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健脾胃颗粒研究进展及方向建议
1
作者 柳克浩 吴晓晨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期185-188,共4页
参苓健脾胃颗粒是由10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补脾健胃,利湿止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等疾病疗效确切。本文对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处方渊源、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制剂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性... 参苓健脾胃颗粒是由10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补脾健胃,利湿止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等疾病疗效确切。本文对参苓健脾胃颗粒的处方渊源、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制剂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健脾胃颗粒 研究进展 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针刺联合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秦咏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4-859,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IBS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来自2011年5月—2014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病房的640例确诊的IBSD病人采用随机方法分为4组:针刺组、参苓健脾胃颗粒(Shen ling jian pi wei Gra...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IBS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来自2011年5月—2014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病房的640例确诊的IBSD病人采用随机方法分为4组:针刺组、参苓健脾胃颗粒(Shen ling jian pi wei Granules,SLJPWG)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60例。针刺组针刺足三里、肝俞、脾俞、太冲及脐中四边穴,每日2次,共4周;SLJPWG组予SLJPWG 10g口服,每日2次;联合治疗组则予上述针刺及SLJPWG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地芬诺酯1片,每日2次,蒙脱石散3 g,每日3次,阿米替林25mg,每日两次。评价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0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伴随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SLJPWG组剔除3例,脱落2例;联合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和伴随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其他组(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后60周上述指标在针刺组和联合治疗组无明显反复(P>0.05),在SLJPWG组和对照组则明显反复(P<0.05),联合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的总有效率(P<0.05或P<0.01),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和SLJPWG均能显著减少IBSD患者排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缓解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参苓健脾胃颗粒(Shen ling jian pi wei granules sljpwg)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rritable bowel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 排便次数 大便性状 伴随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119例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永彬 丁樱 +15 位作者 郑海涛 吴力群 谢晓丽 韩选明 罗红芳 谷强 赖维阳 邵荣昌 李学明 张乐元 全惜春 冯自威 丁学星 高学敏 李磊 李丽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682,共6页
目的评价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23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每袋10g,1~<3岁,每次1/3袋,每日3次;... 目的评价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23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每袋10g,1~<3岁,每次1/3袋,每日3次;3~<5岁,每次0.5袋,每日3次;5~<7岁,每次1袋,每日2次)及儿宝颗粒模拟剂(每袋5g,1~<4岁,每次1袋,每日2次;4~<7岁,每次1.5袋,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模拟剂(用法用量同参苓健脾胃颗粒)及儿宝颗粒(用法用量同儿宝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10天,疗程中临床痊愈者随时停药,按完成病例处理。比较两组患儿大便复常率、止泻时间、疾病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分析集(PPS)中大便复常率分别为81.20%、86.11%,对照组分别为82.76%、83.96%,治疗组-对照组差值95%置信区间(-0.1143,0.0831),两组疗效相当。中位止泻时间两组均为6.00天。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在FAS、PPS中分别为99.09%、99.07%,对照组分别为98.23%、98.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痊愈率在FAS、PPS中,分别为62.73%、62.96%,对照组分别为61.06%、62.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疗效确切,与儿宝颗粒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病 脾虚泻 参苓健脾胃颗粒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 多中心
原文传递
参苓健脾胃颗粒中7种成分的HPLC-波长切换法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岩 刘志洋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4-1567,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苓健脾胃颗粒中的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佛手苷内酯、欧前胡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Ⅱ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 ODS C_(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检测...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苓健脾胃颗粒中的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佛手苷内酯、欧前胡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Ⅱ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 ODS C_(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检测,检测波长分别为310 nm(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佛手苷内酯和欧前胡素)、220 nm(白术内酯Ⅰ和Ⅲ)和276 nm(白术内酯Ⅱ)。7种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97.6%、97.2%、99.5%、96.6%、99.6%和98.4%,RSD分别为0.93%、1.11%、1.26%、1.54%、0.65%、1.18%和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健脾胃颗粒 波长切换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