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oduction to "Ma Shi Wen Tong"
1
作者 张楠 《科教导刊》 2015年第10X期23-24,共2页
As the first works of Chinese grammar, "Ma Shi Wen Tong"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It marks that Chinese grammar study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ience. This research ... As the first works of Chinese grammar, "Ma Shi Wen Tong"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It marks that Chinese grammar study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ience.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generalize "Wen T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MMAR MA shi WEN tong
下载PDF
为传统史学续命: 宋慈抱《续史通》的民族本位思想
2
作者 蹇伶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0-197,共8页
20世纪30年代,宋慈抱撰《续史通》,于欧风强劲之时,以“续”为名,效仿、光大《史通》及其代表的传统史学理论,肆力于对传统学术体系与命脉的传承,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本位思想。《续史通》还自觉称引和继承浙籍学者的史学主张,形成了推尊... 20世纪30年代,宋慈抱撰《续史通》,于欧风强劲之时,以“续”为名,效仿、光大《史通》及其代表的传统史学理论,肆力于对传统学术体系与命脉的传承,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本位思想。《续史通》还自觉称引和继承浙籍学者的史学主张,形成了推尊浙籍学者和浙东史学的特色。宋慈抱对中国史学传统的守护,在当时的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但放在历史的长时段看,亦是推动中国史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学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慈抱 《续史通 民族本位思想
下载PDF
章学诚的《史记》观——以陈其泰重新解读《文史通义》为中心
3
作者 刘永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95-400,432,共7页
章学诚关于《史记》的评论散见于《文史通义》各篇,乍看不成体系,实际最能抓住《史记》的撰述宗旨和精神,评价也甚为恰切,与同时期考证学家的学术取向迥异其趣。陈其泰重新解读《文史通义》,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揭示出章学诚《史记》观的... 章学诚关于《史记》的评论散见于《文史通义》各篇,乍看不成体系,实际最能抓住《史记》的撰述宗旨和精神,评价也甚为恰切,与同时期考证学家的学术取向迥异其趣。陈其泰重新解读《文史通义》,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揭示出章学诚《史记》观的三大核心问题:准确把握《史记》的宗旨和成就;驳斥无识者加在司马迁身上的诬妄之词;中肯指出纪传体的重大缺陷及改革方向。这些新的解读,让章学诚和司马迁之间的学术关联清晰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史记》 司马迁
下载PDF
“十通”乐类的分类沿革及其意义
4
作者 温显贵 樊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8,167,共15页
“十通”是中国古代有关典章制度方面十部政书的统称,共计2714卷,因为都分门别类地搜集、梳理了各有关典章制度的来龙去脉,清晰、连贯而又有层次,被视为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资料渊鼓。就音乐史料来看,“三通典”系列的“乐典”、“三通... “十通”是中国古代有关典章制度方面十部政书的统称,共计2714卷,因为都分门别类地搜集、梳理了各有关典章制度的来龙去脉,清晰、连贯而又有层次,被视为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资料渊鼓。就音乐史料来看,“三通典”系列的“乐典”、“三通志”系列的“乐略”,记载了上古至乾隆中期的音乐发展线索,“四通考”系列中的“乐考”,则又着重考证了上古至清末宣统的音乐发展过程。作者选择“十通”中所载的乐类分类沿革做比较研究,探讨了乐类史料的分类沿革及其意义,对于建立我国历代音乐发展流变的基本认识应当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通 政书 乐类 分类沿革 音乐文献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HPLC法建立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5
作者 翟晓峰 卢新颖 +4 位作者 李明慧 热西旦木·马木江 顾妍 杜守颖 白洁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5期63-73,共11页
建立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复方石淋通片治疗尿石症、膀胱炎的关键活性成分,结合相关文献及《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确定指标性成分。利用HPLC分析方法,使用CAPCELL PAK C18 MG(S-5)4.6×... 建立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复方石淋通片治疗尿石症、膀胱炎的关键活性成分,结合相关文献及《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确定指标性成分。利用HPLC分析方法,使用CAPCELL PAK C18 MG(S-5)4.6×250 mm色谱柱,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35 n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等十个关键成分。结合《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选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六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表明: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良好,RSD为0.03%~0.21%;重复性良好,RSD为0.70%~2.02%;供试品在24h内稳定性良好,RSD为0.30%~2.02%;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在98.31%~104.31%(0.36%~2.28%);三批样品中六种成分的含量分别在0.990~1.434 mg·g^(-1)、1.533~2.083 mg·g^(-1)、1.311~2.023 mg·g^(-1)、0.332~0.353 mg·g^(-1)、1.594~1.768 mg·g^(-1)、0.787~1.057 mg·g^(-1)之间。该含量测定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的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石淋通片 网络药理学 HPLC 多指标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援子入史的误读与误判——刘知幾《史通》“小说”辨 被引量:5
6
作者 郝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37-143,共7页
编年体与纪传体是刘知幾《史通》中史学系统的正史之体,正史之余则为非正史,即用以编撰正史的史料。小说发展至刘知幾时,仍体现以记言、记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点,被刘知幾援子入史,纳入史料范畴。故刘知幾《史通》并无论述小说之本意,... 编年体与纪传体是刘知幾《史通》中史学系统的正史之体,正史之余则为非正史,即用以编撰正史的史料。小说发展至刘知幾时,仍体现以记言、记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点,被刘知幾援子入史,纳入史料范畴。故刘知幾《史通》并无论述小说之本意,刘知幾小说观念未超越以《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杂述》篇"偏记小说"10类是刘知幾对其泛史料观念的分类体现,而并非是小说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幾 史通 小说 史料
下载PDF
《史通》书名辨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晓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6,54,共6页
书名是认识该书性质的最重要的事项之一。产生于唐代的《史通》 ,自宋代起 ,学者们对其书名内涵的解释仁智相参 ,颇不一致。分歧的关键即在一“通”字。有的认为《史通》之“通”是笺注的意思 ;有的认为与语言通顺有关 ;还有的辨析此“... 书名是认识该书性质的最重要的事项之一。产生于唐代的《史通》 ,自宋代起 ,学者们对其书名内涵的解释仁智相参 ,颇不一致。分歧的关键即在一“通”字。有的认为《史通》之“通”是笺注的意思 ;有的认为与语言通顺有关 ;还有的辨析此“通”没有“通识”的意思 ,也不具备“贯通”之意。异说纷纭 ,莫衷一是 ,影响到了对《史通》主题思想或作者主体意识的认识的一致性。其实 ,作为史学理论大家的刘知几深明书名体现和规范该书性质的道理 ,对其书名的涵义是有明确界定的。所谓“史”即指历史学 ;所谓“通”即通义的省称 ,属古代理论文体专有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书名 辩证
下载PDF
文学的历史观与历史的文学观——《史通》文史关系析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铁浩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90-192,136,共4页
刘知几处于文士以诗赋谄附帝室的武后、唐中宗时期,虽具史才,却不能不受时代文风影响。他认识到文史之间从合到分的演变过程,其追摹孔子、左丘明的复古心态,使他在《史通》中以文衡史,表现出文学的历史观;又以史律文,表现出历史的文学观。
关键词 史通 文史关系 以文衡史 以史律文
下载PDF
刘知几《史通》体现的编辑思想和编辑原则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文丽 《唐都学刊》 2006年第5期34-36,共3页
刘知几撰写的《史通》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专著,而且也是我国具有开创性的一部古代编辑学论著。《史通》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的编辑思想和编辑原则,即系统的编辑主体观,明确的编辑意识,简约的编辑风格,严谨的编辑方法。这些思想... 刘知几撰写的《史通》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专著,而且也是我国具有开创性的一部古代编辑学论著。《史通》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的编辑思想和编辑原则,即系统的编辑主体观,明确的编辑意识,简约的编辑风格,严谨的编辑方法。这些思想和原则对于今天的编辑学研究仍然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史通 编辑意识 编辑主体观 编辑方法
下载PDF
论《史通》之史籍流别观——兼与《隋志》史部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铁浩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史通》作为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全面地总结与评述了唐代以前的史学。但与《隋志》史部相比,《史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史籍流别观念。它对古今正史、杂述著作的理解,渗透着重视史体典型的史学思想。
关键词 史通 史籍流别观 《隋书.经籍志》
下载PDF
《论撰史》与《史通》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培磊 刘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论撰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篇史学批评的专文,《史通》则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卢奇安与刘知幾生活在相差5个世纪的不同国度,但是他们二人在历史真实、史书编纂以及史家素养等基本史学理念上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论撰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篇史学批评的专文,《史通》则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卢奇安与刘知幾生活在相差5个世纪的不同国度,但是他们二人在历史真实、史书编纂以及史家素养等基本史学理念上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并且都对西方与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论撰史》与《史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史学史上诸多理念的异同,有助于深化中外史学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撰史》 史通 历史真实 史书编纂 史家素养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史传》到《史通》——简评刘知几对刘勰史学批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文标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开中国史评之先河 ,其史学思想影响深远 ,刘知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著《史通》专书以论史。两者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十分明显 ,在关于史学功用论、直笔论、采撰论、撰史原则。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史通 史学批评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毛诗传笺通释》的学术特色
13
作者 于春莉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论《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该书显示出:马瑞辰治经以汉学为根柢兼采宋学,以古文《诗》学为根柢兼融今文《诗》学,治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其灵活通达的学术见解更能克服经学家的僵化思维。从这些... 论《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该书显示出:马瑞辰治经以汉学为根柢兼采宋学,以古文《诗》学为根柢兼融今文《诗》学,治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其灵活通达的学术见解更能克服经学家的僵化思维。从这些学术特色可以看出,马瑞辰不拘门户的治学追求、学术研究的批判色彩使这部著作以鲜明的学术风格名载清代《诗经》学研究的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诗经》 学术特色
下载PDF
《文心雕龙·知音》与《文史通义·知难》撰作心理及旨趣比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锐泉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本文承续对《文心雕龙》与《文史通义》进行比较研究的做法,讨论其中《知音》篇与《知难》篇的内容关涉,以及撰作时心理动因与旨意归趣的异同。通过比观,可以深化认识二书遥相呼应的对于文学/学术知音的探寻。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史通义》 比较研究 心理动机 文本旨趣
下载PDF
刘知几之碑刻文体学认知探赜——以《姚珽墓志》为辅论中心
15
作者 高子芹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5,共9页
镂于碑碣墓塔、用以述德纪功的石质文本,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文学特质及墓葬礼制,其物性本体背后隐匿着宏博的历史事实与文化脉络。“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以墓志铭、记事碑、神道碑为代表的碑刻文献具有载录史实、纵论生平的史传性质,... 镂于碑碣墓塔、用以述德纪功的石质文本,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文学特质及墓葬礼制,其物性本体背后隐匿着宏博的历史事实与文化脉络。“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以墓志铭、记事碑、神道碑为代表的碑刻文献具有载录史实、纵论生平的史传性质,蕴含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初唐之刘知几归纳了一套规范化、程式化的历史编纂学理论,强调为人立传须阐明郡望与现居,务以秉笔实录、文约事丰的撰史原则严谨建构叙事性文本,可藉之蠡测其关于碑志入笔范式、主体勾勒、义例规准之见解。此外,以刘知几之兄刘知柔所作《姚珽墓志》为代表的唐代墓志文本,呈现出显著鲜明的文体特征,写作模式与刘知几的碑刻文体学认识相应,可据此对初盛唐时期的墓志创作范式作一管之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笔范式 实录 义例 史通 《姚珽墓志》
下载PDF
胡震亨《杜诗通》的评注特色与得失
16
作者 陈许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胡震亨《杜诗通》是现仅存的明代三部杜诗全集注本之一,在明代末期反复古的文艺思潮下,形成了侧重审美风貌的评注特色,其评语简短精当,多贬义性语言,许多卓见被后人广为征引,影响甚大。但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划分四品... 胡震亨《杜诗通》是现仅存的明代三部杜诗全集注本之一,在明代末期反复古的文艺思潮下,形成了侧重审美风貌的评注特色,其评语简短精当,多贬义性语言,许多卓见被后人广为征引,影响甚大。但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划分四品,标准不一”“立论标新,有失严谨”的弊端。总之,《杜诗通》完成了评注杜诗从政教中心向审美中心的转向,在整个杜诗学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震亨 《杜诗通》 特色 得失
下载PDF
《史通》《文史通义》有关《史记》评论之比较研究
17
作者 杨绪敏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6,共5页
刘知几注重从编纂学的角度指出<史记>在编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图为后世的修史立一"法典",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造和完善纪传体史书的建议和主张.章学诚则主张学习司马迁圆通变化的旨意,反对班固及以后史官在修史过程中... 刘知几注重从编纂学的角度指出<史记>在编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图为后世的修史立一"法典",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造和完善纪传体史书的建议和主张.章学诚则主张学习司马迁圆通变化的旨意,反对班固及以后史官在修史过程中谨守绳墨、不知变通的做法.他力图突破纪传体的束缚,融合吸收其他史体之长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文史通义》 《史记》 纪传体史书 章学诚 刘知几
下载PDF
试论《史通》对唐代《左传》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18
作者 王晓敏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刘知几《史通》的问世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对已往史书进行了总结,并且为后人撰写史书提供了指导原则,表现出了卓越的史识。在行文中,刘知几对《左传》颇为重视,每每将《左传》视为其史学理论的根据,不仅较为全面地展... 刘知几《史通》的问世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对已往史书进行了总结,并且为后人撰写史书提供了指导原则,表现出了卓越的史识。在行文中,刘知几对《左传》颇为重视,每每将《左传》视为其史学理论的根据,不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左传》的史学价值,而且涉及其文学价值,虽然在当时没有被普遍认同,但客观上是对唐代《左传》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在《左传》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史通 《左传》
下载PDF
浅谈《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
19
作者 汤城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主要涉及体例和史料采择诸方面。其评论既有精到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总结得失,明其利弊,对于我们学习《史通》和充分认识《后汉书》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史通 《后汉书》 体例 史料采择
下载PDF
罗炳良教授译注《文史通义》述评
20
作者 刘开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2-26,107,共6页
在清末民初的史学近代化历程中,章学诚及其《文史通义》从乾嘉学术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现代史学的中心。时至今日,《文史通义》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史上的经典之作。罗炳良教授译注的《文史通义》就是这样一部研究经典之作的力作,... 在清末民初的史学近代化历程中,章学诚及其《文史通义》从乾嘉学术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现代史学的中心。时至今日,《文史通义》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史上的经典之作。罗炳良教授译注的《文史通义》就是这样一部研究经典之作的力作,吸引史学家持续不断地研究。罗译《文史通义》包括题解、注释和翻译三个方面的内容。题解短则两三百字,长则近千言,兼具导读、撮要、评点之功,也注入了罗炳良教授对乾嘉史学的理解,流露出他的真性情。《文史通义》囊括万有,若不懂得其中的人物、史事、典故、字词和术语等,阅读中自是举步维艰。罗译本小到一个字,大到整句话,都有注解,做到了细和全。《文史通义》长于说理,这要求译文不仅要从文字层面作疏通古今的工作,还要在今译中特别讲求思想的畅达。在这方面,罗译本也具有较高的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罗炳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