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司空图《诗品》“雄浑美”的特征及其哲学文化基础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景生
-
机构
济宁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06S068)
-
文摘
司空图《诗品》中的"雄浑美"有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审美主体具有雄健浑厚的精神品格、恢弘豪壮的精神气魄和激烈高昂的感情特色;审美境界具有"至大至刚"的审美特征;心物关系上,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诗品》中"雄浑美"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哲学文化基础: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根源;中国士大夫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心理结构;"盛唐诸公"特别是李杜诗歌的审美经验、文化实践基础。
-
关键词
司空图
《诗品》
雄浑美
审美特征
哲学文化基础
-
Keywords
si kong-tu
Poetic Styles
grandeur and beauty
aesthetic features
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司空图《诗品》“冲淡”境界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景生
-
机构
济宁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135,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06S068)
-
文摘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冲淡美
审美特征
-
Keywords
si kong-tu
24 Poetry Character
dilution beauty
aesthetic featur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韩文革
-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
文摘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老庄哲学
内在联系
-
Keywords
si kong-tu
Twenty-four Poetic Styles
the philosophy of Lao-tzu and Chuang-tzu
essential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I05
[文学—文学理论]
I01-05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略论司空图的“三外”说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青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味”三外说入手,从审美接受的角度出发,试图将其切入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加以比较。文中以中国古代接受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派等现点比附印证,试图找到古代文论对现代文学鉴赏理论的启示。
-
关键词
司空图
韵外之致
象外之象
味外之味
接受美学
-
Keywords
si kong-tu
subtlety beyond the charm
subtlety beyond the imagery
and subtlety beyond the flavor
perception aesthetic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皎然、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脞说
- 5
-
-
作者
李莹
李金坤
-
机构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云梦学刊》
201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
基金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镇江地域历史文化研究>(JDR2006A05)
-
文摘
在佛老之学的影响下,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方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以及道教偏重于崇尚自然、梦幻神游、浪漫超脱的思想特征等因素,皆直接影响唐人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讨,有助于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完善与定型。如皎然《诗式》中提出以"取境"为中心来论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等等。这些正是中国诗学意境论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开启了宋代严羽"以禅喻诗"等诗学思想的不二法门。
-
关键词
唐代
皎然
《诗式》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意境理论
-
Keywords
Tang dynasty
Jiao Ran
"Shi Shi"
si kong tu
"Er Shi si Pin"
theories of spiritual state i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雄浑”境界的生成机制
- 6
-
-
作者
杨景生
-
机构
济宁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4-56,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06S068)
济宁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SK05)
-
文摘
解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玄妙的描述,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在写作中创造"雄浑"的境界,作者应该培养雄健浑厚的精神、恢弘豪壮的气度和激昂狂放的情感,选择"大而强"的物象,在构思中神与物游,进入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物我同构的心物和谐状态,创造"至大至刚"的意象或意境等。
-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雄浑境界
生成机制
-
Keywords
si kong - tu
"Poetry, Quality"
Magnificent State
Gener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析《二十四诗品》中的“实境”
- 7
-
-
作者
康璐璐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8-99,共2页
-
文摘
唐末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实境”占其第十八品。在“实境”中融有“景”,融有“情”,更融有“理”。因其侧重点不同,所以“实境”在诗中可分为三类,即“景处之实境”、“人处之实境”、“心处之实境”。
-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实境”
-
Keywords
si kong tu
twenty four poetic styles
genuine spectacl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四诗品》作者之争的学术反思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欣鑫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2-95,共4页
-
文摘
1994年开始的《二十四诗品》"作者真伪问题"的大讨论,时至今日已经二十余年。虽然论争已经尘嚣寂静,但从这二十年的辨伪论争中回首,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并没有随着讨论的冷却而消退,反而历久弥新,并彰显出"辨伪"本身的重要意义。这场论争对《诗品》研究新局面的开创乃至之后学术风气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一学术现象也正是当下我们需要加以研究和进行反思的。
-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学术论争
反思
-
Keywords
si kong-tu
twenty-four poetic styles
academic debate
reflec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皎然、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脞说
- 9
-
-
作者
孥金密
李金坤
李莹
-
机构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8-53,共6页
-
基金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JDR2006A05)
-
文摘
在佛老之学的影响下,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方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以及道教偏重于崇尚自然、梦幻神游、浪漫超脱的思想特征等因素,皆直接影响唐人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讨,有助于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完善与定型。皎然《诗式》以"取境"为中心论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正是中国诗学意境论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开启了宋代严羽"以禅喻诗"等诗学思想的不二法门。
-
关键词
唐代
皎然
《诗式》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意境理论
-
Keywords
Tang dynasty
Jiao Ran
poem patterns
si-kong tu
twenty-four poem tastes
theo-ries of spiritual state
-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司空图“含蓄”的审美内涵
- 10
-
-
作者
彭琳
-
机构
云南师范大文学院
-
出处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8-70,共3页
-
文摘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释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这其中既有前人的经验,也有司空图本人独到的见解。"含蓄"这一风格,虽在前人的著作中已有涉及,但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象取物,不拘一格地将"含蓄"这一风格赋予了更多的审美内涵与特点。对司空图"含蓄"这一审美范畴进行溯源,并且对《含蓄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可见出更多被忽视的审美意蕴,以及窥见司空图对含蓄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对"含蓄"这一审美范畴的地位的探讨,可重新审视"含蓄"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
关键词
司空图
含蓄
审美内涵
-
Keywords
si kong-tu
being introverted
aesthetic connotation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四诗品诗歌解读方法浅探
- 11
-
-
作者
刁俊瑗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12,共4页
-
文摘
中国古典文论《诗品》的思想内容既是风格论又是意境说。该作品探究出中国传统诗论"以心传心"的解读方式,通过体验文本的意境结构进而构建读者内心的意境结构。
-
关键词
司空图
《诗品》
风格
意境
-
Keywords
si-kong tu
24 Poetry
style
artistic mood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司空图之元白诗作评论考释
- 12
-
-
作者
郑淑婷
-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北方论丛》
2018年第6期71-76,共6页
-
文摘
在《与王驾评诗书》中,司空图对元稹、白居易的诗批评道:"力勍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这种评价历来遭到后人质疑。因此,针对其对元、白的评论进行考释。具体来说,从元、白的具体诗歌作品入手,分析二人诗歌的特点,并联系唐人选唐诗及相关批评论著对二人作品的收录、接受与评价,结合司空图诗文集中的相关诗学理论与其审美标准,分析其对元、白评论之缘由,并判别其评论是否精准,从而对元、白的诗进行较客观、完整的评价。
-
关键词
司空图
元稹
白居易
诗歌
艺术性
-
Keywords
si kong - tu
Yuan Zhen
Bai Juyi
Poet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