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omplex Boundaries Toward Shock Waves in a 3D Explosive Field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开腾 宁建国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that simulates 3D explosive field problems. A code MMIC3D using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and reflected effects of all kinds of rigid boundaries to shock waves...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that simulates 3D explosive field problems. A code MMIC3D using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and reflected effects of all kinds of rigid boundaries to shock waves produced by an explosive source. Thes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de MMIC3D has the ability in computing cases such as 3D shock waves produced by air explosion, vortex region of the shock wave, the Mach wave, and reflected waves behind rigid bound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field shock wave MMI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plex boundaries
下载PDF
Model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of freefield air explosion 被引量:6
2
作者 Zai-qing Xue Shunping Li +2 位作者 Chun-liang Xin Li-ping Shi Hong-bin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15-820,共6页
The waveform of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under free-field air explosion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problem.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waveform consists of overpressure peak,positive pressure zone and negative pr... The waveform of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under free-field air explosion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problem.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waveform consists of overpressure peak,positive pressure zone and negative pressure zone.Most of current practice usually considers only the positive pressure.Many empirical relations are available to predict overpressure peak,the positive pressure action time and pressure decay law.However,there are few models that can predict the whole waveform.The whole process of explosion shock wave overpressure,which was express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three factor functions of peak,attenuation and oscillation,wa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work.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xplosion similarity,the scaled parameter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 was absorbed to form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Parametric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ree-field air explosions were conducted.By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 AUTODYN numerical method and comparing the analytical and simulated curves,the model is proved to be accurate to calculate the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under free-field air explosion.In addition,through the model the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and distance can be displayed in three dimensions.The model makes the time needed for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uch less than that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explosion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Free fiel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Shock Waves in Non-Ideal Gas under the Action of Magnetic Field
3
作者 Kanti Pandey Praveen Prakash Pathak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17年第10期583-596,共14页
In present paper, certain aspect of shock wave in non-ideal gas, when magnetic field is orthogonal to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gas particl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taken to be infinite, is investigated. Conside... In present paper, certain aspect of shock wave in non-ideal gas, when magnetic field is orthogonal to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gas particl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taken to be infinite, is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one-dimensional unsteady non-planer motion, basic equations, its general solution and formation of shock-wave, conservation laws and jumps conditions, variation of area of non-uniform cross section and analytical solution of strong non planer shock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WAVES NON-IDEAL GASES Magnetic field
下载PDF
Reality Shock Among Field Training Students at the Spe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at Qassim University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ir Adjustment Strategies and Future Attitude Toward the Profession
4
作者 Lawaheth M. T. Hussain Safaa M. A. Yadak 《Psychology Research》 2016年第4期225-241,共17页
关键词 职业生涯 教育部 学生 调整 培养 大学 统计学 测试
下载PDF
大口径爆炸激波管出口冲击波流场图像测量
5
作者 郑星 黄海莹 +2 位作者 毛勇建 张军 周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55-2362,共8页
为了获取大视场下爆炸冲击波的纹影图像以及冲击波与被测模型相互作用后的流场演化特征,开展了基于聚焦纹影的反射式高速纹影测试。利用激光光源和高反射膜建立了系统所需的光源输入,并通过简化刀口栅设计,实现了远距离大口径爆炸激波... 为了获取大视场下爆炸冲击波的纹影图像以及冲击波与被测模型相互作用后的流场演化特征,开展了基于聚焦纹影的反射式高速纹影测试。利用激光光源和高反射膜建立了系统所需的光源输入,并通过简化刀口栅设计,实现了远距离大口径爆炸激波管出口冲击波流场图像演化特征以及与固体模型相互作用的高时空分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聚焦式反射纹影系统在80 m以上距离处获取了大口径大当量爆炸激波管出口处6 m×3 m视场的冲击波特征,以及与固体相互作用的高时空分辨图像和状态数据;相比传统聚焦纹影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性强、测试距离远,覆盖视场大等特点;通过设计不同光源输入,探讨了激光光源在远距离拍摄中的优势;通过冲击波阵面与固体模型的相互作用特征,揭示了冲击波作用于被测固体模型后的形成、演化和绕流状态。该测量结果能够为武器装备在受到冲击波作用后的状态评估和响应特性分析提供直观的图像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纹影 大视场 冲击波图像 爆炸激波管
下载PDF
冲击作用下CL⁃20含能共晶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伍俊英 方汇璇 +3 位作者 尚伊平 李钧剑 王健宇 陈朗 《含能材料》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4,共16页
共晶技术是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感度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冲击作用下CL‐20共晶的化学反应,有助于理解CL‐20共晶的冲击反应机制,对炸药安全评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ReaxFF‐lg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同时结合... 共晶技术是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感度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冲击作用下CL‐20共晶的化学反应,有助于理解CL‐20共晶的冲击反应机制,对炸药安全评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ReaxFF‐lg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同时结合非平衡加载方法,对CL‐20/2,5‐二硝基甲苯(DNT)、CL‐20/1,3‐二硝基苯(DNB)和CL‐20/1‐甲基‐3,5‐二硝基‐1,2,4‐三唑(MDNT)三种共晶在2~5 km·s^(-1)冲击速度下的冲击压缩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了含能共晶在冲击作用后的热力学演化特征、初始化学反应路径和产物信息,并与CL‐20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CL‐20/DNT、CL‐20/DNB和CL‐20/MDNT 3种共晶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冲击感度作用,3种共晶的冲击感度顺序依次为CL‐20/MDNT>CL‐20/DNB>CL‐20/DNT。3种共晶的分解反应均是从CL‐20分解开始,且CL‐20的分解速度比DNT、DNB和MDNT快。在2 km·s^(-1)冲击速度下,CL‐20共晶首先发生聚合反应,CL‐20与共晶配体分子间的聚合反应早于CL‐20分子间的聚合,且反应频次远高于CL‐20分子之间聚合。在3 km·s^(-1)的冲击条件下,CL‐20首先发生了N—N以及C—N键断裂,笼型结构被破坏,同时生成NO_(2),CL‐20初步断键后的结构及产物NO_(2)会进一步与共晶配体分子DNT、DNB、MDNT结合,降低CL‐20反应中间产物的浓度,达到降感作用。在4,5 km·s^(-1)冲击条件下,CL‐20中的环状骨架结构会直接遭到破坏,发生C—N键断裂,产生小分子碎片,直接生成N2,同时有NO_(2)、H_(2)、CO_(2)、H_(2)O等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共晶 反应力场 分子动力学 冲击波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隧道内障碍物对爆破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研究
7
作者 罗春雨 廖杭 +3 位作者 李梦可 罗虎 王宇博 方晓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2,共6页
隧道掌子面开挖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对施工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研究隧道内障碍物对掌子面开挖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依托宁攀高速公路胜利隧道,采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障碍物段的传播,并采用现场测... 隧道掌子面开挖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对施工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研究隧道内障碍物对掌子面开挖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传播特性影响,依托宁攀高速公路胜利隧道,采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障碍物段的传播,并采用现场测试方法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正常衰减的冲击波传播至障碍物面上方2 m处超压迅速增长4.1%,通过障碍物后由于绕流作用超压增长2.2%,障碍物上方冲击波总体呈现增强-衰减-再增强-再减小的特性;障碍物中心轴线前5 m处反射冲击波超压开始高于初始冲击波,反射冲击波传播至障碍物面时超压峰值增长至初始冲击波的2.4倍;障碍物对正后方0.5 m范围内超压峰值有一定的降低作用,0.5~2 m范围内冲击波超压有所增长,随后恢复为正常超压衰减。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障碍物前2.5 m处形成2个超压峰值,经障碍物表面反射第2个冲击波超压峰值为初始峰值的2.9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冲击波 障碍物 数值模拟 传播特性 现场测试
下载PDF
基于CFD仿真的炮口制退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杨丽 徐笑阳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 在降低火炮后坐力的同时,保证炮手区域超压和温度符合要求。方法 利用流体仿真软件进行炮口流场的数值模拟,对制退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改进后的制退器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试验对比。结果 加装侧孔外反射... 目的 在降低火炮后坐力的同时,保证炮手区域超压和温度符合要求。方法 利用流体仿真软件进行炮口流场的数值模拟,对制退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改进后的制退器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试验对比。结果 加装侧孔外反射挡板和侧孔倾斜对制退器性能的影响较大,并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加装吹孔能有效降低炮后超压和温度。改进后,制退器的效率提升8.33%,炮后超压值平均降低44.10 kPa,炮后温度值平均降低358.28 K。结论 改进后的制退器具有更高的制退效率以及较低的炮后超压值和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口制退器 炮口流场 制退器效率 炮口冲击波 数值模拟 结构设计 声发射
下载PDF
物理因子促进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姗姗 舒晴 田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3-1090,共8页
背景:针对骨缺损传统修复方法的局限性,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化学性因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国内外应用物理因素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物理因子联合生物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为解决骨缺损修复难... 背景:针对骨缺损传统修复方法的局限性,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化学性因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国内外应用物理因素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物理因子联合生物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为解决骨缺损修复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的:就物理因子如电磁场、超声等对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等方面做一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近20年的相关文献,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干细胞,骨缺损,成骨分化,电磁场,超声,冲击波,低强度激光,机械力,骨组织工程”或“stem cell,osteoporosi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Electromagnetic Fields,Ultrasound,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章94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物理因子作为一种无创、非接触的辅助疗法对骨组织工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调控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促进细胞的增殖以及在骨工程支架内的生存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2)除了激活信号通路和成骨基因转录外,物理因子还可以改善血管化、增加支架中形成的骨的体积、面积和厚度,可以促进骨整合,提高骨支架再生健康骨组织的成功率。(3)然而,将物理因子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均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支架类型、细胞类型及干预条件等,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参数设置,在临床应用中,这些不同干预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也缺乏一致性,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确定物理因子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最佳参数。(4)总体而言,物理因子作为一种理想的辅助疗法,在与各种生物材料结合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缺损 成骨分化 电磁场 超声 冲击波 低强度激光 机械力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下冲击波载荷与速度场等效关系研究
10
作者 郭桐桐 张伦平 +3 位作者 伍星星 赵延杰 张弩 汪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6-151,共6页
对于平板在水下非接触爆炸下的结构响应问题,学界目前常采用仿真和试验手段开展研究。但目前的仿真手段主要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 ALE)方法进行,计算效率低且在中远场计算中难以得到真实的结果,而试验手段成... 对于平板在水下非接触爆炸下的结构响应问题,学界目前常采用仿真和试验手段开展研究。但目前的仿真手段主要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 ALE)方法进行,计算效率低且在中远场计算中难以得到真实的结果,而试验手段成本较高。基于能流密度公式和TAYLOR板理论对平板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波载荷与速度场等效关系展开研究,提出了冲击波载荷和等效初速度场的等效换算方法,建立了平板初速度场与水下爆炸参数的等效关系并开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能流密度的冲击波等效初速度场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这一方法可作为研究平板或者简单板架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结构响应的一个重要的等效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冲击波 初速度场 等效关系 TAYLOR板理论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闭口体系新型激波吹灰器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超 郑龙席 +3 位作者 王渤文 程悦 张军利 李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锅炉吹灰器可以有效实现清除锅炉内部的积灰,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对锅炉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SPG型激波吹灰器是在传统激波吹灰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闭口体系新型高性能吹灰器,使用数值方法对该装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分析工作特性,可以... 锅炉吹灰器可以有效实现清除锅炉内部的积灰,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对锅炉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SPG型激波吹灰器是在传统激波吹灰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闭口体系新型高性能吹灰器,使用数值方法对该装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分析工作特性,可以为实际应用与改进提供参考。基于CFD技术,将SPG型激波吹灰器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动网格技术对设备内活塞的真实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SPG型激波吹灰器内部流场的连续变化这一动态过程,并通过调整喷管、燃烧室以及压力蓄能器的结构参数,在出口处监测得到各部件结构参数变化对排气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取其工作特性。结果表明:喷管的长径比从2增加到4时,出口参数峰值出现滞后现象,但压力峰值与速度峰值获得显著提升,且喷管的扩张段改为直管可以降低膨胀损失,适当增加喷管长径比并直接连接直管是一种较好的方案;燃烧室径向和轴向壁面之间的间距缩短均可使出口压力峰值提高,但轴向距离缩短压力峰值增加幅度更大;在压力蓄能器中,去除阻尼装置压力提升较少,且无法减缓活塞复位,使排出气体减少,去除限位器后喷管出口压力大幅提高,但其峰值持续时间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G型激波吹灰器 内部流场 出口压力峰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主流马赫数对超声速气膜冷却流场特性及冷却效率的影响
12
作者 付强 雷龙清 +2 位作者 陈伟 杨艳静 向树红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着眼于离散孔形式的气膜冷却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中的应用,为更深入探究超声速气膜冷却流场结构特征以及激波对气膜冷却的耦合作用机理,采用三维可压缩RANS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主流马赫数条件下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结果表... 着眼于离散孔形式的气膜冷却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中的应用,为更深入探究超声速气膜冷却流场结构特征以及激波对气膜冷却的耦合作用机理,采用三维可压缩RANS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主流马赫数条件下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主流超声速条件下,冷却射流的阻碍作用使得气膜冷却孔上游出现激波,且随着主流马赫数的增大,激波强度增大;激波诱导主流沿展向偏转而远离气膜冷却孔中心区域,弱化了主流和冷却射流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冷却射流在展向的掺混耗散。因此,在主流超声速条件下气膜冷却覆盖效果更佳、距离更长,且整体气膜冷却效率随着主流马赫数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超声速条件 激波 掺混耗散 流场特性
下载PDF
叶型关键几何参数对超音叶栅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韩壮壮 周正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超音叶型广泛应用于航空压气机,叶型的关键几何参数对其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针对进气马赫数1.4的超音叶型,采用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叶型最大厚度、最大挠度及叶栅稠度对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最大厚度及最大挠度变化对叶栅通... 超音叶型广泛应用于航空压气机,叶型的关键几何参数对其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针对进气马赫数1.4的超音叶型,采用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叶型最大厚度、最大挠度及叶栅稠度对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最大厚度及最大挠度变化对叶栅通道内激波结构影响很小;随着最大厚度的减小,最小损失对应的静压比增加并且耐反压能力增加,有利于实现更高压比设计;随着最大挠度减小,叶栅耐反压能力下降,最小损失近于不变,不利于高压比设计;增加稠度会造成槽道激波向叶栅通道上游偏移,直至形成脱体激波,使叶栅全工况损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叶型 关键几何参数 激波结构 流场性能
下载PDF
天然橡胶在减震降噪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文博 赵晓健 +1 位作者 雷宇 鲁永兴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然橡胶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天然橡胶在减振降噪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天然橡胶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分子结构 应用领域 减震降噪
下载PDF
冲击波流场的PIV速度场修正算法研究
15
作者 赵天青 杨军 +2 位作者 张洋 李国亮 金龙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是研究分析流动现象产生机制和物理规律的1种重要手段。针对击波管实验中产生的平面冲击波流场,开展了冲击波波阵面及波后速度场图像测量实验,设计并实现了1种结合高斯拟合亚像素与连... 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是研究分析流动现象产生机制和物理规律的1种重要手段。针对击波管实验中产生的平面冲击波流场,开展了冲击波波阵面及波后速度场图像测量实验,设计并实现了1种结合高斯拟合亚像素与连续性方程的复合图像修正算法,利用该算法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经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修正后,波阵面前PIV速度场矢量信息连续,可显示出由于粒子不均匀而不能正确测量的区域信息,提高了速度场信息测量精度,该方法可有效修正存在强间断面的速度场中,由记录图像质量差、粒子播撒不均匀或流动跟随性差等问题带来的速度场计算偏差,为冲击波速度场错误矢量的检测与修正提供了1种简单高效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流场 PIV 速度场修正 连续性方程
下载PDF
平板玻璃在爆炸载荷下的损伤数值模拟
16
作者 陶传赟 刘俊林 +2 位作者 唐小松 石新未 郑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平板钠钙玻璃为常见建筑材料,研究其在爆炸冲击波下的裂纹扩展规律和损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考虑材料的本构关系、边界条件、载荷作用方式等,模拟爆炸载荷的传播过程,将得到的载荷信息作为输入数据,结合近场动... 平板钠钙玻璃为常见建筑材料,研究其在爆炸冲击波下的裂纹扩展规律和损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考虑材料的本构关系、边界条件、载荷作用方式等,模拟爆炸载荷的传播过程,将得到的载荷信息作为输入数据,结合近场动力学方法(PD),模拟玻璃结构在爆炸载荷下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用近场动力学法(PD)进行数值模拟时,明显形成了环状裂纹和径向裂纹,且边框处有大量玻璃碎片飞溅,表明PD算法可有效模拟玻璃破碎过程;冲击波负压阶段对结果影响很小,在数值模拟时可忽略不计;在相同的爆心距下,随TNT质量的增加,玻璃碎片的抛撒速度越大;当冲击波超压峰值相同时,随爆心距的增加,冲击波的正压作用时间和比冲量都增加;玻璃碎片的最高速度与爆心距接近线性关系,平板玻璃的毁伤阈值为0.05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玻璃 爆炸载荷 近场动力学 裂纹扩展 数值模拟 冲击波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激波抖振特征提取与始发预测
17
作者 马启悦 高传强 孙健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7期49-55,共7页
激波抖振是一种由激波-边界层干扰引起的激波自激振荡现象,可能导致结构疲劳破坏,甚至引发飞行安全问题。激波抖振始发边界的准确预测对于运输类飞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建立了一个融入定常流场中特征的神经网络(CFNN)模型,... 激波抖振是一种由激波-边界层干扰引起的激波自激振荡现象,可能导致结构疲劳破坏,甚至引发飞行安全问题。激波抖振始发边界的准确预测对于运输类飞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建立了一个融入定常流场中特征的神经网络(CFNN)模型,实现了对激波抖振始发迎角的准确预测。以NACA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提取抖振发生前后定常流场中的特征。随后,将提取的低维特征作为全连接神经网络(FNN)模型的隐含层,用以预测激波抖振的始发迎角。在较高马赫数的泛化预测中,CFNN模型预测的激波抖振始发迎角的平均相对误差,相较未融入特征的全连接神经网络(NN)模型,减小了约7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从定常流场中提取的低维特征能够辅助预测非定常激波抖振问题的始发迎角,提升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抖振 定常流场 特征提取 边界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某高烈度场地的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18
作者 梅浩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有效提升高烈度场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研究依托某高烈度区Ⅳ类场地综合楼项目实例,提出了设置应力释放孔、阻尼器及实施两阶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具体计算对方案抗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设置应力释放孔能显著... 为有效提升高烈度场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研究依托某高烈度区Ⅳ类场地综合楼项目实例,提出了设置应力释放孔、阻尼器及实施两阶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具体计算对方案抗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设置应力释放孔能显著降低管桩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挤压作用;(2)设置阻尼器可减弱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3)对于高烈度及Ⅳ类场地区域设防等级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可采取两阶段设计形式实施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场区 Ⅳ类场地 减震设计
下载PDF
智能网联测试场混合交通流仿真研究
19
作者 欧阳涛 康诚 吴启范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控制协同策略消除交通冲击波的生成和传播影响是提高交通效率与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对混合流下的智能网联车辆速度控制与可变限速控制以及两者的协同... 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控制协同策略消除交通冲击波的生成和传播影响是提高交通效率与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对混合流下的智能网联车辆速度控制与可变限速控制以及两者的协同控制模型与机制,通过搭建测试场数字孪生感知平台,获取测试场高环区域内的实时混合交通流数据,并构建协同控制模型框架与最优化求解办法,探究协同管控策略在测试场高环场景下对交通效率与安全的实际效果。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交通效率、安全等核心指标,显示的协同控制策略对测试场交通流碰撞时间分布数据优化了50%以上,对当前场景的总行程时间优化超过20%,为智能网联车辆控制优化交通流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冲击波 智能网联测试场 可变限速控制 协同控制策略
下载PDF
Modula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response in SH-SY5Y by mobile phone microwaves 被引量:1
20
作者 Emanuele Calabrò Salvatore Condello +4 位作者 Monica Currò Nadia Ferlazzo Daniela Caccamo Salvatore Magazù Riccardo Ientile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AS 2012年第2期34-40,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putative biological damage caused by GSM mobile phone frequencies by asses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during mobile phone working. METHODS: Neuron-like cells, obtained by retinoicacid-induced diffe... AIM: To investigate putative biological damage caused by GSM mobile phone frequencies by asses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during mobile phone working. METHODS: Neuron-like cells, obtained by retinoicacid-induce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 were exposed for 2 h and 4 h to microwaves at 1800 MHz frequency bands. RESULTS: Cell stress response was evaluated by MTT assay as well as changes in the heat shock protein expression (Hsp20, Hsp27 and Hsp70) and caspase-3 activity levels, as biomarkers of apoptotic pathway.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neither cell viability nor Hsp27 expression nor caspase-3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terestingly,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sp20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at both times of exposure, whereas Hsp70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ly after 4 h exposure. CONCLUSION: The mod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Hsps in neuronal cells can be an early response to radiofrequency micro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TOSIS ELECTROMAGNETIC field Heat shock PROTEINS Microwaves SH-SY5Y DIFFERENTIATED cel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