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杞”释说——兼辨《名医别录》之“榉”
1
作者 张干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诗经》与植物“杞”相关的载记共有7处,同名异物的存在使得其整体类分与具体所指具有复杂性,诸家对此亦颇具分歧。综合观之,《诗经》之“杞”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四牡》《湛露》《四月》之“杞”,其为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 《诗经》与植物“杞”相关的载记共有7处,同名异物的存在使得其整体类分与具体所指具有复杂性,诸家对此亦颇具分歧。综合观之,《诗经》之“杞”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四牡》《湛露》《四月》之“杞”,其为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第二类是《将仲子》之“杞”,其指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第三类是《南山有台》《杕杜》《北山》之“杞”,其是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名医别录》之“榉”即为枫杨,《中国植物志》误将之释作榉树[Zelkova serrata(Thunb.)Maki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枸杞 旱柳 枫杨
下载PDF
《诗经》中贵族诗篇的“崇德”意识与话语方式
2
作者 赵运涛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德”是王室主导的一种话语修辞:“德”是王室获得“天命”的根由,是王室推行政策等行为的一种修辞话语,是王室对贵族的一种期待和要求。这三个方面到厉、宣时期有了新的变化:“德”由对贵族群体的要求在厉王时... 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德”是王室主导的一种话语修辞:“德”是王室获得“天命”的根由,是王室推行政策等行为的一种修辞话语,是王室对贵族的一种期待和要求。这三个方面到厉、宣时期有了新的变化:“德”由对贵族群体的要求在厉王时期变为贵族针对王个人的纳谏话语,诗篇对王室修养之“德”的歌唱转为颂赞贵族的修辞话语,诗篇对王室“德”政继承性的鼓吹转变为对军事战功的修辞话语。幽平之际,贵族诗篇对于“德”的宣扬,由于作者的身份以及面对的对象的不同,又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话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王室 贵族 崇德 话语方式
下载PDF
从认知诗学看《冷斋夜话》禅诗修辞对《诗经》的格义
3
作者 何和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75-177,共3页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行分类、鉴赏及考证,通过对禅林笔记中的禅诗修辞进行结构分析、情思体悟及格义探讨,可以发现:禅与诗关系密切,且佛家存在禅诗修辞,源自《诗经》格义而非古印度,具有自身特点及意义,综合“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而成“不执文字”,在继承儒家对偶、新用、方言、用典、婉曲、夸张、比喻、反语等手法时,又融入禅语、禅理及禅悦而有所发展。希望对地方禅诗的研究及佛儒二家关系的探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惠洪《冷斋夜话》 地方禅诗 修辞 诗经 格义
下载PDF
热奈特副文本理论刍议——以《诗经》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滕雄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
在热拉尔·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框架下,基于先行研究对《诗经》英译本的副文本的系统分析,探讨了该理论的三点不足:现有副文本分类方式不足以涵盖一些新的副文本形式、对某些特殊样本的解释力较弱、对副文本边界的相对性考虑不足,提... 在热拉尔·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框架下,基于先行研究对《诗经》英译本的副文本的系统分析,探讨了该理论的三点不足:现有副文本分类方式不足以涵盖一些新的副文本形式、对某些特殊样本的解释力较弱、对副文本边界的相对性考虑不足,提出了完善副文本理论的建议,并探讨了副文本在中华典籍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诗经 典籍翻译 对外传播
下载PDF
许渊冲《诗经》英译副文本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
5
作者 胡作友 陈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3-30,54,共9页
副文本是对正文本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材料,是协调正文本与读者关系的文化载体,可以帮助读者参与文本解读和意义建构。因此,副文本的恰当运用可以取得正文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许渊冲在翻译《诗经》时充分利用副文本的沟通功能,分别建构了尚... 副文本是对正文本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材料,是协调正文本与读者关系的文化载体,可以帮助读者参与文本解读和意义建构。因此,副文本的恰当运用可以取得正文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许渊冲在翻译《诗经》时充分利用副文本的沟通功能,分别建构了尚和、尊礼和崇德的中国文化形象,树立了中国爱好和平、亲近自然、注重礼节、尊崇祖先、以德施政、以德服人的文明大国形象。副文本是辅助材料,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对副文本的使用要适可而止,不能多用滥用,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许渊冲《诗经》英译本对运用副文本建构积极的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诗经 许渊冲 副文本 文化形象建构
下载PDF
《诗经》英译史考辨
6
作者 覃芳芳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3期171-184,共14页
《诗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及传播,已经走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英译一直是中外译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各种译本层出不穷,为《诗经》的英译传播和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现有的《诗经》英译史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还存在不少讹误。... 《诗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及传播,已经走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英译一直是中外译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各种译本层出不穷,为《诗经》的英译传播和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现有的《诗经》英译史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还存在不少讹误。该文运用历史分析方法钩沉和考辨《诗经》的英译历史,尝试描绘出《诗经》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分转译期、全译期和新时期,总体上总结了《诗经》各个阶段的英译特征,通过详实的考察,更正了以往有关《诗经》英译历史研究方面存在的讹误,增加了以往《诗经》翻译史研究中鲜有提及的英译本资料,为今后《诗经》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英译史 考辨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Spanish Versions of the Poem Junzi Xielao of Shi Jing 被引量:1
7
作者 WU Qi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omplete Spanish versions of Shi Jing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oem Junzi Xielao.The culture and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the two translators,their 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omplete Spanish versions of Shi Jing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oem Junzi Xielao.The culture and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the two translators,their translation purposes and intended readers largely influenced the translating style and technique of the two ver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 jing SPANISH TRANSL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xtratextual factors
下载PDF
《诗经》西传先行者——汉学家孙璋及其《孔夫子的诗经》考述
8
作者 雷鸣 《长江学术》 2023年第4期51-62,共12页
法国耶稣会士孙璋是一位会通文理中西的汉学家,他在中国40年间观天文、理财务、助外交、编字典、译经著书,为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拉丁文《诗经》译本《孔夫子的诗经》是西方第一部《诗经》全译本,在《诗经》西传史上... 法国耶稣会士孙璋是一位会通文理中西的汉学家,他在中国40年间观天文、理财务、助外交、编字典、译经著书,为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拉丁文《诗经》译本《孔夫子的诗经》是西方第一部《诗经》全译本,在《诗经》西传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此书结构完备,分类清晰,翻译准确,阐释独到,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诗经》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璋 《孔夫子的诗经 诗经》译本 法国汉学家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诗经》英译显化研究——以理雅各1871年《诗经》译本为例
9
作者 柯少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50-53,共4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喜爱。自18世纪以来,《诗经》英译版本陆续出现,扩大了《诗经》的影响范围。其中,英国翻译家理雅各的《诗经》译本影响广泛、独具特色。在《诗经》英译的过程中,译...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喜爱。自18世纪以来,《诗经》英译版本陆续出现,扩大了《诗经》的影响范围。其中,英国翻译家理雅各的《诗经》译本影响广泛、独具特色。在《诗经》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笔墨去诠释与复原原文,才能够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之意。该文以理雅各1871年《诗经》译本为例,以克劳迪显化方式为划分方法,从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性显化3个方面,研究显化在译文中的应用,以期对中国典籍英译中的“显化”现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化 共性 诗经 理雅各 动因 文化
下载PDF
古代赋论的诗学本位
10
作者 易闻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1,共9页
赋以铺陈,是乃赋体创制的本质要义。宋玉承接屈辞以定赋体,开启汉赋叙物一途,不关《诗》学之旨。但以班固“赋者古诗之流”为代表的汉代赋论本于《诗》学经义,强将楚辞纳入《诗》学流变体系,形成以《诗》论赋的既定传统而影响久远;六朝... 赋以铺陈,是乃赋体创制的本质要义。宋玉承接屈辞以定赋体,开启汉赋叙物一途,不关《诗》学之旨。但以班固“赋者古诗之流”为代表的汉代赋论本于《诗》学经义,强将楚辞纳入《诗》学流变体系,形成以《诗》论赋的既定传统而影响久远;六朝赋论仍之,强调比兴讽喻;而唐以降赋话援取诗法之例,讲求律赋作法,反映六朝骈赋以至唐代律赋的“诗化”演变与铺陈丧失。凡此表现为古代赋论的诗学本位,在最为基本的观念上有悖赋体创制的本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学 赋论 诗经 诗学 古诗之流
下载PDF
源流、派别、正变:《杜诗镜铨》对“杜甫诗学”的建构
11
作者 刘重喜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4,I0005,共9页
“杜甫诗学”是郭绍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文学史和批评史两方面的含义。在古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清代学者杨伦所著《杜诗镜铨》一书最能体现“杜甫诗学”思想。《杜诗镜铨》从文学史出发,通过对历代诗歌文本句法、章法、用典以及诗... “杜甫诗学”是郭绍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文学史和批评史两方面的含义。在古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清代学者杨伦所著《杜诗镜铨》一书最能体现“杜甫诗学”思想。《杜诗镜铨》从文学史出发,通过对历代诗歌文本句法、章法、用典以及诗体风格的具体分析,细致地梳理出杜诗的“源流所出”和“派别所开”,全面彰显了杜诗“集大成”的文学史地位。从批评史出发,以传统诗论中的“正变”思想作为批评视角,以“变化而不失其正”的杜诗作为评判尺度,通过诠释“别裁伪体”和“清词丽句”,探索出以杜诗为核心的古代诗学史“正”与“变”的发展规律。研究“杜甫诗学”不仅可以进一步认清杜诗“集大成”的文学史意义,对于当前构建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伦 《杜诗镜铨》 杜甫诗学 源流 派别 正变
下载PDF
《经传释词》“为”字条辨析
12
作者 孙洪伟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犹使也”“犹则也”“犹与也”“犹有也”五个义项是不能成立的;“犹于也”“犹谓也”“语助也”虽可成立,其中部分例句分析有误。文章还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犹将也”“犹如也”“语助也”三个义项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为” 义项 准系词 语法化
下载PDF
《诗经》特殊韵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21-122,共2页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文部的部分韵字在《诗经》及相同、相近时代文献中的用韵状况,略与中古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特殊韵字 语音变化
下载PDF
《诗经》中所见的政治观念--以《诗经》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高年 边思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透过《诗经》这面文学之镜,尤其是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我们可以洞悉到诗经时代人们所秉持的政治观念,具体包括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尊贤重才、忠君爱国、厌战、礼乐致和等... 《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透过《诗经》这面文学之镜,尤其是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我们可以洞悉到诗经时代人们所秉持的政治观念,具体包括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尊贤重才、忠君爱国、厌战、礼乐致和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政治美刺诗 战争诗 宴饮诗 政治观念
下载PDF
生态环境视野下的《诗经·豳风·七月》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星光 张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以生态环境的视角对《诗经·豳风·七月》研究表明,先周后期的气候条件较夏代有变冷的趋势,豳地具有较现在更为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和更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西周早期的气温曾出现过波动,至迟到西周中期的穆王时期,气温明显转暖。对... 以生态环境的视角对《诗经·豳风·七月》研究表明,先周后期的气候条件较夏代有变冷的趋势,豳地具有较现在更为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和更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西周早期的气温曾出现过波动,至迟到西周中期的穆王时期,气温明显转暖。对先周后期生态环境因素的研究及与《夏小正》文本的对比研究表明,《诗经·豳风·七月》最初为产生于先周时期豳地的农业歌谣,所用历法与《夏小正》所用的夏历相同。经过长期的耳口相传,《诗经·豳风·七月》作为一种迎气、祈年的燕享乐歌在西周穆王时期被辑入《诗经》,在辑入过程中,《诗经·豳风·七月》的诗文内容有过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诗经·豳风·七月》 《夏小正》 夏历 燕享乐歌
下载PDF
《诗经》英译本的外副文本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滕雄 文军 《英语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副文本概念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来,基于副文本的翻译研究日益增多,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只重点关注内副文本,而对外副文本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诗经》英译本的外副文本为语料,按照公开外副文本、私人外副... 副文本概念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来,基于副文本的翻译研究日益增多,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只重点关注内副文本,而对外副文本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诗经》英译本的外副文本为语料,按照公开外副文本、私人外副文本以及事实性外副文本进行分析。《诗经》英译本的外副文本形式和内容丰富,对于《诗经》英译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解读《诗经》英译本;为译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辅助素材;对《诗经》英译本内副文本形成过程也起到重要的补充说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副文本 诗经 英译
下载PDF
《诗经·大雅·公刘》的规划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璐 武廷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2,共9页
《诗经·大雅·公刘》详细记述了先周首领公刘率领部族迁居豳地并规划营建新聚落的过程,是我国早期聚落规划的重要例证。从聚落选址、布局、营建的技术流程对全诗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公刘聚落空间模式,相应地也厘清了... 《诗经·大雅·公刘》详细记述了先周首领公刘率领部族迁居豳地并规划营建新聚落的过程,是我国早期聚落规划的重要例证。从聚落选址、布局、营建的技术流程对全诗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公刘聚落空间模式,相应地也厘清了诗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涵义,阐明了全诗作为规划史料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刘 诗经 聚落 规划史 空间模式
下载PDF
时景起源与变迁研究
18
作者 陆磊 范颖佳 +2 位作者 金荷仙 鲍依依 沈宏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8,共9页
“时景”也称时间景观,是中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是风景属性、时间属性与人文属性的结合,体现了“天-地-人”的彼此联系。通过对历代重要诗词、哲学文献、园林文献的分析,探讨背后的时间逻辑,得出时景观念源于“对时育物”的传统,与观... “时景”也称时间景观,是中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是风景属性、时间属性与人文属性的结合,体现了“天-地-人”的彼此联系。通过对历代重要诗词、哲学文献、园林文献的分析,探讨背后的时间逻辑,得出时景观念源于“对时育物”的传统,与观象授时、物候观测确定时间密不可分,时景审美源于天体观测与崇拜中诞生的美学雏形,以及物候农业劳作中产生的观生意审美。时景审美经历了“雏形-建构-繁荣-世俗化”4个重要时期,并与山水诗画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关。时景发展历程的分期特征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既关联又具有独特性,同时体现了待时而动、阶段发展、时境相依的生态哲学思想,对时景营建、风景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景 对时育物 起源 变迁
下载PDF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内部载有丰富的乐器信息。本文即以《诗经》中的乐器为研究对象,从乐器学角度出发。对乐器的总量、类别方面的问题予以了深入地剖析和探讨,并结合文献、考古实物及今人研究成果就前人对《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内部载有丰富的乐器信息。本文即以《诗经》中的乐器为研究对象,从乐器学角度出发。对乐器的总量、类别方面的问题予以了深入地剖析和探讨,并结合文献、考古实物及今人研究成果就前人对《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置疑。笔者认为《诗经》中的乐器总量应该为24件;限于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原因.《诗经》中极个别乐器的器形记载不一,从而也间接地影响了乐器的分类问题,笔者文中按照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弦乐器的方式仅对其中的22件乐器进行了大致地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乐器 总量 类别
下载PDF
论《诗经》征戍诗的风格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佘正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2,共7页
《诗经》中的征戍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先秦时期华夏族内部及其与"四夷"之间的军事冲突及社会各阶层民众在烽火遍野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出一幅幅情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先秦历史社会画卷,具有鲜明... 《诗经》中的征戍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先秦时期华夏族内部及其与"四夷"之间的军事冲突及社会各阶层民众在烽火遍野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出一幅幅情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先秦历史社会画卷,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雄壮激昂的英雄战歌场面宏大,气势雄壮,感情激昂,有一种阳刚之美;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格调低徊哀伤,沉郁悲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创作手法,赋、比、兴的广泛运用,情景交融的鲜明特色,豪壮刚健的感情和语言特征,铸就了《诗经》征戍诗之雄壮豪放和悲概苍凉之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征戍诗 英雄战歌 征夫心曲 风格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