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代十国时期马楚内争中的三个集团及内争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灿浩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 ,在马楚的内争中 ,宗室和军将这两大势力形成了三个集团。宗室内争、主将冲突和军将内争是依次出现的内争形式。马楚内争具有地域性、军事性、长期性的特征 ,三者互相关联。内争的重要影响是分裂与亡国 ,是武人政治的延续 ... 五代十国时期 ,在马楚的内争中 ,宗室和军将这两大势力形成了三个集团。宗室内争、主将冲突和军将内争是依次出现的内争形式。马楚内争具有地域性、军事性、长期性的特征 ,三者互相关联。内争的重要影响是分裂与亡国 ,是武人政治的延续 ,体制演进的阻滞。但内争作为唐宋政治变革的重要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时期 天策府集团 朗州集团 朗州籍集团 内争特征 武人政治
下载PDF
高仙芝的活动轨迹与开天之际战略局势的转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保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8-121,共4页
怛逻斯战役不仅是高仙芝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唐代西北战略局势的转折点。穆斯林军队的胜利中止了高仙芝常胜之师的步伐,也扭转了唐在西域的大好局面。甚至可以说,正是怛逻斯战役的失败导致了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高仙芝最后调离西域... 怛逻斯战役不仅是高仙芝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唐代西北战略局势的转折点。穆斯林军队的胜利中止了高仙芝常胜之师的步伐,也扭转了唐在西域的大好局面。甚至可以说,正是怛逻斯战役的失败导致了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高仙芝最后调离西域,反映了唐开天之际西域政策由扩张向紧缩的变化,这种变化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高仙芝 石国 怛逻斯战役 吐蕃
下载PDF
十国翰林学士的政治文化职能探析
3
作者 田玉英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五代十国翰林学士制度既承袭唐代,又有十分明显的发展变化。十国(除荆南外)不但设立了翰林学士,还创设其他名号的学士以备参谋顾问,对翰林学士的职能也进一步调整,临时委以重要实职,使翰林学士的职权扩大。翰林学士不但在政治结构中不... 五代十国翰林学士制度既承袭唐代,又有十分明显的发展变化。十国(除荆南外)不但设立了翰林学士,还创设其他名号的学士以备参谋顾问,对翰林学士的职能也进一步调整,临时委以重要实职,使翰林学士的职权扩大。翰林学士不但在政治结构中不可或缺,而且以其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宗,活跃于南中国的文坛,推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为之后南方文化的勃兴奠定了基础,遂使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国 学士 职能
下载PDF
马楚政权统治集团本土化略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文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马楚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以今湖南地区为主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近七十年的统治过程中,其统治集团经历了一个由蔡州军将集团到马氏家族集团再到湖湘土著集团的变化,发生了一个统治集团的本土化现象。马楚政权统治集团的本土化是南... 马楚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以今湖南地区为主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近七十年的统治过程中,其统治集团经历了一个由蔡州军将集团到马氏家族集团再到湖湘土著集团的变化,发生了一个统治集团的本土化现象。马楚政权统治集团的本土化是南方九国政权中外来统治集团本土化的典型代表,对揭示五代十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内在规律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楚政权 统治集团 本土化 五代十国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学悟性思维品格论——兼析对文学艺术外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振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这里从东西方的比较中,初探了中国古代美学思维的悟性特征:直观性、会意性、不可离析性。并从作为基因的《周易》、后来的教育实践、以及艺术主张等方面分析了悟性思维品格的形成。同时,分析了悟性思维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及评价。
关键词 悟性思维 《周易》 “摹仿说”与“比兴说” “七艺”与“六艺” 诗国与长篇小说 写意与油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