,根据术前Qp/Qs分为Qp/Qs≥2.5组(A组)及Qp/Qs<2.5组(B组),采集术前术后2组心导管检查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术前术后随访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果,对2组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①术前2组间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of pulmonary artery,sPAP)及肺动脉平均压(mean pressure of pulmonary artery,mPAP)无差异,术后即刻A组的sPAP及mPAP均低于B组。②A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index,LVEDDI)、左心房内径指数(left atrial diameter index,LAI)、肺动脉内径指数(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 index,PAI)在术后48 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较术前降低,B组仅PAI、LVEDDI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降低;术前2组间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index,RVEDDI)无差异,术后3个月A组低于B组。③5例术后即刻残留重度PAH患者均发生于B组。其中1例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①对于合并重度PAH的PDA患者,Qp/Qs比值越大,术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恢复越明显。②Qp/Qs对该类患者术后即刻残留重度PAH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重度肺动脉高压 肺体循环血量比值 经皮介入封堵术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PaO_(2)、PaCO_(2)、SaO_(2)及SPAP、SBP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亚楠 张秀英 +2 位作者 董静 申永霞 王卫国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吸入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58例新生...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吸入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58例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随机数表法),每组均为2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机械通气联合血管收缩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一氧化氮吸入的治疗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结束24小时后的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儿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并且测试体循环收缩压(SBP)。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气指标(PaO_(2)、PaCO_(2)、SaO_(2))数据相当,治疗24h后,两组患儿PaO_(2)和SaO_(2)的检测值升高,PaCO_(2)的测试值降低,而且观察组数据升高和降低程度程度大于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体内的SBP水平均有所降低,SPAP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降低和升高程度较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氧化氮吸入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治疗改善作用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体内PaO_(2)、PaCO_(2)、SaO_(2)及SPAP、SBP的水平,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新生儿 重度肺动脉高压 PAO2 SPAP
下载PDF
1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联合靶向药物创造手术时机疗效观察
9
作者 徐飞 杨学勇 +2 位作者 孙滨 张文凯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评价三类靶向药物对于扩大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适应证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18例,根据三类降肺动脉高压药物诊断性治疗,氧饱和度改... 目的:评价三类靶向药物对于扩大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适应证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18例,根据三类降肺动脉高压药物诊断性治疗,氧饱和度改善和肺动脉压力下降情况,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经过药物治疗后评估手术指征,对符合手术患儿行外科根治手术,术后继续靶向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评估肺动脉压力;非手术治疗组需继续靶向药物治疗。结果:本研究1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年龄(9±2)岁,联合靶向药物诊断性治疗后经皮氧饱和度(SpO_(2))由88%~94%,平均(91.2±1.5)%上升至96%~99%,平均(97.9±0.5)%,均行根治性外科手术。另外8例患儿SpO_(2)用药后维持在76%~89%,平均(87.1±2.2)%,未达到手术指征继续靶向药物治疗。全组10例手术患儿随访6个月至1年,7例患儿经靶向药物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3例患儿降至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结论:对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经过联合靶向药物诊断性治疗后,SpO_(2)上升至96%以上,为其提供手术根治机会,得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儿童 靶向药物 手术时机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治疗单纯性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短期结局
10
作者 林大卫 翁梓珑 +3 位作者 范家宁 龙愉良 潘文志 周达新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4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单纯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的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单纯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的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9例接受TAVR治疗的单纯性重度AR合并PAH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将患者分为轻中度PAH组(35≤SPAP<50 mmHg,n=18)和重度PAH组(SPAP≥50 mmHg,n=11),收集2组患者基线信息、术中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随访信息。结果相比于轻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心功能Ⅲ、Ⅳ级占比较高(100%vs 61%,P=0.018)、脑钠肽较高[(2820.35±1762.82)vs(1241.09±1999.86)mg/mL,P=0.040]、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45.64±10.24)%vs(54.61±11.36)%,P=0.042]、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及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占比更高(73%vs 33%,P=0.039;82%vs 33%,P=0.011)。TAVR术后,PAH患者的AR在术后1 d及术后1个月均显著改善(P<0.001),SPAP均显著下降(P<0.001),重度PAH组三尖瓣反流程度显著下降(P=0.009)。在院期间及随访1个月结果发现,AR合并不同程度PAH的患者在术后1 d及术后1个月内无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事件的发生。其中,有5.56%重度AR合并轻中度PAH患者与9.09%合并重度PAH的患者在术后1 d和1个月分别发生中重度瓣周漏,中重度AR的占比分别为5.56%和9.09%。2组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VR治疗单纯性重度AR合并PAH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AR并且降低肺动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高压 结局
下载PDF
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汪敏 黄引平 +4 位作者 许张晔 陈金霞 汤彪 姚锋祥 张胜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11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孕周,将患者分为4组:<28周为Ⅰ组,28~31+6周为Ⅱ...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11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孕周,将患者分为4组:<28周为Ⅰ组,28~31+6周为Ⅱ组,32~35+6周为Ⅲ组,≥36周为Ⅳ组。结果: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1例,继发性肺动脉高压(SPH)27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心功能Ⅰ~Ⅱ级4例,心功能Ⅲ~Ⅳ级24例;足月分娩12例,早产10例,中孕引产6例;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1例;产妇死亡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新生儿窒息5例,新生儿死亡1例。Ⅲ组患者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Ⅰ组、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医源性胎儿丢失率明显高于Ⅲ组、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足月分娩明显多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孕32~35+6周肺动脉压力达高峰;围生儿结局与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孕周、心功能级别有关,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周越小,心功能越差,医源性胎儿丢失率越高,围生儿结局越差;早中期妊娠患者建议尽早终止妊娠,晚期妊娠以剖宫产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19例死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2 位作者 熊长明 倪新海 康连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终末期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4期间我院肺动脉高压死亡患者19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12例患者末次住院诱因为肺部感染。19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100.6±20.2)mm Hg(1 m... 目的:探讨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终末期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4期间我院肺动脉高压死亡患者19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12例患者末次住院诱因为肺部感染。19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100.6±20.2)mm Hg(1 mm Hg=0.133 Kpa),右心室内径与左心室内径之比(RV/LV)为1.12±0.52。死亡前诱发因素主要为大便用力(42.1%)和突然的体位改变(10.5%);死亡前呼吸频率及心率明显加快,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室较入院时进一步扩大。分析患者直接死亡原因,10例为心源性休克(52.6%),6例为急性肺水肿(31.6%),2例为失血性休克(10.5%),1例为呼吸衰竭(5.2%)。结论:重症肺动脉高压尤其是心室内径之比RV/LV>1.0预后差,常在使心率加快、回心血量骤然减少等诱发因素下,启动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抢救措施。因此,应当积极预防和控制各项诱发因素,尝试不同给药途径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难 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勤 李欣 +5 位作者 张毅 赵智慧 赵青 晏露 熊长明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总结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000 ng/L、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1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曲前列尼尔1.25 ng/(kg·min)起始静脉... 目的:总结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000 ng/L、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1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曲前列尼尔1.25 ng/(kg·min)起始静脉泵入,根据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每24 h递增1.25~2.50 ng/(kg·min)(1次或分次)至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再逐渐转为曲前列尼尔持续皮下泵入。比较患者基线、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NT-proBNP、总胆红素、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和运动耐量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入选162例患者,平均年龄(35.3±11.5)岁,男性45例(27.8%)。其中WHO第一大类肺动脉高压患者148例,WHO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患者14例。入院时肺动脉高压WHO功能Ⅳ级67例(41.4%)、Ⅲ级83例(51.2%),Ⅱ级12例(7.4%)。右心导管检查提示平均肺动脉压力(63.8±17.4)mmHg(1 mmHg=0.133 kPa),心脏指数(2.5±0.6)L/(min·m^(2)),肺血管阻力(17.6±7.1)wood。与基线相比,患者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45.5±30.7)μmol/L、(39.1±23.7)μmol/L和(33.8±25.5)μmol/L,P<0.05;患者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NT-proBNP也明显降低,分别为(3991.4±3167.6)ng/L、(2475.9±2042.2)ng/L和(2368.2±2279.1)ng/L,P<0.05;患者3个月复查时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也明显下降,分别为1.46±0.48和1.17±0.33(P<0.05)。比较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的运动耐量,曲前列尼尔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分别为(287.2±116.8)m和(385.5±103.5)m,P=0.001)和峰值氧耗量[分别为(11.4±2.6)ml/(min·kg)和(13.3±3.1)ml/(min·kg),P=0.011]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治疗方案静脉滴定转皮下持续泵入曲前列尼尔能明显改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急性期NT-proBNP以及心腔结构,运动耐量的改善持续到了第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动脉高压 曲前列尼尔 治疗 有效性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海波 梅举 +1 位作者 丁芳宝 鲍春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继发性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无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术后7~10d检测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41.9±8.9)mmHgvs(85.1±13.8)mmHg](P<0.01)。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减少心肌及肺损伤是提高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成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及近期预后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启应 蒲晓群 +4 位作者 杨天伦 李传昶 陈晓彬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总结成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介入治疗可行性和近期预后。方法 22例年龄18~47(27.6±8.8)岁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年PDA患者根据心脏超声改变分为3组:A组(11例):左室扩大,右室内径正常;B组(6例):左室... 目的总结成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介入治疗可行性和近期预后。方法 22例年龄18~47(27.6±8.8)岁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年PDA患者根据心脏超声改变分为3组:A组(11例):左室扩大,右室内径正常;B组(6例):左室、右室均扩大;C组(5例),右室扩大,但左室内径正常。封堵前测量肺动脉压,应用国产PDA或房间隔缺损(ASD)封堵伞进行封堵,术后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各组术前肺动脉压均重度增高,A组肺动脉压较B组和C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11例均采用国产PDA封堵伞即刻封堵成功。B组5例即刻封堵成功,3例使用国产PDA封堵伞,2例分别使用22和24mm国产ASD封堵伞;1例试封堵后肺动脉上升,主动脉压下降,放弃封堵。C组4例封堵成功,均使用国产PDA封堵器。1例家属和患者放弃手术。各组患者成功封堵后肺动脉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C组下降程度不如其他两组(P<0.05)。介入封堵成功患者随访1~58个月,平均(23.2±24.6)个月。A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较大残余分流转外科手术,其余患者均无残余分流和发生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左室、左房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B组和C组病例增厚的右室前壁变薄,右室、右房、肺动脉内径缩小,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减轻。结论介入封堵可安全有效治疗大部分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人PDA,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重度肺动脉高压 封堵
下载PDF
珂立苏、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正浩 郭洁 +2 位作者 刘国志 马长永 郑杰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4期26-28,共3页
探讨珂立苏、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本研究将47例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常频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珂立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探讨珂立苏、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本研究将47例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常频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珂立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有效率。结果表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73.91%。因此,珂立苏、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珂立苏 西地那非 机械通气 新生儿 重度持续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望 廖伟 赵聪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70例,均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将患儿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西地那非组(n=37)和对...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70例,均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将患儿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西地那非组(n=37)和对照组(n=33),2组患儿年龄、肺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均在强心、利尿基础上,西地那非组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每次0.5 mg/kg,每4小时1次);对照组给予外周静脉前列腺素E_1维持[5 ng/(kg.min),6~8 h/d]。2组均用药7~10 d,比较用药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压(BP)、动脉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西地那非组患儿治疗7~10 d后肺动脉压降低[(74.6±9.8)mmHg vs(58.3±7.7)mmHg,P<0.05]、动脉氧分压升高[(76.6±7.6)mmHg vs(88.3±5.8)mmHg,P<0.05]、血氧饱和度增加[(89.3±2.4)%vs(94.6±3.4)%,P<0.05],而对体循环血压无明显影响[(92.8±12.3)%vs(93.3±15.6)%,P>0.05],治疗后西地那非组与治疗前相比肺循环改善,而且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地那非能有效减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增加手术矫正心脏畸形的安全性,且给药方便、价格便宜,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先天性心脏病 术前 重度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君 张军 +1 位作者 于新平 李斌 《中国医药》 2015年第6期872-874,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脏病类型、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 ...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脏病类型、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 120例患者中继发性肺动脉高压106例,其中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者103例(85.8%),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者3例(2.5%);原发肺动脉高压者14例(11.7%).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析Ⅱ-Ⅳ级者119例(99.2%).孕早、中期医源性终止妊娠55例(45.8%),剖宫产61例(50.9%),自然分娩1例(0.8%),晚期难免流产2例(1.7%),母胎死亡1例(0.8%).孕产妇死亡9例(7.5%).围生儿62例,活产58例(93.5%),围生儿死亡4例(6.5%);新生儿窒息11例(17.7%),低体质量儿42例(67.7%).结论 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可危及母婴健康甚至生命,应早期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重度肺动脉高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应用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监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景赫 卢家凯 +9 位作者 卿恩明 张京岚 王慧 程卫平 董秀华 刘醒帅 杨旸 王辉 高志峰 于海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观察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监测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APCO在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行... 目的:观察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监测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APCO在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APCO监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按照缓慢、分次给药、逐渐扩散麻醉平面的原则。记录各观察时点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HR、中心静脉压(CVP)、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SVR)及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结果:与硬膜外给药前相比,硬膜外给药3min后HR、SpO2、CVP及CO无明显变化,但BP、SVR下降(P<0.05)。与胎儿娩出前相比,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10U(T6)时,BP、SpO2、SVR降低及HR、CO增加等变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VP的变化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缩宫素2min后,以上变化更为明显。结论:该类患者剖宫产术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发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阶段以及胎儿娩出前后,主要表现为SVR和SpO2下降。APCO监测,因其微创及不受心内分流影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信度,适用于妊娠合并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者的围术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重度肺动脉高压 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体液因素对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红 周其文 温绍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 :探讨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体液因素对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连续对 3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非肺动脉高压 16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15例 )直视修补术患者分组进行临床研究 ,在围... 目的 :探讨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体液因素对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连续对 3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非肺动脉高压 16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15例 )直视修补术患者分组进行临床研究 ,在围术期对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丙二醛 (MDA)、IL 6、IL 8的变化进行研究 ,并结合体外循环前、后肺动脉压、全肺阻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围术期TXB2 、6 keto PGF1α与TXB2 的比值 (P T)、MDA、IL 6、IL 8的变化与围术期肺动脉压、全肺阻力、呼吸指数的改变有着密切相关。结论 :在围术期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体液因素变化较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剧烈 ,易发生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肺动脉高压 体液因素 围术期 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