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inctive Scleritome with Marginal Tubercles of a New Palaeoscolecid Worm from the Shipai Fauna(Cambrian Epoch 2) at Three Gorges, South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Yuning ZHANG Xingl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807-817,共11页
SEM analysis of trunk ornamentation on a compressed palaeoscolecid fossil from the Shipai fauna, Cambrian Series 2 and Stage 4 at Three Gorges, South China, allows a reassignment of the material to a new taxon, Sanxia... SEM analysis of trunk ornamentation on a compressed palaeoscolecid fossil from the Shipai fauna, Cambrian Series 2 and Stage 4 at Three Gorges, South China, allows a reassignment of the material to a new taxon, Sanxiascolex papillogyrus gen. et sp. nov. The preserved body is entirely annulated. Each annulus is ornamented by four rows of irregularly alternating plates and each plate bears numerous tubercles at the marginal region and a variable number (zero to six) of nodes at its central part. These features are unique among known palaeoscolecids. Comparative analyses with other compressed palaeoscolecid macrofossils and phosphatized material on the pattern of trunk ornamentation indicates that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cuticle ornament weighs heavily in analyses of their taxonomic distinctions. A similar sclerite pattern to that of S. papillogyrus has been found in some phosphatized palaeoscolecid cuticle fragments as well as in isolated sclerites. The upper series of nodes and tubercles of these sclerites suggest an accretional mode of sclerite growth. The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node number observed across the plates of S. papillogyrus demonstrates that phosphatic palaeoscolecid taxonomy based on relatively minor variations in the number of selerite nodes should perhaps be reconsidered. As the origins of the phosphatized specimens are quite diverse, a large variety of isolated sclerites from the Early Palaeozoic may not reflect actual bio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aeoscolecida Sanxiascolex papillogyrus CAMBRIAN shipai fauna Three Gorges area South China
下载PDF
瑶族新石牌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调整功能探析——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八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世中 全莉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4,共7页
瑶族新石牌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是瑶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独特的思想根源和经济背景。在内容结构上可分为四个部分,主要是有关维护社会治案、财产关系、家庭稳定的规定,其中针对盗窃行为的规定是瑶族... 瑶族新石牌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是瑶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独特的思想根源和经济背景。在内容结构上可分为四个部分,主要是有关维护社会治案、财产关系、家庭稳定的规定,其中针对盗窃行为的规定是瑶族新石牌最主要部分。在建立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瑶族新石牌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调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牌 内容结构 调整功能
下载PDF
论瑶族石牌的性质及其现实影响——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四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世中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民间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瑶族石牌是民间法的一种,对金秀瑶族石牌制度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成因和现实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金秀大瑶山和谐社会的建立,提出了几点建议,... 民间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瑶族石牌是民间法的一种,对金秀瑶族石牌制度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成因和现实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金秀大瑶山和谐社会的建立,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石牌制度 和谐社会 习惯法
下载PDF
瑶族石牌制运作方式的程序法分析——以程序正义为视角
4
作者 杨芳 杨雅妮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7-30,共4页
瑶族的石牌制以其特殊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曾经在瑶族的社会管理和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当前,石牌制作为一种村规民约,在瑶族地区有复生迹象。作为历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石牌制体现了朴素的程序正义的思想。但是... 瑶族的石牌制以其特殊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曾经在瑶族的社会管理和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当前,石牌制作为一种村规民约,在瑶族地区有复生迹象。作为历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石牌制体现了朴素的程序正义的思想。但是,作为一种缺乏规制的民族习惯法,它具有本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石牌制在瑶区社会管理,尤其在纠纷解决中的功能,充分实现石牌制定纷争的价值,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制 功能 习惯法 程序正义
下载PDF
石牌下的贸易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敏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大瑶山地区的石牌条文对当地经商的汉族行商小贩的规定的内容,以及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瑶民的影响。
关键词 大瑶山 瑶族 石牌 客商
下载PDF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意义上的瑶族石牌制度
6
作者 张涛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4期51-52,共2页
石牌制度是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之一,主要存在于广西境内的瑶族,尤其以大瑶山石牌制度为代表。从解决民事纠纷的非诉讼程序角度上看,我们把石牌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实体法与诉讼法的一种结合体。同时,石牌制度也是瑶族民间的非诉讼纠纷解... 石牌制度是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之一,主要存在于广西境内的瑶族,尤其以大瑶山石牌制度为代表。从解决民事纠纷的非诉讼程序角度上看,我们把石牌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实体法与诉讼法的一种结合体。同时,石牌制度也是瑶族民间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制度 非诉讼解决机制
下载PDF
论瑶族石牌制的历史嬗变及社会治理功能
7
作者 卓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0期49-52,共4页
石牌制是我国瑶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间自治组织,现代国家政权尚未建立时大瑶山以石牌制进行族群自治管理。但是,上世纪40年代,作为习惯法的传统瑶族石牌制随国民政府政权政治强势介入、经济的发展、异质文化的碰撞和族群社会结构... 石牌制是我国瑶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间自治组织,现代国家政权尚未建立时大瑶山以石牌制进行族群自治管理。但是,上世纪40年代,作为习惯法的传统瑶族石牌制随国民政府政权政治强势介入、经济的发展、异质文化的碰撞和族群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几乎消亡。石牌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功能。今天,石牌制可以和民族法制在内的国家制定法形成一定的互动,是瑶族地区难得的法治资源,在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实现功能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制 习惯法 功能 变迁 治理
下载PDF
明清时期大瑶山石牌制的特点
8
作者 赖智娟 李昌隆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10-14,共5页
石牌制度是明清时期广泛存在于大瑶山地区的民族习惯法,是维系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力量。现存的明代石牌较少,而清代石牌则较多。在分析明清石牌的基础上,指出石牌具有原始民主性、较强的权威性、民族习惯法、内容涉及广泛、制作... 石牌制度是明清时期广泛存在于大瑶山地区的民族习惯法,是维系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力量。现存的明代石牌较少,而清代石牌则较多。在分析明清石牌的基础上,指出石牌具有原始民主性、较强的权威性、民族习惯法、内容涉及广泛、制作形制多样等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瑶山 明清时期 石牌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