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说卦》简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新民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从《说卦》的意义、《说卦》在《易传》中的位置、《说卦》形成之时代及其作者等方面 ,肯定《说卦》之成约于《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同时 ,其作者应为西周至春秋之筮官 ,孔子整理《周易》可能包括《说卦》在内。
关键词 《周易》 《易传》 六十四卦 孔子 春秋 西周 肯定 作者 简论 整理
下载PDF
综参古《易》:《太玄》的易学渊源 被引量:1
2
作者 解丽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共7页
沿着班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思路,后人就会寻求《太玄》与《周易》的对应关系,结果却发现二者有诸多不合。以此回溯汉代《易》经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易》并存、《周易》尚未定型,说明《太玄》不仅仅是模仿《周易... 沿着班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思路,后人就会寻求《太玄》与《周易》的对应关系,结果却发现二者有诸多不合。以此回溯汉代《易》经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易》并存、《周易》尚未定型,说明《太玄》不仅仅是模仿《周易》,而是综合参照了当时存在的古《易》。本文通过分析《太玄》与《连山》、《河图》、《洛书》的具体关系,揭示《说卦》是《太玄》与古《易》联结的纽带,明晰三《易》发展的实际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太玄》 《连山》 《河图》 《洛书》 《说卦》
下载PDF
顾颉刚先生的《周易》经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韦弦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顾颉刚通过《周易》卦爻辞所见故事的考证,认为其制作年代在周初,这一结论得到了学者们的赞同。他通过考证认为,《说卦传》和《系辞传》观象制器章皆出自西汉人之手,这些推断是不能成立的。顾先生这些推断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一定要证... 顾颉刚通过《周易》卦爻辞所见故事的考证,认为其制作年代在周初,这一结论得到了学者们的赞同。他通过考证认为,《说卦传》和《系辞传》观象制器章皆出自西汉人之手,这些推断是不能成立的。顾先生这些推断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一定要证明《易传》中牵涉古史帝系人物的说法是后人伪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周易》 《说卦传》 《系辞传》
下载PDF
《周易·说卦传》中的类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季蒙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论文通过对《说卦》中纷繁的类现象的讨论,旨在说明周易观象取类思维的规律,从而接通中国学术中类思维的规律,指出类思维是贯穿在古代思想学说中最一般的规则。
关键词 说卦传 类思维
下载PDF
《易》经理论体系与《说卦传》——“易有大恒”和“易道恒中” 被引量:2
5
作者 鞠曦 《殷都学刊》 2004年第3期36-42,共7页
《说卦传》推定的“恒中生生”的思想理路 ,是以内化的方式“中和贯道”于《易学》的理论理系。《易》经的思想原理的推定 ,形成了严谨的“易道恒中”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 《易》经 《说卦传》 太极 大恒
下载PDF
易学“生生”思想的本体论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卿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8,共9页
《周易》作为六经之首,在儒学中占据着重要的思想地位。“生生”思想源自《周易》,并在儒学史与易学史中多有阐发,但因思想诠释陷入“以《易》疑丘”的历史误区中,遗落了《周易》承诺的“生生”本体论。“生生”思想的存在论依据来源于... 《周易》作为六经之首,在儒学中占据着重要的思想地位。“生生”思想源自《周易》,并在儒学史与易学史中多有阐发,但因思想诠释陷入“以《易》疑丘”的历史误区中,遗落了《周易》承诺的“生生”本体论。“生生”思想的存在论依据来源于《周易》中八个自然之象所象征的“生生之象”。《说卦传》具有精妙的逻辑建构与思想,它形成了关于“先天之象”、“中天之象”以及“后天之象”的理论推定。因此,生生之体与生生之用主导了人与万物的生化存亡。故而,《周易》“生生”思想既是易学的本体论,也是儒学的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疑丘 知丘 《说卦传》 损益之道 “生生”思想
下载PDF
《周易》与易学
7
作者 鞠曦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由于《周易》的博大精深,后世学者对《周易》的阐释是自行其说,莫衷一是。正确理解《周易》思想体系的整体统一性是解决易学问题的关键,也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所在。
关键词 《周易》 易学 《说卦传》
下载PDF
《说卦传》董理及卦序问题再议
8
作者 谷继明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0年第2期56-65,共10页
今本《说卦传》糅合了马王堆帛书的《易之义》、今本的《彖传》等内容,且在司马迁时代已形成了今日的面貌。《隋书·经籍志》所谓的《说卦》亡佚是对于《论衡·正说》的猜度,并不足信。十翼的规模在宣帝时已经形成。帛书《易之... 今本《说卦传》糅合了马王堆帛书的《易之义》、今本的《彖传》等内容,且在司马迁时代已形成了今日的面貌。《隋书·经籍志》所谓的《说卦》亡佚是对于《论衡·正说》的猜度,并不足信。十翼的规模在宣帝时已经形成。帛书《易之义》有一段与《说卦传》自篇首至"易逆数也"相近,这似乎证实了以前学者们关于《说卦》当分为两部分的说法。然而这种划分只是对其历史形成过程的分析。经过今本《说卦传》编者的整理,这种新形成的文本其实具有了新的结构和新的意义。新文本的逻辑结构即是通过"六爻之三才说——六爻之重卦说——八经卦"这样一种逻辑结构展开。其中问题最多的是第二部分,因为涉及到卦序问题。由于帛书与今本的异文,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来证明这种卦序与邵雍先天卦序的联系,但实际上,他们都忽略了帛书卦序、今本卦序与先天卦序背后思想的根本差异,这种努力是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卦 易之义 卦序 卦气 先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