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al Orogeny During Late Permian-Middle Triassic in South China: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Shiwandashan Basin 被引量:12
1
作者 LIANGXinquan LIXianhua QIUYuanx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56-762,共7页
Sedimentary response to an orogenic process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South China had compressional or extensional orogen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Permian to the Middle Triassic besides the tectonic... Sedimentary response to an orogenic process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South China had compressional or extensional orogen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Permian to the Middle Triassic besides the tectonic and magmatologic evidence. An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event took place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in the Late Permian. Beginning at the Late Triassic, the tectonic movement was completely changed in nature and entered a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al orogenic and basin-making process. This paper presents sedimentological evidence from the Late Permian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Shiwandashan basin at the southwestern end of the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wandashan basin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al orogeny sedimentary record Late Permian to Middle Triassic South China.
下载PDF
Thermal History of Rocks in the Shiwandashan Basin, Southern China: 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2
作者 WangXinwei WangXinwen MaYongshe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1期29-37,共9页
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data for 10 outcrop samples and forward modeling of confined fission track length distributions, the thermal history of rocks in the Shiwandashan basin ... 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data for 10 outcrop samples and forward modeling of confined fission track length distributions, the thermal history of rocks in the Shiwandash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 southern China, has been qualitatively and semi quantitatively studied. The results reflect several features of the thermal history. Firstly, all the samples have experienced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60-70 ℃. Secondly, the time that the basement strata (T 1 b ) on the northwestern side of the Shiwandashan basin were uplifted and exhumed to the unannealed upper crust (with a paleogeotemperature of below 60-70 ℃) is much earlier than the basement rocks ( γ 1 5) on the southeastern side of the basin. Thirdly, the thermal history of samples from the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tages, i.e., the fast burial and heating stage (220-145 Ma), the transient cooling stage (145-135 Ma), the burial and heating stage (135-70 Ma), the rapid cooling stage (70-50 Ma), the relatively stable stage (50-20 Ma) and another rapid cooling stage (20 Ma to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forward modeling of confined fission track length distribution thermal history shiwandashan basin.
下载PDF
华南印支期碰撞造山——十万大山盆地构造和沉积学证据 被引量:79
3
作者 梁新权 李献华 +1 位作者 丘元禧 杨东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12,共14页
十万大山盆地是云开造山带前陆地区的一个窄长的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沉积盆地,位于扬子与华夏陆块拼接位置的西南端。十万大山盆地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沉积由巨厚的磨拉石建造组成,并构成多个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的构造-地层层序。云开造... 十万大山盆地是云开造山带前陆地区的一个窄长的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沉积盆地,位于扬子与华夏陆块拼接位置的西南端。十万大山盆地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沉积由巨厚的磨拉石建造组成,并构成多个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的构造-地层层序。云开造山带及前陆冲断带上泥盆统至下二叠统中发育了大量的印支期形成的薄皮褶皱和冲断构造。这些指示扬子和华夏陆块在印支期发生了强烈陆内碰撞与会聚及前陆盆地的沉积作用。P2 /P1 之间的不整合面是伸展构造向挤压构造转换的转换面,为华南印支期碰撞挤压造山或活化造山的序幕。T3 /T2 之间不整合面是挤压构造向伸展构造转换的转换面,是印支期活化挤压造山结束的界面,标志着晚二叠世开始的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束。华南内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性质及转换与当时华南南缘存在的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及印支板块与华南陆块的碰撞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活化造山 构造变形和沉积物记录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十万大山盆地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地层的裂变径迹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祖翼 郭彤楼 +1 位作者 许长海 杨风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5-401,共7页
对采自中国南方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地层的11个磷灰石样品和6个锆石样品进行了裂变径迹分析,所有磷灰石样品以及锆石样品SS-5、SW033、SW055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均小于样品的地层年龄,表明这些样品在沉积后所经历的埋藏温度曾经大于最大... 对采自中国南方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地层的11个磷灰石样品和6个锆石样品进行了裂变径迹分析,所有磷灰石样品以及锆石样品SS-5、SW033、SW055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均小于样品的地层年龄,表明这些样品在沉积后所经历的埋藏温度曾经大于最大退火温度。样品Shw-1、SW027、SW025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大于样品的地层年龄,反映的是源区的锆石年龄。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进行的时间-温度历史模拟表明,十万大山地区的磷灰石样品基本反映了相同的低温段热演化史。各个样品在41~85Ma之间分别达到最大古地温值(介于98~175℃之间),此后各个样品的热演化史总体上呈冷却的趋势。自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各地普遍遭受了抬升剥蚀过程,估算的地层剥蚀量在2281~4484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盆地 中生代地层 地质意义 磷灰石裂变径迹 广西 裂变径迹分析 裂变径迹年龄 十万大山地区 地层年龄 年龄数据 热演化史 地层剥蚀量 中国南方 退火温度 锆石年龄 历史模拟 晚白垩世 剥蚀过程 样品 低温段 古地温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构造特征新认识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汉林 杨以宁 +1 位作者 沈扬 丁晓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9-363,共5页
通过对横穿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SD94 Ⅳ地震剖面的解释 ,证实十万大山盆地曾经历了至少 2次以上的不同方向的构造运动 :早期为前泥盆纪 ,表现为北西向南东的冲断 ;晚期为中泥盆世至白垩纪 ,构造由南东向北西发展。
关键词 地震剖面 反转构造 前陆盆地 冲起构造 十万大山盆地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十万大山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烃源岩中铁元素丰度与有机碳丰度相关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中发 边立曾 +4 位作者 陈建平 张水昌 魏宝东 卢桂军 张宝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海相烃源岩中铁的来源受气候、时代、海水中生物量、海水性质、海洋基底等多因素影响。在稳定的浅海陆棚环境发育的泥岩中,铁元素丰度主要受控于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有机质丰度,铁元素丰度与有机碳丰度呈正相关关系。十万大山盆地的三化、... 海相烃源岩中铁的来源受气候、时代、海水中生物量、海水性质、海洋基底等多因素影响。在稳定的浅海陆棚环境发育的泥岩中,铁元素丰度主要受控于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有机质丰度,铁元素丰度与有机碳丰度呈正相关关系。十万大山盆地的三化、大寺、旧城、油隘4个研究区域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陆棚泥岩沉积环境相对稳定,烃源岩中的铁元素丰度与有机碳丰度存在正相关性。深入研究铁元素丰度与有机碳丰度的相关性,可为地层对比以及判识沉积环境提供一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 铁元素丰度 有机碳丰度 烃源岩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演化过程及油气资源响应 被引量:8
7
作者 尹福光 许效松 万方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盆地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的西北缘 ,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之后 ,晚古生代华南洋再一次打开 ,又接受沉积的。泥盆纪—早二叠世 ,该地区形成被动大陆边缘 ;晚二叠世末 ,随着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 ,该地区转... 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盆地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的西北缘 ,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之后 ,晚古生代华南洋再一次打开 ,又接受沉积的。泥盆纪—早二叠世 ,该地区形成被动大陆边缘 ;晚二叠世末 ,随着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 ,该地区转变成弧后盆地 ;早三叠世—侏罗纪 ,进一步转化成前陆盆地。在被动大陆边缘的碎屑岩陆架沉积阶段 ,生成碎屑岩烃源岩 ;在碳酸盐台地沉降阶段 ,发育砂屑灰岩、藻灰岩、礁灰岩和暴露作用生成的白云岩储集岩。因而其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构成了古生新储组合 ;前陆盆地早期 ,在前渊盆地内沉积了一套碎屑岩烃源岩 ,它与早期的储集层构成了新生古储组合 ,同时也对下伏地层起到了封闭作用。随着逆冲体向西推进 ,沉积地层也逐层向克拉通斜坡上超覆 ,发育地层圈闭。前陆中期阶段快速沉积的巨厚的复理石和晚期的磨拉石促进了早期烃源岩的迅速埋藏、成熟和保存。十万大山盆地具备了典型前陆盆地的生烃成藏地质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盆地 盆地演化 油气资源 广西 地质条件 浊流沉积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下二叠统生物礁古油藏及隐伏礁预测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学时 耿忠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广西宁明县亭亮下二叠统茅口组生物礁古油藏,为十万大山盆地已暴露破坏的礁古油藏之一。该古油藏的含沥青储层主要分布于礁体的上部和顶部,含沥青礁灰岩厚达98m以上,礁储层次生溶孔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控于深埋有机溶蚀作用,同时在空间... 广西宁明县亭亮下二叠统茅口组生物礁古油藏,为十万大山盆地已暴露破坏的礁古油藏之一。该古油藏的含沥青储层主要分布于礁体的上部和顶部,含沥青礁灰岩厚达98m以上,礁储层次生溶孔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控于深埋有机溶蚀作用,同时在空间上还与礁顶部古风化壳和不整合面密切相关。论文深入探讨了礁古油藏形成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埋藏-构造发展史、有机质演化史及成岩孔隙演化史三者的配置关系和成藏机理。另据地震和电法资料,在盆地东北部几十条地震测线上反映出的透镜状“礁”异常体达31个,其中较典型的有11个。这些“礁”异常体与电法剖面圈定的9个“礁”异常体均分布于同一地区并相互重叠,表明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地面露头礁的分布与可能存在的隐伏“礁”均处于同一个岩相古地理部位上,展示了该盆地上英至太安一带有可能存在一个以茅口组为主的台地边缘型隐伏礁发育带。盆地北部的礁古油藏及广泛分布的长达150 km的油气显示带,提示我们要十分注重研究地下隐伏礁的分布及含油气性,它有可能是十万大山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古油藏 储集层特征 成藏机理 隐伏礁预测
下载PDF
钦防海西-印支海槽西界断裂新探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光玉 吴冲龙 +4 位作者 潘家永 于星 胡安平 金伟锋 吴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本文主要根据二维地震剖面并结合野外露头的分析认为,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基底断裂是钦防海槽向北西冲断-推覆的前锋断层,断裂两侧的中、古生界在地层层位与厚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钦防海西-印支海槽的西界不应是灵山断裂,而应是十万大... 本文主要根据二维地震剖面并结合野外露头的分析认为,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基底断裂是钦防海槽向北西冲断-推覆的前锋断层,断裂两侧的中、古生界在地层层位与厚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钦防海西-印支海槽的西界不应是灵山断裂,而应是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基底断裂,其范围远大于现今博(白)—罗(定)—广(宁)断裂与灵山断裂之间的范围。基底断裂为一无根的推覆构造带,其下掩覆了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许多区域,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断裂 十万大山盆地 钦防海槽
下载PDF
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沉积充填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连浦 马永生 +2 位作者 郭彤楼 周祖翼 荣皓月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0-35,共6页
十万大山盆地是印支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自晚三叠世-白垩纪具有比较典型的碰撞前陆盆地特征。该时期盆地的地层、沉积相类型及时空展布、沉积旋回和沉积边界的迁移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盆地的沉积地层多以山麓相、... 十万大山盆地是印支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自晚三叠世-白垩纪具有比较典型的碰撞前陆盆地特征。该时期盆地的地层、沉积相类型及时空展布、沉积旋回和沉积边界的迁移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盆地的沉积地层多以山麓相、河流相为主,尚有少量滨浅湖相沉积,具近物源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自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具有沉积范围小—大—小—大的规律;沉积旋回呈现了浅—深—浅的规律;沉积边界和沉降中心不断向北和北东方向迁移。这些规律反映了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即晚三叠世碰撞逆冲活动启动,盆地进入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早、中侏罗世造山活动强烈,盆地沉降幅度大,物源供应充足;晚侏罗世造山活动减缓,盆地相对萎缩;白垩纪造山活动再次加强,盆地处于第二个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盆地 沉积充填 构造演化 前陆盆地
下载PDF
盆地古地温场演化动态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林 王英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43-52,共10页
盆地古地温场的演化史是盆地有机质向烃类转化以及烃类保存或变迁的决定性控制因素之一。本文从演化史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盆地地温场分布的多种因素,给出了以镜质体反射率为依据的古热流反演方法原理和以热传导热对流方程为基础的古地温... 盆地古地温场的演化史是盆地有机质向烃类转化以及烃类保存或变迁的决定性控制因素之一。本文从演化史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盆地地温场分布的多种因素,给出了以镜质体反射率为依据的古热流反演方法原理和以热传导热对流方程为基础的古地温场的正演模拟方法及数值解法。最后给出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热流反演 地温场 塔里木盆地 十万大山盆地
下载PDF
十万大山盆地下二叠统生物礁古油藏剖析及其地下隐伏礁的分布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学时 耿忠霞 《海相油气地质》 1997年第1期21-27,共7页
广西宁明亭亮茅口组生物礁古油藏为十万大山盆地已暴露破坏的礁古油藏之一。亭亮生物礁为大新(崇左)台地边缘发展起来的大型堤礁。礁的主要造架生物为海绵、水螅、苔藓虫及藻类等,其沉积组合具礁基、礁核、礁盖、礁间滩及礁前等亚相。... 广西宁明亭亮茅口组生物礁古油藏为十万大山盆地已暴露破坏的礁古油藏之一。亭亮生物礁为大新(崇左)台地边缘发展起来的大型堤礁。礁的主要造架生物为海绵、水螅、苔藓虫及藻类等,其沉积组合具礁基、礁核、礁盖、礁间滩及礁前等亚相。该古油藏的含沥青储层主要位于礁体的上部和顶部,含沥青礁灰岩厚达98m 以上。礁储层次生溶孔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控于深埋有机溶蚀作用,同时在空间上还与礁顶部古风化壳和不整合面密切相关。烃源岩以下二叠统为主,油源丰富,上覆巨厚的中—下三叠统泥页岩为区域性盖层,为油气聚集和古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和场所。据地震和电法资料,在盆地东北部几十条地震测线上反映出的透镜状“礁”异常体达31个,其中较典型的有11个。这些“礁”异常体与电法剖面圈定的9个“礁”异常体均分布于同一地区并相互重叠,表明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地面露头礁与可能存在的隐伏“礁”均处于同一岩相古地理部位上,展示了该盆地在上英至太安一带可能存在一个以茅口组为主的台地边缘型隐伏礁发育带。盆地北部的礁古油藏及广泛分布的长达150km 的油气显示带提示我们要注重研究地下隐伏礁的分布及含油气性,它们有可能是十万大山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藏 油气藏 生物礁 隐伏礁 分布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利用流体包裹体手段对盆地中主要生油和储集层的下三叠统、二叠系和泥盆系中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 :岩石中流体包裹体捕获过程可划分出 7个不同时期 ,并分别与沉积成岩和构造各阶段相对应。文中提供了各个时期油气生成运聚环境的热... 利用流体包裹体手段对盆地中主要生油和储集层的下三叠统、二叠系和泥盆系中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 :岩石中流体包裹体捕获过程可划分出 7个不同时期 ,并分别与沉积成岩和构造各阶段相对应。文中提供了各个时期油气生成运聚环境的热力学参数 ,同时分析了两个地点油气生、运、聚的演化历史 ;主要认识可归纳为 :油气初次运移与异常压力有关 ;构造运动引起油气多次运移 ;而构造裂隙为主要油气运移通道 ;油气运移为多相态不混溶流体 ;指出本区三叠统为最好的油源岩 ,下泥盆统为本区的气源岩 ;本区北部火山岩对油气的富集作用有益 ;东南部的花岗岩侵入作用对油气成藏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盆地 流体包裹体 石油地质 应用 特征
下载PDF
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一种被忽略的盆地类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锡奎 雍自权 +3 位作者 李国蓉 张小兵 邓广君 李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各种盆地分类中人们忽略了一种盆地类型,即“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这种盆地发育在大洋中脊,随着板块会聚已经俯冲到活动大陆边缘之下,大洋收缩到十分狭窄的程度但仍然保持被动大陆边缘的基本性质,且由于俯冲板块的板块拉力和挠曲造... 各种盆地分类中人们忽略了一种盆地类型,即“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这种盆地发育在大洋中脊,随着板块会聚已经俯冲到活动大陆边缘之下,大洋收缩到十分狭窄的程度但仍然保持被动大陆边缘的基本性质,且由于俯冲板块的板块拉力和挠曲造成的表层张力张性正断层活动较强烈。由于这种盆地是板块尚未碰撞时发育的,因此与前陆盆地还没有必然联系,随着板块碰撞和前陆盆地的形成,它可以演化成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广西“钦防海槽”和“十万大山”盆地区,由于早古生代的华夏古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古陆块,因此在中奥陶世—志留纪武夷、闽台微陆块向华南古板块拼贴时,“钦防海槽”即处于“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阶段,其后经历了早泥盆世残留洋盆地、晚古生代特提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晚二叠世早期前陆盆地、中生代前陆盆地和新生代走滑断陷盆地的盆地性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性质转换 残留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钦防海槽 十万大山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岳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0-156,共7页
通过十万大山盆地内地震剖面资料和TM遥感图象的地质构造解译,结合重力资料和野外地质观察及构造分析,阐述了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的发育特征和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由3个不同的构造变形带组成:卷入海西和印... 通过十万大山盆地内地震剖面资料和TM遥感图象的地质构造解译,结合重力资料和野外地质观察及构造分析,阐述了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的发育特征和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由3个不同的构造变形带组成:卷入海西和印支期花岗岩体的逆冲断裂带、充填中生代陆相沉积并发生构造滑脱的前陆盆地和对应于华南准地台的前陆腹地。冲断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是与中、晚古生代钦州海槽晚二叠世的褶皱回返和中生代相继的构造复活密切联系的,它经历了3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事件:晚二叠世海西运动晚幕为冲断推覆构造的雏形期,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晚幕的近SN向挤压是陆相前陆盆地的发育期;早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主幕NW—SE向挤压是现今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的成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 钦州海槽 冲断推覆构造 前陆盆地
下载PDF
十万大山盆地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训云 钟宁宁 +1 位作者 陈建平 王飞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98,共5页
根据沥青产状、族组成、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以及沥青热演化程度等,对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北缘的老虎山古油藏、上屯古油藏二叠系灰岩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有关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研... 根据沥青产状、族组成、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以及沥青热演化程度等,对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北缘的老虎山古油藏、上屯古油藏二叠系灰岩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有关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成果对其来源和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古油藏沥青抽提物含量低,族组成中芳烃和非烃含量高,饱和烃含量低,芳烃含量最高可达58.60%。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沥青具还原环境、以低等水生生源为主的母质来源及较高的热演化程度。沥青稳定碳同位素为-27.8‰^-28.7‰,反映其生烃母质以低等生源为主。沥青中的甾、萜烷含量很低,且以低分子量化合物占绝对优势,其中甾烷系列中具很高的孕甾烷含量,萜烷则以三环萜烷为主,反映其高热演化特征。沥青几乎不含芳香甾烷,与本区上二叠统泥质烃源岩特征相似;沥青反射率为1.9%~2.5%,结合本区生烃成藏演化史分析结果,反映其经历过230℃高温。最后结合相关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关油气成藏信息,综合认为古油藏沥青与上二叠统泥质烃源岩有较好的亲缘关系,是古油藏早期原油高温裂解的产物之一,即焦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储层沥青 地球化学特征 沥青来源 沥青成因 十万大山盆地
下载PDF
十万大山盆地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训云 钟宁宁 +2 位作者 陈建平 梁狄刚 陈子炓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根据族组成、全油色谱、饱和烃色谱、稳定碳同位素及生物标志物等的系统分析,对十万大山盆地北缘下三叠统灰岩晶洞油苗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来源。研究表明,油苗的族组成以高饱和烃含量及较高的饱芳比为特征;全油色谱分析及... 根据族组成、全油色谱、饱和烃色谱、稳定碳同位素及生物标志物等的系统分析,对十万大山盆地北缘下三叠统灰岩晶洞油苗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来源。研究表明,油苗的族组成以高饱和烃含量及较高的饱芳比为特征;全油色谱分析及饱和烃色谱分析表明油苗的主峰碳均低于C21,饱和烃Pr/Ph值为0.67~0.84、OEP值为0.84~0.97;油苗碳同位素值为-31.6‰^-30.7‰;甾、萜烷含量低,分别以孕甾烷和三环萜烷为主,油苗中不含或含极少量的芳香甾烷。油苗源自还原环境的低等水生生源母质,具较高的成熟度;对比相关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有关研究成果,认为岜西古油藏的油苗与下三叠统泥质烃源岩有亲缘关系,崇左城南油苗亦主要来源于下三叠统泥质烃源岩,但可能有少量上二叠统泥质烃源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苗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物 芳香甾烷 十万大山盆地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原型
18
作者 肖瑞卿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解剖十万大山盆地,对钦州盆地进行了路线控制并做了对比研究。十万大山盆地接受了从上三叠统至白垩系的较为完整的以陆相碎屑岩堆积为主、底部夹浅海-泄湖相碎屑岩的盆地沉积,主要为洪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相;钦州盆地接受了... 为解剖十万大山盆地,对钦州盆地进行了路线控制并做了对比研究。十万大山盆地接受了从上三叠统至白垩系的较为完整的以陆相碎屑岩堆积为主、底部夹浅海-泄湖相碎屑岩的盆地沉积,主要为洪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相;钦州盆地接受了下-上侏罗统陆相碎屑岩-红层沉积,主要为河流相、湖泊相和河流三角洲相。在横切十万大山盆地和钦州盆地的东西向路线上,测得71个指示古水流方向的方位,表明平垌组一段古水流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反映了一个海进过程。平垌组二段出现典型陆相红层堆积,反映了海退过程,自此十万大山盆地完全进入陆相沉积环境。并且对十万大山盆地和钦州盆地进行了构造原型恢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盆地 古水流方向 构造原型恢复 广西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扶隆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靳学斌 李壮福 +1 位作者 陆鹿 冯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9,共9页
为了探究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扶隆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在显微镜下对研究区砂岩进行了系统鉴定、碎屑颗粒组分统计,并利用ICP-MS对该区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扶隆坳组砂岩碎屑颗粒组分石英颗粒含量较高,... 为了探究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扶隆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在显微镜下对研究区砂岩进行了系统鉴定、碎屑颗粒组分统计,并利用ICP-MS对该区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扶隆坳组砂岩碎屑颗粒组分石英颗粒含量较高,长石含量较少,岩屑以浅变质岩屑为主,Dickinson图解显示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泥岩样品的REE受成岩作用改造微弱,且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及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相关参数显示晚三叠世扶隆坳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热,沉积了一套以陆相沉积环境为主的碎屑岩。综合前述认识,结合本区构造演化史,推断扶隆坳组物源供给主要来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钦防海槽沉积的硅质岩、硅质页岩及泥岩,源区构造背景兼有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碎屑组分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扶隆坳组 十万大山盆地
下载PDF
十万大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尤绮妹 俞广 +2 位作者 何忠泉 林年添 夏九峰 《海相油气地质》 1998年第1期11-22,共12页
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其原型盆地经历了镶嵌、交... 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其原型盆地经历了镶嵌、交错、披盖、再镶嵌等四个叠置过程。其构造发展由正反转向负反转变化,以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后保留的基底部分卷入的冲断—推覆构造形态占主导,并发育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斜坡带及前陆隆起。盆地的圈闭类型有四种:于东吴期形成的与前陆隆起有关的背斜圈闭;于印支期形成的与褶皱推覆有关的断弯褶皱圈闭;于燕山期形成的正断层下盘逆牵引断鼻圈闭及逆冲推覆造成的掩覆带及掩覆褶皱圈闭。成烃史配套研究表明,在印支期形成并于燕山期定型的断弯褶皱,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此外,南带的前陆盆地巨厚前渊碎屑岩将是寻找深盆气及二氧化碳气藏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盆地演化 构造类型 油气远景 油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