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沈从文民族观之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正锋 舒小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5,共4页
鲁迅与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民族意识非常鲜明的两位作家。他们在民族生存危机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探讨民族的振作与复兴的道路,呈现出共同的"忧惧"情怀和"立人"思路。但鲁迅与沈从文的民族观又有相当大的差别,... 鲁迅与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民族意识非常鲜明的两位作家。他们在民族生存危机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探讨民族的振作与复兴的道路,呈现出共同的"忧惧"情怀和"立人"思路。但鲁迅与沈从文的民族观又有相当大的差别,鲁迅更多地代表汉民族立场,并从"民族"生存问题转向"人"的生存问题,沈从文则更多地代表中国腹地少数民族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沈从文 民族观 比较
下载PDF
“不满”与“救赎”——从现代性的角度看沈从文的小说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新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1-85,共5页
与同时代大部分作家急切呼吁现代性不同,沈从文从一开始就对现代性表示了“不满”,这来自于他在现代都市中痛苦、屈辱的经历。这种经历,使身处都市的沈从文很自然地怀念他熟悉的家乡———湘西。在回忆中,湘西被美化了,而美化了的湘西... 与同时代大部分作家急切呼吁现代性不同,沈从文从一开始就对现代性表示了“不满”,这来自于他在现代都市中痛苦、屈辱的经历。这种经历,使身处都市的沈从文很自然地怀念他熟悉的家乡———湘西。在回忆中,湘西被美化了,而美化了的湘西更映衬出现代都市文明的丑陋。所以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上形成了一种城乡对照的心理结构。他要用湘西世界中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健康、自然,来对现代文明病进行“救赎”。他的现代性诉求是通过“不满”而“救赎”的路径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的小说 不满 救赎
下载PDF
《边城》语言的诗化、梦幻色彩 被引量:6
3
作者 雷丽平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本文主要探究的是《边城》的语言风格的美学特点,价值在于揭示出沈从文《边城》创作中独有的一些语言美学特点。具体表现为诗化语言句式、梦幻话语,沈从文常常用淡淡笔墨即勾勒出那不可言说的美,小说借用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 本文主要探究的是《边城》的语言风格的美学特点,价值在于揭示出沈从文《边城》创作中独有的一些语言美学特点。具体表现为诗化语言句式、梦幻话语,沈从文常常用淡淡笔墨即勾勒出那不可言说的美,小说借用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这种语言有着清丽柔美、古朴隽永的诗化语言句式;常常呈现梦幻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语言 诗化 梦幻
下载PDF
论情感型作家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4
作者 刘海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6-40,共5页
具有敏锐艺术直觉的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注重作家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的审美趣味随着其创作心理与欣赏心态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沈从文的这一情感性批评方式与他女性化的情感人格以及楚文化的熏陶... 具有敏锐艺术直觉的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注重作家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的审美趣味随着其创作心理与欣赏心态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沈从文的这一情感性批评方式与他女性化的情感人格以及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 情感性批评
下载PDF
舞者的姿态——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5
作者 刘勤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创作名家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另类的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虽然少而零星,但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如果说他的文学创作仿若一曲优雅抒情的浅吟低唱,那他的文学批评展露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一改往日的徐徐而歌,幻化为一个舞者,外露... 创作名家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另类的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虽然少而零星,但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如果说他的文学创作仿若一曲优雅抒情的浅吟低唱,那他的文学批评展露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一改往日的徐徐而歌,幻化为一个舞者,外露、放肆而又个性张扬。文章主要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进行考察:一是归纳沈从文文学批评的三个主要特色,即感兴、忧患与独见;二是分析沈从文文学批评的不足,并解释其文学批评优劣的共生关系;三是探讨沈从文文学批评的价值,肯定其文学批评在当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 特色 不足 意义
下载PDF
沈从文女性崇拜的心理探微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光辉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沈从文的女性崇拜极具现代品格,这使得其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他提出重建民族品德,并将女性视为重塑民族品德的载体。这种优化女性的做法不具有女权或革命意义,它深受民族心理与习俗的影响,也与其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探求其女性崇拜... 沈从文的女性崇拜极具现代品格,这使得其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他提出重建民族品德,并将女性视为重塑民族品德的载体。这种优化女性的做法不具有女权或革命意义,它深受民族心理与习俗的影响,也与其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探求其女性崇拜背后的心理隐秘,有助于从创作心理上解读沈从文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崇拜 心理探微
下载PDF
试论沈从文的“乡下人”情结 被引量:1
7
作者 冉思柱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现代作家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居,这一自我定位既凸显了城乡文化落差在其精神上的烙印,也蕴含着知识分子在改造社会上作出的可贵探索。他对乡土的挚爱升华为对人性的思考,尤其对强健的原始生命力的讴歌与对现代文明进程中... 现代作家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居,这一自我定位既凸显了城乡文化落差在其精神上的烙印,也蕴含着知识分子在改造社会上作出的可贵探索。他对乡土的挚爱升华为对人性的思考,尤其对强健的原始生命力的讴歌与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的萎靡异化的反思,在当下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乡下人 都市
下载PDF
自然的栖居与理性的企盼——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动物书写 被引量:1
8
作者 雷梓燚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湘西作家、京派代表人物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魅力。他的文学世界形象而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偏远湘西里的民性、民情、民俗和民魂,同时又刻画了一个异常丰富奇特的"动物世界"。大量描写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湘西作家、京派代表人物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魅力。他的文学世界形象而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偏远湘西里的民性、民情、民俗和民魂,同时又刻画了一个异常丰富奇特的"动物世界"。大量描写动物,以动物为参照来表现人的生存境遇,是沈从文创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沈从文塑造动物形象,烘托环境,推动情节,表达象征含义与寄托生活理想,体现出在叙事视角、文化表达及生态意识等方面的特点。文章运用生态批评、宗教学及叙事学等理论知识,分析沈从文笔下的动物形象具有的深层内涵以及特点,有益于更全面深入挖掘他的创作,发现他对自在生命状态的追求和赞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动物 苗文化 生态意识 创作心理 创作机制
下载PDF
金介甫《沈从文传》的跨文化互文叙事
9
作者 肖远东 简功友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95,共5页
“互文性”是传记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确保传记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部由美国学者写就的国人传记,金介甫的《沈从文传》兼具传记的史实性与文学性,在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试从跨文化摘译、跨文化批评、跨文化阐释三个方面... “互文性”是传记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确保传记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部由美国学者写就的国人传记,金介甫的《沈从文传》兼具传记的史实性与文学性,在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试从跨文化摘译、跨文化批评、跨文化阐释三个方面来解读《从文自传》、沈从文作品、沈从文思想与《沈从文传》之间存在的互文性关系,阐释它们在传记叙事中的再语境化过程及传记最终实现的叙事效果,以期为同类型文本的写作与鉴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传》 金介甫 跨文化互文叙事 再语境化
下载PDF
穿着双履行走——建国后沈从文的文学活动和文物研究
10
作者 李荣秀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7-43,共7页
1949年之后,沈从文基本上没有文学作品产生,他的主要工作转向文物研究,许多研究者据此将沈从文的一生分为文学活动和文物研究两个阶段。其实,建国后沈从文一直兼顾文学与文物,对他来说,二者都是他的"履",他穿着这双履走完了... 1949年之后,沈从文基本上没有文学作品产生,他的主要工作转向文物研究,许多研究者据此将沈从文的一生分为文学活动和文物研究两个阶段。其实,建国后沈从文一直兼顾文学与文物,对他来说,二者都是他的"履",他穿着这双履走完了他的后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建国后 文学创作 文物研究
下载PDF
沈从文《菜园》的原始主义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艺雯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很多评论家将沈从文视为湘西文化的代言人,然而沈从文的作品不仅充满那种朴实无华的原始生命情怀,更是洋溢人性光芒的土地上人生悲剧的有力见证。短篇小说《菜园》完成于1930年,是沈从文早期的作品,悲剧性的结局使人物生命意识的展示瞬... 很多评论家将沈从文视为湘西文化的代言人,然而沈从文的作品不仅充满那种朴实无华的原始生命情怀,更是洋溢人性光芒的土地上人生悲剧的有力见证。短篇小说《菜园》完成于1930年,是沈从文早期的作品,悲剧性的结局使人物生命意识的展示瞬间升华,客观冷静地叙事态度又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运用,不管《菜园》的主题是政治还是人性,文中闪耀的原始性的生命意识确实让人回味无穷,美好自然与现实世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的张力使文本的文学性又多了一层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菜园 原始 生命
下载PDF
孤独的返乡之旅——论鲁迅与沈从文的寂寞
12
作者 陈广通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9-37,共9页
关于鲁迅与沈从文的对比研究,以往学界关注更多的是二者的“异”,对于“同”处多多少少有所忽略。事实上,表面呈现出自由个人与家国天下双峰并峙的他们在相互碰撞间也有着明显交集。他们同样在“自由”与“群治”的张力空间里挣扎,目的... 关于鲁迅与沈从文的对比研究,以往学界关注更多的是二者的“异”,对于“同”处多多少少有所忽略。事实上,表面呈现出自由个人与家国天下双峰并峙的他们在相互碰撞间也有着明显交集。他们同样在“自由”与“群治”的张力空间里挣扎,目的共同指向民族的发展。由于所处的社会、政治氛围,他们的奋斗换来了一己孤独体验,在独战多次失败后,二者将回忆中的童年故土作为破败生命的返栖所,反映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如何在战斗挫折的寂寞中调整自己,从而再次奋斗的心路历程。对于他们的由寂寞产生的精神返乡的研究也有利于印证文学创作的发生、认知世界的方式、教育体制的设定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沈从文 孤独 精神返乡 文学的发生 世界的认知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蛮性”书写
13
作者 雷梓燚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9-72,76,共5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湘西作家、京派代表人物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魅力。"蛮性"书写作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道不可忽视的独特风景线,更是在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有所体现。沈从文的"蛮性"书写内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湘西作家、京派代表人物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魅力。"蛮性"书写作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道不可忽视的独特风景线,更是在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有所体现。沈从文的"蛮性"书写内涵丰富,结构新颖,渊源深远,不仅是对湘西边城中野性、血性、烈性的生命强力的礼赞,也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格灵性的彰显,更是作者自身关于人性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作者于独特的湘西苗文化和湖湘楚文化的浸润下,抒写出了"蛮性"的湘西世界中自然原始生命的美好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蛮性 野性 灵性 生命
下载PDF
追忆和乡土生活——论沈从文的乡土小说
14
作者 严军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8-61,65,共5页
本文主要从文化、美学的角度论述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从鲁迅发源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主要是从揭露、评判的角度展现农村的破败、凋敝及愚昧麻木。而沈从文可算做是乡土文学的另类。他以平等的姿态,以"乡下人"的身份来描写湘西... 本文主要从文化、美学的角度论述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从鲁迅发源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主要是从揭露、评判的角度展现农村的破败、凋敝及愚昧麻木。而沈从文可算做是乡土文学的另类。他以平等的姿态,以"乡下人"的身份来描写湘西边地的生活、风俗、人情。以自觉的美学意识来表达笔下的离乡背井的怀恋,对美好人性、雄强的生命力的赞颂,也有轻贱生命的痛苦和对命运的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小说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