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enteric bacterial activity and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seed kernel extract of Mangifera indica Linnaeus against Shigella dysenteriae(Shiga,corrig.) Castellani and Chalmers
1
作者 Rajan S Thirunalasundari T Jeeva 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4期294-300,共7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hytochemical and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the seed kernel extract of Mangifera indica(M.indica) against the enteropathogen,Shigella dysenteriae(S.dysenteriae), isolated from the diarrhoeal...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hytochemical and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the seed kernel extract of Mangifera indica(M.indica) against the enteropathogen,Shigella dysenteriae(S.dysenteriae), isolated from the diarrhoeal stool specimens.Methods:The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by the standard methods as described by Harborne.Cold extrac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extract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mango seed kernel.Disc diffus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screen antibacterial activity.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was evaluated by agar dilution method.The crude extracts were partially purifi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and the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FTLC) to identify the bioactive compounds.Results:Phytochemical scrutiny of M.indica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such as alkaloids,gums, flavanoids,phenols,saponins,steroids,tannins and xanthoproteins.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wo crude extracts and various fractions viz.hexane,benzene,chlor of orm,methanol and water.MIC of methanol fraction was found to be(95±11.8)μg/mL.MIC of other fractions ranged from 130-380μg/mL Conclusions:The present study confirmed that each crude extracts and fractions of M.indica have significa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the isolated pathogen 5. dyserUeriae.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ay be due to the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mango seed kernel.The phytochemical tannin could be the reason for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ANGIFERA indica(seed kernel)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PHYTOCHEMISTRY shigella dysenteriae
下载PDF
Construction, detection and microarray analysis on Shigella dysenteriae A1 IroN, ShuA single, double mutants 被引量:1
2
作者 BIN Wen, LIU Moqing, PENG Junping, SUN Lilian, XU Xingye, ZHANG Jinghai& JIN Qi Sheng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hengyang 110016,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Vir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76,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6年第3期251-258,共8页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single mutants MTS-1, MTS-2 of IroN and ShuA gene and double mutant MTS of them in Shigella dysenteriae A1 strain 51197 by insert and absence. The functional detection of every mutant was...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single mutants MTS-1, MTS-2 of IroN and ShuA gene and double mutant MTS of them in Shigella dysenteriae A1 strain 51197 by insert and absence. The functional detection of every mutant was performed at the level of culture medium and cell experiment.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the mutants and the wild-type strains under iron- enriched and iron-limited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by the SD51197 whole genomic microarr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mutants grew obviously less well than the wild-type strains in L broth appending iron chelator DIP. The addition of iron to the cultures can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mutants back to wild-type levels. In either the experiments on the ability of intracellular multiplication or the cell-to-cell spread in HeLa and U937 cell lines, mutants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 in virulence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al strain SD51197. However when DIP was added to the cultured HeLa cells, the ability of intracellular multiplication of MTS-1, MTS-2, MTS has reduced about 23.4%, 25.2%, 43.6%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expression profiles under the iron-limited condition showed that the mutants were more sensitive for the changes of iron deficiency than the wild-type strains, many genes have been altered. Up-regulated genes mainly involved genes of transcription, coenzyme metabolism, amino acid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 and unknown functional genes, while down-regulated genes mainly involved genes of energy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and unknown function gene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known iron-transport associated genes generally showed up-regul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ron-transport associated genes IroN, ShuA were likely to have some effects on the virulence and growth of S. dysenter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gella dysenteriae A1 gene knockout functional detection MICROARRAY analysis.
原文传递
光皮木瓜绿原酸的提取及抗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21
3
作者 胡仲秋 洪小迪 岳田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13,共6页
为提高木瓜的利用价值,首次利用甲醇研究光皮木瓜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提溶剂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并初步考察绿原酸样品液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金... 为提高木瓜的利用价值,首次利用甲醇研究光皮木瓜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提溶剂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并初步考察绿原酸样品液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木瓜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85%甲醇溶液(85:15,V/V)浸提木瓜粉、浸提料液比1:30(g/mL)、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14h。在该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最高产率可达到0.142%。绿原酸提取液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表明民间所用的木瓜白酒浸泡液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可能为绿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绿原酸 提取优化 抗菌活性 志贺氏痢疾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RAPD技术在志贺菌及沙门菌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霞 陈陆 +2 位作者 许兰菊 刘红英 王川庆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鸡鲍氏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条随机引物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条随机引物能较好地在这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共扩增出了59个DNA片... 以鸡鲍氏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条随机引物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条随机引物能较好地在这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共扩增出了59个DNA片段,其中3个菌株共有的谱带有7条,而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52条,占88.1%.引物P6的扩增图谱可用于3株细菌的鉴别.在对3株细菌扩增中发现,鸡鲍氏志贺菌与人痢疾志贺菌的扩增条带相同率达67%,但各有自己的特征性谱带.鸡沙门菌与志贺菌的扩增谱带相差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鲍氏志贺菌 人痢疾志贺菌 鸡沙门菌 RAPD 鉴别
下载PDF
痢疾志贺氏毒素B亚单位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国富 李丰生 +2 位作者 黄培堂 芮贤良 黄翠芬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从痢疾志贺氏Ⅰ型菌W30864的染色体克隆了编码志贺氏毒素(Stx)的基因,表达Stx的基因位于约4.5kb的EcoR1片段内。一系列的生物学试验表明:我们构建的杂种质粒(pMGC001)能产生Stx,产量为亲代株的16倍,克隆株不仅有细胞毒和肠毒作用,... 本文从痢疾志贺氏Ⅰ型菌W30864的染色体克隆了编码志贺氏毒素(Stx)的基因,表达Stx的基因位于约4.5kb的EcoR1片段内。一系列的生物学试验表明:我们构建的杂种质粒(pMGC001)能产生Stx,产量为亲代株的16倍,克隆株不仅有细胞毒和肠毒作用,而且还有神经毒性。我们又从质粒pMGC001将志贺氏毒素的B亚单位(Stx-B)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JLA503,获得了Stx-B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Stx-B已被纯化,其特异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也被制备。Western blot表明它们能与Stx-B进行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志贺氏Ⅰ型菌 基因克隆
下载PDF
2008—2014年天津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及志贺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璐 张维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51-656,共6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和志贺菌病原学特征,为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回顾性分析患病人群的流行特征。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市区、近郊地区、... 目的了解天津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和志贺菌病原学特征,为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回顾性分析患病人群的流行特征。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市区、近郊地区、滨海新区和远郊地区的监测哨点医院,按照一定的抽样间隔对2008年—2014年的5—10月间的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病例采集粪便标本3 955份,进行志贺菌培养及菌群检测。结果 (1)流行特征。2008—2014年天津市报告65 179例细菌性痢疾病例,年均发病率72.00/10万,年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市区(120.28/10万)、近郊地区(70.36/10万)、滨海新区(64.22/10万)和远郊地区(19.39/10万)发病率呈依次下降的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份。发病率以5岁以下和85岁以上人群较高。0~24岁和≥75岁组男性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50~74岁年龄组的女性年均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离退休人员发病较多。(2)菌型分布。志贺菌阳性229株(5.79%),其中宋内志贺菌136株(59.39%),福氏志贺菌93株(40.61%)。89株福氏志贺菌(4株未检出)中检出8种亚型,以F2a(49.44%)、F2b(22.47%)和FX(13.48%)为主。检出福氏志贺菌的亚型种类在2008—2014年逐年减少,呈现亚型单一化。在10~19岁人群志贺菌检出率最高(9.55%)。市区宋内志贺菌阳性率最高(5.09%),福氏志贺菌阳性率最高的地区为近郊地区(3.09%)。结论天津市细菌性痢疾防控的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和老年人群,应加强宣传与健康教育,提高重点人群及其日常护理人员的卫生意识。志贺菌属菌群在不断变迁,需继续开展长期监测,摸清志贺菌的变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痢疾 疾病暴发流行 天津
下载PDF
罗非鱼“突眼”病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堂水 樊海平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8-541,共4页
从患"突眼"症状的罗非鱼体内分离到多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TL60829NA菌株为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和API细菌鉴定系统以及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其为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氏阴性短杆... 从患"突眼"症状的罗非鱼体内分离到多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TL60829NA菌株为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和API细菌鉴定系统以及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其为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不具动力,氧化酶、过氧化氢酶、V-P反应、吲哚试验、苯丙氨酸、甘露醇、KCN均为阴性;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红霉素、多西环素、氟哌酸、卡那霉素敏感,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磺胺和庆大霉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突眼病 病原菌 痢疾志贺氏菌
下载PDF
志贺菌的血清群变迁及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熊自忠 叶丽军 +2 位作者 徐元宏 魏少峰 李旭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98-399,共2页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志贺菌的血清群变迁及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0年至2003年我院肠道门诊分离的合肥地区(包括合肥市区和长丰、肥东、肥西三县)志贺菌的血清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志贺菌的血清群变迁及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0年至2003年我院肠道门诊分离的合肥地区(包括合肥市区和长丰、肥东、肥西三县)志贺菌的血清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福氏志贺菌最为多见,占每年志贺菌总数的55.4%~75.0%,呈逐年增加趋势;各个血清群感染患者中,均以青壮年最多,性别比无差异.>60%患者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脓细胞.结论福氏志贺菌为合肥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群,临床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痢疾 血清分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痢疾杆菌L型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凤云 孙阳 +2 位作者 王朝夫 唐素兰 汪万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0,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痢疾杆菌L型的致病作用。方法 将痢疾杆菌诱导为稳定L型 ,用灌胃法感染C57BL/ 6小鼠 ,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 ,并对死亡小鼠行细菌L型分离及组织学检查。本试验共分三组 :A组原菌组 ,B组L型组 ,C组生理盐水组。结果 A、B两组... 目的 探讨痢疾杆菌L型的致病作用。方法 将痢疾杆菌诱导为稳定L型 ,用灌胃法感染C57BL/ 6小鼠 ,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 ,并对死亡小鼠行细菌L型分离及组织学检查。本试验共分三组 :A组原菌组 ,B组L型组 ,C组生理盐水组。结果 A、B两组对小鼠均有致病性 ,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没有腹泻症状 ,B组较A组发病慢 ,症状轻 ,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差异 ,两组均于肠腔中分离出相应菌。结论 痢疾杆菌L型仍有致病性 ,致病能力较原菌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杆菌L型 致病性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志贺毒素B(ShT-B)在E.coli中的融合表达及特异性抗体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华英 王景林 +3 位作者 高丰 康琳 赵金红 吴东林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用KpnⅠ、Hind Ⅲ酶切克隆载体pGEM-ShTB3,然后亚克隆入带有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融合表达栽体pQE40,构建重组质粒pQE40-ShTB,转化到E。coli M15中,经IPTG诱导,实现了ShTB-DHFR融合蛋白的高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1.9%... 用KpnⅠ、Hind Ⅲ酶切克隆载体pGEM-ShTB3,然后亚克隆入带有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融合表达栽体pQE40,构建重组质粒pQE40-ShTB,转化到E。coli M15中,经IPTG诱导,实现了ShTB-DHFR融合蛋白的高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1.9%,为包涵体形式,在变性条件下,包涵体蛋白经螯合镍离子的次氨基三乙酸(Ni-NTA)亲和柱一步纯化,得到了纯度为90.5%的重组ShT-B.以纯化的shTB-DHFR融合蛋白免疫昆明鼠,并结合腹腔注射S180细胞,成功制备了抗ShTB腹水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10^6间接ELISA和Westem印迹结果表明,抗ShT-B多抗与重组蛋白和天然ShT均有特异性结合,本试验结果为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志贺菌 志贺毒素B 融合表达 抗体制备 二氢叶酸还原酶 重组质粒 克隆载体
下载PDF
志贺毒素A/B(ShT-A/B)亚单位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喻华英 王景林 +3 位作者 高丰 康琳 吴东林 赵金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7,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Ⅰ型痢疾志贺茵(Shigella dysenteriae type Ⅰ)中,分别扩增出约895bp和225bp的成熟ShT-A,B基因片段,直接克隆至pGEM-T载体中,经蓝白斑筛选、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GEM-ShTA_2和pGEM-ShTB_3。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 应用PCR技术从Ⅰ型痢疾志贺茵(Shigella dysenteriae type Ⅰ)中,分别扩增出约895bp和225bp的成熟ShT-A,B基因片段,直接克隆至pGEM-T载体中,经蓝白斑筛选、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GEM-ShTA_2和pGEM-ShTB_3。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是ShT-A,ShT-B,且与GenBank中ShT-A,B核酸序列完全一致,从而为重组ShT-A,B的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毒素A/B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I型痢疾志贺菌 ShT-A/B
下载PDF
集约化兔场高致病性痢疾志贺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建军 王鹏雁 +1 位作者 剡根强 康立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66-1667,1721,共3页
石河子某大型规模化养兔场陆续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兔病。临床表现为皮下出现大小不一的脓肿,脓汁呈干酪样,尤其在颈部、背部和四肢较多发。食欲和精神无明显变化,病初体温升高,最后脓肿破溃,肌肉萎缩,消瘦而死。经细菌培养、... 石河子某大型规模化养兔场陆续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兔病。临床表现为皮下出现大小不一的脓肿,脓汁呈干酪样,尤其在颈部、背部和四肢较多发。食欲和精神无明显变化,病初体温升高,最后脓肿破溃,肌肉萎缩,消瘦而死。经细菌培养、形态学观察、动物实验、药敏实验以及生化特性鉴定和血清学实验最终确定为痢疾志贺菌。此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能产生耐药性,但对红霉素及部分人医用药品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痢疾志贺菌
下载PDF
产β-内酰胺酶痢疾杆菌检测及其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立芬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志贺菌产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CTX-M组、OXA组、blaTEM-1、blaSHV-1、AmpC基因。PCR产物纯化测序法明确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91株痢疾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志贺菌产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CTX-M组、OXA组、blaTEM-1、blaSHV-1、AmpC基因。PCR产物纯化测序法明确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91株痢疾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58株(63.74%),产β-内酰胺酶菌中blaTEM-1、blaCTX-M-1、blaCTX-M-13、blaOXA-1和blaAmpc扩增阳性率分别为62.07%(36/58)、17.24%(10/58)、24.14%(14/58)、36.21%(21/58)和10.34%(6/58),产AmpC中全为EBC型;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20.88%,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为5.49%,未测出CTX-M-2、CTX-M-8、CTX-M-25、OXA-2、OXA-10、SHV-1型。结论本地区志贺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较高,以TEM-1型和OXA-1型基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类/遗传学 头孢菌素酶/遗传学 痢疾/分离和提纯
下载PDF
鸡源鲍氏志贺菌的RAPD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霞 陈陆 +2 位作者 刘红英 常洪涛 王川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8,共7页
【目的】确定鸡源鲍氏志贺菌的进化地位。【方法】选用6条随机引物(P1~P6),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株鸡源鲍氏志贺菌、2株鸡白痢沙门菌、2株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2株痢疾志贺菌共7株菌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同时对个... 【目的】确定鸡源鲍氏志贺菌的进化地位。【方法】选用6条随机引物(P1~P6),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株鸡源鲍氏志贺菌、2株鸡白痢沙门菌、2株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2株痢疾志贺菌共7株菌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同时对个别特殊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鸡源鲍氏志贺菌与其他15个相关菌株的进化关系。【结果】6条随机引物中有4条引物(P1,P2,P4和P6)能较好地在志贺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致病性大肠杆菌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这4条有效引物共扩增出了64个DNA片段,其中7个菌株共有的谱带有3条,多态性片段有61条,多态率达95.3%。引物P2可根据扩增图谱将志贺菌和大肠杆菌与沙门菌鉴别出来;用引物P6对上述7株细菌进行扩增,发现同种菌株间谱带特别相似,其中鸡鲍氏志贺菌与人痢疾志贺菌扩增条带的相同率达66.7%,与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扩增条带的相同率达44.4%,而鸡白痢沙门菌与志贺菌的扩增谱带相差甚远,可用于3种细菌的鉴别。对扩增片段进行的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鸡源鲍氏志贺菌与人源志贺菌的进化距离最近。【结论】鸡源鲍氏志贺菌可能是人源志贺菌的一个变异株或新的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鲍氏志贺菌 人痢疾志贺菌 鸡白痢沙门菌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 进化地位 RAPD分析
下载PDF
痢疾杆菌L型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凤云 孙阳 +3 位作者 唐素兰 汪万英 王朝夫 姚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3-84,共2页
人工诱导痢疾杆菌 D1 5 为稳定 L 型 ,比较原菌、L 型菌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的差异。发现 L 型菌除形态、染色、生长特性与原菌不同外 ,尚伴有部分生化反应的消失、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小鼠的致病力减弱 ,回复菌则与原菌相同。结果表... 人工诱导痢疾杆菌 D1 5 为稳定 L 型 ,比较原菌、L 型菌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的差异。发现 L 型菌除形态、染色、生长特性与原菌不同外 ,尚伴有部分生化反应的消失、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小鼠的致病力减弱 ,回复菌则与原菌相同。结果表明痢疾杆菌 D1 5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痢杆菌 L型菌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
下载PDF
MDC、STxB与CVB3 VP1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志云 揣侠 +4 位作者 蓝佳明 王晓凌 张永红 王刚 王永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比较小鼠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和志贺毒素B亚单位(Shiga tox-in B subunit,STxB)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6组,每组20... 目的比较小鼠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和志贺毒素B亚单位(Shiga tox-in B subunit,STxB)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肌内注射pcDNA3、pcDNA3/MDC、pcDNA3/STxB、pcDNA3/VP1、pcDNA3/MDC-VP1和pcDNA3/STxB-VP1,每3周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20d取血清,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CVB3中和抗体,第3次免疫后3周,每组取3只小鼠,取脾脏制备脾细胞,用CCK-8法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其余小鼠用10LD50的CVB3攻击,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pcDNA3/VP1、pcDNA3/STxB-VP1和pcDNA3/MDC-VP1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除pcDNA3/STxB-VP1组外,另两组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组平均抗体滴度和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高于pcDNA3/VP1(P<0.05)。病毒攻击后,pcDNA3/MDC-VP1组21d生存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pcDNA3/STxB-VP1组抗体滴度和生存情况与pcDNA3/VP1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融合基因疫苗pcDNA3/MDC-VP1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了小鼠生存率,免疫效果优于pcDNA3/STxB-V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 志贺毒素B亚单位 柯萨奇病毒B组3型 融合DNA疫苗
下载PDF
痢疾志贺氏Ⅰ型菌毒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丰生 黄培堂 +1 位作者 芮贤良 黄翠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0-425,共6页
从痢疾志贺氏Ⅰ型菌 W30864株中提取染色体 DNA,用 EcoRI 完全酶解,电泳回收3—7kb 的片段,与载体 pUC19质粒连接重组,用大肠杆菌痢疾样毒素(SLT)基因探针进行筛选,得到了阳性重组子。实验表明志贺氏毒素基因是位于约4.5kb 的 EcoRl 片... 从痢疾志贺氏Ⅰ型菌 W30864株中提取染色体 DNA,用 EcoRI 完全酶解,电泳回收3—7kb 的片段,与载体 pUC19质粒连接重组,用大肠杆菌痢疾样毒素(SLT)基因探针进行筛选,得到了阳性重组子。实验表明志贺氏毒素基因是位于约4.5kb 的 EcoRl 片段上,包含毒素的 A 亚单位基因和 B 亚单位基因。在对克隆株的毒性测定中,采用 Hela-S3细胞试验,证明所产生的痢疾毒素具有杀死细胞的能力。此毒素可引起肠积水和充血,可使小鼠肢体麻痹并致死,克隆重组株的痢疾毒素产量是亲本野生株 W30864的16倍。此外,实验中还对克隆株和产生 SLT 的菌株的毒素产量做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志贺氏菌 毒素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志贺毒素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喻华英 王景林 高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1期86-88,共3页
志贺毒素(ShT)是由Ⅰ型痢疾志贺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致病毒力因子,具有细胞毒、肠毒和神经毒三种毒性作用。近年来,ShT已被列入生物武器核查清单剂中禁控毒素之一,成为潜在的生物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本文主要概述了ShT的生物学特性... 志贺毒素(ShT)是由Ⅰ型痢疾志贺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致病毒力因子,具有细胞毒、肠毒和神经毒三种毒性作用。近年来,ShT已被列入生物武器核查清单剂中禁控毒素之一,成为潜在的生物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本文主要概述了ShT的生物学特性、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检测与预防,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毒素 痢疾志贺菌 毒素战剂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含碘清洗消毒剂对临床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建时 孙祖越 +2 位作者 严雪铭 徐新华 陈振家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试验表明,以有效碘浓度为125、250、500、1000与2500mg/L的含碘清洗消毒剂溶液作用1min,可分别将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与淋球菌全部杀灭。
关键词 含碘清洗消毒剂 杀菌作用 消毒剂
下载PDF
培养福氏志贺菌感染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的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夙医 王玺赟 李劲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9期7411-7417,共7页
背景: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目的:分析福氏志贺菌感染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同窝别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非链霉素处理组、链霉素处理组、对照组,... 背景: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目的:分析福氏志贺菌感染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同窝别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非链霉素处理组、链霉素处理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链霉素处理组50 g/L硫酸链霉素灌胃;非链霉素处理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建立大鼠菌群紊乱模型后,非链霉素处理组、链霉素处理组用福氏志贺菌(9×108)CFU/m L灌胃建立大鼠痢疾模型,14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福氏志贺菌感染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结果与结论:(1)福氏志贺菌感染大鼠远端回肠和直肠出现典型的菌痢病变,表现为黏膜出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杯状细胞破坏、出血,并出现疾病特征性的假膜性炎:黏膜表层坏死,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后者与坏死组织、红细胞、白细胞等一起构成假膜;脱落后的肠黏膜,形成形状不一的溃疡,溃疡浅表,很少超过黏膜下层;(2)各组大鼠出现症状时间、福氏志贺菌攻击前后大鼠体温值及体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说明,福氏志贺菌感染大鼠远端回肠和直肠租住出现菌痢典型的组织病理表现,可成功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深入科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痢疾 结肠 病理学 组织工程 实验动物 消化系统损伤与修复模型 福氏志贺菌感染 远端回肠 直肠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