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调与流变:浙派古琴曲《禹会涂山》本事考辨
1
作者 马晓坤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44-351,共8页
《禹会涂山》是浙派琴人毛逊(敏仲)所作,始见于《神奇秘谱》,在现存明清39种琴谱中都有刊载,是浙派琴曲的代表作品。琴曲以口传历史事件“禹会涂山”为创调本事,通过禹大会诸侯、各国朝贡之盛况来颂咏宋德。在流传过程中,毛逊改曲名为... 《禹会涂山》是浙派琴人毛逊(敏仲)所作,始见于《神奇秘谱》,在现存明清39种琴谱中都有刊载,是浙派琴曲的代表作品。琴曲以口传历史事件“禹会涂山”为创调本事,通过禹大会诸侯、各国朝贡之盛况来颂咏宋德。在流传过程中,毛逊改曲名为《上国观光》,打算献曲于元世祖以求取功名,未果而卒。明代琴史资料皆普遍淡化甚至隐瞒了这一事实,体现了“为贤者讳”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涂山》 《上国观光》 本事
下载PDF
花岗岩类岩石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竹如 陈世桢 +1 位作者 贾小瑛 聂爱国 《贵州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3-50,共18页
区内出露4个花岗岩体:(1)辉山花岗岩;(2)鹊山花岗岩;(3)高陵花岗岩;(4)朵山花岗岩。其中辉山花岗岩为作者发现。通过岩石特征、岩石化学成分,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170Ma±10,辉山花岗岩具重熔花岗岩... 区内出露4个花岗岩体:(1)辉山花岗岩;(2)鹊山花岗岩;(3)高陵花岗岩;(4)朵山花岗岩。其中辉山花岗岩为作者发现。通过岩石特征、岩石化学成分,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170Ma±10,辉山花岗岩具重熔花岗岩特点,是以胶东群为基体的壳源重熔型花岗岩,以底辟的方式上升为原地及半原地型花岗岩,鹊山花岗岩中存在着大量交代残留体及稀土元素含量及分配型式特点类似交代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山花岗岩 金矿床 花岗岩 重熔型花岗岩
下载PDF
试析关于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的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清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没有在1925年走上与共产党彻底分裂之路,原因很复杂。本文认为直接原因可能与西山会议的另一个主题"倒汪"有关。和汪精卫有着长期友好的交往且一向维护汪精卫的吴稚晖,是不可能与西山会议派在"倒汪&q... 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没有在1925年走上与共产党彻底分裂之路,原因很复杂。本文认为直接原因可能与西山会议的另一个主题"倒汪"有关。和汪精卫有着长期友好的交往且一向维护汪精卫的吴稚晖,是不可能与西山会议派在"倒汪"的意见上达成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倒汪” 西山会议
下载PDF
《朝花夕拾》:文学的个人史(之二)——《朝花夕拾》分篇解读(上)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俊 《写作》 2021年第3期9-20,共12页
本文是作者有关鲁迅及围绕《朝花夕拾》探讨的书稿内容,在本刊连载的第二篇,主体是解读《朝花夕拾》的前五篇。主旨是遵循作品叙述行文的脉络和逻辑,从文体修辞上分析作品的写作趣味、内蕴和技巧;同时作为“文学的个人史”,作品也是鲁... 本文是作者有关鲁迅及围绕《朝花夕拾》探讨的书稿内容,在本刊连载的第二篇,主体是解读《朝花夕拾》的前五篇。主旨是遵循作品叙述行文的脉络和逻辑,从文体修辞上分析作品的写作趣味、内蕴和技巧;同时作为“文学的个人史”,作品也是鲁迅个人生活的一种内心真实呈现,审美导向的还是人生经验和人格世界。《朝花夕拾》后6-8篇的解读,请待本刊下期连载发表。本刊目前已定发表的三篇文章,约占全部书稿的四分之一篇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个人史 《朝花夕拾》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下载PDF
联合与分化:清代西北回民起义中的地域情感分析
5
作者 龚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西北回民起义的历史上,回和汉内部都有分化,并非铁板一块。在回民内部,因地域不同,分为了"陕回"和"甘回",陕回与甘回之内因教派和地域不同,亦有细分。虽然"陕回"和"甘回"有地域之别,但并未... 在西北回民起义的历史上,回和汉内部都有分化,并非铁板一块。在回民内部,因地域不同,分为了"陕回"和"甘回",陕回与甘回之内因教派和地域不同,亦有细分。虽然"陕回"和"甘回"有地域之别,但并未影响他们在战争中联合,也未在联合中消弭他们间的分歧,这一分歧最终导致西北回民起义军被清军各个击破,走向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回民起义 清代 陕回 甘回
下载PDF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的朴学范式及其诗学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祥辰 许建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9,共8页
惠栋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引起了清代诗坛及学术界的广泛议论。其中钱大昕、江藩有关《训纂》的评价尤具代表性,钱、江二人均认为《训纂》的成就已超过任渊《山谷诗集注》、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惠栋《训纂》在与任渊《集... 惠栋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引起了清代诗坛及学术界的广泛议论。其中钱大昕、江藩有关《训纂》的评价尤具代表性,钱、江二人均认为《训纂》的成就已超过任渊《山谷诗集注》、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惠栋《训纂》在与任渊《集注》、李壁《笺注》对比后,彰显出“忠于原本”“以证代议”及“博采兼容”等特点,然仍无法佐证该书成就超轶《集注》《笺注》。钱大昕、江藩有关《训纂》的评点,折射出清代诗歌注释学注重艺术境界与强调朴学实证、“求精”与“嗜博”,两套不同评价体系间的对立。而朴学视域下艺术审美与学术价值的冲突,也影响了此后诗歌注释学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栋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 文学艺术 实证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与孙中山──兼评孙中山的革命战略和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俞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10-15,共6页
孙中山在处理反帝反封建两大革命任务之间关系时,总是坚持优先对内(即把推翻清朝和北洋军阀统治放在优先位置)。在准备和发动广东起义,惠州起义和山东起义中,他都未加区别地采用了这一战略和策略,力图争取日本朝野的支持,这不能... 孙中山在处理反帝反封建两大革命任务之间关系时,总是坚持优先对内(即把推翻清朝和北洋军阀统治放在优先位置)。在准备和发动广东起义,惠州起义和山东起义中,他都未加区别地采用了这一战略和策略,力图争取日本朝野的支持,这不能不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孙中山在运用革命战略和策略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革命战略和策略 广东起义 惠州起义 山东起义
下载PDF
唐东都洛阳圣善寺考
8
作者 卢亚辉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6,138,共7页
依隋唐洛阳城里坊最新考古勘探与发掘成果,结合出土墓葬(志)材料与传统文献,本文推定唐代圣善寺作为神龙政变之后营建的政治景观,只存在于洛阳一处。圣善寺是舍宅为寺或改原有寺庙而成,其所在区域的建筑规模与体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故... 依隋唐洛阳城里坊最新考古勘探与发掘成果,结合出土墓葬(志)材料与传统文献,本文推定唐代圣善寺作为神龙政变之后营建的政治景观,只存在于洛阳一处。圣善寺是舍宅为寺或改原有寺庙而成,其所在区域的建筑规模与体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故唐中宗建报慈阁,安置佛像,后又基于隋唐洛阳城原有的里坊规划,以50余步为准扩建僧房。营建后的圣善寺成为洛阳东南部一处信仰中心与公共空间,圣善寺的营建导致章善坊内用地性质的改变,最直接的结果是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坊内居住者墓志数量的锐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洛阳城 圣善寺 慧范 政治景观
原文传递
从慧远鸠摩罗什之争看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的转向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风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5,共6页
庐山慧远与鸠摩罗什之间的理论论争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它反映了东晋末年以庐山慧远为代表的中国佛教学者对当时流行的般若性空学说的深刻反思,为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从大乘般若学向大乘涅槃学的重大转向起到了思想... 庐山慧远与鸠摩罗什之间的理论论争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它反映了东晋末年以庐山慧远为代表的中国佛教学者对当时流行的般若性空学说的深刻反思,为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从大乘般若学向大乘涅槃学的重大转向起到了思想铺垫作用,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慧远 鸠摩罗什 大乘般若学 大乘涅槃学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出版事业的首度辉煌——民国时期出版综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赛虹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48,161,共25页
本文在对故宫博物院出版成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史料,系统论述了民国时期故宫出版物的品类、内容特色及编排风格,揭示了此一时期出版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古代地域出版优势、近代出版技术发展等背景因素。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古物馆 图书馆 文献馆 清室善后委员会 故宫印刷所 档案 目录 谱录 图录 索引 刊物
原文传递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回族政策及其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明俊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2,共8页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实行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制定一系列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赢得回族人民信任,周边大量回族群众迁入陕甘宁边区居住。边区政府帮助回族发展经济、创办小学,建立回族自治乡。边区政府成...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实行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制定一系列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赢得回族人民信任,周边大量回族群众迁入陕甘宁边区居住。边区政府帮助回族发展经济、创办小学,建立回族自治乡。边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回族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曾为中央起草《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纲领性文件,编辑出版《回回民族问题》;建立回族社团,动员回族抗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几大主要报纸也对边区回族生产生活进行大量报道。边区政府通过对回族的研究及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政府 回民 民族政策
原文传递
山东昌邑清代刘炳勋墓碑考释
12
作者 刘洪波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8,共3页
"刘炳勋墓碑"是昌邑博物馆近年来新发现的碑刻文物,整体完整,雕刻精美。碑文详细介绍碑主一生,涉及晚清"陕甘回民大起义"以及多位重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刘炳勋 墓碑 陕甘回民大起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