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of the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of the Xu2 Member in the middle-south transition region,Sichuan Basin,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Zou Caineng Gong Yanjie +1 位作者 Tao Shizhen Liu Shaob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are those reservoirs which develop in widespread tight sandstones with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ro...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are those reservoirs which develop in widespread tight sandstones with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rocks and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the Xujiahe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south transition region, Sichuan Basin.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Xul Member and reservoir rocks of the Xu2 Member are thick (Xul Member: 40 m, Xu2 Member: 120 m) and are distributed continuously in this study area. The results of drilled wells show that the widespread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Xu2 Member are charged with natural gas. Therefore, the natural gas reservoirs of the Xu2 Member in the middle-south transition region are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The accumulation of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an adequate driving force of the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s, 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a "one-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this simulation, the natural gas of"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moves tbrward with no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PMP), and the natural gas saturation of"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ccumulation mechanism "continuous" tight gas reservoir Xu2Member middle-south transition reg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路径与政策建议
2
作者 文绍牧 李森圣 +3 位作者 何润民 敬兴胜 王盟浩 胡俊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打造CCUS区域中心的最佳选择。为了加快建设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系统梳理了国外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CO_(2)排放及分布情况、封存地质条件、源汇匹配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建设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打造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具有企业减碳和增产的需求巨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碳源丰富且较为集中、地质封存潜力大且分布集中、源汇匹配情况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等5大优势;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缺乏全产业链协同技术攻关的共享平台、缺乏碳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等;③下一步应聚焦CCUS-EGR、CCS、DACCS等3条路径,分启动、扩展、规模化发展3个阶段打造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形成两个千万吨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万吨级产业集群,并比选技术路径和商业化路径。结论认为,要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统一的战略规划;强化科技攻关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CCUS全链条技术;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际合作等3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 CCUS 区域中心 产业集群 源汇匹配 建设路径 政策建议
下载PDF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白芹菲 王艳琪 +3 位作者 鲍玉海 贺秀斌 罗鹏 韦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6,共9页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消落带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与未淹水对照相比降低4.2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下降12.27%,人工恢复植被下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加3.84%;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差异显著(p<0.05),人工恢复植被下土壤大团聚体含量(69.48%)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模式(43.20%);消落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随水位高程增加而升高,团聚体稳定性指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人工恢复模式下均大于自然恢复模式,团聚体分形维数(D)、土壤可蚀性因子(K)与团聚体破坏率(PAD)人工恢复模式小于自然恢复模式,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抗蚀性高于自然恢复模式。[结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在淹水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下降,但人工恢复模式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水库消落带 植被恢复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三维地震速度建模技术在川南页岩气随钻地质导向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明 李润川 +3 位作者 余兆才 于学勇 王熊飞 陈怡仁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80-90,共11页
四川盆地川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形强度不一,精细三维地震速度建模难度较大。以往地震速度建模更多侧重于深层目的层水平段的迭代校正,但丛式平台井在浅层非目的层段复杂工况(气侵、溢流、漏失、掉块等)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钻井时... 四川盆地川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形强度不一,精细三维地震速度建模难度较大。以往地震速度建模更多侧重于深层目的层水平段的迭代校正,但丛式平台井在浅层非目的层段复杂工况(气侵、溢流、漏失、掉块等)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钻井时效和施工安全,亟需建立深、浅层兼顾的精细地震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基于三维时间域地震数据,通过精细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结合层位数据和井数据,建立初始地震速度模型,并参考实钻邻井数据设置虚拟控制井,采用最小曲率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初始地震速度模型进行优化,可快速实现深、浅层同时迭代校正,最终得到符合构造沉积特征的精细三维地震速度模型。在川南地区现场随钻地质导向过程中应用校正后的三维地震速度模型可以及时、准确地为钻井工程提供全层系风险预警和地质导向建议,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三维建模 地震速度 随钻地质导向 四川盆地 川南地区
下载PDF
Seismic mo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s in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5
作者 雷建成 高孟潭 俞言祥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5期532-543,共12页
The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is divided into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and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according to tectonic backgrounds and seismic damage distribution features. 96 modem destructive earthqu... The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is divided into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and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according to tectonic backgrounds and seismic damage distribution features. 96 modem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SWCR and 40 in SCBR are gathered respectively. All their magnitude parameters are check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 relations between epicentral intensity and magnitude as well as relation between sensible radius and magnitude, the near and far field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features are represented and controlled. And then the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 along major axis, minor axis and mean axis are established separately. The system-atic deviations of surface wave magnitude between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U.S. seismograph network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By making use of the new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bedrock horizontal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in west U.S.,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bedrock horizontal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 trum in SWCR and SCBR are digital transformed based on the attenuation model considering acceleration saturation of distance and magnitude in near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seismic intensity ground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下载PDF
Tectonic paleogeography of Late Sinian and its significance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 South China 被引量:2
6
作者 WANG Zecheng JIANG Hua +8 位作者 CHEN Zhiyong LIU Jingjiang MA Kui LI Wenzheng XIE Wuren JIANG Qingchun ZHAI Xiufen SHI Shuyuan LI Q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5期946-961,共16页
The paleotectonic pattern,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ic features,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effec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ssemblages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 The paleotectonic pattern,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ic features,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effec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ssemblages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outcrops,drilling,log and seismic data.The study shows that,(1)Affected by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the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areas were in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Dengying Formation.The carbonate platform was structurally differentiated.Intra-platform depressions controlled by syndepositional faults developed,forming a tectonic-paleogeographic pattern of"three platforms with two depressions".(2)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embers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rimmed platforms and intra-platform fault depressions developed in upper Yangtze area and isolated platform developed in middle Yangtze area,and there was the Xuanhan-Kaijiang ancient land block in eastern Sichuan.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ectonic-paleogeographic pattern,when a set of shallow water shelf sediment rich in mud was deposited due to transgress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oded terrain formed in EpisodeⅠof Tongwan Movement.The sediment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herited the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embers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general,but the Deyang-Anyue intra-platform fault depression further expanded,and the middle Yangtze platform evolved into two separated platforms.(3)Tectonic-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carbonate platform in the Sinian gave rise to two types of accumulation assemblages with wide distribution and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which are platform margin and intra-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paleogeography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intra-platform fault depression rimmed platform microbial mounds and shoals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the 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西部区域性超压特征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关系
7
作者 李伟 谢武仁 王雪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四川盆地近20年来持续发现大型、超大型气田,其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成藏机理却众说纷纭,尤其是地层超压如何有效促进大气田形成的机理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为此,基于实测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密度等开展了地层压力系数与视地层压力... 四川盆地近20年来持续发现大型、超大型气田,其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成藏机理却众说纷纭,尤其是地层超压如何有效促进大气田形成的机理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为此,基于实测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密度等开展了地层压力系数与视地层压力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气藏发育规律,探讨了四川盆地中西部重点地区超压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除山前破碎带、西南部地区喜马拉雅期隆升破裂带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超压现象,超压地层的厚度介于4000~8000 m;②超压普遍发育,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区域性直接盖层变得模糊与不重要,导致岩性气藏的大规模、大面积、多层系发育成为可能;③巨厚超压层及其内部断裂的发育,促进了气源充足、构造相对稳定区天然气多层系与多区带规模成藏。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构造相对稳定区巨厚层超压的形成,是现今天然气得以多层位与多区带大规模聚集的重要机制,巨厚超压层内部与其下部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区域是最有利于大型气田形成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西部 区域性超压 超压强度 超压层 超压封存 天然气大规模聚集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环四川盆地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分析
8
作者 王成武 张科 洪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1-33,共13页
为了探索环四川盆地区域内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量化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基于环四川盆地2000—2019年的地质公园数据,采用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地质公园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四川盆地的... 为了探索环四川盆地区域内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量化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基于环四川盆地2000—2019年的地质公园数据,采用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地质公园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四川盆地的地质公园空间分布表现为两个特征:(1)在2005—2019年间,环四川盆地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离散分布,总体具有“东多西少”的分散分布状态。(2)在时间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即2005—2010年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的缓慢发展期和2010—2019年为多核形成的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一步量化研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3)各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大小依次为:年降水量>高程值>土壤类型>地质环境分区>公路里程>人均GDP>地貌类型。(4)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公路里程数对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有促进作用,高程值与地质公园的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四川盆地 地质公园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油气跨层成藏及天然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自明 刘光祥 +3 位作者 卞昌蓉 郭小文 王岩磊 何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4-516,共13页
四川盆地东部发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烃源岩,其生成的油气向上能否穿越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区域盖层,并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储层聚集成藏(即油气跨层成藏),一直缺乏清晰的认识。为此,开展了洗象池群储层固体沥青和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区... 四川盆地东部发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烃源岩,其生成的油气向上能否穿越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区域盖层,并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储层聚集成藏(即油气跨层成藏),一直缺乏清晰的认识。为此,开展了洗象池群储层固体沥青和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区域盖层封盖性等研究,探讨了油气跨层成藏及其天然气勘探意义。四川盆地东部洗象池群储层固体沥青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泥页岩烃源岩;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区域盖层封闭性良好,但在中二叠世至中三叠世,复活的基底断裂和新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断裂使其封盖完整性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为寒武系油气跨层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垂向运移通道。该区寒武系油气成藏经历了盐下早期古油藏(S_(3)—P_(1))、油气跨层成藏(P_(2)—T_(2))和古气藏(T_(3)—K_(1))等演化阶段;油气跨层成藏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特征,中二叠世至中三叠世复活的基底断裂和新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断裂是寻找洗象池群原生古气藏的重要线索。确定和评价原生古气藏将是今后研究区洗象池群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沥青 区域盖层 基底断裂 油气跨层成藏 洗象池群 寒武系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长江流域四川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解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妍兰 孙德智 邱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以长江流域四川区域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5年区域内长江干流(四川段)、支流岷沱江和嘉陵江流域典型城市建成区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指标,估算流域内城镇生活源、工业源和城市面源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TN)和总... 以长江流域四川区域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5年区域内长江干流(四川段)、支流岷沱江和嘉陵江流域典型城市建成区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指标,估算流域内城镇生活源、工业源和城市面源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污染排放负荷,解析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结果表明:近5年长江流域四川区域城市水体水质逐年向好,TP、氨氮、TN和COD是区域内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城镇生活源为区域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城市工业污染问题突出、丰水期城市面源负荷较大、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等导致了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实施典型工业废水专项治理、建设溢流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城市水体生态修复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四川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四川区域 城市水生态环境 污染源解析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川南威远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
11
作者 余梦雪 吴庆举 +1 位作者 强正阳 白兰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5-1039,共15页
基于四川省威远地区密集流动台站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收集到的42个M_(L)3.0—4.5中小地震事件,采用Hypo2000定位法进行精定位,并利用HASH(Hardebeck&Shearer)法反演得到其中3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之后利用阻尼区域... 基于四川省威远地区密集流动台站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收集到的42个M_(L)3.0—4.5中小地震事件,采用Hypo2000定位法进行精定位,并利用HASH(Hardebeck&Shearer)法反演得到其中3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之后利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应力场参数。结果表明:中小地震主要分布在威远背斜南翼SSE向墨林场断层的两侧,震源深度集中在10 km以内,均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以逆冲型为主,断层错动类型较为复杂,根据震源机制解结果,推测墨林场断层两侧存在一系列盲冲断层及正断型断层,同时研究区浅层地层中还可能存在其它小的隐伏断层或破裂;区域应力场为逆冲兼走滑型,其最大主应力轴σ1方位为103°,倾角为1°,最小主应力轴σ3方位为192°,倾角为51°,与震源机制解主要类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威远地区 地震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 HASH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evolution,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in the Sichuan Basin,China 被引量:5
12
作者 Jinqi Luo Junke Zhang +5 位作者 Xiaojuan Huang Qin Liu Bin Luo Wei Zhang Zhihan Rao Yangchun Y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5-46,共12页
The Sichuan Basin has experienced serious air pollution from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biomass burn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jor source of PM2.5 in this region.We used single parti... The Sichuan Basin has experienced serious air pollution from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biomass burn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jor source of PM2.5 in this region.We used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in three interacting citi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environment in the Sichuan Basin.A total of 739,794,279,610,and380,636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at Ya’an,Guang’an,and Chengdu,which represented 42%,69%,and 61%,respectively,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rticles.We analyz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transportation,and evolution of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The contribution of K-elemental carbon and K-secondary inorganic particles was highest in Ya’an(36%) and Guang’an(47%),respectively,reflec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fresh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and long-distance transport in these two cities.Air masses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correspond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PM2.5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polluted cluste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polluted days.Fresh and secondary inorganic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increased pollution at Ya’an and Guang’an,respectively,but dominated different stages of pollution in Chengdu.K-nitrate particles were formed by photochemical reactions,whereas K-sulfate particles were formed by both photochemical and liquid-phase reactions.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particle aging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ore fresh particles at Ya’an and more aged particles at Guang’an.These results are useful in help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and evaluating their role in PM2.5 pollu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PARTICLES Biomass BURNING PARTICLES EVOLU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sichuan basin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近年空气质量时空演变及分布特征
13
作者 高艺珂 罗静兰 +3 位作者 王骁盛 侯涛 余浩如 唐东民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第6期48-52,共5页
利用2016—2021年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四川盆地17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SO2、CO、PM10和PM2.5浓度呈显著下降、NO2浓度呈下降趋势,但O3浓度呈上升趋势,空气质量整体改善明显,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显著... 利用2016—2021年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四川盆地17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SO2、CO、PM10和PM2.5浓度呈显著下降、NO2浓度呈下降趋势,但O3浓度呈上升趋势,空气质量整体改善明显,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显著。不同区域间空气质量和污染特征差异较明显,污染物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征。四川盆地不同区域间首要污染物类别差异明显,成都平原区域、川南区域和川东北区域首要污染物分别是O3、PM2.5和PM10。不同区域对四川盆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占比大小依次为成都平原区>川南区域>川东北区域;成都平原地区和川南地区是四川盆地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环境空气质量 污染物浓度 时空演变 区域差异
下载PDF
2022年夏季四川盆地区域性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14
作者 周春花 吴薇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8期29-35,共7页
基于1981—2022年四川盆地10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降雨量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逐日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22年四川盆地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2022年8月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中有87%的站点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 基于1981—2022年四川盆地10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降雨量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逐日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22年四川盆地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2022年8月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中有87%的站点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本站最高气温较历史极值平均偏高1.4℃。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持续天数高达35 d,为历史最长,影响面积也最广,是历史平均值的近2倍。同时过程综合强度评估等级为特强,指数达到了37.49,为历史最强,历史上第2强过程(2016年)指数也仅为12。造成本次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的南亚高压强度较历史同期偏强14 dagpm,脊点偏东20个经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历史同期偏强9 dagpm,脊点偏西50个经度,盆地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均为强大的高压控制,致使四川盆地持续盛行下沉气流,增温明显。西太副高控制下的高温天气中非绝热因子对高温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地面净辐射值较常年平均偏高3.5×10^(6) J/m^(2),地表净辐射增加,使得地面气温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区域性高温过程 环流异常 地面净辐射 四川盆地 2022年夏季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被引量:89
15
作者 雷建成 高孟潭 俞言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0-511,560,共12页
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将四川及邻区划分为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收集了西南地区96次、四川盆地地区40次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并对各次地震的震级参数进行了统一校核.按照该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有感半径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将四川及邻区划分为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收集了西南地区96次、四川盆地地区40次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并对各次地震的震级参数进行了统一校核.按照该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有感半径与震级的统计关系,对地震烈度衰减进行了近场与远场特征控制,建立了地震烈度沿长轴、短轴和平均轴的衰减关系.统一了中国与美国面波震级的震级标度,利用最新得出的美国西部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采用考虑地震加速度的近场距离饱和与震级饱和特征的衰减模型,转换得到了该地区的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地区 地震烈度 地震加速度 衰减关系
下载PDF
上扬子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200
16
作者 王社教 王兰生 +2 位作者 黄金亮 李新景 李登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0,共6页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上扬子地区的志留系为一套静水、缺氧环境下沉积的良好烃源岩,尤以四川盆地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最为发育。从该套地层的有机地化参数、四川盆地南部长宁构造新完钻的页岩气浅井的分析测试数据看,龙马溪组...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上扬子地区的志留系为一套静水、缺氧环境下沉积的良好烃源岩,尤以四川盆地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最为发育。从该套地层的有机地化参数、四川盆地南部长宁构造新完钻的页岩气浅井的分析测试数据看,龙马溪组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较高、微裂缝发育、埋深适中,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优越条件。川东石柱—鄂西利川、川南泸州和川北镇巴地区的页岩有机碳含量大于2%,平均厚40~80m;泸州—宜宾—自贡地区,黔中麻江—瓮安、川东南的秀山、松桃及湘西吉首地区,页岩的成熟度多小于3%;阳深2、阳63、阳9、付深1、隆32、太15等探井,在钻遇志留系页岩层段时均见到气测异常、气侵、井涌现象,长芯1井也证实了浅层志留系页岩气的存在,页岩气含量平均为0.15m3/t;野外和岩心观察该套页岩微裂缝发育,岩矿组成显示石英和方解石含量较高,表明该区页岩脆性的特征;采用体积法初步估算的四川盆地及邻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为4.0×1012~12.4×1012m3,显示了该区页岩气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上扬子地区 四川盆地 志留纪 页岩气 成藏条件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被引量:73
17
作者 魏国齐 刘德来 +4 位作者 张林 杨威 金惠 吴世祥 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四川盆地经历了克拉通盆地和前陆盆地2个演化阶段,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和储层层系多、气藏类型多。根据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将其储盖组合分为克拉通下部层系、克拉通上部层系及前陆盆地层系。指出天然气藏在这3大构... 四川盆地经历了克拉通盆地和前陆盆地2个演化阶段,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和储层层系多、气藏类型多。根据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将其储盖组合分为克拉通下部层系、克拉通上部层系及前陆盆地层系。指出天然气藏在这3大构造层系中均有分布,但绝大多数分布于克拉通上部层系和前陆盆地层系中;克拉通下部层系天然气分布主要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克拉通上部层系气藏分布主要受开江-梁平、泸州-开江古隆起和环海槽分布的有利相带所控制,前陆盆地层系油气藏分布主要受冲断带、前渊和前缘隆起控制。通过分析,认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川东地区石炭系、蜀南嘉陵江组、米仓山前缘、川中-川西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浅层、大巴山前陆盆地等9大领域是近期勘探和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规律 勘探领域 天然气分布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及成藏控制意义 被引量:67
18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1 位作者 田景春 韦东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8-465,共8页
川东北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沉积,受古断裂的控制,宽广的台地被切割成台隆与台盆的沉积格局。受开江-梁平台盆的控制,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在其两侧发育了较为对称的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川东北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沉积,受古断裂的控制,宽广的台地被切割成台隆与台盆的沉积格局。受开江-梁平台盆的控制,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在其两侧发育了较为对称的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但陆棚相不甚发育,可能是台盆深度小、宽度窄、相变快引起的。由于期间经历了一次二级海平面的升降过程,使得长兴组广泛发育海侵生物礁,而飞仙关组发育海退型鲕粒滩,形成两类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生物礁、鲕滩沉积相带在纵横向上不断迁移、抬升,主要发育于台盆的两侧,呈不连续环带状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格局 区域成藏 台盆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中型天然气田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70
19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2 位作者 赵培荣 罗毅 张学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4,共8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地区。经过50多年的工业性勘探开发,发现了27个大中型气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超100×108m3产能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勘探及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大中型气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二叠系和三叠系...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地区。经过50多年的工业性勘探开发,发现了27个大中型气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超100×108m3产能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勘探及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大中型气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二叠系和三叠系,以孔隙型、裂缝—孔隙型气藏为主,并已形成了几个大型气田群。认识创新、思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四川盆地勘探发展的关键。通过总结四川盆地大中型气田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盆地勘探发展的方向,指出川东及川西的深层超深层、川东及川中陆相中浅层、山前带、嘉陵江组鲕滩和大型区域不整合等是下步勘探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中型气田 深层超深层 山前带 区域性不整合 勘探领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前兆信号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春学 马振峰 +3 位作者 王佳津 张顺谦 秦宁生 邓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7-1526,共10页
利用1961-2015年四川盆地逐日降水量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青藏高原积雪资料,采用多锥度-奇异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前兆信号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利用1961-2015年四川盆地逐日降水量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青藏高原积雪资料,采用多锥度-奇异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前兆信号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盆西型出现频率最高,盆东北型次之,盆南型相对较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年际变化中准3 a周期最为显著,典型循环体现了盆西型区域性暴雨"偏少-调整-偏多"的年际变化过程。年代际变化中准16 a周期最明显,典型循环表现为盆东北型和盆南型的交替演变。通过MTM-SVD协同变化分析,发现在盆西型区域性暴雨的准3 a周期循环中,前冬ENSO事件和前冬青藏高原积雪日数是其显著的异常前兆信号。在年代际的准16 a振荡过程中,前冬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是盆东北型和盆南型区域性暴雨的异常前兆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区域性暴雨 前兆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