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摩崖榜书的文学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海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摩崖榜书是一种大众喜欢而流传不衰的文学现象,而文学研究者极少议及。这些榜书别集不载,文选与文论著述也无关注。榜书具有明显的文学意义,它以诗性语言、书法语言、境文虚实相生,表达了作者对时事、历史文化、草木山川、人文建筑的感... 摩崖榜书是一种大众喜欢而流传不衰的文学现象,而文学研究者极少议及。这些榜书别集不载,文选与文论著述也无关注。榜书具有明显的文学意义,它以诗性语言、书法语言、境文虚实相生,表达了作者对时事、历史文化、草木山川、人文建筑的感受与评价,是抒写情志的重要形式。摩崖榜书的文学意义建立在原生基础之上,与存在环境密不可分,不可移动、不可再造、不可改变载体,否则,其文学意义也就消失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榜书 文学 文体
下载PDF
扬州出土的“妾莫书”与“舒宴”印小议——兼论西汉时期的女官制度 被引量:4
2
作者 顾筼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9,共3页
根据扬州出土的"妾莫书"印和"舒宴"印,对西汉时期的女官印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并对西汉时期诸侯国的女官制度和女官用印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扬州 “妾莫书”印 “舒宴”印 西汉女官制度
下载PDF
四川方言中没、术、物的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庆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本文将四川方言的没、术、物三韵的读音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并证明宋代此三韵还没有从臻摄入声韵中析出,明代与通摄入声韵合并,清代与宕江入声韵归并,进而演化出今天的格局。
关键词 四川方言 演变
下载PDF
略谈《翰墨全书》利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仝建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5,共8页
《翰墨全书》是一部元代前期编纂成书、后来经过两次改编的民间日常交际应用类书,分类辑录民间交际应酬相关的词语、典故、诗词文章及活套、图式,对宋元文学、历史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传世的《翰墨全书》有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 《翰墨全书》是一部元代前期编纂成书、后来经过两次改编的民间日常交际应用类书,分类辑录民间交际应酬相关的词语、典故、诗词文章及活套、图式,对宋元文学、历史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传世的《翰墨全书》有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系统,大德本编纂时间最早、内容最多,泰定本内容主要系压缩大德本而成,明初本内容基本承用泰定本,利用时应优先使用大德本。《翰墨全书》收录诗词文章的作者,署名情况较为复杂;绝大多数为宋人,尤其是生活在南宋及由宋入元者;籍贯以福建、江西为最多。常用的明初本《翰墨全书》内容与编排有同一作者诗文多连续出现、题目多有从前省略、收录诗文内容多为全录等特点。明初本《翰墨全书》存在编纂或抄录错误、内容编排存在不严密之处、翻刻致误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墨全书》 元代 民间类书 交际
下载PDF
伏暑后期肾气不固病机之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健 丁慧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0-11,共2页
伏暑属于伏气温病,六版和七版温病学教材将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出血热归属于伏暑范围,并以此提出伏暑后期可出现肾气大伤,肾气不固的多尿症,但均未阐明这一病机的演变过程。根据历代医家有关伏暑的论述,从伏暑的发病、邪伏部位并联系流... 伏暑属于伏气温病,六版和七版温病学教材将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出血热归属于伏暑范围,并以此提出伏暑后期可出现肾气大伤,肾气不固的多尿症,但均未阐明这一病机的演变过程。根据历代医家有关伏暑的论述,从伏暑的发病、邪伏部位并联系流行性出血热的特点进行探讨。认为气虚是暑邪内伏之因,而邪伏三焦膜原或骨髓可致肾气耗伤,故后期可出现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并指出肾气不固是伏暑后期的转归之一,流行性出血热可表现为伏暑,但不等同于伏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暑 肾气不固 三焦膜原 骨髓 流行性出血热
下载PDF
刘应李文章辑存 被引量:1
6
作者 仝建平 《晋中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
刘应李是宋末元初福建建阳知名学者,因没有诗文集传世,诗文少见流传。其所作文章现在可以考知者共计6篇,其中刘应李所编《翰墨全书》录有5篇,《经义考》录有1篇。
关键词 刘应李 《翰墨全书》 《经义考》 文章
下载PDF
《东文选》“表笺”类作品编纂背景略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彝秋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7-54,123,共8页
《东文选》是朝鲜初期编成的一部一百三十卷的多文体选本,其中收录的表、笺作品多达十四卷,这既受益于以承文院文官为主要编纂班底的文献裒辑之便,又与表、笺在东国外交、科举等场域中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从《东文选》"表笺"... 《东文选》是朝鲜初期编成的一部一百三十卷的多文体选本,其中收录的表、笺作品多达十四卷,这既受益于以承文院文官为主要编纂班底的文献裒辑之便,又与表、笺在东国外交、科举等场域中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从《东文选》"表笺"类作品的编纂体例,可以看出主纂者徐居正等人在遵循前代选本既有规范的同时,也能自成新格:将表、笺作品合标以"表笺"之目,很有可能受到东人别集《阳村集》以及《翰墨全书》等中国类书的启发,同时也起到了维护本国国体的客观效果;至于按题材对"表笺"下的作品做出不标细目的二级分类,则是对《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东人之文四六》等文献相关作品分类编排经验各有去取的学习;而在藉助类目细分表达出自我文体观念的同时,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又体现着编纂者们有意识的去类书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文选》 表笺 标目 分类 文体观念
下载PDF
大德本《翰墨全书》文献利用价值探微
8
作者 仝建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翰墨全书》是元代留存至今部头最大的一部交际应用类的民间日用类书,刊行后又经过两次改编,形成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版本系统和大德本、泰定本两种内容系统。大德本为初编本,且内容最多,泰定本压缩改编大德本而成,明初本内容... 《翰墨全书》是元代留存至今部头最大的一部交际应用类的民间日用类书,刊行后又经过两次改编,形成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版本系统和大德本、泰定本两种内容系统。大德本为初编本,且内容最多,泰定本压缩改编大德本而成,明初本内容沿用泰定本。属于泰定本内容系统的明初本随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出版而通行易见;但大德本却少为关注和利用。本着类书收录资料多少、辑佚校勘价值高低的原则,在利用《翰墨全书》时应优先使用大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墨全书》 大德本 泰定本 明初本
下载PDF
《玄通大书》预测理论研究
9
作者 陈世鹏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3期8-13,共6页
《玄通大书》是毕摩文化中最重要的占卜经典。其中的占卜理论主要有阴阳五行说、八卦说、干支说、占星术、十二宫辰说、天人感应论等等。在人生命运和吉凶日的推算上采用了象征律和演绎法等推算方法。
关键词 署舍 署莫 预测理论
下载PDF
王韬“事夷”对西学翻译的影响
10
作者 刘琪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7-99,共3页
十九世纪,中国进步文人经受中西文化冲突时心理与行为上的调整和改变推动了西学翻译的进程,王韬"事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落魄文人的矛盾与无奈。了解到西方文明的发达水平,王韬等当时颇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 十九世纪,中国进步文人经受中西文化冲突时心理与行为上的调整和改变推动了西学翻译的进程,王韬"事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落魄文人的矛盾与无奈。了解到西方文明的发达水平,王韬等当时颇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观念,摒弃陈规旧矩以吸收新养分,掀起了西学东渐、英书汉译的热潮,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墨海书馆 西学 翻译 文化冲突
下载PDF
莫友芝对清代版本目录学的贡献——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付星星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清代贵州大儒莫友芝,富藏书,精校雠,又精目录版本之学,是清末蜚声全国的版本目录学家。论文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为中心,通过对该书成书过程之梳理,著述体例之分析,学术价值之评定,系统考察了莫友芝对清代版本目录学之贡献,同时也实... 清代贵州大儒莫友芝,富藏书,精校雠,又精目录版本之学,是清末蜚声全国的版本目录学家。论文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为中心,通过对该书成书过程之梳理,著述体例之分析,学术价值之评定,系统考察了莫友芝对清代版本目录学之贡献,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该书白璧微瑕之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友芝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 版本目录学
下载PDF
《孤树裒谈》小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小霞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6期21-24,共4页
《孤树裒谈》在浩瀚的史籍中名不见经传。是十六世纪一位抑郁不得志的儒生官员随笔之作。 本文对该书的作者、版本、材料来源、内容做一个初步的考证工作,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孤树裒谈 李默 考证
下载PDF
《疑辨录》与《箐斋读书录》之关系及流传考论
13
作者 王水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疑辨录》与《箐斋读书录》均为明代川籍人士周洪谟所著,《疑辨录》晚出于《箐斋读书录》,是在《箐斋读书录》的基础上取裁并有所扩充而成的。二书之流传一波三折,它们是研究周洪谟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 周洪谟 《疑辨录》 《箐斋读书录》 关系
下载PDF
吴亡后“西施从范蠡作五湖之游”考辨——兼评《辞源》、《辞海》等关于西施之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昭著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17-19,共3页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历史上本无此人,而《辞源》、《辞海》以及《汉语大词典》均认定有此人。不过西施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为吴亡后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一说西施助越灭吴后,被越人沉于水...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历史上本无此人,而《辞源》、《辞海》以及《汉语大词典》均认定有此人。不过西施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为吴亡后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一说西施助越灭吴后,被越人沉于水而惨死。经查阅各辞典上所举证据,前一说法实为无稽之谈。至于越沉西施于水之事,却在《墨子·亲士第一》中得到证实,更在《东周列国志》中得到合情合理的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墨子·亲士第一》 《杜秋娘诗》
下载PDF
中华书局点校本《郘亭书画经眼录》补正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鹏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82-87,共6页
张剑点校的晚清莫友芝所著《郘亭书画经眼录》一书,作为中华书局列为"书目题跋丛书"之一,于2008年1月正式出版。笔者因研究所涉,曾于贵州省博物馆访见莫氏"书画经眼录"残稿一轴,此稿于张氏校本中未曾见录。兹将二... 张剑点校的晚清莫友芝所著《郘亭书画经眼录》一书,作为中华书局列为"书目题跋丛书"之一,于2008年1月正式出版。笔者因研究所涉,曾于贵州省博物馆访见莫氏"书画经眼录"残稿一轴,此稿于张氏校本中未曾见录。兹将二种相核,见所异处,略检其要,按目列叙,姑补版本之阙,以裨校正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郘亭书画经眼录》 《莫公赏鉴书画录存稿》 补正
下载PDF
《对山书屋墨馀录》刻本考
16
作者 曹鑫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29,共7页
相关论著、书目大多认为,《对山书屋墨馀录》主要有清同治九年(1870)湖州醉六堂吴氏刻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毛氏甲戌定本两种刻本。然而,醉六堂本并非原刻本(最早版本),仅系翻刻本之一种。清同治九年(1870)上海毛氏亦可居刻本系《对... 相关论著、书目大多认为,《对山书屋墨馀录》主要有清同治九年(1870)湖州醉六堂吴氏刻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毛氏甲戌定本两种刻本。然而,醉六堂本并非原刻本(最早版本),仅系翻刻本之一种。清同治九年(1870)上海毛氏亦可居刻本系《对山书屋墨馀录》之原刻本,醉六堂本即据亦可居本翻刻而成。同治十年(1871),杭州杨氏文元堂据亦可居本之后印本再次翻刻;十三年甲戌(1874),毛祥麟据亦可居本之后印本重新删易审定,系较好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本 初印本 毛祥麟 上海版刻 《对山书屋墨馀录》
下载PDF
《翰墨全书》编纂及其版本考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仝建平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35-139,共5页
《翰墨全书》是元朝前期刘应李编纂的一部民间交际应用类书,分类辑录应酬交际类的词语典故、活套及诗词文章。该书1307年首次刊行;1324年,建安詹友谅进行改编后,书坊刊行;约元末明初,建阳书坊对改编本再次改编印行。元明两代流传的《翰... 《翰墨全书》是元朝前期刘应李编纂的一部民间交际应用类书,分类辑录应酬交际类的词语典故、活套及诗词文章。该书1307年首次刊行;1324年,建安詹友谅进行改编后,书坊刊行;约元末明初,建阳书坊对改编本再次改编印行。元明两代流传的《翰墨全书》有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版本系统,清代至少仍有两种刻本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墨全书》刘应李 编纂 版本
原文传递
西晋石经《尚书》皋陶谟、益稷残石拓本 被引量:1
18
作者 宫万琳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5,共4页
考证表明,新发现的大篆(古文)、小篆、隶书八分呈"品"字形排列的三体石经残石拓本,属西晋石经《尚书》,此拓四纸为《尚书》中的《皋陶谟》、《益稷》篇残存字迹。新拓本丰富了洛阳太学石经碑刻遗存,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史研究... 考证表明,新发现的大篆(古文)、小篆、隶书八分呈"品"字形排列的三体石经残石拓本,属西晋石经《尚书》,此拓四纸为《尚书》中的《皋陶谟》、《益稷》篇残存字迹。新拓本丰富了洛阳太学石经碑刻遗存,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史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石经 尚书 皋陶谟 益稷
原文传递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作者及版本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声波 《暨南史学》 2003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目前所知现存惟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主要载于类书《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及《群书通要》,但各种版本都不署作者名,本文论证该书原编者为宋末元初人刘应李,改编者为詹友谅等。此外,本文还对元大德初刊本等...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目前所知现存惟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主要载于类书《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及《群书通要》,但各种版本都不署作者名,本文论证该书原编者为宋末元初人刘应李,改编者为詹友谅等。此外,本文还对元大德初刊本等7种刻本的特点、流传情况及其与两种单行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 刘应李 詹友谅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 《群书通要》
原文传递
近代官话中通臻两摄合口入声分合关系考辨
20
作者 宋华强 《汉语史学报》 2023年第2期74-87,共14页
近代官话韵书中,中古通摄入声屋沃烛韵与臻摄合口入声術物没韵关系有待系统研究。笔者考察了近代22种反映时音的韵书材料,将屋沃烛韵与術物没韵关系分为“洪分细分”“洪混细分”“洪混细混”三大类。在对这几类出现的时代和地域进行分... 近代官话韵书中,中古通摄入声屋沃烛韵与臻摄合口入声術物没韵关系有待系统研究。笔者考察了近代22种反映时音的韵书材料,将屋沃烛韵与術物没韵关系分为“洪分细分”“洪混细分”“洪混细混”三大类。在对这几类出现的时代和地域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中古通臻两摄入声在近代南方官话韵书中有较清楚的演化轨迹;但在近代北方官话韵书中的表现比较复杂,受到了南方官话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声 屋沃烛韵 術物没韵 洪混细分 南方官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