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家实”及三承气汤运用辨析
1
作者 姚军 吴佳 谢雪姣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43-446,458,共5页
“胃家实”作为阳明病提纲,意义重大的同时也颇具争议。本文基于阳明胃肠的生理机制揭示“胃家实”本质,并进一步分析“胃家实”病机治法,又据此探讨三承气汤之鉴别运用、“燥屎”与大小承气汤辨证关系及“胃家实”与“脾家实”的内在... “胃家实”作为阳明病提纲,意义重大的同时也颇具争议。本文基于阳明胃肠的生理机制揭示“胃家实”本质,并进一步分析“胃家实”病机治法,又据此探讨三承气汤之鉴别运用、“燥屎”与大小承气汤辨证关系及“胃家实”与“脾家实”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胃家实”属于正阳阳明病提纲,是阳明胃肠“更虚更满”机制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家实 《伤寒论》 三承气汤
下载PDF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伤寒论》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医林》杂志研究的探讨
2
作者 李萍 丁子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1-484,共4页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西医盛行的强烈的冲击,在中西医并存的发展的背景下,吉林地区的中医们传承并研究中医经典,在当时吉林地区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杂志《医林》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研究内容,其中以《伤寒论》研究的...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西医盛行的强烈的冲击,在中西医并存的发展的背景下,吉林地区的中医们传承并研究中医经典,在当时吉林地区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杂志《医林》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研究内容,其中以《伤寒论》研究的内容最为广泛,本文通过考证《医林》杂志中发表的《伤寒论》研究文献,认为当时的《伤寒论》研究文献具有篇目连载较多,内容连续强的特点,在研究内容上推崇原文,注重经典,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医汇通的特点,研究形式多样,代表了当时中医的学术发展水平,对于研究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民国时期 吉林地域 《医林》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泽泻篇
3
作者 郑振涛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神农本草经》中泽泻的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泽泻的应用。泽泻主治消水,消心下之水... 《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神农本草经》中泽泻的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泽泻的应用。泽泻主治消水,消心下之水,常与白术配伍,以泽泻汤为代表方;消膀胱之水,常与茯苓、白术、桂枝等药配伍,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消腰下之水,常与牡蛎、栝楼根、葶苈子等药配伍,以牡蛎泽泻散为代表方;消肾脏之水,常与生地黄、山茱萸等药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消血中之水,常与当归、芍药等药配伍,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泽泻可调养五脏,培补正气,“养五脏,益气力,耳目聪明”,常与生地黄、山药等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常与茯苓、甘草、桂枝等药配伍,以茯苓泽泻汤为代表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经方 泽泻 消水 养正 养五脏 益气力
下载PDF
高血压六经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纪烨 李德秀 +4 位作者 王泽平 张晓囡 李晓雅 张静怡 刘龙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析高血压的六经辨治用药思路。高血压早期病在三阳,阳气尚足,病多属实;病变后期,病在三阴,阳气衰弱,病多属虚。高血压病在太阳,以解表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清热通下为要;病在少阳,宜调畅气机;病在太阴,需温补脾...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析高血压的六经辨治用药思路。高血压早期病在三阳,阳气尚足,病多属实;病变后期,病在三阴,阳气衰弱,病多属虚。高血压病在太阳,以解表祛邪为主;病在阳明,以清热通下为要;病在少阳,宜调畅气机;病在太阴,需温补脾胃;病在少阴,需调理心肾;病在厥阴,需调和寒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伤寒论》厥阴病证治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吕艳杭 韩景波 +2 位作者 吴姗姗 陈卿倩 张以昆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伤寒论》中记载了厥阴病篇的概念、立症、病机及主方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为厥阴病之厥阴证相关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厥阴病的主症是胃脘疼痛、知饥不欲食、食后吐、渴欲饮水、气逆、腹泻或大便次数多... 《伤寒论》中记载了厥阴病篇的概念、立症、病机及主方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为厥阴病之厥阴证相关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厥阴病的主症是胃脘疼痛、知饥不欲食、食后吐、渴欲饮水、气逆、腹泻或大便次数多;病因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病机是寒凝阳郁;治疗厥阴病主要采用寒热并用、通理气血、攻补兼施等综合论治方法,以当归四逆汤、乌梅丸、吴茱萸汤为主方,同时结合举验案说明厥阴病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病 病因病机 治则
下载PDF
柴胡剂调达少阳枢机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探析
6
作者 吴广 杨俊红 +5 位作者 武红莉 姜燕华 钱真真 朱健 赵永烈 荆志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36-239,共4页
偏头痛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剧痛,其病位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是偏头痛发作的重要病机。首先,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失于调达,郁滞脑窍,当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以调畅气机;其次,少阳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中焦痞塞,清阳不升,当调达上下,... 偏头痛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剧痛,其病位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是偏头痛发作的重要病机。首先,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失于调达,郁滞脑窍,当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以调畅气机;其次,少阳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中焦痞塞,清阳不升,当调达上下,运化中土助脾升胃降;其三,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布散失常,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当通阳化气,升清降浊以推陈致新。柴胡剂治从少阳,或与他经同治,均不离“少阳枢”之核心,本文立足“少阳为枢”理论探讨柴胡剂治疗偏头痛的应用,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柴胡剂 少阳为枢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基于时空医学探析“六经欲解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枫亮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 梳理历代医家对“六经欲解时”的认识及现代临床研究,对其进行论述。提出以光变时空理论为基础,从时空医学角度剖析“六经欲解时”相关条文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总结了光变时空理论渗透下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的应用,强调了多维度考虑问题,同时注重天人相应,才能更好地理解张仲景确定六经欲解时辰的独特见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欲解时 天干地支 光变时空 时空医学 开阖枢 多维度 天人相应 《伤寒论》
下载PDF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新解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奕鸣 孔洋洋 +1 位作者 张可颐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历代医家对其病机认识各有不同,导师袁红霞从原文入手,条文互参,参考《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等,以经解经,得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有以下两点:一是表邪仍在,邪热内陷;二是阳虚为主兼以阴伤。...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历代医家对其病机认识各有不同,导师袁红霞从原文入手,条文互参,参考《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等,以经解经,得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有以下两点:一是表邪仍在,邪热内陷;二是阳虚为主兼以阴伤。据此将柴胡桂枝干姜汤功效拆分为祛邪、扶阳、滋阴三部分,并根据疾病所处阶段不同予以加减应用。如欲以祛邪为主,若见表邪盛则增加柴胡、黄芩用量以解表祛邪,若见邪热内陷明显则炙甘草改生甘草以增强清热之功,同时可减少桂枝用量以达到宣通气机之用;如欲以扶阳为主,则增加干姜用量,严重时致肾阳虚损可配伍附子理中丸;若欲以滋阴为主,则减干姜用量,增加栝楼根、牡蛎用量以增强滋阴清热生津之力。附病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 祛邪 扶阳 滋阴 袁红霞
下载PDF
基于经方医学理论探析张仲景芍药的应用
9
作者 苏晶 崔巍 +3 位作者 徐巧丽 刘真如 汪子涵 赵德喜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芍药的方剂共55首,从芍药最简方,加减芍药方,芍药最大量方,同类方剂综合分析等方面探讨芍药用药规律。芍药属阳明经药,主养血活血,调和营卫,清热,缓挛急,止痛,止利,利小便,通大便等。芍药与不同药物的配...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芍药的方剂共55首,从芍药最简方,加减芍药方,芍药最大量方,同类方剂综合分析等方面探讨芍药用药规律。芍药属阳明经药,主养血活血,调和营卫,清热,缓挛急,止痛,止利,利小便,通大便等。芍药与不同药物的配伍组方,发挥作用不同,只有明确芍药功用,同时掌握常用配伍意义,临证时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经方理论
下载PDF
经方中丸剂的制备与应用规律
10
作者 刘佳琪 曲夷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67-573,共7页
从组成、制备、服用与病症4个方面,考查《伤寒杂病论》中22首丸剂的应用规律,总结如下。①经方中土鳖虫等虫类药物主要用于丸剂和散剂,其在丸剂中的功效以活血化瘀为主,含虫类丸剂必配伍桃仁、大黄。②10首丸剂经方含有籽仁类药物;经方... 从组成、制备、服用与病症4个方面,考查《伤寒杂病论》中22首丸剂的应用规律,总结如下。①经方中土鳖虫等虫类药物主要用于丸剂和散剂,其在丸剂中的功效以活血化瘀为主,含虫类丸剂必配伍桃仁、大黄。②10首丸剂经方含有籽仁类药物;经方剂型改汤为丸时常需加入籽仁类药物,或将原方籽仁类药物加量,取其濡润之性,以化瘀、通下,兼具赋形剂的作用。③部分丸剂经方需煎煮。④丸剂经方治疗病症病位大多在里,病程较长;最常见的主治症状为腹部不适。⑤丸剂经方用于急重症、慢性发作性疾病,所治实证涉及的病理产物主要有瘀血和水饮。⑥12首丸剂经方中用到毒性药物,通过组方配伍、控制用量、制备过程中加热等方式减毒。⑦用于急重症的丸剂多含有毒性药物、虫类药物,药味数偏少,药丸重量较大,采用顿服或不下再服的方法,强调中病即止;缓图的丸剂补益药与活血行气药并行,药味数较多,药丸较小,服用时长可达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剂 《伤寒杂病论》 经方 制备 应用规律
下载PDF
从《伤寒论》太阴病探讨抑郁症辨治
11
作者 李新成 谷万里 曲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1-415,共5页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等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良效。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临床常合以温壮少阴、和解少阳,以达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抑郁症 脑肠轴 六经传变规律 温运太阴 温壮少阴 和解少阳
下载PDF
《伤寒论》“热入血室”辨治理法探析
12
作者 刘群 曲夷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57-561,573,共6页
通过分析《伤寒论》“热入血室”的证候表现,提出血室是以冲脉、肝脏及其所属经脉为中心,与子宫密切相关的脏腑经络综合的功能集合体。“热入血室”是由于血室空虚,邪气由表入里化热,内陷血室,导致血室气血运行逆乱、功能失调而出现的... 通过分析《伤寒论》“热入血室”的证候表现,提出血室是以冲脉、肝脏及其所属经脉为中心,与子宫密切相关的脏腑经络综合的功能集合体。“热入血室”是由于血室空虚,邪气由表入里化热,内陷血室,导致血室气血运行逆乱、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状态,诱因与外感、经期有关,其病变部位不局限于子宫,亦涉及上中二焦,以暮则谵语、胸胁下满为典型临床表现。“热入血室”的治疗以调和气血、和解枢机、泄热外出为主,其辨治理法可指导神志病、经前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热入血室 血虚 外感 暮则谵语 胸胁下满
下载PDF
基于《神农本草经》探究《伤寒论》茯苓量效规律
13
作者 李岩珂 马源 +3 位作者 王杨 罗绍东 研智 张文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均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用药多继承于《神农本草经》之功效。从《伤寒论》张仲景对茯苓的临证应用可知,张仲景深得《神农本草经》中茯苓功效之要义,并在其基础上多有发挥。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经...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均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用药多继承于《神农本草经》之功效。从《伤寒论》张仲景对茯苓的临证应用可知,张仲景深得《神农本草经》中茯苓功效之要义,并在其基础上多有发挥。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经文,将《伤寒论》中茯苓量效规律总结为3个层次:二两(31.2 g)及以上茯苓主利水化饮,平胃降气以伐水邪;一两至一两半(15.6~23.4 g)茯苓主利尿理气,健脾宁心以安心神;一两(15.6 g)及以下茯苓主健脾渗湿,通利三焦以散津液。将3个茯苓量效层次中蕴含的仲景对痰饮疾病的论治思想总结为温阳气,以标本兼顾;利小便,以通阳安神;存津液,以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茯苓 量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厥阴为阖”理论探讨《伤寒论》厥阴病本证
14
作者 鲁瑶 陈明 李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厥阴为阖”理论是《黄帝内经》中六经“开阖枢”理论之一,而《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是对该理论的临证发挥。以溯源“厥阴为阖”之文理与医理为基础,根据手足厥阴经脏系统具有固摄阴血而不溢、潜藏阳气而不逆的生理特性,得... “厥阴为阖”理论是《黄帝内经》中六经“开阖枢”理论之一,而《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是对该理论的临证发挥。以溯源“厥阴为阖”之文理与医理为基础,根据手足厥阴经脏系统具有固摄阴血而不溢、潜藏阳气而不逆的生理特性,得出该理论有以受纳阴气为主、疏泄欲升之阳气为辅之意,其中“体阴”是“厥阴为阖”的物质基础,体现了涵纳极盛之阴气的生理特性,而“用阳”是基于“体阴”的功能表现,体现了阳气蕴蕴而生以助气机运化的生理特性,是为“阖中有开”之机,即“厥阴为阖”理论的实质所在。病理上分别就厥、利、呕哕诸证探讨厥阴内阖阴血与欲升之阳气不利之证,当辨明二者孰轻孰重,详辨治气与治血之主次,以复厥阴“阖中有开”之机,以期更好地理解厥阴病本证的病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为阖 厥阴病本证 呕哕 《黄帝内经》 《伤寒论》
下载PDF
经方中防己配伍运用思路探析
15
作者 赵华玺 司国民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从防己在经方中的用量用法、病机主症、配伍思路三方面,考证《伤寒杂病论》6首含防己经方相关原文,总结其用量,既有“两”为单位、亦有“分”为单位,并酒渍一宿取汁的特殊用法;分析其祛湿清热散饮之位由里及表均有涉及,如“肠间”“膈... 从防己在经方中的用量用法、病机主症、配伍思路三方面,考证《伤寒杂病论》6首含防己经方相关原文,总结其用量,既有“两”为单位、亦有“分”为单位,并酒渍一宿取汁的特殊用法;分析其祛湿清热散饮之位由里及表均有涉及,如“肠间”“膈间”“四肢”“皮肤”;配伍常见与桂枝发越闭结兼通湿痹,与黄芪益气利水蠲饮,与茯苓淡渗利湿散饮,与石膏清热逐饮,此类配伍在后世中得到广泛发展运用,为临床配伍运用防己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防己 配伍 《伤寒杂病论》 祛风湿 证候
下载PDF
古今医家对蓄血证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16
作者 陈天源 叶茜文 刘沈林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1期4421-4424,共4页
蓄血证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中,分为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后世明清温病学家再创温病蓄血证。古今医家对于蓄血证的认识及其临床应用各不相同。此文考究各家之言,整理得出蓄血部位可在膀胱、少腹、胃肠、胞宫。蓄血证症状中小便可... 蓄血证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中,分为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后世明清温病学家再创温病蓄血证。古今医家对于蓄血证的认识及其临床应用各不相同。此文考究各家之言,整理得出蓄血部位可在膀胱、少腹、胃肠、胞宫。蓄血证症状中小便可自利也可不利,临床需辨证施治。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男科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志病、骨科疾病、血管疾病等也常运用蓄血证理论及其相应方剂进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血证 《伤寒论》 温病学 桃核承气汤 经方
下载PDF
辨病思维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探析
17
作者 袁卓杰 郑明岚 吴芳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辨病思维是指准确认识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施以相应治法的临床思维,在诊疗中运用辨病思维,能规避辨证论治机械化,避免陷入强调片面临床表现而忽略整体病机的误区。运用辨病思维剖析《伤寒杂病论》,能明确经典中诊疗手段... 辨病思维是指准确认识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施以相应治法的临床思维,在诊疗中运用辨病思维,能规避辨证论治机械化,避免陷入强调片面临床表现而忽略整体病机的误区。运用辨病思维剖析《伤寒杂病论》,能明确经典中诊疗手段的现代临床意义,更好地剖析条文涵义,并运用现代医学认识来扩展方剂适用病证,强调辨病论治并非否定辨证论治,而是强调两者应有机结合,不应轻辨病重辨证,而应在整体观念基础上以辨病思维主导施行辨证论治,提倡辨病为先、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辨病思维 经方方证 辨证论治 思维模式
下载PDF
《伤寒论》附子炮制方法及用量应用探析
18
作者 侯佑柱 周计春 张小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828-1830,1834,共4页
药物炮制和用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伤寒论》理法方药完备,药物炮制和用量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伤寒论》记载了附子去皮、破开、生用、炮、别煮取汁等5种炮制方法。附子去皮可减轻毒性;破开则减毒增效;生用... 药物炮制和用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伤寒论》理法方药完备,药物炮制和用量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伤寒论》记载了附子去皮、破开、生用、炮、别煮取汁等5种炮制方法。附子去皮可减轻毒性;破开则减毒增效;生用可回阳救逆,破阴散寒;炮用可温经扶阳,散寒除湿;别煮取汁轻取其性,扶阳固表,不助邪;生附子用量较小,临证须谨慎,需注意药物配伍,煎煮时间,药物用量;炮附子可根据临床实际,合理选择用量,也需注意煎煮时间,药物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炮制 《伤寒论》 用量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热入血室”探讨针刺期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19
作者 徐新宇 殷一红 崔云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位在精室,发病和衍变不离热邪,且兼夹湿、瘀、肝郁气滞等。《伤寒论》中共4处论及“热入血室”,条文中描述的血室范畴非女子特有之子宫,亦包括肝脏、冲脉及男子精室,因此“热入血室”可转化为“热...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位在精室,发病和衍变不离热邪,且兼夹湿、瘀、肝郁气滞等。《伤寒论》中共4处论及“热入血室”,条文中描述的血室范畴非女子特有之子宫,亦包括肝脏、冲脉及男子精室,因此“热入血室”可转化为“热入精室”,进而解释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并指导治疗。期门属肝经,与精室相连,通过针刺期门疏肝泄热能够对慢性前列腺炎起到针对性治疗效果。针刺期门当重视辨病辨证、合理选经配穴、重视针刺手法,综合运用刺络、扣刺、拔罐等治疗手段,并联合中药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热入血室 精室 针刺 热邪 伤寒论
下载PDF
腹脉相应在结胸证辨治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弓鹏 卢茂林 +3 位作者 魏向东 弓红霞 芦亦旻 李孝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572-1576,共5页
结胸证是《伤寒论》中的重要病证之一,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关于结胸证的病机、辨治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重点探讨腹脉相应在结胸证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结胸证中,腹脉相应表现为腹部胀满、按之疼... 结胸证是《伤寒论》中的重要病证之一,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关于结胸证的病机、辨治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重点探讨腹脉相应在结胸证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结胸证中,腹脉相应表现为腹部胀满、按之疼痛、脉象弦紧等症状。分析这些腹脉相应的表现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结胸证的类型和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对腹脉相应的深入研究和运用,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结胸证,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胸证 《伤寒论》 脉诊 腹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