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夫之的《说文广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平权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6,共7页
王夫之《说文广义》着眼词的形义变化。词形方面,他揭示出形义相近相关字的内部关系,正定字形;词义方面,他揭示出词义变化的内部或外部理据以及一些词义与汉语文化的特定关系。对于词义之间体用关系的认识,是他在汉语词义理论上的贡献。
关键词 《说文广义》 词形 语源 词义理论
下载PDF
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夫之《说文广义》述评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以厚 黄建荣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43-348,共6页
《说文广义》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研究《说文》、解说汉字字义的著作,历来研究者甚少。该书在论述汉字形体演变、汉字本义和引伸义、假借义、汉字虚字的来源和意义、同义词辨析等方面,见解独特,深入浅出, 通俗简明,是清代《说文》研... 《说文广义》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研究《说文》、解说汉字字义的著作,历来研究者甚少。该书在论述汉字形体演变、汉字本义和引伸义、假借义、汉字虚字的来源和意义、同义词辨析等方面,见解独特,深入浅出, 通俗简明,是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应该确立它在“说文学”和汉语史研究中应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研究 王夫之 《说文广义》
下载PDF
《说文广义》与《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巧燕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2-94,110,共4页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史并确立其应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广义 说文解字注 词义引申
下载PDF
《说文广义》虚词训释缺陷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再新 罗理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13,共8页
《说文广义》在虚词训释方面很有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利用古文字和语法学、词汇学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说文广义》虚词训释缺陷如下:一,训释错误,包括沿袭《说文解字》的错误和本身解释的错误;二,训释牵强,包括实词的虚化和形声... 《说文广义》在虚词训释方面很有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利用古文字和语法学、词汇学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说文广义》虚词训释缺陷如下:一,训释错误,包括沿袭《说文解字》的错误和本身解释的错误;二,训释牵强,包括实词的虚化和形声字的解释;三,引文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广义》 虚词 缺陷
下载PDF
论《说文广义》的虚词研究
5
作者 彭巧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4,共7页
王夫之在《说文广义》中提出语助皆有所本,揭示了虚词由实词演变而来;所用术语初步体现出虚词次范畴的分类意识;考释虚词重视书证;论及汉语虚词的兼类现象,对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进行了详细阐释;对同类虚词重在比较,探讨声气运用的差异,... 王夫之在《说文广义》中提出语助皆有所本,揭示了虚词由实词演变而来;所用术语初步体现出虚词次范畴的分类意识;考释虚词重视书证;论及汉语虚词的兼类现象,对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进行了详细阐释;对同类虚词重在比较,探讨声气运用的差异,与古汉语虚词研究成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广义》 虚词 演变 分类 书证 声气特征
下载PDF
《说文长笺》谫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志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赵宧光是明末著名学者,其《说文长笺》为明代文字学之巨著。自清以来,此书备受指责,而遭学者冷眼。从传统语言学发展史来看,它的学术价值应该予以重新审视。
关键词 赵宦光 《说文长笺》 《六书长笺》
下载PDF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7
作者 钟哲宇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1期65-71,共7页
王夫之《说文广义》主在广《说文》未备之义,对于《说文》亦有看法,且有订正之说。王氏于《说文》之订正,在《说文》收字、《说文》释形、《说文》释义三点。王夫之对于《说文》研究常有谬误,其中主要之原因,在于王氏未得见原本《说文... 王夫之《说文广义》主在广《说文》未备之义,对于《说文》亦有看法,且有订正之说。王氏于《说文》之订正,在《说文》收字、《说文》释形、《说文》释义三点。王夫之对于《说文》研究常有谬误,其中主要之原因,在于王氏未得见原本《说文》之次序,故难以了解《说文》字形之编排原则,及《说文》部首归部之意义。再者,王氏亦将徐铉《说文》新附字,混同原本《说文》字而论,故有所致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说文广义 文字学 清代学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