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eriovenous Shunt Stenosis Evaluation Using a Fractional-Order Fuzzy Petri Net Based Screening System for Long-Term Hemodialysis Patients
1
作者 Wei-Ling Chen Chung-Dann Kan Chia-Hung Lin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5期258-275,共1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evaluation of arteriovenous shunt (AVS) stenosis using a fractional-order Fuzzy Petri net based screening system for long-term hemodialysis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screening system uses the ...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evaluation of arteriovenous shunt (AVS) stenosis using a fractional-order Fuzzy Petri net based screening system for long-term hemodialysis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screening system uses the Burg method, the fractional-order chaos system, and the Fuzzy Petri net (FPN) for early detection of AVS dysfunction. The Burg method is an autoregressive (AR) model tha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requency spectra of a phonoangiographic signal and to identify the spectral peaks in the region from 25 Hz to 800 Hz. In AVS, the frequency spectrum varies between normal blood flow and turbulent flow. The power spectra demonstrate changes in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as the degree of stenosis changes. A screening system combining fractional-order chaos system and FPN is used to track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spectra between the normal and stenosis access. The dynamic errors are indexes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AVS stenosis using a FPN. For 42 long-term follow-up patients,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reening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in the evaluation of AVS ste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OVENOUS shunt (AVS) fractionAL-ORDER SELF-SYNCHRONIZATION Error Burg Method Phonoangiographic Signal Fuzzy PETRI Net (PN)
下载PDF
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单中心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常三帅 刘新民 +6 位作者 姜正明 科雨彤 张骞 吕强 杜昕 董建增 宋光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425-433,共9页
目的初步评估基于射频切割的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组研究。2023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入选5例符合标准的心衰患者,采用深圳佰特威心房分流... 目的初步评估基于射频切割的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组研究。2023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入选5例符合标准的心衰患者,采用深圳佰特威心房分流导管行心房分流术。术前及术后即刻行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P)、全肺阻力(TPR)、肺血管阻力(PVR)及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术后对患者进行90 d随访,完善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及心脏功能学评价指标。研究主要终点为手术成功;次要终点包括术后90 d临床成功、超声心动图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调查(KCCQ)评分变化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安全性终点为术后9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实现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即刻PCWP均明显下降,手术成功率100%,术前和术后即刻RAP、PAP、TPR和PVR无明显变化。随访90 d后,4例患者存在持续的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且PCWP较基线明显减低,临床成功率80%。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90 d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有所降低,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无明显受损;KCCQ评分、6MWD均有所提高,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变化。随访期内无死亡,无心衰再住院,无脑卒中相关不良事件,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结论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功能学评价指标,未来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其临床长期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分流术 无植入 肺毛细血管楔压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D-shant心房分流器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短期结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义为 金屏 +6 位作者 翟蒙恩 孟欣 李昱希 毛予 刘元章 杨剑 刘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434-442,共9页
目的评估单中心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2例接受经皮植入D-shant的HFrEF患者。使用超声... 目的评估单中心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2例接受经皮植入D-shant的HFrEF患者。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腔大小和心室功能,同时收集右心导管测量的数据和患者临床指标,并将术后12个月的随访数据与D-shant植入前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随访期间发生的重大心脏、神经或肾不良事件。次要终点为功能状态的提升,包括心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结果对12例患者都成功使用D-shant实施了经皮心房分流术。术后即刻透视和超声心动图证实所有患者的D-shant定位准确、血流通畅。术后血流动力学评估显示,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下降[(29.8±3.4)mmHg比(17.8±0.8)mmHg,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随访时,累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因1例患者接受心脏移植),左心房内径从(65.8±6.5)mm显著缩小至(48.0±4.5)m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临床心功能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这项单中心研究发现,使用D-shant心房分流器对HFrEF患者实施经皮心房分流术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随访表明,分流管持续通畅,并且干预措施与改善功能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经皮心房分流术 心房分流器 肺毛细血管楔压 D-shant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联系
4
作者 吐吾尼克·吐克达尔 任娟 +1 位作者 崔健帅 帕尔哈提·吐尔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成年后闭合不全所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的心力衰竭形式,其特征是左心房压力增加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特别是在运动时较明显。最近,使用房间分流装置人工形成心房分流已...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成年后闭合不全所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的心力衰竭形式,其特征是左心房压力增加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特别是在运动时较明显。最近,使用房间分流装置人工形成心房分流已成为降低左心房(LA)压力来治疗HFpEF患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而PFO以自然的心房分流在HFpEF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卵圆孔未闭与心力衰竭(尤其是HFpEF)之间的联系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房间分流器 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静 罗素新 黄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51-756,共6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治疗难度大。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器械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传统的器械治疗主要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催生了器械治疗的发展。本...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治疗难度大。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器械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传统的器械治疗主要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催生了器械治疗的发展。本文就器械治疗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械治疗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房分流术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自主神经调节器 膈神经刺激器
下载PDF
分流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非定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绍坵 宋文武 +2 位作者 张秋 陈伟明 谢沁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为了研究分流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ANSYS CFX软件对5组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转速离心泵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探讨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速速离心泵效率、扬程、静压分... 为了研究分流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ANSYS CFX软件对5组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转速离心泵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探讨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速速离心泵效率、扬程、静压分布、固相体积分数、径向力等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清水条件下分流叶片包角φ=70°时,效率到达最高,在固液两相条件下效率均随分流叶片包角增大而降低;固体颗粒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后侧,随分流叶片包角的增大,分流叶片上的固体颗粒逐渐向叶轮进口处扩散,主叶片上固体颗粒分布基本不变;分流叶片包角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减小离心泵的压力脉动和径向力,存在最优分流叶片包角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离心泵 分流叶片包角 固液两相 固相体积分数 压力脉动
下载PDF
术中两种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肺内分流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细学 王兰 +6 位作者 郎非非 李若溪 周悦 吴加珺 郑杨静 顾卫东 刘松彬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471-476,共6页
目的比较术中30%FiO 2与60%FiO 2对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后肺内分流量(Qs/Q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在全麻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将患者分为30%FiO 2组和60%F... 目的比较术中30%FiO 2与60%FiO 2对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后肺内分流量(Qs/Q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在全麻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将患者分为30%FiO 2组和60%FiO 2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行机械通气,分别吸入30%和60%浓度的氧气。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麻醉时长、手术时长,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术中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出血量、尿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5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估计动静脉混合指数(EVA)和氧合指数(PaO 2/FiO 2)。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呕吐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14例患者,30%FiO 2组56例、60%FiO 2组58例。两组间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吸烟史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麻醉时长、手术时长,以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出血量、尿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术前EVA和PaO 2/FiO 2,以及术毕PaO 2/FiO 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FiO 2组术毕EVA显著低于60%FiO 2组(P<0.001)。两组间患者PPC发生率、术后GCS评分和术后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60%FiO 2相比,术中30%FiO 2可显著降低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后Qs/Q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氧浓度 肺内分流 动静脉混合指数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心房分流器治疗心力衰竭机制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芝 汤学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2-616,共5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心衰恶化是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心衰恶化与死亡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目前单纯药物治疗往往不足以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越来越多临床试验研究证实器械治疗可改善患...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心衰恶化是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心衰恶化与死亡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目前单纯药物治疗往往不足以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越来越多临床试验研究证实器械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具有独特机制的心房分流器主要有IASD、V-Wave、AFR及D-Shant等,临床应用研究证明,可通过直接降低左心房压力改善心衰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降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未来可能成为治疗心衰新方法。本文就心房分流器治疗心衰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分流器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器械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心房分流器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1例
9
作者 杜灵慧 郭鑫 +4 位作者 齐海军 何中涵 黄玲 叶平 陈曼华 《巴楚医学》 2023年第2期10-13,共4页
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经导管心房分流器植入术是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新技术,通过创造左向右分流,可有效降低左心房压力,从而改善心衰的症状。本文报道1例70岁诊断为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经导管心房分... 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经导管心房分流器植入术是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新技术,通过创造左向右分流,可有效降低左心房压力,从而改善心衰的症状。本文报道1例70岁诊断为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经导管心房分流器植入后症状明显改善的诊治经过,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分流器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
下载PDF
单肺或双肺通气对人工气胸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内分流率及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梦虓 余潇 +1 位作者 熊章荣 庞倩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629-2633,共5页
目的 观察单肺或双肺通气对人工气胸下行胸腹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内分流率和氧合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5年1-12月我院胸外科60例人工气胸下行胸腹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肺通气组[O组,n=30,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487... 目的 观察单肺或双肺通气对人工气胸下行胸腹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内分流率和氧合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5年1-12月我院胸外科60例人工气胸下行胸腹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肺通气组[O组,n=30,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4873(60±13)岁,体质量4873 kg]和双肺通气组[T组,n=30,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4474(58±16)岁,体质量5071 kg]。2组均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在术前(T1),人工气胸20(T2)、40(T3)、60 min(T4)及术毕(T5)采集桡动脉血和右心房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及氧合指数(Pa O2/Fi O2)。同时监测、对比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肺萎陷质量。结果 人工气胸期间(T2T4):2组Qs/Qt较T1时明显增高(P〈0.05),PaO2/ FiO2较T1明显降低(P〈0.05),Pa CO2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T2T4时T组Qs/Qt[(27.5±8.2)%、(28.9±7.8)%、(26.6±6.4)%]较O组[(33.8±7.5)%、(39.4±8.6)%、(36.1±7.1)%]明显降低(P〈0.05),PaO2、PaO2/ FiO2[(202±53)、(215±46)、(223±47)mm Hg]较O组[(161±40)、(149±54)、(157±39)mm Hg]升高(P〈0.05),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肺萎陷质量较T组好(P〈0.05)。结论 双肺通气较单肺通气对人工气胸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内分流影响较小,氧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或双肺通气 人工气胸 胸腹腔镜 肺内分流率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单肺通气时预防低氧血症及肺内分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武华 高婉菱 +2 位作者 关健强 罗刚健 黎尚荣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及预防的措施。[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a)=6mL·kg^(-1);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及预防的措施。[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a)=6mL·kg^(-1);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b)=8mL·kg^(-1);C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c)=10mL·kg^(-1);D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d)=6mL·kg^(-1)+非通气侧持续气道正压(p_(CPA)=0.2kPa),每组10例。并在仰卧双肺通气20min,仰卧单肺通气20min,侧卧单肺通气20min,40 min和关胸即时,分别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分流率(Q_s/Q_t)。[结果]在单肺通气后20 min,40min时;B,C和D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分流率(Q_s/Q_t)明显低于A组(P<0.05),气道压力A和D组明显低于B和C两组(P<0.05)。[结论]肺癌手术行单肺通气期间,潮气量应维持在8~10mL·kg^(-1),如 V_T=6 mL·kg^(-1)。建议非通气侧给予持续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减少肺内分流,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低氧血症 肺通气 低氧血 分流率 肺癌手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孟昀 张华 +2 位作者 夏智群 于泳浩 宋春华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602-604,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SctO2)及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年龄46~71岁,体质指数(BMI)18~24 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SctO2)及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年龄46~71岁,体质指数(BMI)18~24 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D2组)、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D1组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并按0.5μg·kg^(-1)·h^(-1)持续泵注;D2组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并按0.3μg·kg^(-1)·h^(-1)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间断追加罗库溴铵。于麻醉诱导前(T0)、双肺通气15 min(T_1)、单肺通气5 min(T_2)、单肺通气30 min(T_3)时采集动脉血,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S_(ct)O_2。结果Qs/Qt在T_2时D1组低于C组、D2组,在T_3时D1组和D2组均低于C组,且D1组低于D2组(P<0.05)。与T0、T_1时比较,C组和D1组患者SctO2在T_2、T_3时均降低(P<0.05);D2组SctO2在T_2、T_3时较C组、D1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降低Qs/Qt,减少S_(ct)O_2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右美托咪定 脑氧饱和度 肺内分流
下载PDF
PEEP和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行单肺通气时对氧合作用及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晓明 江辉 +2 位作者 任俊清 孙晓东 伍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 手术(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对患者血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叶切 除的单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后15min(A1)、单... 目的 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 手术(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对患者血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叶切 除的单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后15min(A1)、单肺通气后15min(A2)、 患侧肺0cmH2OPEEP健侧肺5cmH2OPEEP后15min(A3)、患侧肺5cmH2OCPAP健侧肺0 cmH2OPEEP后15min(A4)、患侧肺5cmH2OCPAP健侧肺5cmH2OPEEP后15min(A5)分别监 测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 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 VO2)并计算分流( Qs/ Qt)值。B组用10 cmH2OPEEP和10cmH2OCPAP重复上述过程。结果 与A2相比,A3、A4和A5PaO2显著增加, Qs/ Qt值显著降低(P<0.05),但A3、A4、A5间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各时点的 各项指标变化与A组类同。结论 在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健肺使用PEEP、患肺使用CPAP 或联合使用PEEP和CPAP能提高患者手术中的氧合作用,降低 Qs/ Qt值;与5cmH2OPEEP和 CPAP比较,10cmH2OPEEP和CPAP不能进一步改善PaO2和 Qs/ Q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P CPAP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单肺通气 氧合作用 分流的影响 麻醉
下载PDF
不同压力的持续气道正压对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氧合与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武华 罗刚健 +3 位作者 关健强 吴一龙 黎尚荣 周少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在肺癌病人化疗后单肺通气(OLV)时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 30例 ,ASAⅠ~Ⅲ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CPAP 2组 (B组 )和CPAP 5组 (C组 ) ,每组 1 0例。A组在...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在肺癌病人化疗后单肺通气(OLV)时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 30例 ,ASAⅠ~Ⅲ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CPAP 2组 (B组 )和CPAP 5组 (C组 ) ,每组 1 0例。A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OLV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压力 2cmH2 O) ,C组OLV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压力 5cmH2 O) ,并在平卧双肺通气 2 0min ,仰卧OLV 2 0min ,侧卧OLV2 0、4 0min和关胸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 (Qs/Qt)。结果在OLV后 2 0、4 0min时 ,B、C两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 ,B、C两组Qs/Qt明显低于A组 (P<0 .0 5 ) ,B、C两组之间氧合和Qs/Qt仅在OLV后 4 0min时差异显著。结论 化疗后病人非通气侧持续CPAP ,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且CPAP 2cm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压力 持续气道正压 化疗 单肺通气 肺癌 氧合 肺内分流率
下载PDF
针刺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建俊 陈彤宇 +2 位作者 周嘉 王珂 吕广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麻醉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复合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组予常规全身麻醉方法;针刺复合麻醉组在常规全...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麻醉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复合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组予常规全身麻醉方法;针刺复合麻醉组在常规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取双侧后溪、支沟、内关、合谷穴,手术前30 min予2~100 Hz的疏密波进行电针刺激,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T0)、单肺通气15 min(T_1)、单肺通气30 min(T_2)、单肺通气60 min(T_3),抽取混合静脉血(本研究采用右心房血作为混合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 1双肺通气(T0)与单肺通气(T_1、T_2、T_3)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MAP、HR、CVP、Paw以及p H、Pa CO_2、Pv O_2、Sa O_2、Sv O_2、Hb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相同时点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双肺通气时(T0)比较,两组单肺通气各时点(T_1、T_2、T_3)Pa O_2明显下降(P〈0.05)。其中全身麻醉组在单肺通气30 min时(T_2)达到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而针刺复合麻醉组直到60 min时(T_3)才达到最低值;针刺复合麻醉组Pa O_2值在T_1、T_2、T_3时点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单肺通气各时点(T_1、T_2、T_3)Sa O_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前Qs/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单肺通气后,Qs/Qt值明显增加(P〈0.05)。针刺复合麻醉组Qs/Qt峰值发生在单肺通气15 min(T_1),而全身麻醉组肺内分流峰值发生在单肺通气30 min(T_2);针刺复合麻醉组在T_1、T_2、T_3时点的Qs/Qt值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麻醉可以降低肺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改善肺的氧合作用,对围手术期的肺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复合麻醉 单肺通气 血氧分压 肺内分流 肺保护
下载PDF
最佳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模型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边伟帅 晁彦公 +6 位作者 陈炜 王兰 李黎明 关键 盛博 刘平 赵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探讨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油酸静脉注射法复制猪ARDS模型(n=11),应用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复张,并根据最佳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法(PaO2+PaCO2)确定最佳PEEP。记录在... 目的:探讨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油酸静脉注射法复制猪ARDS模型(n=11),应用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复张,并根据最佳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法(PaO2+PaCO2)确定最佳PEEP。记录在基础状态、ARDS状态及最佳PEEP水平下,ARDS猪模型的Qs/Qt,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顺应性(Cst)及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参数。并评估PaO2、PvO2、SaO2、SvO2对Qs/Qt的影响。结果:最佳PEEP可明显降低ARDS动物模型的Qs/Qt,P<0.05);Qs/Qt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SaO2(r2=0.953,P<0.05)、PaO2(r2分别为0.387,P<0.05)、SvO2(r2=0.273,P<0.05),而PvO2对Qs/Qt的影响(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PEEP可有效改善ARDS动物模型的肺内分流,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影响肺内分流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最佳呼气末正压 肺内分流
下载PDF
比较地氟醚、丙泊酚在单肺通气时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振毅 于忠元 黄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目的 探讨地氟醚与丙泊酚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30例胸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地氟醚组 (D组 ,1MAC)和丙泊酚组 (P组 ,6mg·kg 1·h 1)行循环紧闭麻醉。在手术前分别于平卧位双肺通气 30min、平卧... 目的 探讨地氟醚与丙泊酚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30例胸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地氟醚组 (D组 ,1MAC)和丙泊酚组 (P组 ,6mg·kg 1·h 1)行循环紧闭麻醉。在手术前分别于平卧位双肺通气 30min、平卧位单肺通气 30min、侧卧位单肺通气 30min ,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 在单肺通气后 ,D组和P组肺内分流增加明显 (P <0 0 1)。但平卧位分别增加 14 1%和 13 3% (P >0 0 5 ) ,侧卧位分别增加 13 2 %和12 7% (P >0 0 5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和P组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 (P <0 0 1) ,且平卧位比侧卧位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1MAC地氟醚在循环紧闭麻醉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合无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丙泊酚 肺内分流 单肺通气 循环紧闭麻醉 食管癌
下载PDF
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庞义娟 冯艳华 +3 位作者 李艳辉 王丹 麻海春 王艳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7-98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探讨OLV期间应用的最佳PEEP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OLV患者30例,患者侧卧位后分别于双肺通气3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通气侧肺5c...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探讨OLV期间应用的最佳PEEP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OLV患者30例,患者侧卧位后分别于双肺通气3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通气侧肺5cmH2O 30min(T3)及通气侧肺10cmH2O 30min(T4)时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内分流(Qs/Qt)。结果:与双肺通气比较,OLV时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T2到T3期间PaO2从(200.20±145.25)mmHg上升到(299.55±138.83)mmHg,Qs/Qt下降(P<0.05)。T3到T4期间PaO2从(299.55±138.83)mmHg下降到(237.30±135.57)mmHg,Qs/Qt有所升高(P<0.05)。OLV时Ppeak值从T2(21.15±3.60)cmH2O上升到T4(27.20±3.78)cmH2O(P<0.05)。结论:OLV期间,通气侧肺应用PEEP 5cmH2O能有效提高PaO2,减少Qs/Qt,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手术操作,是较合适的PEE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末正压通气 单肺通气 动脉血氧分压 肺内分流
下载PDF
钇-90微球的剂量计算——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四)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中芝 谢双双 +2 位作者 郑丽丽 王斯妮 王维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5,共5页
精确的钇-90(^(90)Y)微球剂量对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至关重要,这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剂量的计算主要基于不同的^(90)Y载体:玻璃微球(TheraSpheres)或树脂微球(SIR-Spheres)。玻璃微球的剂量是以肝脏预期的辐射剂量和微球能够均... 精确的钇-90(^(90)Y)微球剂量对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至关重要,这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剂量的计算主要基于不同的^(90)Y载体:玻璃微球(TheraSpheres)或树脂微球(SIR-Spheres)。玻璃微球的剂量是以肝脏预期的辐射剂量和微球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肝脏的假设为基础计算的,而树脂微球的剂量是以微球非均匀分布于整个肝脏的假设为基础计算的,这种非均匀分布的程度取决于正常肝脏被肿瘤组织取代的程度。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会潜在影响^(90)Y微球的治疗剂量。本综述将介绍^(90)Y微球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为了获得最大疗效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而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 剂量 肺分流百分数 肿瘤负荷
下载PDF
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武华 吴一龙 +2 位作者 王越洪 关健强 高婉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后病人在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变化。方法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0例(CT组),盐酸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周期化疗后手术,术前ASAⅡ~Ⅲ级。另选20例术前未化疗肺癌病人为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双...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后病人在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变化。方法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0例(CT组),盐酸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周期化疗后手术,术前ASAⅡ~Ⅲ级。另选20例术前未化疗肺癌病人为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纤支管镜确保导管到位。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和中心静脉置管(17~18cm)。在双肺通气后20min(S1)、单肺通气后20min(S2)、40min(S3)、80min(S4)、再次双肺通气后30min(S5)时分别采取动脉血和静脉血测血气,记录PaO2、PaCO2、PVO2、pH、Hb等。根据肺内分流标准模型公式计算Qs/Qt。结果与双肺通气相比,两组在单肺通气期间PaO2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单肺通气期间Qs/Qt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在单肺通气期间PVO2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单肺通气期间,化疗组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Qs/Q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双肺通气相比,两组在单肺通气期间气道压力(Paw)明显升高(P<0.05)。结论化疗后肺癌病人在手术中进行单肺通气期间,由于化疗药物的肺毒性作用和弥散功能的受损,与未化疗肺癌病人相比,PaO2下降更加显著,肺内分流也相应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肺通气 氧合 分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