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t-dry changes in the borderland of Shaanxi,Gansu and Ningxia from 1208 to 1369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1
作者 戴君虎 葛全胜 +3 位作者 肖树芳 王梦麦 吴文祥 崔海亭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6期750-764,共15页
More than 240 items of historical records containing climatic information were retrieved from official historical books, local chronicles, annals and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yearbooks. By using moisture index... More than 240 items of historical records containing climatic information were retrieved from official historical books, local chronicles, annals and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yearbooks. By using moisture index and flood/drought (F/D) index obtained fr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the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namely wet-dry conditions in borderland of Shaanx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and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BSGN, mainly included Ningxialu, Hezhoulu, Gongchanglu, Fengyuanlu and Yan'anlu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mate of the region was generally dry and the ratio between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was 85/38 during the period of 1208-1369.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ies of drought-flood disasters, the whole perio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1) 1208-1240: drought dominated the phase with occasional flood disasters. (2) 1240-1320: long-time drought disasters and extreme drought events happened frequently. (3) 1320-1369: drought disasters were less severe when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happened alternately. Besides, the reconstructed wet-dry change curve revealed obvious transition and periodicity in the MongoI-Yuan Period. The transitions occurred in 1230 and 1325. The wet-dry change revealed 10- and 23-year quasi-periods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solar cycles, indicating that solar activity had affected the wet-dry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region in the Mongol-Yuan Period. The reconstructed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wo other study results reconstructed from natural evidences, and were similar to another study results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All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mate in BSGN was characterized by long-time dry condition with frequent severe drought disasters during 1258 to 1308. Thus, these aspects of climatic change, might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local vege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dry change borderland of shaanx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and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BSGN) historical climate Yuan Dynasty
下载PDF
Response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haanxi-Gansu- Ningxia Region 被引量:14
2
作者 LI Shuangshuang YAN dunping LIU Xinyan WAN J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98-112,共15页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nitiated by the governments since 1999 were th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northern China.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nitiated by the governments since 1999 were th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northern China.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gradation to a certain degree.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vegetation variations and clarify the causes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ODIS-NDVI and climate dat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2009,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 teristics,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eason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using methods of linear regression, the Hurst Exponent, standard deviation and other methods.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From 2000 to 2009, the NDVI of the study area was improved progres- sively, with a linear tendency being 0.032/10a, faster than the growth of the Three-North Shelter Forest Program (0.007/10a) from 1982 to 2006. (2)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fast-growing periods, with an "S-shaped" increasing curve. (3)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to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lightly improved area, followed by the moderate and th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rea; the degraded area is distributed sporadically over southern par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s well as eastern Dingbian of Shaanxi province, Huanxian and Zhengyuan of Gansu province. (4)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two driving forces i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ore- over anthropogenic factors such as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were the main causes leading to an increasing trend of NDVI on local scale. However, its influencing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5) The Hurst Exponent of NDVI time series shows that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as sustainable. It is expected that improvement in vegetation cover will expand to the most parts of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vegetation cover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spatial-temporal vegetation patterns climate change shaanxi- gansu-Ningxia region
原文传递
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卉 刘晓宇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开展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目的地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陕甘宁红色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特征... 开展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目的地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陕甘宁红色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松散,密度低,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特征;红色旅游流网络凝聚特征显著,地域集中性强,跨区域合作有待强化;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关键节点功能地位突出,网络极化效应显著;核心节点对周边节点存在“虹吸效应”。研究进一步从构建多极化红色旅游流网络体系、推动红色旅游与相关业态协调发展和创新融合等方面就推动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优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 红色旅游流 网络结构特征
下载PDF
革命课程话语的诞生——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
4
作者 刘正伟 水鑫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4,共13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创造性地建构了承载着红色文化的革命课程话语,其形成经历了全民族抗战的国防课程、提高质量的正规化课程、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课程、转向文化知识的新型正规化课程四个历史阶段。革命课程话语的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创造性地建构了承载着红色文化的革命课程话语,其形成经历了全民族抗战的国防课程、提高质量的正规化课程、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课程、转向文化知识的新型正规化课程四个历史阶段。革命课程话语的知识谱系与内涵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国文、历史三科之中,表现出贯穿唯物主义精神,促进语言文字大众化,以人民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等价值取向。革命课程话语的文化实践与价值意蕴体现在充分发挥育人价值,发扬人的主体自觉性;推动民族解放与独立,形成民族认同;造就民族国家共同体,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承载红色文化,形成革命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本土化的中国课程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革命文化 课程话语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话语转变与政治动员——论陕甘宁文艺运动中的“下乡入伍”
5
作者 冯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成为陕甘宁文艺运动的一个部分;更因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划分为各具特征的前后两期,在起到知识分子话语转变作用的同时,也对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意识的培养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政策制度的接受认可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政治动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乡入伍 话语转变 政治动员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食盐运输合作事业——以南区合作社运输队为个案
6
作者 姜建芳 姜雪婷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20世纪40年代,食盐的运输和外销是封锁环境下陕甘宁边区财政自给自足的依靠。为确保按期收到公盐,便利人民运输并提高边区运输力量,党和政府提倡广泛地“组织起来”,发展食盐运输合作事业。在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合作社运输队历经三... 20世纪40年代,食盐的运输和外销是封锁环境下陕甘宁边区财政自给自足的依靠。为确保按期收到公盐,便利人民运输并提高边区运输力量,党和政府提倡广泛地“组织起来”,发展食盐运输合作事业。在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合作社运输队历经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创造和积累了一套有效经验,带动边区盐运成功地突破个体运输局限,成为全边区食盐运输合作事业的模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陕甘宁边区 食盐运输合作事业 南区合作社运输队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扫盲运动研究
7
作者 张雪梅 聂慧心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
抗战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夺取抗战胜利,在特定的战争形势下,必须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抗战中,但是边区大量文盲的存在却阻碍了政策的推行。因此,开展扫盲教育便是对群众进行抗战动员与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行扫盲运动的过程中... 抗战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夺取抗战胜利,在特定的战争形势下,必须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抗战中,但是边区大量文盲的存在却阻碍了政策的推行。因此,开展扫盲教育便是对群众进行抗战动员与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行扫盲运动的过程中,边区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方式的群众教育活动,不仅使边区群众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改变了落后的风俗习惯,而且也实现了动员群众参加抗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扫盲运动
下载PDF
百年中国法治历史中的陕西党史元素
8
作者 韩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探索成果,是从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到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法治经验的总结。党领导法治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蕴含着丰富的陕西党史元素,不仅体现在局部执政的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探索成果,是从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到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法治经验的总结。党领导法治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蕴含着丰富的陕西党史元素,不仅体现在局部执政的法治建设、依规治党的经验,还体现为陕西党史中的红色法制历程。总结和凝练党领导法治历史中的陕西元素,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拓展陕西党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党史 陕甘宁边区 根据地法律史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党员教育研究
9
作者 王今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党委、边区中央局)领导下,边区乡村党员教育以西北局高干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乡村党员教育中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比较严重,教学方式以照本宣科为主,教育形式主要是流动训练班,教材内容艰深、枯燥无味。后一阶段,结合全党整风,较好地纠正了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偏差,面向乡村党员干部的扫盲教育与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实现了巩固和发展党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乡村党员教育 乡村党支部
下载PDF
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来嘉隆 张亦弛 +2 位作者 宇文浩然 徐萌 伍艾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7,共9页
陕甘宁革命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具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耦合特征的梳理,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既是落实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要求,也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弘扬革命... 陕甘宁革命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具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耦合特征的梳理,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既是落实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要求,也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的必要举措.选取陕甘宁片区1 316处革命遗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量化方法,系统研究陕甘宁革命遗址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革命遗址整体性强,不同类别的遗产凝聚区域不同.(2)革命遗址空间分布不均匀,围绕延安形成强核心特征,以延安为核心逐步呈现宏观区域差异.(3)革命遗址伴随着时间重心不断迁移,空间中的流线移动现象表明革命遗址在空间上呈现多要素节点特征.(4)建议对陕甘宁革命遗址进行全要素全时空的整体保护,构建“一圣地、两节点、四线路、五组团”的陕甘宁革命遗址活化利用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片区 革命遗址 时空分布 整体性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烈士褒扬工作的历史考察
11
作者 薛泽伟 方海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烈士褒扬政策、建立褒扬机构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等方式,维护烈士权益、保障烈属生活,并通过宣扬烈士的光荣事迹和英烈精神,教育革命群众和革命队伍。这些工作不仅凝聚了人心,动员了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烈士褒扬政策、建立褒扬机构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等方式,维护烈士权益、保障烈属生活,并通过宣扬烈士的光荣事迹和英烈精神,教育革命群众和革命队伍。这些工作不仅凝聚了人心,动员了社会力量,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革命意识,弘扬了民族道义,不仅是党和政府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更是民族道义的彰显,在革命战争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陕甘宁边区 烈士褒扬 情感意蕴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近代转型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俊豪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依据调解主体的不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可以分为群众自己主持的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法庭调解四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结构、群众思想意识、司法路线发生了极大转变。因此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发展出... 依据调解主体的不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可以分为群众自己主持的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法庭调解四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结构、群众思想意识、司法路线发生了极大转变。因此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发展出了调解形式平等化、调解依据法制化、调解与审判关系科学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调解制度 近代化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三维探赜
13
作者 薛浩 朱新屋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区政府因应时势,逐步完善移民政策,将自发、零散的“下南路”移民活动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行为,并同群众密切结合而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就此而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兴起是历史传统、现实矛盾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在合理调配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南路” 移民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消减农民贫困的政策路线探析
14
作者 徐薇 高布权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恶劣自然条件、封建势力残酷剥削、愚昧落后思想、严重社会问题及战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陕甘宁地区农民愈发贫困,由此造成了农民生存危机、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影响了抗战。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农民贫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恶劣自然条件、封建势力残酷剥削、愚昧落后思想、严重社会问题及战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陕甘宁地区农民愈发贫困,由此造成了农民生存危机、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影响了抗战。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农民贫困,党中央及边区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支撑性的农业政策和建立兜底性的社会救济政策,从而提高了陕甘宁边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延安时期独具特色的贫困治理政策路线,对当前防止返贫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消减贫困 政策路线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及当代启示
15
作者 杨松然 高建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9,共8页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探索,又是政府、社会与群众多元主体团结合作的乡村建设之举,更是共产党与基层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范式,全方位呈现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新样态。基于既有学术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建构“场域-价...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探索,又是政府、社会与群众多元主体团结合作的乡村建设之举,更是共产党与基层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范式,全方位呈现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新样态。基于既有学术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建构“场域-价值-利益”三重维度,分析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治理实践境遇。研究发现,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多元互动已呈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形态。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应体现乡村社会特殊历史演进中所蕴含的现代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场域共生”扩展多元主体参与渠道,“价值共同”增强地域发展情感认同,“利益共享”激活乡村内部经济活力,以此观照当今社会乡村治理发展及共同体建设的新形态及面临的新难题,更好地探寻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乡村治理共同体 建构维度
下载PDF
清代陕甘地区新建厅城的特征及其在清代城市史上的地位
16
作者 魏欣宝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从陕甘地区新建厅制城市的历史进程来看,清朝在内地的边缘地带置厅筑城一般是地域开发的结果,在边疆地区置厅筑城则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从城池选址的大位置角度来看,清代的交通路线与政区地理格局是影响厅城选址的重要因素。... 从陕甘地区新建厅制城市的历史进程来看,清朝在内地的边缘地带置厅筑城一般是地域开发的结果,在边疆地区置厅筑城则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从城池选址的大位置角度来看,清代的交通路线与政区地理格局是影响厅城选址的重要因素。就小位置而言,因地方长官着重考虑政治、军事因素,城址大多面临诸多地理条件的不足,但得益于清代对上述地域开发的深入,大量的厅城城址沿用至今。对于清代的城市发展而言,厅城作为清代特有的建置城市类型,在城市体系构建和整体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陕甘 厅制城市 城市变迁 城市选址 城市地位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调查与预防性保护展望
17
作者 周媛 刘自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是陕甘宁边区纸质革命文物的重要收藏单位。本文主要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类别、特点和保存现状3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3点建议:完善和细化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账目信息,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是陕甘宁边区纸质革命文物的重要收藏单位。本文主要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类别、特点和保存现状3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3点建议:完善和细化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账目信息,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检索和精准定位;科学制定纸质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法和计划;加快完成纸质革命文物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革命文物 预防 保存 陕甘宁边区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试行与成效
18
作者 张昕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为应对皖南事变后愈加严峻的财政问题,陕甘宁边区创造性地提出了救国公粮的概念,但在实际征收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负担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出现。所以在1943年之后,陕甘宁边区学习晋察冀根据地的经验,逐渐以统一累进税代... 为应对皖南事变后愈加严峻的财政问题,陕甘宁边区创造性地提出了救国公粮的概念,但在实际征收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负担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出现。所以在1943年之后,陕甘宁边区学习晋察冀根据地的经验,逐渐以统一累进税代替救国公粮,实行更加完备的土地清丈、确定税负和民主评议,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使人民负担更加公平合理。另外,大规模的土地调查也促使中国共产党的行政力量深入到乡村基层,为实施大规模的民众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农业统一累进税 民众动员 合理负担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价值和启示
19
作者 贾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师资匮乏,教育文化落后。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成立、接收六所师范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课程设置,加强领导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师资匮乏,教育文化落后。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成立、接收六所师范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课程设置,加强领导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培养师资力量,改变了当地落后的教育状况;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为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注重实践探索,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始终重视教师质量的提高,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生态,创设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师范教育 教育质量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灾民安置工作述论
20
作者 王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生自然灾害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救济措施安置灾民。主要通过粮款救济、以工代赈、把灾民迁移到别处及给予额外抚恤的方式等,保障了灾民的生产生活。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这段救灾史,可总结出一些对现今仍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生自然灾害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救济措施安置灾民。主要通过粮款救济、以工代赈、把灾民迁移到别处及给予额外抚恤的方式等,保障了灾民的生产生活。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这段救灾史,可总结出一些对现今仍有意义的经验和启示:物资供应的基础上不忽视心理、精神上的关怀;确保救灾钱物公正分发、合理使用;与其他部门形成救灾联合机制,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灾民安置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灾民安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民 救灾 陕甘宁 中国共产党 抗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