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平原任氏族谱》考论及其历史文献价值
1
作者 陈章国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任继愈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学术成就卓越突出,言行美德风范高标。考察其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就得出其成就来自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平原任氏家族是明清民国时期德州区域兴起的重要文化家族,其家族编修的任氏族谱续编五次... 任继愈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学术成就卓越突出,言行美德风范高标。考察其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就得出其成就来自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平原任氏家族是明清民国时期德州区域兴起的重要文化家族,其家族编修的任氏族谱续编五次,收录了历史画像、历代族谱序集、先祖传略、凡例、平原任氏名器谱、圣旨集录、平原县志节选等史料内容。任氏族谱格式体例创新、族谱内容完整、定期编修,具有保存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优良家风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继愈 山东平原任氏族谱 文献价值
下载PDF
明清时期山东宗族分家析产与财产纠纷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海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8,共6页
明清时期山东宗族在分家析产过程中,往往本着宗族传承的意旨,财产大多由血缘所形成的亲属关系而继承。但在财产的重新分配和流转过程中,由于宗族成员构成、同居共财观念的变化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宗族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明清时期山东宗族在分家析产过程中,往往本着宗族传承的意旨,财产大多由血缘所形成的亲属关系而继承。但在财产的重新分配和流转过程中,由于宗族成员构成、同居共财观念的变化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宗族贫富分化开始出现,财产纠纷亦日渐端倪。宗族虽然也试图通过制定宗规约法、同族互助等道德手段维护其共同财产,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财产的重新分配及纠纷弱化了宗族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山东宗族分家析产 财产纠纷
下载PDF
论唐代“女主”现象的终结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5,共6页
初盛唐胡风盛行,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由此带来女性地位的大幅提升,"武周革命"更是将女性地位推向巅峰。中唐时期,代表传统礼法的山东士族全面崛起。出自山东士族的妇女多守礼法,她们讲孝道、守贞节、重母仪,对唐代皇室和民... 初盛唐胡风盛行,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由此带来女性地位的大幅提升,"武周革命"更是将女性地位推向巅峰。中唐时期,代表传统礼法的山东士族全面崛起。出自山东士族的妇女多守礼法,她们讲孝道、守贞节、重母仪,对唐代皇室和民间妇女观带来重要的影响,是武周时期"女主"现象得以终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山东士族 妇女观 “女主”现象 武则天
下载PDF
以我心知他心与众心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阿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关键词 郡姓 四姓 山东郡姓 关中郡姓
下载PDF
唐代古文运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
5
作者 李建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7-94,共8页
中唐时期,随着山东士族的复兴,古文运动蓬勃发展。在骈文盛行的中古时期,山东士族有不废古文的优良传统。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相契合,同样具备宗经的传统、反佛的立场以及尚功用、重实际,反对浮华风气的特点。山东... 中唐时期,随着山东士族的复兴,古文运动蓬勃发展。在骈文盛行的中古时期,山东士族有不废古文的优良传统。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相契合,同样具备宗经的传统、反佛的立场以及尚功用、重实际,反对浮华风气的特点。山东士族对古文的勃兴居功甚伟,参与并引领了古文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士族 古文运动 家学门风 儒学
下载PDF
明清青岛地区文化家族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1-57,共17页
明中叶后,随着胶东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繁荣,青岛地区的文化教育逐步发展,文化人口众多,至清代已成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达之地。新兴的文化家族也大量涌现,主要集中在即墨、胶州两地,较早的有平度官氏、即墨蓝氏、杨氏、黄氏等,兴起于明中... 明中叶后,随着胶东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繁荣,青岛地区的文化教育逐步发展,文化人口众多,至清代已成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达之地。新兴的文化家族也大量涌现,主要集中在即墨、胶州两地,较早的有平度官氏、即墨蓝氏、杨氏、黄氏等,兴起于明中叶,一直绵延至清代。明末清初兴起的文化世家有诸城丁氏、即墨周氏、胶州高氏、法氏等,清前期出现了即墨郭氏,清后期出现了胶州柯氏等。诸世家重视教育,诗书传家、积学力行,在政治、文学、书画、史学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述,对当地的文化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青岛地区文化的兴盛和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文化家族 青岛 山东地域文学
下载PDF
唐代山东籍士族仕宦与地域分布——以两《唐书》为中心
7
作者 兰军 王凤翔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受唐代不同时期政治局势、入仕途径及朝廷施政方针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籍士族在唐代的政治影响力也经历了从初唐相对沉寂,盛唐蓬勃发展,中唐稍有回落,晚唐短暂回光的变化。唐代山东籍官员及宰辅在地域分布上以沂州、贝州等地为主。有唐一... 受唐代不同时期政治局势、入仕途径及朝廷施政方针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籍士族在唐代的政治影响力也经历了从初唐相对沉寂,盛唐蓬勃发展,中唐稍有回落,晚唐短暂回光的变化。唐代山东籍官员及宰辅在地域分布上以沂州、贝州等地为主。有唐一代,山东籍士族在今山东地域始终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山东 士族
下载PDF
李德裕“奖拔孤寒”考论
8
作者 李建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7-81,共5页
唐代名相李德裕的选材方针颇令人费解。一方面,李德裕重用高门士族子弟,牛李党争中的李党代表了传统山东士族的利益;另一方面,李德裕又十分重视选拔孤寒之士,受到寒士的拥戴。这两种用人策略并不矛盾,唐代山东高门早就丧失了其北朝时期... 唐代名相李德裕的选材方针颇令人费解。一方面,李德裕重用高门士族子弟,牛李党争中的李党代表了传统山东士族的利益;另一方面,李德裕又十分重视选拔孤寒之士,受到寒士的拥戴。这两种用人策略并不矛盾,唐代山东高门早就丧失了其北朝时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沦为孤寒之士。李德裕所奖拔的孤寒之士多出自山东士族,社会地位崇高的唐代山东士族很多沦为孤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山东士族 用人政策 孤寒之士
下载PDF
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经学转向与家风坚守——以崔暟墓志为中心
9
作者 路学军 《唐都学刊》 2011年第2期53-58,共6页
山东士族传人多以学行闻世,并以此形成了以经学家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这一传统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唐人崔暟墓志则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其在经学传统、家学与家风的关系等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变化... 山东士族传人多以学行闻世,并以此形成了以经学家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这一传统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唐人崔暟墓志则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其在经学传统、家学与家风的关系等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变化。不过由于山东士族家学传统的底蕴依然深厚,这些变化并没有影响其在唐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群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之际 山东士族 家学 崔暟
下载PDF
从崔莺莺的姓氏谈起——论元稹与山东士族
10
作者 黄贤忠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考察唐传奇的时代背景和其他传奇作者的影射习惯以及元稹的生平和崔莺莺的姓氏,我们有理由相信《莺莺传》可能是一部具有现实暗寓的作品,崔莺莺的家世境遇和她的姓氏可能是对唐代山东士族衰落的社会政治地位的真实写照。这种衰落主要是... 考察唐传奇的时代背景和其他传奇作者的影射习惯以及元稹的生平和崔莺莺的姓氏,我们有理由相信《莺莺传》可能是一部具有现实暗寓的作品,崔莺莺的家世境遇和她的姓氏可能是对唐代山东士族衰落的社会政治地位的真实写照。这种衰落主要是由于唐代的政治斗争中山东士族、关陇士族、新兴进士阶层和宦官集团等政治力量的较量和变化,山东士族虽然享有很好的社会声望,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政治集团,在各种政治力量的打击下,自中唐以后彻底走向了没落。考察元稹的家世和仕途经历,发现他与山东士族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而这一点也表现在张生对崔莺莺的态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山东士族 元稹
下载PDF
明清德州程氏家族文学研究
11
作者 周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德州程氏是明清时期鲁西北地区的一大文化家族,是明清山东运河文化的重要代表,科第文学兴起于明中叶嘉靖初年,一直绵延至清初。程家世官水曹,清正廉明,且代有诗名,出现了程、程绍、程先贞等著名文人。程诗协唐音,尤工五律;程绍诗作雄健... 德州程氏是明清时期鲁西北地区的一大文化家族,是明清山东运河文化的重要代表,科第文学兴起于明中叶嘉靖初年,一直绵延至清初。程家世官水曹,清正廉明,且代有诗名,出现了程、程绍、程先贞等著名文人。程诗协唐音,尤工五律;程绍诗作雄健浑朴;程先贞论诗,主张"孤"、"清"与"厚"的融合,其诗学陶兼杜,深稳清妙。明末清初之际,程先贞与顾炎武、钱谦益等大儒私交甚契,声息相通,流露了深沉的故国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学 山东地域文学 德州程氏 文化家族
下载PDF
古文运动和山东士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23-527,共5页
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山东士族在中唐的兴起密切相关 ,山东士族影响并加入了古文运动 ,山东士族古老质朴的门风和古文运动的精神是相通的 ,二者的很多观念是一致的 ,因此 ,古文运动符合山东士族的利益 。
关键词 古文运动 山东士族 儒学 骈文 态度
下载PDF
商族起源考
13
作者 侯仰军 《殷都学刊》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商族在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之前,不断迁徙,游移不定,是一个常常迁徙的民族。由于史籍记载不详,加上后世地名变化很大,商族起源于何地一直为难解之谜。千百年来,专家学者们作了大量的考证,得出了商族起源于东方说、西方说、北方辽河流域... 商族在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之前,不断迁徙,游移不定,是一个常常迁徙的民族。由于史籍记载不详,加上后世地名变化很大,商族起源于何地一直为难解之谜。千百年来,专家学者们作了大量的考证,得出了商族起源于东方说、西方说、北方辽河流域说、燕山地区说、山西说等各种各样的结论。结合文献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商族起源于东方说最为合理。商族最早的族居地在今豫东、鲁西南地区,后来一度迁到河北省的中南部和河南省的北部,不久又迁回豫东、鲁西南地区。在商汤灭夏前,商族以今天的曹县一带为中心,积聚力量,终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族 起源 豫东地区 鲁西南地区
下载PDF
元《德阳居士卫君之碑》史事探析
14
作者 楼一格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6,共13页
《德阳居士卫君之碑》现存巨野县博物馆,元至大四年(1311年)立,此前未见著录。该碑由上都寿宁宫提点卫道真为其父卫德兴所立,碑阳记述碑主卫德兴的家世经历,碑阴上部列有卫氏六代宗派,下部刻绘茔地位置图。虽然此碑并未提及“先茔”“... 《德阳居士卫君之碑》现存巨野县博物馆,元至大四年(1311年)立,此前未见著录。该碑由上都寿宁宫提点卫道真为其父卫德兴所立,碑阳记述碑主卫德兴的家世经历,碑阴上部列有卫氏六代宗派,下部刻绘茔地位置图。虽然此碑并未提及“先茔”“先德”等词,但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可以被归类为先茔碑。由碑文可知,成吉思汗之四皇后公主哈敦,或许在金朝原封寿阳县主,为嫁成吉思汗,才专门被进封为岐国公主。此外,卫德兴与妻乔氏出家全真,其子卫道真亦属全真教,故上都寿宁宫乃全真教之宫观。元代全真教与宗族势力的结合互动,开明清道教家族化之先河。该碑为探讨元代北方地区的先茔碑及宗族发展情况提供了佐证,碑文所涉元代史事丰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全真教 先茔碑 寿宁宫 山东宗族
原文传递
唐代士族的“国婚”问题——以山东荥阳郑氏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邢学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士族的"国婚"问题一直是唐史学界感兴趣的题目。"国婚"的实质是李唐皇室与士族的门第之争,而争锋的焦点莫过于二者之间门第与礼法的差异。皇室艳羡士族门风的儒雅而愿与之联姻,士族则通过联姻皇室在一定程度上延续... 士族的"国婚"问题一直是唐史学界感兴趣的题目。"国婚"的实质是李唐皇室与士族的门第之争,而争锋的焦点莫过于二者之间门第与礼法的差异。皇室艳羡士族门风的儒雅而愿与之联姻,士族则通过联姻皇室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自身的辉煌。意义更为深远的是,士族的礼法门风为本来不守礼法的皇族所提倡并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士族 国婚 山东郑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