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0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aoist Rites and Agriculture
1
作者 Longsheng W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5期105-107,共3页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China. This relationship is also manif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t rites and agriculture: the Taoist rites have obvious awareness...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China. This relationship is also manif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t rites and agriculture: the Taoist rites have obvious awareness of stressing the agriculture; holding of Taoist rites,gods worshiped in rites,offerings used,and grain consume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griculture; many actions in rites have nature of imitating the agriculture. The concept of " quietness" and " cleanness" in rites can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f farmers for respecting the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Taoist rites AGRICULTURE
下载PDF
Promotion of Rites in a Beautiful World——2015 NE·TIGER“Ming Li”Haute Couture Huafu Fashion Show
2
作者 Anne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4年第Z2期62-62,共1页
The 17th China Fashion Week made its grand debut in Beijing on October 25.As an opening show,NETIGER"Ming Li"Haute Couture Huafu Fashion Show was performed in a great way in Beijing Hotel.The Ritual and Musi... The 17th China Fashion Week made its grand debut in Beijing on October 25.As an opening show,NETIGER"Ming Li"Haute Couture Huafu Fashion Show was performed in a great way in Beijing Hotel.The Ritual and Music Civilization Built in a Country Famed for Its Clothing Culture On the stage,as the booming sound of violoncellos was integrated with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EL rites DYNASTY CREATIVE Ming LI NE TIGER more
下载PDF
Rites de Passage and Disposable of the Corpse:A Study on Death Rites Among the Deoris in a Rural Context of Assam,India
3
作者 Arifur Zam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2年第5期260-268,共9页
Deat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ises rites in human society which invariably occur during the lifecycle of an individual. Death means the termination of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along with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 I... Deat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ises rites in human society which invariably occur during the lifecycle of an individual. Death means the termination of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along with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 It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aspects of many tradi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nd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every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In common parlance death refers to the moment at which life ends and one of the difficult tasks of defining death is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When a death occurs to an individual, it requires drawing precise conceptual boundaries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is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consciousness and when consciousness ceases, a person is said to have died. Death has an integral relationship with religion, especially with rites and rituals through which the departed soul is appeased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upernatural. In every society, there are certain customs related to death as well as the disposal of the corpse which reflect the parochial belief system associated with the event.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xamine the pattern of disposal of death, integral religious rites, and rituals among the Tengapania Deoris of Ass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ori DEATH RELIGION disposal rites rituals
下载PDF
The Decline of Image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ites Controversy in Qing Dynasty
4
作者 DUAN Feng LI Chaoju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At the turn of the 18th-19th century,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missionary business in China,there was a debate about th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acrificial rites among missionaries,that is,whether the tradit... At the turn of the 18th-19th century,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missionary business in China,there was a debate about th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acrificial rites among missionaries,that is,whether the traditional rites of Confucius and Christianity were consistent.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Vatican and the Qing Dynasty,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evolved into the dispute over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Roman religious imperial power.The missionary career in China also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oleration order,exclusion order and the ticket receiving order to the prohibition order.The sharp opposition between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Roman religious imperial power led to the desperate situation of Christian career in China.The missionaries naturally vented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China,the good image of China gradually collapsed,and the western image of China began to decline rapi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 Dynasty rites controversy National image
下载PDF
ARROWS,FRIENDSHIP,AND RITES OF PASSAGE
5
作者 TSEHUAJAB KEVIN STUART 《China's Tibet》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ARROWS FRIENDSHIP AND rites OF PASSAGE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经验探究——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6
作者 马小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4,共11页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数千年的立法、司法经验,“礼刑合一”“礼主刑辅”“疏而不漏”及稳定的法律形式与变通的法律形式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及法律与时势的矛盾。以儒家为底色的法律体系,不仅兼容了法家思想,而且连...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数千年的立法、司法经验,“礼刑合一”“礼主刑辅”“疏而不漏”及稳定的法律形式与变通的法律形式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及法律与时势的矛盾。以儒家为底色的法律体系,不仅兼容了法家思想,而且连接了历史与现实,使夏商西周的礼治经验与春秋至秦的法治经验得以有效的利用,使王朝确立的主导法思想与社会广泛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取得了一致,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礼为主 稳定 变通 法律儒家化
下载PDF
《礼记·礼运》:先秦儒家礼学思想的理论奠基
7
作者 赵敏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3,共15页
《礼记·礼运》是儒家礼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它以孔子与言偃对话的方式,详细阐述了礼的起源、礼的本质和礼的价值。孔子认为礼的产生源自于大同社会的破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法... 《礼记·礼运》是儒家礼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它以孔子与言偃对话的方式,详细阐述了礼的起源、礼的本质和礼的价值。孔子认为礼的产生源自于大同社会的破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法则,它源于最初的食品献祭,来自于自然,是人的生存需要,所依据的是天理和人情,是道与义的统一,故礼与义二者相辅相成,这也是礼之价值所在,是人类社会重新回归“大同世界”的基本途径。它是先秦儒家对“礼”的认识的最为系统的理论阐述,以此文为纲,可以深入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礼学思想及其精髓,也为当下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儒家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运》 大同 孔子 礼学
下载PDF
儒家“藏礼于器”思想的伦理审视及当代启示
8
作者 张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175,176,共9页
“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二者呈现出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一方面,器物是礼制的物化形态,器物的设计与使用... “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二者呈现出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一方面,器物是礼制的物化形态,器物的设计与使用要遵循礼制规定,礼制在器物中以物化的形态得以显现,另一方面,器物反作用于礼制,对礼制具有强化作用,发挥着重要的“无言之教”的道德教化功能。“藏礼于器”思想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科技伦理思想资源,对于当代构建科技伦理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仍然能够对当今科技伦理治理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礼于器 科技伦理 传统建筑
下载PDF
竞技圈最后的盛会:从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国家”治理的角度看西周射礼
9
作者 张君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西周高规格的“大射”既是礼乐制度盛行下射礼竞技辉煌的折射,更是重要的历史现象。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将这一历史现象放在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治理的不同背景中讨论。研究认为:从体育竞赛的角度看,射礼盛行的西... 西周高规格的“大射”既是礼乐制度盛行下射礼竞技辉煌的折射,更是重要的历史现象。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将这一历史现象放在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治理的不同背景中讨论。研究认为:从体育竞赛的角度看,射礼盛行的西周仿佛处于“众心成城”的竞技之巅;然从体育交往的角度看,以西周统治者为核心、以射礼为身份识别的竞技圈,未必是稳定的政权或文化共同体;而进一步从治理的角度看,西周竞技盛会背后,其实已陷入相当严峻的治理困境。通过体育竞赛、体育交往和治理的不同视角,解读同一个射礼竞技活动的不同意义,对于进一步理解先秦射礼与社会交往、国家治理的关系及其对当下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礼 体育竞技 体育交往 国家治理 体育史
下载PDF
没有童话不是黑色的——童话与童话电影中的生成与创伤
10
作者 姜宇辉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共10页
童话和童话电影之中的黑色成分,一直是令人困扰的一个难题。童话所制造的,到底是一个光明而梦幻的乌托邦,还是一个黑暗又诡异的敌托邦,也向来是引发争议的焦点。要想真正回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回到童话的定义和历史,由此揭示出大人与儿... 童话和童话电影之中的黑色成分,一直是令人困扰的一个难题。童话所制造的,到底是一个光明而梦幻的乌托邦,还是一个黑暗又诡异的敌托邦,也向来是引发争议的焦点。要想真正回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回到童话的定义和历史,由此揭示出大人与儿童之间的二元对立这个根深蒂固的迷执。德勒兹的生成儿童概念虽然对这个迷执进行了极为深刻的回应,但它仍然过于偏向肯定性的生成,而忽视了否定性的创伤体验,过于偏向抽象的思辨,而忽略了对儿童之生存境况的具体分析。经由卡瓦拉罗和肖特等人对童话电影的研究,尤其是他们所引入的过渡仪式和启悟这些关键概念,否定性的面向得以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童话电影 生成儿童 过渡仪式 启悟 否定性
下载PDF
春秋时期的共同性思想刍议——以《左传》《国语》为中心的探讨
11
作者 李祥俊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42-49,F0002,共9页
春秋时期是早期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前奏阶段,在共同性思想上既有对上古三代依据血缘、亲情的祖先神信仰、礼法制度、德行教化等的继承,又呈现出从重血缘、亲情的礼法向重才能、相对平等的法治等新思想演进的趋势。就传世文献看,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早期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前奏阶段,在共同性思想上既有对上古三代依据血缘、亲情的祖先神信仰、礼法制度、德行教化等的继承,又呈现出从重血缘、亲情的礼法向重才能、相对平等的法治等新思想演进的趋势。就传世文献看,春秋时期所关注的共同性思想一方面是源于反思人类重大伦理政治生活中的共同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源于反思人类饮食、音乐等日常生活中的共同性问题。就春秋时期达到共同性的路径而言,主要是依据血缘、亲情的礼治和依据功利、能力的法治两大类。前者是规范社会生活、达到人际亲和关系的基本路径;后者更多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达到共同性的路径。春秋时期开启了关于共同性思想本身内涵的讨论,比如辨析“同”“和”“比”“党”等标志共同性思想的观念之间的差别,这些围绕共同性思想内涵的讨论是对思想观念本身的反思,亦是先秦诸子相关思想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共同性 礼治 法治
下载PDF
芬格莱特对《论语》的礼学诠释与现代重构
12
作者 李琳 李想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44,共9页
芬格莱特从西方日常语言分析的哲学立场诠释研究《论语》,把“礼”看作人存在的本质,深刻阐释了“礼”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神圣意义。芬格莱特重视《论语》的原典分析,尽量避免引入诠释性文本,并试图纠正西方流行的“主观-心理”式... 芬格莱特从西方日常语言分析的哲学立场诠释研究《论语》,把“礼”看作人存在的本质,深刻阐释了“礼”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神圣意义。芬格莱特重视《论语》的原典分析,尽量避免引入诠释性文本,并试图纠正西方流行的“主观-心理”式解读方式,但由于矫枉过正反而陷入另一种偏见,因此并未寻得“礼”的最终价值依据和心理本原,也使神圣礼仪成为“无源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即凡而圣》 儒学现代化
下载PDF
中华文化基因视域下礼乐精神的艺术呈现与价值构建
13
作者 蔡晓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2,共14页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秩序的深刻意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品质。礼乐精神作为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塑造国家意象,以及审美体验和道德教化的双重作用,涵养人性意蕴,体现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基因 礼乐精神 国家意象 人性意蕴
下载PDF
北京大学藏秦简《制衣》“襲”字考
14
作者 贾玺增 杨蝉溪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80,共12页
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制衣》记载了秦代“襲”衣的尺寸和制法,其“襲”字的含义在古代服饰与“三礼”研究中具备特殊性,厘清“襲”字释义并对“襲”的使用价值作出判断具备必要性。梳理历代典籍文献及学者对“襲”的注释训解,并与同时... 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制衣》记载了秦代“襲”衣的尺寸和制法,其“襲”字的含义在古代服饰与“三礼”研究中具备特殊性,厘清“襲”字释义并对“襲”的使用价值作出判断具备必要性。梳理历代典籍文献及学者对“襲”的注释训解,并与同时期汉墓遣策记载相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秦汉时期,“襲”在服饰名称、穿戴动作及礼仪方面有规范的用法;《制衣》中“襲”为无下裙拼接的短款上衣,结合遣策、文献典籍记载,证明其为真实存在的;“襲”衣的形制、用途、使用人群在秦代、西汉初期至西汉中晚期经历了快速变化;“襲”字在“裼襲礼”中的使用有吉丧之分,结合遣策推测,在丧礼中“襲”衣为地方官府所赠裞衣,用以抚恤已故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藏秦简 《制衣》 “襲” 遣策 三礼
下载PDF
主敬与中和:儒家治道思想的根基
15
作者 蔡杰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01-213,275,276,共15页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调节天下百姓的性情,使之和睦而不生怨气,从而维持社会的“中和”形态。从礼乐到“中和”,是以人伦作为勾连,根源在于使民众在伦理生活中产生爱敬之心。爱敬是礼乐的实质内涵,也是施行礼乐的目的所在。爱敬观念背后有一个逻辑圆环:一方面,敬身的实质是敬亲,敬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敬天;另一方面,敬身向外推扩是从父母开始,由近及远至全天下的范围,这一逻辑圆环构成了天人系统的顺畅运行。施教者通过推扩爱敬,向百姓教敬教爱,引导与发掘民众本性中的爱敬潜质,使之在亲子关系中实现出来,由此维持天人系统的“中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教化 礼乐 爱敬 天人
下载PDF
凝结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以中秋民俗艺术的深层历史内涵与现代转化为例
16
作者 黄意明 孙伯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节的民俗仪式在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民间信仰、神话传说及文人赏月活动的影响。“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是两个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的神话,它们在中秋民俗与信仰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中秋民俗,可以了解中国人信仰系统中某些美好的理念及长生久视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秋节的传统在当代社会受到了严重冲击,中秋节民俗仪式的重建活动需要抓住“团圆”“平等”“诗意”“生命感”四个核心内涵进行,同时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与社交媒体、教育戏剧等新手段进行推广,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俗 创造性转化 中秋节 神话 礼乐重建
下载PDF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有为”文学主张的内涵
17
作者 丛月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说法,更是关涉语言这一文学的核心问题。基于之前礼乐时代人道的思想立场与文化原则,“有为”之学肯定了人文价值的实在性,与道家的虚无主张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言语形式上,“有为”的理论主张又最终和礼乐文化相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规范之上,由此丰富了儒家与先秦文学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有为 人道立场 言行相顾 礼无不答 礼乐时代
下载PDF
基于RITE模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明辉 陈端吕 +2 位作者 邹滨 杨宏 李世熙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基于改进的RITE模型选取15个指标,计算了1998-2005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的信息化指数;对比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平均信息化进程发展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各影响因子对区域整体信息化水平... 基于改进的RITE模型选取15个指标,计算了1998-2005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的信息化指数;对比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平均信息化进程发展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各影响因子对区域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信息化水平较高,年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40%;但就区域内部而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其信息化水平强弱依次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对于信息化测度指标,信息装备率(r2=0.991)和通信主体水平(r2=0.981)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主要驱动力;相反,信息量是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提升主要因子(r2=-0.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rite模型 数字东北 信息化指数 中国
下载PDF
不同角度对X-Rite’s Shade Vision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芝 张秀华 +3 位作者 刘丽 朱形好 郑顺友 Y.LI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角度对X-Rite’s ShadeVision系统测量比色板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一副新的Vita16色比色板固定在粉红色的蜡中。X-Rite’s ShadeVision系统分别在平行于比色板唇面,5°、10°、15°向左右侧和切向、龈向倾斜时测... 目的观察不同角度对X-Rite’s ShadeVision系统测量比色板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一副新的Vita16色比色板固定在粉红色的蜡中。X-Rite’s ShadeVision系统分别在平行于比色板唇面,5°、10°、15°向左右侧和切向、龈向倾斜时测量颜色,以L*,a*,b*及Vita16色比色板色片颜色表示测量结果。计算ΔL,Δa,Δb和ΔE*ab,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向右倾斜5°、10°、15°时L*值分别减少0.22,0.97和0.93,而向左倾斜L*增加;垂直向角度改变时,L*值增加;最大的ΔL值在向龈向倾斜15°(2.84)和向切向倾斜15°(2.37),这导致相应位置出现最大的ΔE*ab(3.22±0.37)和(2.50±0.63),15°向左和右倾斜时,ΔE*ab分别为1.87±0.59和1.20±0.25。与其他位置比较,向龈向和切向15°时,ΔE*ab明显高(P<0.05)。结论X-Rite’sShadeVision测量时,正确的测量位置对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非常重要,角度的偏移,尤其是垂直向的倾斜会影响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ite’s ShadeVision系统 测量 比色板
下载PDF
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匹配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芝 刘丽 +2 位作者 朱形好 丁熙 Y Li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3-524,共2页
目的X-Rite’sShadeVision System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匹配性。方法采用X-Rite’sShadeVision System对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进行测色。结果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测量结果排序与原排序一致,排列差异最大有6个色片的... 目的X-Rite’sShadeVision System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匹配性。方法采用X-Rite’sShadeVision System对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进行测色。结果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测量结果排序与原排序一致,排列差异最大有6个色片的差距。相邻比色板的色差ΔEab参差不齐,最大的色差6.92,而最小的色差只有1.21。结论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不完全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色 X-rite's SHADE Vision System 比色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