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陆)与《释名》训释合证举隅
1
作者 王赫岗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汉语词义发展的脉络,为大型工具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释名》一书的语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 释名 字词关系 合证
下载PDF
“长信宫灯”的物观构成、释名与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珣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长信宫灯作为工艺品与出土文物的结合体具有极高的史学史料价值、工艺科学价值和艺术设计价值。长信宫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设计理念放到当今社会也并不过时。对长信宫灯的整体外观及巧妙的灯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了解... 长信宫灯作为工艺品与出土文物的结合体具有极高的史学史料价值、工艺科学价值和艺术设计价值。长信宫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设计理念放到当今社会也并不过时。对长信宫灯的整体外观及巧妙的灯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汉代青铜灯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此外,长信宫灯的释名与由来在学界目前也没有统一的观点,所以研究长信宫灯的释名必须对学界已有的主流观点进行辨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长信宫灯 物观 释名 价值
下载PDF
《本草纲目》 释名风药
3
作者 (明)李时珍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S01期20-20,共1页
《钦定四库全书》《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撰木之三灌木类五十种内附一种释名风药。时珍曰: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桂阳呼为“风药”,充茗及浸酒饮能愈头风,故名。按《范石明集》云:“修江出蛮茶,治头风;今南人无所谓,蛮茶者,岂... 《钦定四库全书》《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撰木之三灌木类五十种内附一种释名风药。时珍曰: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桂阳呼为“风药”,充茗及浸酒饮能愈头风,故名。按《范石明集》云:“修江出蛮茶,治头风;今南人无所谓,蛮茶者,岂即此物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本草纲目》 释名 钦定四库全书 灌木类 桂阳
下载PDF
字族理论的名源考据功用分析——以《释名》为例
4
作者 梅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释名》是刘熙运用声训方法对事物命名缘由进行解释的一部著作。但由于声训方法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等,书中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而蔡永贵先生的字族理论,是基于汉字的孳乳分化而进行的结构分析,在同一字族中的汉字形、音、义之间都... 《释名》是刘熙运用声训方法对事物命名缘由进行解释的一部著作。但由于声训方法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等,书中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而蔡永贵先生的字族理论,是基于汉字的孳乳分化而进行的结构分析,在同一字族中的汉字形、音、义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且具有同源关系。本文对字族理论进行介绍,并尝试以字族理论为基础,对《释名》中的8个条例进行分析,发现字族理论为人们进行名源考据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为大家考求名源提供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字族理论 名源考据 声训
下载PDF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建初 喻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5,122,共5页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释语 复音词
下载PDF
从《释名》声训看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兴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语言中的词汇是人类认识史的活化石 ,特别是词汇中的名物词更是打上了人们思维的烙印。东汉刘熙著《释名》一书 ,旨在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其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们思维感觉的相通性之上的。反过来 ,亦可通过他的声训窥探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 语言中的词汇是人类认识史的活化石 ,特别是词汇中的名物词更是打上了人们思维的烙印。东汉刘熙著《释名》一书 ,旨在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其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们思维感觉的相通性之上的。反过来 ,亦可通过他的声训窥探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印证汉语的人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直觉思维 阴阳五行 认知模式 宗法伦理 释名 声训 汉代 思维特征 文化背景 汉语 词汇 名物词
下载PDF
《本草纲目》“释名”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绍林 李俊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本草纲目〉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本草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博而不繁,详而有要",内容之丰富、体例之完备,在中国古代药学史上绝无而仅有.就本草文献而言,"释名"项是〈本草纲目〉所首创,为其他本草著作所无,且意... 〈本草纲目〉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本草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博而不繁,详而有要",内容之丰富、体例之完备,在中国古代药学史上绝无而仅有.就本草文献而言,"释名"项是〈本草纲目〉所首创,为其他本草著作所无,且意义非凡,所谓"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各药物的"释名"项不仅包含了历代书籍所载的相应的各种异名,并多附有李时珍自己的考证分析,使人知其古今名称之变化、异名产生之原因,集本草释名之大成,也是对我国释名学的发展与总结.近年来,对李时珍释名的研究不乏其文,然尚缺少系统的总结报道,现将其研究概况综述于下.…… 作者单位:李绍林(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释名 综述
下载PDF
论《释名》含声训字复音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焕良 王君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0-61,共12页
该文以关于《释名》释例的研究以及误读《释名》的实例为引论,旨在论述《释名》卓著的训诂特色:即声训中充分使用含声训字复音词。为此,首先分析了《释名》中含声训字复音词的三种构成形式:合成词、叠音词、附加后缀。其次论述含声... 该文以关于《释名》释例的研究以及误读《释名》的实例为引论,旨在论述《释名》卓著的训诂特色:即声训中充分使用含声训字复音词。为此,首先分析了《释名》中含声训字复音词的三种构成形式:合成词、叠音词、附加后缀。其次论述含声训字复音词的作用:区分声训字与被训字同源还是谐声、限定义项和区别词性。最后指出《释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复音词 单音词 同源 谐声 义项
下载PDF
《释名》直陈例说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4,共4页
《释名》推阐事物命名的理据意义,其训释方式除了声训之外,直陈法也是重要的训释方式。本文在统计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直陈的种种条例,从而揭示了《释名》推阐语源的特点及训诂特色。
关键词 释名 直陈
下载PDF
《释名》同源词疏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1,共6页
《释名》是我国古代首部系统推语源的专著,本文对其中部分同源词进行疏证,以验证其同源关系的真实性。同时,疏证中还推论系联了其他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同源词 疏证
下载PDF
《释名》隐含语源线索探绎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4,共7页
汉代刘熙《释名》不仅正确解释了部分语词的命名缘由,以声训的形式系联了一大批同源词,而且在许多地方正确地揭示了语词的语源线索。本文即探寻了其中部分语源线索,并据以考证了一批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语源线索 同源词
下载PDF
《文心雕龙》文体声训释名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泽顺 王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7,共5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运用声训的方法,对文体名称的得名之由进行了大量的解释。这些解释旨在"释名以彰义",于汉人声训而言,有继承,有发展,更有创新。本文对《文心雕龙》声训的语音关系、语义关系及其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进行了... 刘勰的《文心雕龙》运用声训的方法,对文体名称的得名之由进行了大量的解释。这些解释旨在"释名以彰义",于汉人声训而言,有继承,有发展,更有创新。本文对《文心雕龙》声训的语音关系、语义关系及其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训 释名 文体
下载PDF
《释名》同源词疏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建初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刘熙《释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探索语源的著作。本文对其中部分同源词进行考证阐释,以验证它们的可靠性。同时,考证中还推论系联了其他同源词。
关键词 释名 同源词 考证
下载PDF
论中古时期文体命名与文体释名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大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共9页
考察《尚书》"六体"等文体的命名方式,其"谟、训、诰、誓、命",本来都是行为动作的"做什么","做什么"产生文词,于是以行为动作本身来命名这些文体。这是早期文体命名的一般性方法。汉魏晋文论... 考察《尚书》"六体"等文体的命名方式,其"谟、训、诰、誓、命",本来都是行为动作的"做什么","做什么"产生文词,于是以行为动作本身来命名这些文体。这是早期文体命名的一般性方法。汉魏晋文论家蔡邕、曹丕、陆机的文章释体只讨论文体特征,一般不涉及文体命名;而名物、训诂学家刘熙《释名》中则有文体释名,涉及到文体的"怎么做"、"为什么做"之类,却不刻意讨论文体特征。到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以训诂文体命名的方法进入文体"怎么做"、"为什么做"的阐述。它以文体释名进入文章释体,"释名以章义"与文体特征的讨论二者有机的结合,显示出从文体内在逻辑出发以文章释体的特质。这是古代文体论成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命名 文体释名 文章释体
下载PDF
《释名疏证补》的“先谦曰”探微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宇文 王彦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王先谦 毕沅 皮锡瑞 释名疏证补》 探微 学者 著作 整理研究 校释 清代
下载PDF
《本草纲目》植物药名的训诂成就——李时珍“释名”音训阐微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海波 莫德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779,共2页
目的从《本草纲目》选择了香薷、黄芩、猪苓、柴胡、葛根、茵陈蒿、莱菔、栝楼8味植物药名,根据李时珍"释名"中的音训进行阐述,揭示其溯本字而求本义以描形态、求本音而探语源以述药性、循谐声而求同源以通语义、征文献而通... 目的从《本草纲目》选择了香薷、黄芩、猪苓、柴胡、葛根、茵陈蒿、莱菔、栝楼8味植物药名,根据李时珍"释名"中的音训进行阐述,揭示其溯本字而求本义以描形态、求本音而探语源以述药性、循谐声而求同源以通语义、征文献而通转语以斥谬说等训诂方式,从而展示《本草纲目》在中药"释名"方面的训诂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释名 音训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释名》的校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茂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2-58,共7页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在引用、论及《释名》时 ,对该书进行了多处校释 :以明刻吴王官本为底本校正其文字 ;对《释名》的解说结合《说文》予以阐释或评述。段氏的校释虽时有疏失 ,但精当之处甚多 ,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研究《释名》
关键词 《说文段注》 释名 释名疏证》 校勘 阐释
下载PDF
毕沅《释名疏证》引《广韵》异文试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宇文 王彦坤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59,共3页
毕沅《释名疏证》引《广韵》异文共 5 8条 ,毕氏采取三种做法 :或据以订正今本 ,或明指《广韵》讹误 ,或引出以供参考。本文将分类对毕氏的做法进行试评 ,见其得失 。
关键词 毕沅 释名 广韵 异文
下载PDF
《释名》声训的民俗学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林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7,共6页
刘熙之作《释名》,以声训的方式跻于训诂之列,而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有更为重要的价值。《释名》中那些释词与被释词之间没有语源联系的声训,也多是依据当时的文化情景作解,汉代的服饰习俗、饮食习俗、起居习俗、丧葬习俗及世俗心理由此... 刘熙之作《释名》,以声训的方式跻于训诂之列,而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有更为重要的价值。《释名》中那些释词与被释词之间没有语源联系的声训,也多是依据当时的文化情景作解,汉代的服饰习俗、饮食习俗、起居习俗、丧葬习俗及世俗心理由此可得以观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民俗文化
下载PDF
《释名》“或曰”疏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宇文 王彦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1,共7页
《释名》“或曰”前后的词,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同义词,但其具体情况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产生于不同时代的同义词,有由于语音变化而形成的同义词,有表现为命名立意相异的同义词,有表现为通语与方言差别的同义词,有表现为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 《释名》“或曰”前后的词,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同义词,但其具体情况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产生于不同时代的同义词,有由于语音变化而形成的同义词,有表现为命名立意相异的同义词,有表现为通语与方言差别的同义词,有表现为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也有的是非严格意义上的同义词,甚至是刘熙一时疏忽误判的“同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或曰” 同义词 语体色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