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道金属覆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的近期疗效和影响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分析
1
作者 马升军 刘泳 +1 位作者 沈奕播 李一诗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探讨气道金属覆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MTEF)的近期疗效和术后影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MTEF行气道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胸部影像学、炎症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支架置入治... 目的探讨气道金属覆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MTEF)的近期疗效和术后影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MTEF行气道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胸部影像学、炎症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支架置入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42例MTEF患者气道金属覆膜支架治疗后较治疗前气促指数明显下降、KPS评分明显升高,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RP、PCT)明显好转,胸部CT值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治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42个月,经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为Ⅳ期、术前KPS评分<50分是影响MTEF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气道金属覆膜支架治疗MTEF近期临床疗效确切,肿瘤分期为Ⅳ期、术前KPS评分<50分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食管气管瘘 气管金属覆膜支架 近期疗效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尿道金属覆膜支架在男性球膜部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2
作者 王梦珍 余月 +3 位作者 周晓晨 习海波 傅斌 陈庆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尿道金属覆膜(Allium)支架用于治疗男性球膜部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使用Allium支架治疗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4例。均因外伤引起,年龄16~66(44.5... 目的探讨尿道金属覆膜(Allium)支架用于治疗男性球膜部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使用Allium支架治疗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4例。均因外伤引起,年龄16~66(44.5±15.3)岁,狭窄部位均在尿道球膜部,狭窄或闭锁长度为0.8~2.5 cm(平均1.4 cm),术前最大尿流率为1.5~7.8 mL·s^(-1)。结果14例患者均Ⅰ期顺利植入长为6 cm的Allium支架,术中使用缝线将支架与尿道固定,术后恢复正常排尿,最大尿流率提升至15.4 mL·s^(-1),手术时间(43.5±10.8)min,术中出血量(25.4±10.6)mL,术后2~5 d出院。出院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2.4个月),其间3例患者(占前期患者60%,3/5)由于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支架发生移位,2例(占后期患者22%,2/9)使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后发生移位;5例患者发生支架感染和支架内结石;1例患者在术后8个月因尿道支架反复堵塞感染选择拔出支架后仍排尿困难,最终行尿道成形术。所有患者随访至2023年12月均排尿正常、无尿失禁发生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尽管有并发感染、生长结石,支架移位的风险,短期随访(平均12.4个月)结果提示Allium支架用于治疗男性球膜部尿道狭窄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临床上注意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和预期效果,谨慎地选择Allium支架手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球膜部 尿道金属覆膜支架 适应证 短期随访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血清miR-647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超 张小晶 +2 位作者 杨小军 梁萧 林友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探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短链非编码RNA-647(miR-647)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联性。方法:纳入182例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下肢ASO患者,检测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血清miR-647水平,... 目的:探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短链非编码RNA-647(miR-647)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联性。方法:纳入182例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下肢ASO患者,检测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血清miR-647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联性。结果:182例ASO患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有43例发生ISR,发生率为23.63%,ISR患者miR-64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非IS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SO患者术后发生ISR与非ISR者在Fontaine分期、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647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51、0.4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ontaine分期、年龄、miR-647、NLR、CRP水平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iR-647表达水平评估术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7(95%CI:0.676~0.858),最佳截断值0.980,敏感度0.581,特异度0.899。结论:ASO患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血清miR-647表达水平与发生ISR有关,且对发生ISR具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短链非编码RNA-647 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Hcy/hs-CRP、短期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尹贵荣 付桂侠 顾启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外周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联合支...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外周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治疗,n=42)和对照组(仅支架置入治疗,n=4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CD)指标[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的收缩峰流速]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同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MRS评分(mRS)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至少12个月的跟踪随访,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缝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cy、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短暂性脑缺血(TIA)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发脑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血清Hcy/hs-CRP浓度,提高疗效、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支架置入 颅内动脉狭窄 短期预后 外周血指标
下载PDF
探讨LVIS支架与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疗效
5
作者 付彬 许文庆 +4 位作者 沈军 邹杰 刘雷 郑相虎 张静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LVIS支架与弹簧圈栓塞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82例临床资料。弹簧圈栓塞治疗为传统弹簧圈栓塞组,LVIS支架技术下的弹簧圈栓塞治疗为LVIS支架组,对比两组患... 目的:分析LVIS支架与弹簧圈栓塞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82例临床资料。弹簧圈栓塞治疗为传统弹簧圈栓塞组,LVIS支架技术下的弹簧圈栓塞治疗为LVIS支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LVIS支架组RS评分低于传统弹簧圈栓塞组(P<0.05);Raymond评分1级发生率高于传统弹簧圈栓塞组(P<0.05);手术后LVIS支架组患者的SR、AR、高度和长度特征明显低于传统弹簧圈栓塞组(P<0.05);LVIS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传统弹簧圈栓塞组32.5%(P<0.05)。结论:应用LVIS支架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IS支架 颅内破裂动脉瘤 近远期疗效 动脉瘤影像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6
作者 戴兵 吕新远 +2 位作者 张林娇 刘驰 白璐璐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4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分为根治性切除术组(n=49)、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组(n=49)、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组(n=51)。比较3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分为根治性切除术组(n=49)、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组(n=49)、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组(n=51)。比较3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术后1周,3组患者的ALT、ALP、TBIL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根治性切除术组患者的ALT、ALP、TBIL水平均低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组和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切除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61%,高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组患者的12.24%和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组患者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切除术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均高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组,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均高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与手术方式有关,根治性切除术仍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切除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 肝门部胆管癌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对血气指标气促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钰坤 刘新 +1 位作者 高李玉 廖钦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对血气指标、气促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0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均行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一次置入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术后6个月生存情况,比较...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对血气指标、气促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0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均行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一次置入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术后6个月生存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气促分级、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ECOG评分。结果:一次置入成功率96.67%,术后3例患者痰血明显,9例患者痰带少量血丝,8例患者胸骨后产生轻微疼痛,予以对症处理后全部消失;治疗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死亡21例(17.5%),且均是因原发疾病死亡;治疗后PaO_(2)、SaO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a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气促分级为0~Ⅱ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FEV1、FVC、P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ECOG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气促症状及肺功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气道狭窄 电子支气管镜 支架 血气分析 气促 肺功能
下载PDF
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肾结石逆行肾内手术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商崇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6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究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肾结石逆行肾内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5月济南重汽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肾结石逆行肾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区分为研究组(45例,接受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 目的探究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肾结石逆行肾内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5月济南重汽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肾结石逆行肾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区分为研究组(45例,接受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与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Ⅰ期结石清除率、术前及术后肾功能指标、术前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和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单纯肾盂结石清除率稍低于对照组,肾盏多发结石清除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7 d,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逆行肾内患者开展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有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肾功能及炎性反应状态,降低患者围术期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肾结石 逆行肾内 手术结局 肾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短支架在冠脉长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炫生 冯力 +2 位作者 张励庭 吴颖 张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5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短支架在冠脉长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脉长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长药... 目的:观察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短支架在冠脉长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脉长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长药物支架(DES)植入,观察组患者在FFR测定指导下,选择最严重部位后予以DES植入,术后严格规范药物治疗,分别随访30 d、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支架使用数量及随访中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植入支架成功率均为100%(3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支架心绞痛、再狭窄率和再次再建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指导下短支架应用于指冠脉长病变,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支架使用数量,且显著降低心绞痛、支架再狭窄及再次血运建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长病变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短支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锦华 杨辉 +2 位作者 凌锋 周政 刘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经颈部B超、TCD、DSA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48例 ,实施狭窄段置入自膨式支架 (WALLSTENT或SMART) ,12例行后扩张 ,11例使用滤器装置 ,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经颈部B超、TCD、DSA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48例 ,实施狭窄段置入自膨式支架 (WALLSTENT或SMART) ,12例行后扩张 ,11例使用滤器装置 ,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结果  2例手术失败未能成功置入支架 ;术后并发脑出血 1例 ,脑栓塞 1例 ,支架内血栓形成 1例 ,除 1例脑出血死亡外 ,其余 2例治疗后恢复 ;其余 43例患者均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1~ 6个月的随访中 ,无 1例出现复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低 ,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可行性好 ,近期疗效肯定 ,是临床上有推广潜力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武国德 朱凤水 +4 位作者 缪中荣 吉训明 李慎茂 凌锋 宋庆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观察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探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将临床经颈部B超、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10 8例 ,实施颈动脉支架术 ,15例行预扩张 ,12例后扩张成形 ,9例使用滤器装置 ,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 目的 观察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探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将临床经颈部B超、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10 8例 ,实施颈动脉支架术 ,15例行预扩张 ,12例后扩张成形 ,9例使用滤器装置 ,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结果  2例手术失败 ;术后 2例发生脑出血 ,1例脑栓塞 ,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 ,除 1例脑出血死亡外 ,3例治疗后恢复 ;1~ 6个月的随访中 ,10 5例患者无复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颈动脉狭窄段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具有可行性 ,近期疗效肯定 ,是临床上有推广潜力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术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侧枝循环开放程度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阿力木·吾甫尔 韩登峰 +3 位作者 哈力旦·加马力丁 夏提古力·亚力坤 周君 马建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86-189,193,共5页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颅内血管侧枝循环开放程度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AS术的111例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评估术前及术后脑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程度,以及对术后短期随访结果的...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颅内血管侧枝循环开放程度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AS术的111例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评估术前及术后脑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程度,以及对术后短期随访结果的影响。结果 侧枝循环良好组为53例,侧枝循环差组为58例。侧枝循环良好组中,颈动脉严重狭窄、前交通动脉开放以及软脑膜动脉开放的比率明显高于侧枝循环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侧枝循环差组(P〈0.05);CAS术后出现2例脑出血患者,均在侧枝循环良好组,所有患者随访1年,有3例患者再发脑梗死,均为侧枝循环差组病例。侧枝循环良好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NIHSS及mRS评分均明显低于侧枝循环差组。结论 良好的侧枝循环可明显改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的神经功能,可能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枝循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短期预后 脑梗死
下载PDF
冠脉支架系统的血液相容性测试
13
作者 许建霞 王涵 +1 位作者 连环 王春仁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8期940-948,共9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冠脉支架系统血液相容性的全面检测,介绍所用的血液相容性测试方法。方法:以上市的金属药物洗脱支架为产品对照进行体外凝血试验、体内比格犬颈静脉短期血栓形成试验,不用产品对照进行冠脉支架原位植入血栓形成试验和直... 目的:通过对一个冠脉支架系统血液相容性的全面检测,介绍所用的血液相容性测试方法。方法:以上市的金属药物洗脱支架为产品对照进行体外凝血试验、体内比格犬颈静脉短期血栓形成试验,不用产品对照进行冠脉支架原位植入血栓形成试验和直接光学法溶血试验,对一个聚乳酸基全降解雷帕霉素洗脱冠脉支架系统的血液相容性进行全面检测。结果:供试输送系统和支架的凝血及输送系统的短期血栓形成与产品对照无明显差异,供试冠脉支架的血栓形成及溶血性能、输送系统的溶血性能均可被接受。结论:供试冠脉支架系统的血液相容性可被接受。目前的冠脉支架系统血液相容性试验方法基本可满足需要,但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并形成标准化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系统 血液相容性 体外凝血 颈静脉短期血栓形成 支架原位植入 溶血
下载PDF
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朴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0期40-43,共4页
目的:利用临床病例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的中短期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 目的:利用临床病例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的中短期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裸支架疗法,而试验组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疗法,随后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中短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后3、6、9、12个月时的通畅率别为95.2%、85.7%、83.3%、74.0%,手术后12个月ABI指数为(0.82±0.19)。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3、6、9、12个月时的通畅度分别为90.5%、76.2%、2.0%、52.4%,手术后12个月ABI指数为(0.78±0.21);两组患者手术后3、6个月时的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9个月和12个月时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法可作为治疗近关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尤其是跨膝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bahn覆膜支架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 中短期疗效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海涛 王志刚 +3 位作者 潘顺 丁璇 王成伟 曲春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5-957,967,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且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结果:支架放置均准确,19例颈动脉狭窄管径恢复到正常,5例狭...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且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结果:支架放置均准确,19例颈动脉狭窄管径恢复到正常,5例狭窄程度减少90%,2例减少70%,10例术中使用了保护装置,1例术后出现梗死区出血,其他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均无再狭窄发生,近期疗效满意。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狭窄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肝外胆管近端损伤即时处理的若干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 王钦尧 +3 位作者 曹伟家 吴坚 朱黎庆 彭晓云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肝外胆管近端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稀疏缝合、吻合部短期内支撑 ,以及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治疗 5例肝外胆管近端损伤的临床资料 ,并对各例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5例术后早期均未发生胆漏及腹腔感... 目的 探讨治疗肝外胆管近端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稀疏缝合、吻合部短期内支撑 ,以及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治疗 5例肝外胆管近端损伤的临床资料 ,并对各例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5例术后早期均未发生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经长达 8个月至 10年的随访 ,各例均无与胆道有关的不适症状及黄疸 ;B超复查各例均无肝组织萎缩及硬化征象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无结石 ;肝功能均正常。结论 肝外胆管近端损伤后即时 ,在行修复手术及治程中 ,联合应用缝合、支撑、吸引技术可有效预防肝管—肝管吻合及肝管 -空肠 Roux- Y吻合术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稀疏缝合 短期内支撑 持续低负压吸引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支架工作阻力分析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顼建新 《煤矿现代化》 2020年第2期37-39,43,共4页
为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81220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合理选型,针对工作面覆岩结构的判断,得出基本顶以砌体梁的形式存在,进而建立81220工作面支架的力学模型,结合的具体情况得出所需支架的初撑力及工作阻力,确定采用ZZ5200/25/47型液压支架... 为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81220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合理选型,针对工作面覆岩结构的判断,得出基本顶以砌体梁的形式存在,进而建立81220工作面支架的力学模型,结合的具体情况得出所需支架的初撑力及工作阻力,确定采用ZZ5200/25/47型液压支架,并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支架的工作阻力在1772.6kN^4726.9kN之间,工作阻力的富裕系数为9.1%~65.9%,支架的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 支架适应性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馥锟 钱陈泽越 +2 位作者 陈兆雷 邱信杰 朱健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156-1160,1164,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EA...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EA组(n=32)和CAS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术后1年内所有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死亡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手术相关死亡;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切口或穿刺点血肿、感染,颅神经损伤(CNI),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颈动脉窦反应(CSR),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术后8个月出现1例中度支架内再狭窄,术后10个月出现1例缺血性脑卒中,术后11个月出现1例重度支架内再狭窄。术后1年内,CEA组未出现上述不良事件。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中,CEA和CAS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各具优势,特点突出,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满足个体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短期疗效
下载PDF
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谷达军 郑华松 +1 位作者 李金钊 刘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将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于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在本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7年5月-2019年2月间收入的16例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成功率进行记录,分析各项手术指标。结果治疗... 目的探究将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于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在本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7年5月-2019年2月间收入的16例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成功率进行记录,分析各项手术指标。结果治疗完成后,成功率为100%。而在治疗后,患者术后的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有明显缩短,患者体内的各项炎症指标升高(P <0.05)。结论采用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颅外颈动脉狭窄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手术方案会引起患者手术后早期出现高凝状态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置入术 颅外颈动脉狭窄 近期疗效 凝血功能指标 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短支架血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兴澎 赵勇鹏 +3 位作者 叶亚飞 陈嵩 朱贵军 胡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37-17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短支架血管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处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3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8例,... 目的探讨应用短支架血管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处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3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8例,年龄27~75岁(49.3±10.3)岁,所有患者接受升主动脉短支架血管植入十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死亡2例(5.1%),二次开胸探查4例(10.8%,4/37)。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随访1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结论短支架血管可较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破口位置较高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 短支架 心血管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